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现代文阅读练习题(有答案)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高中现代文阅读
1.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回答后面问题。
材料一:
粤港澳大湾区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肇庆市(以下称珠三角九市),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2018年末总人口约7000万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既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尝试,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充分发挥粤港澳综合优势,深化内地与港澳合作,进一步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支撑引领作用,支持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增进香港、澳门同胞福祉,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让港澳同胞同祖国人民共担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共享祖国繁荣富强的伟大荣光,编制本规划。
——(摘自2019年2月18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材料二:
世界四大湾区2018年经济数量对比分析
——(资料来源: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 WIND,地方政府统计局)材料三:
大湾区是中国最重要的经济区之一,世界500强聚集,民营企业多,以全国0.6%的面积贡献了12.4%的GDP,人均GDP是全国的2.5倍。
对外贸易总额、利用外资总额等重要经济指标已和国际三大湾区处于同一行列。
粤港澳大湾区有三大天然良港,按货物吞吐量算,深圳港排世界第3、香港排第5、广州港排第6;大湾区是铁路、航空的重要枢纽,交通方面有堪称世界奇迹的港珠澳大桥,香港和广东也高铁相通。
可以说,它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海港群、空港群以及高速、轨道系统等快速交通网络,有泛珠三角区域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腹地,是世界物流量最大区域。
国家将广-深-港科技创新走廊定位于世界级创新中心主要承载区。
据统计,大湾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超过1.89万家,居全国第一位,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占全国56%,深圳市R&D比重超过4%,有华为、腾讯等世界级创新企业。
大湾区还是中国国际化水平最高和全球投资最活跃区域之一。
香港是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澳门正在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和中国与葡语系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
一国两制、CEPA、粤港和粤澳合作机制已运行多年,目前香港与内地之间每天有近70万人次跨境往来,世界上没有两个城市之间如深港一样,跨境往来成为工作生活的常态。
粤港澳大湾区11城区位分工明确,特色明显,优势互补。
——(摘自《粤港澳大湾区:起点、痛点与奇点》来源:中国网 2018-07-03)材料四:
粤港澳三地属于不同关税区域,由于经济制度、法律体系和行政体系的差异,各类要素难以实现完全自由流动,一些领域还存在不同程度的同质化竞争和资源错配现象,湾区城市群之间资源整合相对不足,发展协同效应尚未充分显现,长期存在“龙头之争”。
在一国两制条件下,让湾区城市形成“融合”发展态势,破除行政和制度壁垒,让要素顺畅流动,资源优化配置,形成有机整体以提升效率、释放更强功能,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
——(摘自《大湾区2035年目标来了》,经济观察报,2019年2月18日)(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
的战略地位。
B. 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东京湾区是世界三大湾区。
粤港澳大湾区尽管在面积、人口、GDP总量等维度已经超过三大湾区,但在发展质量上,如人均GDP却远远低于三大湾区。
C. 每日跨境往来成为部分深港居民工作生活的常态,这种情况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
D. 粤港澳三地属于不同关税区域,因而经济制度、法律体系和行政体系也不相同,各类要素无法实现完全自由流动。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家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将进一步促进港澳地区与内地的交流和融合,并且将给香港澳门提供更多元化的发展机遇。
B. 世界四大湾区均有各自的经济重点,其中,电子互联网产业成为四大湾区的核心竞争产业。
粤港澳大湾区要想赶超其他三大湾区,不能不发展电子互联网产业。
C. 粤港澳大湾区是全世界物流量最大的区域,这得益于它不仅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海港与空港,还拥有高速、轨道系统等快速交通网络。
D. 在一国两制条件下,如果能让湾区城市形成“融合”发展态势,那么就可以使粤港澳资源配置更优化,形成有机整体后可以进一步提升效率、释放更强功能。
(3)为建成国际一流湾区,粤港澳大湾区已具备哪些发展优势?请结合材料概括。
【答案】(1)C
(2)C
(3)①国家支持优势:大湾区建设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为此,国家专门制定发展纲要具体指导该地区的发展建设。
②经济资金优势:大湾区经济实力雄厚,部分重要经济指标已和国际三大湾区处于同一行列。
③地理位置优势:大湾区区位优势明显,珠三角九市与港澳相连,海陆空交通便利,是世界物流最大区域。
④科技创新优势:大湾区创新能力突出,拥有超过 1.89万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⑤国际化水平领先优势:香港和澳门都是内地链接世界的重要窗口。
⑥人口优势:该地区拥有6000多万人口,这些都是大湾区发展的潜在力量。
【解析】【分析】(1)A项,“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错误。
原文表述为“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B 项,“GDP总量等维度已经超过三大湾区”错误,粤港澳大湾区GDP为1.36万亿美元,排在东京湾区1.8万亿美元和纽约湾区1.4万亿美元之后。
D项,“无法实现”错,原文为“难以实现”。
故选C。
(2)C项,“粤港澳大湾区是全世界物流量最大的区域”错误及原因概括不全。
按货物吞吐量算,深圳港排世界第3、香港排第5、广州港排第6。
单个来说,都不是“最大海港”。
物流量最大,还得益于泛珠三角区域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腹地。
故选C。
(3)结合材料一内容“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充分发挥粤港澳综合优势,深化内地与港澳合作,进一步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支撑引领作用……编制本规划”分析,内容摘自2019年2月18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国家专门制定发展纲要具体指导该地区的发展建设。
结合材料二图表“世界四大湾区2018年经济数量对比分析”分析,大湾区经济实力雄厚。
结合“它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海港群、空港群以及高速、轨道系统等快
速交通网络,有泛珠三角区域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腹地,是世界物流量最大区域”分析,地理位置优越。
结合“据统计,大湾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超过 1.89万家,居全国第一位,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占全国56%,深圳市R&D比重超过4%,有华为、腾讯等世界级创新企业”分析,粤港澳大湾区有科技创新优势。
结合“大湾区还是中国国际化水平最高和全球投资最活跃区域之一”“一国两制、CEPA、粤港和粤澳合作机制已运行多年,目前香港与内地之间每天有近70万人次跨境往来,世界上没有两个城市之间如深港一样,跨境往来成为工作生活的常态”等分析,拥有国际化水平领先优势,香港和澳门都是内地链接世界的重要窗口等。
故答案为:⑴C;⑵C;
⑶①国家支持优势:大湾区建设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为此,国家专门制定发展纲要具体指导该地区的发展建设。
②经济资金优势:大湾区经济实力雄厚,部分重要经济指标已和国际三大湾区处于同一行列。
③地理位置优势:大湾区区位优势明显,珠三角九市与港澳相连,海陆空交通便利,是世界物流最大区域。
④科技创新优势:大湾区创新能力突出,拥有超过 1.89万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⑤国际化水平领先优势:香港和澳门都是内地链接世界的重要窗口。
⑥人口优势:该地区拥有6000多万人口,这些都是大湾区发展的潜在力量。
【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
做题前要通读材料,读懂材料内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充分理解。
然后将选项内容和原文逐一比照分析。
(2)本题综合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
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3)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答题的方向,通过分析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锁定区位,对段落进行简单的划分,分出层析,找到关键词语,联词成句分条作答;综合信息筛选要立足全文,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
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
分条作答。
此题是综合筛选的题目,要立足原文,进行概括。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客家,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重要的一员,具有显著特性的汉族民系,是汉民族中的一个地缘性群体。
而客家文化是这个群体在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为适应和改造生存条件而创造出来的全部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
一旦这种文化产生,它就成了该群体的识别标志及维系该群体生存与发展的最核心的力量。
换句话说,没有客家群体,就不会有客家文化;但如果没有客家文化长期稳定的发展,客家群体也不可能具有那么强大的生命力,以至于经过数百上千年之久。
②客家人的先民是从中原地区来到岭南地区的,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朝,或为军队戍边,或为躲避战乱。
初以平民为主,后有文人贵族。
而历史上的客家人因各种原因,又从岭南地区继续外迁。
当今客家民系分布很广,其中粤闽赣边三角地区是其主要聚居地,在国外以东南亚为主。
所以,客家文化是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以移民为代表的地域性文化,
有古汉文化活化石之誉。
在客家迁徙史和客家文化的诸多方面中,都突出体现了客家精神的丰富内涵,而其精神的核心又在于团结和奋进。
③首先是客家先民自身团结的精神形成了很强的向心力。
正是这种向心力使他们在漫长的迁徙过程中把中原灿烂的文明带到南方播衍而不被迁徙地的土著同化。
江西赣南,广东梅州地区的多层梅州围龙屋、永定的土楼、长汀的九厅十八井等典型的客家建筑,既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支奇葩,也是客家人团结奋进的象征。
④在永定的一些大型土楼内,有石柱雕联、石鼓承柱、雕梁画栋;有天井、花园、假山、盆景、鱼池,美不胜收。
甚至还有土楼附设学堂,楼有楼名,柱有雕联,如“振成楼”、“振纲立纪,成德达才”,教人遵纲纪,重德才,奋发进取。
这些文化印记无不闪耀着中原文明崇文尚武、耕读传家的精神光芒。
⑤其次,这种团结奋进的精神特质,还表现在对异族文化的博采和涵化上。
客家先民的南迁,是中原的汉人与迁徙地土著长期斗争而又走向团结的过程,并最终形成了共同体。
今天的客家,绝不单靠入迁的中原汉人的自身繁衍,而是经过与当地民族融合而发展壮大起来的,也有其他民系迁入客家居地而被同化成了客家人。
以客家人为主体的太平天国运动,提出“天生天养和为贵,各自相安享太平”、“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人,尽是姐妹之群”的口号,表现出客家人希望与土著居民互相尊重、和睦相处、一视同仁那种朴素的民主思想。
⑥在客家地区,人们的宗教信仰也是十分宽容和亲善的,儒、道、释以及基督等教可以亲如一家、同居一寺。
连刘邦、项羽这对冤家也可合祀一龛接受人们的膜拜。
妈祖本是沿海地区人们航行的保护神,客家人也把她请到山乡,作为山乡的保护神。
客家文化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文化的精华,长期的迁移养成了兼收并蓄取其长、开拓进取不保守的民风,使客家民系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
(——摘自罗勇《客家文化特质与客家精神研究》,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客家精神就是团结奋进,它是维护客家人生存和发展的核心力量。
B. 客家人在由北向南的迁徙过程中把中原文化带到了南方,例如耕读文化和儒家文化。
C. 客家人包括入迁的中原汉人、本地的土著居民,还有迁入客家居地的其他民系。
D. 客家人不仅信仰妈祖,还信仰儒、道、释以及基督等教。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一项是()
A. 文章开篇第一段采用了假设的论证手法,论述了客家群体与客家精神之间的关系。
B. 文章第二段按时间顺序概括评述了客家人的迁徙史,为下文奠定理论基础。
C. 文章第五段引用了太平天国运动的两句口号,旨在表现出客家人希望与土著居民互相尊重、和睦相处的朴素愿望。
D. 文章主要采用了“总—分—总”的论证结构,系统阐释了客家文化的特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客家群体是客家文化存在的前提条件,而长期稳定发展的客家文化又是客家群体拥有强大的生命力的保证。
B. 当今的客家人分布很广。
在国内,客家人主要聚居在广东、福建、江西三省的交界处,国外主要聚居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老挝、柬埔寨等东南亚地区。
C. 多层梅州围龙屋、永定的土楼、长汀的九厅十八井等建筑,使客家人的团结奋进精神得以存续。
D. 客家民系之所以具有极强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与他们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文化的精华相关。
【答案】(1)B
(2)D
(3)C
【解析】【分析】(1)A项张冠李戴。
“客家精神就是团结奋进,它是维护客家人生存和发展的核心力量”表述错误,由第一段“一旦这种文化产生,它就成了该群体的识别标志及维系该群体生存与发展的最核心的力量”可知,客家文化是维护客家人生存和发展的核心力量。
A项错误。
B项正确。
“客家人在由北向南的迁徙过程中把中原文化带到了南方,例如耕读文化和儒家文化”的说法来自第三段“正是这种向心力使他们在漫长的迁徙过程中把中原灿烂的文明带到南方播衍而不被迁徙地的土著同化”和第四段“这些文化印记无不闪耀着中原文明崇文尚武、耕读传家的精神光芒”。
B项理解分析正确。
C项扩大范围。
“客家人包括入迁的中原汉人、本地的土著居民,还有迁入客家居地的其他民系”表述有误,据第五段“今天的客家,绝不单靠入迁的中原汉人的自身繁衍,而是经过与当地民族融合而发展壮大起来的,也有其他民系迁入客家居地而被同化成了客家人”以及“客家人希望与土著居民互相尊重、和睦相处”可知,客家人不包括“土著居民”。
C项错误。
D项歪曲文意。
“客家人不仅信仰妈祖,还信仰儒、道、释以及基督等教”曲解文意,虽然第六段“人们的宗教信仰也是十分宽容和亲善的,儒、道、释以及基督等教可以亲如一家、同居一寺”有这样的说法,但是不等于说人们都信仰这些。
D项错误。
故选B。
(2)D项,“文章主要采用了‘总—分—总’的论证结构,系统阐释了客家文化的特点”分析有误,整体把握文章可知,文章采用的是“总——分”的论证结构,重点阐释的应该是“客家精神的核心是团结和奋进。
”文章前两段是总述,提出观点“在客家迁徙史和客家文化的诸多方面中,都突出体现了客家精神的丰富内涵,而其精神的核心又在于团结和奋进”;根据第三段“首先是客家先民自身团结的精神形成了很强的向心力”和第五段“其次,这种团结奋进的精神特质,还表现在对异族文化的博采和涵化上”的提示可知,从第三段到结尾是分别论述观点的分论点。
故选D。
(3)C项曲解文意,“多层梅州围龙屋、永定的土楼、长汀的九厅十八井等建筑,使客家人的团结奋进精神得以存续”表述有误。
据第三段“江西赣南,广东梅州地区的多层梅州围龙屋、永定的土楼、长汀的九厅十八井等典型的客家建筑,既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支奇葩,也是客家人团结奋进的象征”可知,这些典型的客家建筑,应该是客家人的团结奋进精神的象征,而不是使客家人的团结奋进精神得以存续的必要条件;“使客家人的团结奋进精神得以存续”应该是第六段中说的“客家文化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文化的精华,长期的迁移养成了兼收并蓄取其长、开拓进取不保守的民风,使客家民系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
故选C。
故答案为:⑴B;⑵D;⑶C;
【点评】(1)此题考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
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
特别要注意其中
的细枝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
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3)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此种归纳内容要点和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题目,解答时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并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判断。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一块红布
游睿
起风了。
小伙抬头望了一眼天空,一团乌云正缓缓靠近,天色阴沉下来。
小伙加快了步伐,沿途的柳树、房屋,纷纷被小伙抛在了身后,穿过青石板的小巷,在大杨树下,一边努力掩盖自己的喘息声,一边喊道:红儿,红儿。
小伙的嗓音穿过杨树的树梢,飞向树下那三间瓦屋。
一条小花狗翻滚着扑倒到小伙脚下,一边欢快地摇着尾巴一边用嘴撕扯小伙的裤腿。
小伙摸了摸小狗的头,继续喊着,红儿,红儿。
风掠过树梢,小伙看见,杨树的枝上,挂满了五颜六色的布,绿的、黄的、红的,整块整块的布,像飞天仙子身上的彩缎。
小伙笑了笑说,我知道你在生我的气,我手机没话费了,这不一放假,我就赶过来了。
又一阵风吹了过来。
小伙狡黠地笑了一下大声喊道,起大风了,你就不怕风把布刮跑了么?
这时门咯吱一声,一辆轮椅出现在门口。
轮椅上的姑娘黑发如瀑布,她低着头,双手缓缓转动着轮椅。
小伙赶紧上前,推着轮椅后面的扶手。
姑娘转过身,眨了眨葡萄一样的眼睛,然后用力地将小伙的手从扶手上甩开。
这是怎么了?小伙赶紧绕到姑娘身前,半蹲下身子,望着姑娘略显苍白的脸。
姑娘别过脸,不看他。
小伙慌忙取下背包,迅速取出一块巧克力说,专门给你买的,算我赔个不是。
姑娘却把脸别得更远了,轮椅也跟着转动起来。
小伙起身去看姑娘的脸,他顿时愣住了。
哭了?怎么了红儿?谁欺负你了?小伙手足无措。
姑娘啜泣着,轻声说,你走吧,不要来了。
为什么啊?小伙抓了抓自己的头发说,都怪我的破手机,我真不是故意不联系你的。
姑娘抬起手拭了一下眼睛说,不是这样,是我们真的不合适。
小伙重新蹲下身子说,又来了,又听谁说了什么不是?小伙说,这样的话,你早点给我起来,轮椅让给我。
胡说什么啊?姑娘连忙打断小伙的话。
哎哟!小伙又狡黠地眨了一下眼睛,佯装痛苦地蹲下身子。
姑娘迅速用双手撑起身子,差点从轮椅上站了起来。
怎么了?
小伙指了指心口说,这里,这里让人给弄疼了。
姑娘破涕为笑,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
一边抡起手频繁地捶打着小伙,一边说,你真逗。
小伙捉住姑娘的手说,又帮你妈妈染布了吧,你看指甲上还有染料。
姑娘抬手指了指杨树上的布匹说,那些,都是我染的。
我希望这些布将来能做一些花花绿绿的裙子,穿在一些漂亮的女孩身上。
小伙也顺着姑娘的手看去,又一阵风正吹过来。
杨树上的那些布变成了钟摆,来回舞动。
快下雨了,得把这些布收下来。
小伙说着,转身向杨树跑去,准备爬上树。
姑娘咯咯地笑着说,不用爬树,树旁边有根竹竿,挑下来就是了。
小伙甩了个响指,很快找到那根竹竿。
小伙仰着头,那根竹竿就绑着姑娘的目光在树枝上轻轻挑动。
不一会儿,姑娘的腿上就叠了厚厚的一叠布。
最后,树枝上只留下一块红布。
小伙抖动着竹竿说,太高了,不好挑。
姑娘仰望着,用一只手把轮椅往前滑了一段说,要不,你站到轮椅上?
那可不行,我怕伤着你,我自有办法。
说着小伙轻轻一跳,那块红布总算被挑动了。
忽然,小伙手中的竹竿微微抖动了一下,红布在空中悄然滑落。
那块布不偏不倚,正好向姑娘头上落去。
姑娘的眼前立刻就红艳艳的一片了。
姑娘静静地坐着,她挺直了身子,明显感觉到小伙就站在自己的跟前,她听得见小伙的呼吸声,听得见他砰砰的心跳声,若不是有风,甚至都怀疑世界静止了。
姑娘就闭上了双眼,静静地等候着。
此刻小伙也静若雕塑,他静静地看着红布里的姑娘,同样纹丝不动。
又一阵风吹来,姑娘睁开了眼,发现红布依旧罩在自己头上。
为什么不把我头上的红布拿开?姑娘小声地问。
我舍不得,小伙说,现在你多像……
那,就不要拿开。
姑娘哽咽着说。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开头“一团乌云正缓缓靠近,天色阴沉下来”的描写,不仅反映了小伙的着急心理,也暗示两人的感情可能遭遇波折。
B. “一条小花狗翻滚着扑倒到小伙脚下”写出了小花狗对小伙的亲近,侧面衬托了小伙与姑娘之间深厚的感情。
C. “小伙又狡黠地眨了一下眼睛,佯装痛苦地蹲下身子”运用“狡黠”一词形象地刻画出小伙借此考验姑娘是否关心自己的心理。
D. 文章多处对自然环境中的风进行了恰到好处的描写,如结尾处“又一阵风吹来”为故事情节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将故事情节推向了高潮。
(2)文中画线句子蕴含着姑娘怎样的心理?请结合有关情节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