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高三上学期一模物理核心考点试题(基础必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届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高三上学期一模物理核心考点试题(基础必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含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8题)
第(1)题
将完全相同的三根原木A、B、C按图(a)放在水平地面上保持静止,截面如图(b)。
若将原木B、C分别向左右各移动一小段距离,A、B、C仍保持静止,不计A、B、C间的摩擦,则与移动前相比()
A.B、C对A的支持力的合力不变B.地面对B、C总的支持力变大
C.地面对B的摩擦力变小D.B对A的支持力变小
第(2)题
下列电磁波中,从原子核内部发射出来的是( )
A.红外线B.无线电波C.γ射线D.X射线
第(3)题
a、b、c三条平行光线垂直于半圆柱体玻璃砖的截面直径从空气射向玻璃砖,如图所示,光线b正好过圆心O,光线a、c从光线b的两侧对称入射,光线a、c从玻璃砖下表面进入空气后与光线b交于P、Q,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玻璃对三种光的折射率关系为
B.a、c两条光分别通过同一光电效应装置,a光的遏制电压小于c光
C.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双缝干涉实验,a光的条纹间距比c光窄
D.a、c光分别从空气射入某种介质中,c光发生全反射时临界角较小
第(4)题
如图为可调压式自耦变压器,在电压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滑片P顺时针转过适当角度,滑片向上移动适当距离,则( )
A.将增大
B.将不变
C.定值电阻的热功率减小
D.流经定值电阻的电流不变
第(5)题
将重40N的物体放在竖直升降电梯的地板上。
某段时间内,物体受到电梯地板的支持力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由此可以判断( )
A.t=1s时刻电梯只可能向上减速运动
B.t=6s时刻电梯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C.t=1ls时刻电梯不可能正在向上运动
D.t=11s时刻电梯的加速度方向一定竖直向下
第(6)题
如图所示,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斜劈P,靠在粗糙的竖直墙面上,力F通过球心水平作用在光滑球Q上,系统处于静止状态。
当力F增大时,系统仍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斜劈P所受合外力增大B.斜劈P对竖直墙壁的压力不变
C.墙面对斜劈P的摩擦力可能增大D.球Q对地面的压力不变
第(7)题
近年来人类不断探索火星,已知地球质量约为火星质量的10倍,火星到太阳的距离约为地球到太阳距离的1.5倍,地球和火星绕太阳的运动可以看成匀速圆周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太阳对地球的引力比对火星的引力小B.太阳对地球的引力等于对火星的引力
C.地球绕太阳运动的加速度比火星的大D.地球绕太阳运动的周期比火星的大
第(8)题
剂量当量是表示辐射效果的物理量,它的单位是Sv,1Sv 等于1kg受照射物质吸收了1J的辐射能量,即1Sv=1 J/kg。
则Sv用基本单位可表示为( )
A.N·m/kg B.N·kg/m C.s2/ m2D.m2/s2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包含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共4题)
第(1)题
一列波沿x轴传播,t=2s时刻的波形如图1所示,图2是某质点的振动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波的传播速度为lm/s
B.波如果向右传播,则图2是x=0、4m处质点的振动图象
C.波如果向右传播,则图2是x=2m、6m处质点的振动图象
D.波如果向左传播,则图2是x=0、4m处质点的振动图象
E.波如果向左传播,则阌2是x=2m、6m处质点的振动图象
第(2)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可以利用高科技手段,将流散到环境中的内能重新收集起来加以利用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B.理想气体状态变化时,温度升高,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气体的压强可能减小
C.铁丝很难被拉长,这一事实说明铁分子间存在引力
D.布朗运动表明了分子越小,分子运动越剧烈
E.液晶既有液体的流动性,又有光学性质的各向异性
第(3)题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村居书喜》中有名句“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描写了鸟语花香的山村美景,流露出诗人欢欣喜悦之情。
对于花香扑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于花粉颗粒在空中运动,使人们闻到了花香
B.空气中弥漫着花香是分子运动的结果,属于扩散现象
C.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空气中的花香扩散得越快
D.空气中的花香向外扩散是由于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E.空气中的花香向外扩散,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第(4)题
如图所示,间距L=0.5m的平行导轨竖直放置,导轨上端与电阻R连接,图中水平虚线下方存在垂直导轨平面向外、磁感应强度大小B=0.2T的匀强磁场。
现将质量m=0.1kg的导体棒从虚线上方h1处垂直于导轨由静止释放,经时间t1后导体棒进入磁场且恰好以速度v0做匀速直线运动,匀速运动t2=2s后给导体棒施加一竖直向上的恒力F=2N,并且由于磁感应强度发生变化,回路中不再产生感应电流,再经过t3=0.2s导体棒的速度减为零。
已知导体棒运动过程中始终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导轨和导体棒的电阻不计,重力加速度g=10m/s2,关于导体棒由静止释放到速度减为零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v0=2m/s
B.h1=2m
C.回路中磁通量的最大值为4Wb
D.回路中产生的焦耳热为4J
三、填空、实验探究题(本题包含2个小题,共16分。
请按题目要求作答,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对应位置) (共2题)第(1)题
某同学想要测量一个未知电阻的阻值。
(1)该同学先用多用电表粗测未知电阻的阻值,他先用欧姆表“”倍率测量,发现指针偏转角过大,为了较准确地进行测量,应该选择__________(选填“”或“”)倍率,并重新进行欧姆调零,正确操作并读数,若这时刻度盘上的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则测量结果是___________;若多用电表使用时间过长,电源的电动势降低,但仍能进行欧姆调零,则测得的电阻_____________(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2)为了尽可能精确测量的阻值,该同学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电路,所选实验器材均符合实验要求.闭合,将接a,调
节滑动变阻器滑片P到适当位置并保持不变,此时电压表示数为,电流表示数为;再将接b,电压表示数为,电流表
示数为,则待测电阻的阻值为_______________;(用测量量的字母符号表示),实验计算得到的值与真实值相
比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第(2)题
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轻质弹簧的弹性势能与其形变量的关系:一轻质弹簧放置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弹簧左端固定,右端与一小球接触而不固连;弹簧处于原长时,小球恰好在桌面边缘。
向左推小球,使弹簧压缩一段距离后由静止释放,小球离开桌面后落到水平地面。
通过测量和计算,可求得弹簧被压缩后的弹性势能。
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中,设弹簧被压缩后的弹性势能E p,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为求得E k,至少需要测量下列物理量中的______(填正确答案序号)。
A.小球的质量m
B.小球抛出点到落地点的水平距离s
C.桌面到地面的高度h
D.弹簧的压缩量Δx
E.弹簧原长l0
(2)用所选取的测量量和已知量表示E p,得E p=______。
(3)图乙中的直线是实验测量得到的s-Δx图线。
从理论上可推出,如果h不变。
m增加,s-Δx图线的斜率会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如果m不变,h增加,s-Δx图线的斜率会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由图中给出的直线关系和E P的表达式可知,E P与Δx的______次方成正比。
四、计算题(本题包含3小题,共36分。
解答下列各题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表达式和重要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请将解答过程书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 (共3题)
第(1)题
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个静止的、足够长的木板,物块b静止在距离木板左端L=2.25m处,物块a以初速度v0=3m/s从左侧滑上木板,a、b均可视为质点。
已知物块a、b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1两个木块与木板的质量均
为m=1kg,a、b碰撞时间极短,碰后粘连在一起运动,滑动摩擦力等于最大静摩擦力,g取10m/s2。
试求(结果可用分数表示):
(1)a、b碰后瞬间的速度;
(2)最终状态时a、b距离c左端的距离。
第(2)题
一种离心测速器的简化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细杆的一端固定在竖直转轴上的O点,并可随轴一起转动。
杆上套有一轻质弹簧,弹簧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与套在杆上的圆环相连。
当测速器稳定工作时,圆环将相对细杆静止,通过圆环的位置可以确定细杆匀速转动的角速度。
已知细杆长度,杆与竖直转轴的夹角a始终为,弹簧原长,弹簧劲度系数
,圆环质量;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重力加速度大小取,摩擦力可忽略不计
(1)若细杆和圆环处于静止状态,求圆环到O点的距离;
(2)求弹簧处于原长时,细杆匀速转动的角速度大小;
(3)求圆环处于细杆末端P时,细杆匀速转动的角速度大小。
第(3)题
如图所示,在xOy平面内,x轴下方存在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x轴上方存在电场强度的大小为E、与y轴负方向成θ=30°的匀强电场。
质量为m、电荷量为q(q>0)的带电粒子以垂直电场方向的初速度v0从y轴上的M点开始运动,从x轴上的N点进入磁场,进入磁场时的速度大小为2v0,方向与x轴正方向夹角也为θ,粒子恰好从坐标原点O第2次通过x轴。
忽略边界效应,不计粒子重力,求:
(1)M、N两点的电势差;
(2)N点到坐标原点O的距离;
(3)带电粒子从M点运动到O点所用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