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一年级识字教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一年级识字教学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

”刚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一打开课本接触到的就是大量、抽象的归类识字,识字量要达到700个。

对于一个六七岁的孩子,怎样才能让学生对枯燥的汉字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快乐识字,增强识字效果,并喜欢学习汉字, 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提高识字的效率呢?经过一个多学期的教学,我对识字教学提几点看法。

一、创设愉快情境,激发识字兴趣
1、利用多媒体。

动态变化着的事物特别容易引起孩子的注意,而现实生活中,几乎每一位小学生都不约而同地迷住了三维“动画”。

针对学生心理状态采用多媒体识字,是识字的一个好办法。

比如在一下学习《口耳目》一课时,可以用动画把汉字从古到今的形体变化演示出来,让学生理解什么叫“象形字”,用简单的图画代替老师繁杂的讲解,无疑更适合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变静为动识字”,一年级课文内容少, 多诗歌韵文,用大屏幕出示。

在学生读熟课文后, 把要学的字变颜色或者是闪动,
引起学生的注意, 让学生读, 从句到词语, 再到字来识字。

这样学生对学习字就很感兴趣。

还可以把一些形象的课文做成Flash 播放给学生看,如上《雪地里的小画家》这课时,可以把小动物的脚印播放给孩子们看,不仅是对课文内容的巩固,对城市的学生来说,也是接触生活、了解社会的好方法。

2、利用游戏。

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儿童喜欢模仿,喜欢表现。

课堂上创设丰富多彩的游戏,让学生多种感官同时参与识字活动,一边学,一边玩,充分调动学生的识字兴趣。

开火车读,比赛读,用字卡做拼字游戏,看画贴词语等,这些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这些活动又调动了学生的眼、耳、口、脑多种感官参加活动,学生始终处于兴奋之中,学习热情高涨,在愉快的玩中不知不觉认识了这些生字。

平时,我用得最多的是“开火车”。

每次,我先问:“火车火车往哪儿开?”学生就会抢着说:“火车火车往这儿开!”如果有学生说错了或是不会读,火车就停下来,请其他组的“火车修理员”帮助“修理”。

我还变化出双轨火车、翻山火车等,给识字带来了乐趣,提高识字的效果。

二、教给识字方法,提高识字效率
在课堂教学中,我教给学生丰富多样的识字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识字。

只有营造出识字教学的良好氛围,不
断激发学生体验识字的乐趣,才能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1.猜字谜:许许多多的汉字都可以用来做谜语猜,学生猜字谜的过程就是识记字形的过程。

如:“十张口,一颗心(思)”、“两个小孩在土堆上背靠背(坐)”、“一口咬掉牛尾巴(告)”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在猜的过程中获得成功和喜悦,在不知不觉中认识更多的汉字。

2.编儿歌:
我发现把学习过的某些字编成形义相应、顺口易记的儿歌,可以帮助学生轻松地掌握一些比较难的生字,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加深记忆。

如春:“三人日下去春游”;朋:“两个月亮交朋友”;种:“禾苗种在水田中”;回:“小口回家大口关”等等。

而猜字谜不仅能很好地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锻炼其思维能力。

池:“大水真不小,他人被冲跑”等。

3.编故事巧记字形:
小学生年龄小,普遍喜欢听故事。

如果发挥想象,根据字形把一个个抽象的字编成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这样既使枯燥抽象的笔画变得富有灵气,又给识字增添了趣味性。

如教“看”字时,可以告诉学生,上面就好比一只手,下面目就是眼睛,远处来了个孙悟空,他把手放在眼睛上面,正向前方看有没有妖怪呢!通过讲故事,既培养了学生的想像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口语
表达能力。

4、加减法识字
在教学识字中,我出一些花样翻新的练习来“考考”学生,激发求知欲,强化记忆。

例如“门+口=?”(问)、“早+艹=?”(早)。

“草—艹=?”(早)以此同时,让学生自己照样子编题来考考老师,如“坐—土=?”(从)、“立+日=?”(音)等。

这样,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都想尝试,而且也培养了学生快速思考、判断的能力。

除此之外,我还注意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和发现形近字之间的异同,对一些外形相似、形旁不同的字,用换偏旁的方法识记,称之为“姐妹字”“双胞胎”。

如:“请、清、情、晴”的字,找出了字形之间的联系,学习起来便容易多了,而且随机复习了以前学过的字。

三、在生活识字,拓宽识字的舞台
汉字的创造来源于生活,识字教学也应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利用学生生活中的有利条件,形成识字的敏感和浓厚的兴趣。

比如,大街上的招牌、广告,家庭中的电视、电脑,学校的墙报、标语、花草树木上的标签、校园文化墙等,把语文同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

在作业本中识字,在家里识字,走向社会识字。

这样,日积月累,很多字潜移默化地被学生牢牢记住。

把生活当
成语文课堂,在生活的舞台上识字,增大了识字量,容易提升学生识字的成就感,也能更有效地提高识字的效率。

总之,识字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和关键,也是一年级教学的一大重点。

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利用多种形式的方法和策略,激发识字兴趣,拓宽识字途径,高效地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