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罗丹蜜丸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黏膜不典型增生的逆转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摩罗丹蜜丸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黏膜不典型增生的逆转作用冯瑞兵
【摘要】观察摩罗丹蜜丸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黏膜不典型增生的逆转作用.方法选择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黏膜不典型增生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摩罗丹蜜丸.3个月后再次同部位活检及观察Hp清除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不典型增生逆转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均无癌变病例.治疗组Hp清除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摩罗丹蜜丸可以有效逆转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黏膜不典型增生,且安全性好.%Objective To observe effect of Moluodan honeyed pill on reversal of atypical hyperplasia of gastric mucosa in chronic atrophie gastritis. Methods 78 patients with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and atypical hyperplasia of gastric mucos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n = 40) and treatment group (n =38) . The control group underwent common treat ment, but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with Moluodan. The therapeutic effect was observed through gastroscopy and the pa thology results and Hp clearance were observed three months later. Results The reversal rate of atypical hyperplasia and total efficacy rate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 01). No patient had cancerations in both groups. Clearance rate of HP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but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ignificant(P >0. 05). Conclusion Moluodan honeyed pill can reverse the atypical hyperplasia effectively and safely.
【期刊名称】《临床误诊误治》
【年(卷),期】2011(024)009
【总页数】3页(P12-14)
【关键词】摩罗丹;胃炎,萎缩性;胃黏膜不典型增生;逆转
【作者】冯瑞兵
【作者单位】050011石家庄,石家庄市第一医院消化内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73.32
学术界普遍认为,胃黏膜不典型增生是胃癌的癌前病变。
有关胃黏膜不典型增生癌变率各文献报道有较大差异,张弘等[1]报道对906例胃黏膜不典型增生随访,轻度不典型增生癌变率为2.63%,中度为8.82%,重度为40%。
Di-Gregorio 等[2]研究结果表明,73例轻度不典型增生仅7%有进展,其中1例转化为中度不典型增生,另外4例于初诊后3~4年内发生癌变。
文献报道中、重度不典型增生癌变率不一致,与使用的标准也不一致相关,可能也与样本量的大小及随访时间长短等有关。
管仁珍等[3]通过对105例胃黏膜不典型增生连续内镜随访9年,发现随着胃黏膜异型程度的加重癌变率也随之增高。
因此,如何逆转胃黏膜不典型增生,防止胃癌的发生,已成为研究的热点。
本文对我科胃镜活检证实为胃黏膜不典型增生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应用摩罗丹进行治疗,观察其对胃黏膜不典型增生的逆转作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选择我院2008年5月~2010年3月经胃镜活检证实为胃黏膜不典型增生的78例,均因上腹部隐痛、腹胀、反酸、食欲缺乏等症状就诊,男43例,女35例,年龄34~65岁,平均53岁。
OLYMPUS GIFXQ240电子胃镜诊断为
慢性萎缩性胃炎。
全部病例参照2004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慢性胃炎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4]的组织学标准分为轻度不典型增生38例,中度不典型增生27例,重度不典型增生13例。
排除标准:①年龄在18岁以下或65岁以上,妊娠或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及对本药过敏者;②合并有严重心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原发性疾病;③精神病患者;④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断
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判断者。
排除肝、胆、胰等腹腔其他脏器疾病。
1.2 分组方法入选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及对照组38例。
治疗组男22例,
女18例;年龄(50±8)岁;其中幽门螺杆菌(Hp)阳性32例,轻、中、重度不典型增
生分别为21、12、7例。
对照组男21例,女17例;年龄(52±5)岁;其中Hp阳性30例,轻、中、重度不典型增生分别为17、15、6例。
两组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①对照组:明显反酸者予雷贝拉唑10 mg,每日1次口服;腹胀明显者予多潘立酮10 mg,每日3次口服;伴有胆汁反流者加用铝碳酸镁1.0 g,每日3次饭后1 h嚼服;Hp阳性者应用丽珠胃三联(枸橼酸铋钾、克拉霉素和替硝唑)治疗
1周。
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饭前加服摩罗丹蜜丸(邯郸制药有限公司
生产,国药准字Z13021325)1丸(9 g),每日3次,连续服用3个月。
服药期间
清淡饮食,忌烟、酒及腌制、烧烤、油炸、辛辣、生冷、油腻等食物。
每月行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常规检查。
所有病例于治疗3个月后复查胃镜,并根
据上次活检记录在同部位匀点取材行病理检查。
1.4 观察指标两组均在疗程结束后1周内复查胃镜、活检观察不典型增生逆转情况,C14呼气试验检查Hp阳性情况。
1.5 疗效评定标准参照2004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慢性胃炎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标准。
显效:临床主要症状消失,次要症状基本消失,病理活检证实腺体萎缩、肠化生和不典型增生恢复或减轻达两个级度以上(含
两个级度);有效:主要症状明显减轻,病理活检证实腺体萎缩、肠化生和不典型增生减轻;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
1.6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
用χ2检验。
α=0.05为检验水准。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组织病理学比较治疗组轻度不典型增生的21例中无变化4例(19.0%),无增生17例(81.0%),逆转率81.0%;中度不典型增生的12例中无
变化3 例(25.0%),逆转为轻度4 例(33.3%),无增生5例(41.7%),逆转率75.0%;重度不典型增生的7例中无变化5例(71.4%),逆转为中度2例(28.6%),逆转率28.6%;总有效率为70.0%。
对照组轻度不典型增生的17
例中治疗后无变化6例(35.3%),无增生6 例(35.3%),中度4 例(23.5%),
重度 1 例(5.9%),逆转率35.3%;中度不典型增生的15例中无变化6例(40.0%),逆转为轻度4 例(26.7%),无增生3 例(20.0%),重度2 例(13.3%),逆转率46.7%;重度不典型增生的6例中无变化5例(83.3%),逆转为中度1例(16.7%),逆转率为16.7%,总有效率为36.8%。
两组不同程度增生逆转率及
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两组均无癌变病例。
2.2 治疗前后Hp变化治疗组Hp转阴27例,清除率为84.3%;对照组转阴23例,清除率为7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药物不良反应所有入选病例治疗期间均未见任何不良反应,服药期间检测血
尿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均未见异常。
3 讨论
不典型增生是目前公认的癌前病变,尤其是中、重度不典型增生易发生癌变。
大量研究表明,胃癌是一个涉及多基因改变的多步骤进展过程,在发生恶性肿瘤之前常经历持续多年的癌前病变[5]。
Correa[6]认为胃腺癌的发生过程为正常胃黏
膜→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胃癌。
这些癌前病变在多长时间内发生癌变尤为关键。
有报道胃癌前病变人群95%的癌变所需时间大约为:萎缩性胃炎11.6 年,肠上皮化生11.4 年,不典型增生5.7 年,中、重度肠上皮化生合并不典型增生4.5年[7]。
胃癌前病变根据其临床表现,归属于中医学“胃痞”、“胃脘痛”等范畴,病变部位在胃,涉及脾、肝、肾等脏器,以气虚为本,湿热、血瘀、热毒为标,病性以虚证为多,虚实错杂。
由于中医药的整体治疗优势,近年来采用中药治疗胃癌前病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摩罗丹蜜丸主要由三七、茵陈、鸡内金等18种药材组成,具有和胃降逆、健脾消胀、通络定痛的功能,其中三七具有防治胃黏膜出血,减轻胃黏膜炎症作用;茵陈具有利胆作用;鸡内金可增加胃的排空,有效防止胆汁反流,
从而避免胆汁损害胃黏膜。
有资料报道,摩罗丹可有效降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P53蛋白的表达水平[8],说明其可降低胃黏膜癌变的危险。
本研究
证实摩罗丹蜜丸对胃黏膜不典型增生有确切的逆转作用。
两组的癌变率均低于文献报道,可能与观察时间较短有关,尚需今后进一步研究。
本文研究结果还显示,摩罗丹蜜丸对胃黏膜重度不典型增生逆转作用较弱,考虑到重度不典型增生具有高度癌变的危险性,部分学者倾向于手术治疗[2]。
综上所述,摩罗丹蜜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黏膜不典型增生效果确切且安全。
近年来我国胃癌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呈上升趋势[9],因此对胃癌前病变进行干预,及时有效地逆转胃癌前病变对降低胃癌发病率和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张弘,迟景宏,王瑛,等.胃癌前状态906例随访观察[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1997,14(4):246-247.
[2] Di-Gregorio C,Morandi P,Fante R,et al.Gastric dysplasia.A follow-up study [J].Am J Gastroenterol,1993,88(10):1714-1719.
[3]管仁珍,刘文天,王邦茂,等.胃黏膜不典型增生和肠化生的内镜监测评价[J].胃肠病
学和肝病学杂志,2008,17(2):136-138.
[4]张万岱,陈治水,危北海.慢性胃炎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4,12(11):2697-2700.
[5]莫树生.早期胃癌25例误诊原因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2009,22(9):44-45.
[6] Correa P.Human gastric carcinogenesis:a multistep and multifactorial process-First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Award Lecture on Cancer Epidemiology and Prevention [J].Cancer-Res,1992,52(24):6735-6740.
[7]杨少波,王孟薇,张子其,等.胃癌前黏膜变化的自然演变规律研究[J].中国综合临床,2005,21(3):193-194.
[8]许金玉,陈凌,李为,等.胃癌前期病变干预治疗前后PCNA,P53 蛋白分析[J].世界
华人消化杂志,2000,8(8):51.
[9]孙秀娣,牧人,周有尚,等.中国胃癌死亡率20年变化情况分析及其发展趋势预测[J].中华肿瘤杂志,2004,26(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