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7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_1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要代表作家(zuòjiā)。
代表作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 界》《九三年》《笑面人》《“诺曼底”号遇 难记》等。
2021/12/12
第九页,共三十八页。
背景链接
本文选自《雨果文集》第十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年版)。程曾厚译。有改动。鸦片战争后,英法两国 不满足在华的既得利益,制造借口,于1856年联合发动了 侵略我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闯
【晨曦】晨光。
【瞥见】一眼看见。
【赃物】通过贪污、受贿或抢劫、盗窃等非法手段得来的物品。
【荡然无存】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
【富丽堂皇(fù lì táng huáng)】形容建筑物宏伟美丽。
【丰功伟绩】伟大的功绩。
【箱箧】箱子。
【制裁】用强力管束并惩处。
2021/12/12
第十五页,共三十八页。
整体感知
2021/12/12
第二十页,共三十八页。
3.第3段中为什么要谈到巴特农神庙(shén
? miào)
因为巴特农神庙是希腊最负盛
名的古建筑,是欧洲人心中的神庙。
将巴特农神庙与圆明园相比较,旨
在(zhǐ zài)突出圆明园的艺术成就。
2021/12/12
第二十一页,共三十八页。
4.圆明园作为奇迹,它的艺术性质和成就(chéngjiù) 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2021/12/12
第二十九页,共三十八页。
雨果的立场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而是站 在全人类的立场坚持正义。他能将政府与人民 相区别“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 会是强盗。”
他珍视人类文明的成果,尊重人类文明的创
造者。他指出,“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
的”。这种见解是非常精辟的。他盛赞圆明园的
)cái
琉璃(liú lliíú)(lí
) 珐琅fà(lánɡ ) 晨曦(xī
)
lüè
piē
qiè
劫掠( hài ) 瞥见(
) liáo箱箧(
)
惊骇(
) 眼花缭乱( )
2021/12/12
第十四页,共三十八页。
词语(cíyǔ)解释
【眼花缭乱】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
【不可名状】不能够用语言形容。名,说出。
学习目标
1.了解写作背景,感受雨果站在正义(zhèngyì)的立场上仗
义执言,谴责英法联军无耻行径的宝贵品质。(重点)
2.学习课文运用对比、反语等手法表达强烈感情的 方法。(难点)
3.铭记祖国的屈辱历史,激发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感情。
(重点)
2021/12/12
第八页,共三十八页。
作者名片
雨果(1802—1885),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
以“赞誉”一词作结,既照应了文章的开头,又具有极
其尖锐的嘲讽意味(yìwèi)。该句鲜明地表达了雨果对远征中国之
举的态度——强烈谴责,立场非常鲜明。同时,也表现了 雨果正直、公正、人道的伟大品格,摒弃狭隘的民族主义, 胸怀博大。
2021/12/12
第二十八页,共三十八页。
深入探究
从这封信来看,你认为(rènwéi)雨果的高贵品 质表现在哪些方面?
1.运用反语(fǎn yǔ),讽刺有力。
文中用反语来讽刺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如 “漂亮”“丰功伟绩”“收获巨大”“文明人”等 反语有辛辣(xīnlà)的讽刺意味。最后作者把自己对他 们的严厉谴责说成“全部赞誉”,有极其尖锐的嘲 讽意味。
2021/12/12
第三十三页,共三十八页。
2.对比(duìbǐ)鲜明,爱憎分明。
2021/12/12
第十一页,共三十八页。
文体知识
书信(shūxìn)的格式:
1.称呼。顶格,有的还可以加上一定的限定、修饰词, 如“亲爱的”“尊敬的”等。 2.问候语。如“你好”“近来身体是否安康”等。独 立成段,不可直接接下文。
2021/12/12
第十二页,共三十八页。
3.正文。这是信的主体,可以分为若干段来书写。 4.祝颂(zhù sònɡ)语。以“此致”“敬礼”为例。“此致”
2021/12/12
第二页,共三十八页。
圆明园在北京(běi jīnɡ)海淀区附近,
是清代名园之一。
2021/12/12
第三页,共三十八页。
始建于康熙(Kāngxī)48年(1709年),为环绕
福海的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总称,共占
地5200余亩。
2021/12/12
第四页,共三十八页。
里面凿湖堆山,种植奇花异草(qí huā yì , cǎo) 仿照国内外名胜40景,有建筑物145处 。
2021/12/12
第三十五页,共三十八页。
小时,十二个时辰正好是二
十四小时。不过到了正午, 它们就要一起喷水,景象蔚 为壮观。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抢劫圆明园,兽首铜像流失海外 (hǎiwài)。截至2014年,牛首、猴首、虎首、猪首、马首、 鼠首、兔首、龙首共8个兽首已回归中国;蛇首、鸡首、 狗首、羊首共4个兽首仍下落不明。
走进圆明园
2021/12/12
第一页,共三十八页。
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fādòng)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10月6 日,英法联军闯进圆明园,大肆抢掠,把园里凡能搬动的金银珠宝 和珍贵文物统统抢走,来不及拿的或者拿不动的东西,就任意打 碎、践踏。最后一把火把这座经营了一百多年的“万园之园”烧成 了一堆败瓦颓垣。
这里运用了反语。以反语的形式强烈讽刺 强盗的行径(xíngjìng)和罪恶,强调强盗们这次的 行动更丑恶、更野蛮。
2021/12/12
第二十三页,共三十八页。
6.“丰功伟绩!收获巨大!”这个句子有怎样
(zěnyàng)的表达效果呢?
这个句子运用反语,句末 连用感叹号,模拟强盗的口吻, 写出掠夺者贪婪无耻的丑恶嘴 脸,饱含着作者尖锐的嘲讽意味,也表现(biǎoxiàn)了 作者强烈的正义感。
2021/12/12
第三十四页,共三十八页。
拓展迁移
圆明园十二生肖(shí èr shēnɡ xiāo) 圆明园的十二生肖兽铜首像铜以像水报时,闻名世界,属
于价值连城的国家文物。 十二生肖兽首铜像由郎世宁设计,呈“八”字形,
分列在喷水池两旁的人身石台(shí tái)上。每个动物就 是一个喷泉机关,每到一个时辰,相应的动物口中就 会喷水两个小时。因为古人的一个时辰就是两个
2021/12/12
第二十四页,共三十八页。
7.第6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biǎodá)了作 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运用了反语和对比(duìbǐ)。“文明人”破坏人
类文明;“野蛮人”却是人类文明之所在。作者 直斥当局,更显示出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凛然正 气。
2021/12/12
第二十五页,共三十八页。
• 阅读课文(kèwén),理清课文(kèwén)层
第一次部。分(1):交代写信缘由,回复巴特勒上尉征求
自己对远征中国(zhōnɡ ɡuó)的看法。
第二部分(2-9):热情赞美圆明园的辉煌灿烂,强烈谴
责英法联军的侵略罪行。
第三部分(10):呼应开头,表达对英法联军侵略行径
的愤恨之情。
2021/12/12
“干干净净”是反语,暗指法国政府入侵中国,焚掠圆明 园是卑劣的强盗行为。作者从其正直的人道主义立场出发,坚 信未来一个解放(jiěfàng)了的、彻底清除了强盗政府的干净的法 国一定会把中国人民的财物归还给中国。
2021/12/12
第二十七页,共三十八页。
【第三(dì sān)部分(10)】
最后(zuìhòu)一句中“赞誉”一词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呢?
文化艺术价值,盛赞这一世界奇迹的创造者,盛
赞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
2021/12/12
第三十页,共三十八页。
结构梳理
就英法联军远征 (yuǎnzhēng)中国给 巴特勒上尉的信
交代(jiāodài)写作缘由:征求
意见
表明 立 (biǎomíng)
盛赞圆明园 谴责英法联军
场
博大胸怀高尚品格2Fra bibliotek21/12/12
8.第7段中作者将政府与人民区分(qūfēn)开来有 什么作用?
作用是强调政府不能代表人民,英法两国 人民对中国人民是友好(yǒuhǎo)的,焚掠圆明园是 英法政府的行为。作者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抗议 政府的罪行。
2021/12/12
第二十六页,共三十八页。
9.“我希望有朝一日(yǒu zhāo yī rì),解放了的干干 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 国”一句反映了雨果怎样的立场和态度?
可以紧接着主体正文之后,不另起段,不加标点;也可 以在正文之下另起一行空两格书写。“敬礼”写在“此 致”的下一行,顶格书写。 5.署名和日期。写信人的姓名或名字,写在祝颂语下方一
至两行处右侧。另起下一行写日期。
2021/12/12
第十三页,共三十八页。
字词学习
赃物( zānɡ ) 绸缎( duà)n 制裁(
2021/12/12
第五页,共三十八页。
它是清代封建帝王在150余年间(niánjiān),
所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巨大皇家宫苑。艺术 价值甚高,被誉为“万园之园”。
2021/12/12
第六页,共三十八页。
7 就英法联军远征 中国致 (yuǎnzhēng) 巴特勒上尉的信
2021/12/12
第七页,共三十八页。
2021/12/12
第三十六页,共三十八页。
课后作业
试把你自己当成已经读过雨果(yǔ 来信 ɡuǒ) 的“巴特勒上尉”,给雨果(yǔ ɡuǒ)写一封回信。
2021/12/12
第三十七页,共三十八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No 走进圆明园。代表作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笑面人》《“诺曼底”
文章多次运用对比,充分表达了作者鲜明的爱憎态度, 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效果,突出了主旨。如:将欧洲人的“文 明”与中国人的“野蛮”相对比,“野蛮”的中国人民“耗 费了两代人的长期劳动”,创建了“大得犹如(yóurú)一座城市” 的圆明园,而“文明”的法兰西、英吉利“闯进了圆明园。 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使圆明园荡然无存,这 一对比,将英法联军的野蛮讽刺得淋漓尽致。
第三十一页,共三十八页。
主旨概括
请简要(jiǎnyào)概括文章的主旨内 容。
本文通过致巴特勒上尉的信,揭露了英法联军毁灭 世界奇迹圆明园的罪行,愤怒地谴责了英法联军的强盗 行径(xíngjìng),表达了作者对遭受空前劫难的中国人民的同 情和敬重。
2021/12/12
第三十二页,共三十八页。
艺术特色
样写是欲擒故纵,而且表现了作者运用语言的高 超艺术。
2021/12/12
第十九页,共三十八页。
2.第3段中作者运用了什么手法(shǒufǎ)描写圆明园的美 丽?有何作用?
铺陈手法。极力描绘圆明园 的富丽堂皇,表明圆明园是世界(shìjiè)
文明的瑰宝,而英法联军却因贪
婪无知将其破坏得荡然无存,更能激起人们对英法联军的 憎恨之情,也为后文的谴责做了铺垫。
(1)圆明园是东方幻想艺术中的最高成就。 (2)圆明园几乎集中了超人的民族(mínzú)的想象力所能 产生的一切成就。
(3)圆明园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是亚洲文明 的剪影。
2021/12/12
第二十二页,共三十八页。
5.你是怎样理解第5段中“现在对圆明园也怎
么干,不同的只是干得更彻底(chèdǐ),更漂亮” 一句中的“更彻底(chèdǐ),更漂亮”的呢?
进圆明园,大肆抢掠(qiǎnglüè)。最后还将这座修筑了一百多年、 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付之一炬。
2021/12/12
第十页,共三十八页。
作为侵略者之一的巴特勒上尉,本想利用雨果的显赫声 望,让他为远征中国的所谓“胜利”捧场。但是,雨果这位
正直的作家站在人类文明的立场,于1861年11月25日,大 义凛然(dà yì lǐn rán)地写下了这封《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 给巴特勒上尉的信》,表达了自己的愤慨。
第十六页,共三十八页。
课文解读 【第一(dìyī)部分(1)】
1.怎样理解(lǐjiě)文章开头的作用?
文章开头,作者直接指明对方让自己写信(xiě xìn) 的用意,即在侵略者看来,他们的侵略是高尚的、光 荣的,为下文展开批驳树立了靶子。
2021/12/12
第十七页,共三十八页。
2.作者把远征行为形容为是“体面”的,这有 什么表达(biǎodá)效果?
运用反语,表现(biǎoxiàn)了巴特勒上尉卑鄙无耻的丑恶嘴脸。
反语即通常所说的“说反话”,运用跟本意相反 的词语来表达某意,含有否定、讽刺以及嘲弄的意思, 是一种(yī zhǒnɡ)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修辞手法。
2021/12/12
第十八页,共三十八页。
【第二(dì èr)部分(2-9)】
1.第2段在文中有何作用(zuòyòng) 呢?这是过渡(guòdù)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作者这
代表作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 界》《九三年》《笑面人》《“诺曼底”号遇 难记》等。
2021/12/12
第九页,共三十八页。
背景链接
本文选自《雨果文集》第十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年版)。程曾厚译。有改动。鸦片战争后,英法两国 不满足在华的既得利益,制造借口,于1856年联合发动了 侵略我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闯
【晨曦】晨光。
【瞥见】一眼看见。
【赃物】通过贪污、受贿或抢劫、盗窃等非法手段得来的物品。
【荡然无存】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
【富丽堂皇(fù lì táng huáng)】形容建筑物宏伟美丽。
【丰功伟绩】伟大的功绩。
【箱箧】箱子。
【制裁】用强力管束并惩处。
2021/12/12
第十五页,共三十八页。
整体感知
2021/12/12
第二十页,共三十八页。
3.第3段中为什么要谈到巴特农神庙(shén
? miào)
因为巴特农神庙是希腊最负盛
名的古建筑,是欧洲人心中的神庙。
将巴特农神庙与圆明园相比较,旨
在(zhǐ zài)突出圆明园的艺术成就。
2021/12/12
第二十一页,共三十八页。
4.圆明园作为奇迹,它的艺术性质和成就(chéngjiù) 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2021/12/12
第二十九页,共三十八页。
雨果的立场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而是站 在全人类的立场坚持正义。他能将政府与人民 相区别“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 会是强盗。”
他珍视人类文明的成果,尊重人类文明的创
造者。他指出,“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
的”。这种见解是非常精辟的。他盛赞圆明园的
)cái
琉璃(liú lliíú)(lí
) 珐琅fà(lánɡ ) 晨曦(xī
)
lüè
piē
qiè
劫掠( hài ) 瞥见(
) liáo箱箧(
)
惊骇(
) 眼花缭乱( )
2021/12/12
第十四页,共三十八页。
词语(cíyǔ)解释
【眼花缭乱】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
【不可名状】不能够用语言形容。名,说出。
学习目标
1.了解写作背景,感受雨果站在正义(zhèngyì)的立场上仗
义执言,谴责英法联军无耻行径的宝贵品质。(重点)
2.学习课文运用对比、反语等手法表达强烈感情的 方法。(难点)
3.铭记祖国的屈辱历史,激发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感情。
(重点)
2021/12/12
第八页,共三十八页。
作者名片
雨果(1802—1885),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
以“赞誉”一词作结,既照应了文章的开头,又具有极
其尖锐的嘲讽意味(yìwèi)。该句鲜明地表达了雨果对远征中国之
举的态度——强烈谴责,立场非常鲜明。同时,也表现了 雨果正直、公正、人道的伟大品格,摒弃狭隘的民族主义, 胸怀博大。
2021/12/12
第二十八页,共三十八页。
深入探究
从这封信来看,你认为(rènwéi)雨果的高贵品 质表现在哪些方面?
1.运用反语(fǎn yǔ),讽刺有力。
文中用反语来讽刺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如 “漂亮”“丰功伟绩”“收获巨大”“文明人”等 反语有辛辣(xīnlà)的讽刺意味。最后作者把自己对他 们的严厉谴责说成“全部赞誉”,有极其尖锐的嘲 讽意味。
2021/12/12
第三十三页,共三十八页。
2.对比(duìbǐ)鲜明,爱憎分明。
2021/12/12
第十一页,共三十八页。
文体知识
书信(shūxìn)的格式:
1.称呼。顶格,有的还可以加上一定的限定、修饰词, 如“亲爱的”“尊敬的”等。 2.问候语。如“你好”“近来身体是否安康”等。独 立成段,不可直接接下文。
2021/12/12
第十二页,共三十八页。
3.正文。这是信的主体,可以分为若干段来书写。 4.祝颂(zhù sònɡ)语。以“此致”“敬礼”为例。“此致”
2021/12/12
第二页,共三十八页。
圆明园在北京(běi jīnɡ)海淀区附近,
是清代名园之一。
2021/12/12
第三页,共三十八页。
始建于康熙(Kāngxī)48年(1709年),为环绕
福海的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总称,共占
地5200余亩。
2021/12/12
第四页,共三十八页。
里面凿湖堆山,种植奇花异草(qí huā yì , cǎo) 仿照国内外名胜40景,有建筑物145处 。
2021/12/12
第三十五页,共三十八页。
小时,十二个时辰正好是二
十四小时。不过到了正午, 它们就要一起喷水,景象蔚 为壮观。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抢劫圆明园,兽首铜像流失海外 (hǎiwài)。截至2014年,牛首、猴首、虎首、猪首、马首、 鼠首、兔首、龙首共8个兽首已回归中国;蛇首、鸡首、 狗首、羊首共4个兽首仍下落不明。
走进圆明园
2021/12/12
第一页,共三十八页。
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fādòng)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10月6 日,英法联军闯进圆明园,大肆抢掠,把园里凡能搬动的金银珠宝 和珍贵文物统统抢走,来不及拿的或者拿不动的东西,就任意打 碎、践踏。最后一把火把这座经营了一百多年的“万园之园”烧成 了一堆败瓦颓垣。
这里运用了反语。以反语的形式强烈讽刺 强盗的行径(xíngjìng)和罪恶,强调强盗们这次的 行动更丑恶、更野蛮。
2021/12/12
第二十三页,共三十八页。
6.“丰功伟绩!收获巨大!”这个句子有怎样
(zěnyàng)的表达效果呢?
这个句子运用反语,句末 连用感叹号,模拟强盗的口吻, 写出掠夺者贪婪无耻的丑恶嘴 脸,饱含着作者尖锐的嘲讽意味,也表现(biǎoxiàn)了 作者强烈的正义感。
2021/12/12
第三十四页,共三十八页。
拓展迁移
圆明园十二生肖(shí èr shēnɡ xiāo) 圆明园的十二生肖兽铜首像铜以像水报时,闻名世界,属
于价值连城的国家文物。 十二生肖兽首铜像由郎世宁设计,呈“八”字形,
分列在喷水池两旁的人身石台(shí tái)上。每个动物就 是一个喷泉机关,每到一个时辰,相应的动物口中就 会喷水两个小时。因为古人的一个时辰就是两个
2021/12/12
第二十四页,共三十八页。
7.第6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biǎodá)了作 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运用了反语和对比(duìbǐ)。“文明人”破坏人
类文明;“野蛮人”却是人类文明之所在。作者 直斥当局,更显示出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凛然正 气。
2021/12/12
第二十五页,共三十八页。
• 阅读课文(kèwén),理清课文(kèwén)层
第一次部。分(1):交代写信缘由,回复巴特勒上尉征求
自己对远征中国(zhōnɡ ɡuó)的看法。
第二部分(2-9):热情赞美圆明园的辉煌灿烂,强烈谴
责英法联军的侵略罪行。
第三部分(10):呼应开头,表达对英法联军侵略行径
的愤恨之情。
2021/12/12
“干干净净”是反语,暗指法国政府入侵中国,焚掠圆明 园是卑劣的强盗行为。作者从其正直的人道主义立场出发,坚 信未来一个解放(jiěfàng)了的、彻底清除了强盗政府的干净的法 国一定会把中国人民的财物归还给中国。
2021/12/12
第二十七页,共三十八页。
【第三(dì sān)部分(10)】
最后(zuìhòu)一句中“赞誉”一词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呢?
文化艺术价值,盛赞这一世界奇迹的创造者,盛
赞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
2021/12/12
第三十页,共三十八页。
结构梳理
就英法联军远征 (yuǎnzhēng)中国给 巴特勒上尉的信
交代(jiāodài)写作缘由:征求
意见
表明 立 (biǎomíng)
盛赞圆明园 谴责英法联军
场
博大胸怀高尚品格2Fra bibliotek21/12/12
8.第7段中作者将政府与人民区分(qūfēn)开来有 什么作用?
作用是强调政府不能代表人民,英法两国 人民对中国人民是友好(yǒuhǎo)的,焚掠圆明园是 英法政府的行为。作者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抗议 政府的罪行。
2021/12/12
第二十六页,共三十八页。
9.“我希望有朝一日(yǒu zhāo yī rì),解放了的干干 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 国”一句反映了雨果怎样的立场和态度?
可以紧接着主体正文之后,不另起段,不加标点;也可 以在正文之下另起一行空两格书写。“敬礼”写在“此 致”的下一行,顶格书写。 5.署名和日期。写信人的姓名或名字,写在祝颂语下方一
至两行处右侧。另起下一行写日期。
2021/12/12
第十三页,共三十八页。
字词学习
赃物( zānɡ ) 绸缎( duà)n 制裁(
2021/12/12
第五页,共三十八页。
它是清代封建帝王在150余年间(niánjiān),
所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巨大皇家宫苑。艺术 价值甚高,被誉为“万园之园”。
2021/12/12
第六页,共三十八页。
7 就英法联军远征 中国致 (yuǎnzhēng) 巴特勒上尉的信
2021/12/12
第七页,共三十八页。
2021/12/12
第三十六页,共三十八页。
课后作业
试把你自己当成已经读过雨果(yǔ 来信 ɡuǒ) 的“巴特勒上尉”,给雨果(yǔ ɡuǒ)写一封回信。
2021/12/12
第三十七页,共三十八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No 走进圆明园。代表作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笑面人》《“诺曼底”
文章多次运用对比,充分表达了作者鲜明的爱憎态度, 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效果,突出了主旨。如:将欧洲人的“文 明”与中国人的“野蛮”相对比,“野蛮”的中国人民“耗 费了两代人的长期劳动”,创建了“大得犹如(yóurú)一座城市” 的圆明园,而“文明”的法兰西、英吉利“闯进了圆明园。 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使圆明园荡然无存,这 一对比,将英法联军的野蛮讽刺得淋漓尽致。
第三十一页,共三十八页。
主旨概括
请简要(jiǎnyào)概括文章的主旨内 容。
本文通过致巴特勒上尉的信,揭露了英法联军毁灭 世界奇迹圆明园的罪行,愤怒地谴责了英法联军的强盗 行径(xíngjìng),表达了作者对遭受空前劫难的中国人民的同 情和敬重。
2021/12/12
第三十二页,共三十八页。
艺术特色
样写是欲擒故纵,而且表现了作者运用语言的高 超艺术。
2021/12/12
第十九页,共三十八页。
2.第3段中作者运用了什么手法(shǒufǎ)描写圆明园的美 丽?有何作用?
铺陈手法。极力描绘圆明园 的富丽堂皇,表明圆明园是世界(shìjiè)
文明的瑰宝,而英法联军却因贪
婪无知将其破坏得荡然无存,更能激起人们对英法联军的 憎恨之情,也为后文的谴责做了铺垫。
(1)圆明园是东方幻想艺术中的最高成就。 (2)圆明园几乎集中了超人的民族(mínzú)的想象力所能 产生的一切成就。
(3)圆明园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是亚洲文明 的剪影。
2021/12/12
第二十二页,共三十八页。
5.你是怎样理解第5段中“现在对圆明园也怎
么干,不同的只是干得更彻底(chèdǐ),更漂亮” 一句中的“更彻底(chèdǐ),更漂亮”的呢?
进圆明园,大肆抢掠(qiǎnglüè)。最后还将这座修筑了一百多年、 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付之一炬。
2021/12/12
第十页,共三十八页。
作为侵略者之一的巴特勒上尉,本想利用雨果的显赫声 望,让他为远征中国的所谓“胜利”捧场。但是,雨果这位
正直的作家站在人类文明的立场,于1861年11月25日,大 义凛然(dà yì lǐn rán)地写下了这封《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 给巴特勒上尉的信》,表达了自己的愤慨。
第十六页,共三十八页。
课文解读 【第一(dìyī)部分(1)】
1.怎样理解(lǐjiě)文章开头的作用?
文章开头,作者直接指明对方让自己写信(xiě xìn) 的用意,即在侵略者看来,他们的侵略是高尚的、光 荣的,为下文展开批驳树立了靶子。
2021/12/12
第十七页,共三十八页。
2.作者把远征行为形容为是“体面”的,这有 什么表达(biǎodá)效果?
运用反语,表现(biǎoxiàn)了巴特勒上尉卑鄙无耻的丑恶嘴脸。
反语即通常所说的“说反话”,运用跟本意相反 的词语来表达某意,含有否定、讽刺以及嘲弄的意思, 是一种(yī zhǒnɡ)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修辞手法。
2021/12/12
第十八页,共三十八页。
【第二(dì èr)部分(2-9)】
1.第2段在文中有何作用(zuòyòng) 呢?这是过渡(guòdù)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作者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