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出成型问题改善与解决对策指引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射出未飽模
•原因分析:
1.射出量不足 2.熔膠流動不足 3.不正確的模具設計 1.調整射出容量。 2.1.增加射出壓力; 2.2.增加料管噴嘴溫度; 2.3.增加模溫; 2.4.增加射出時間及速度。 3.1.加大入口,流道,水口; 3.2.改進入口,流道,水口的設計; 3.3.改進入口位置; 3.4.增加排氣孔。
改善對策:
2.2.增加射出壓力; 3.2.使用冷卻固定裝置;
4.2.減低模溫;
5.2.改為含有玻璃珠樹脂。
噴痕(Jetting)
•原因分析:
1.熔膠填充太快
改善對策:
1.1.降低射出速度; 1.2.改變入口位置及種類,如側面入口。
•原因分析:
收縮過度
1.加工條件問題 2.入口太小
•原因分析:
成品翹曲變形
1.前後模溫度不同 2.過份收縮 3.成品厚度不平均變化太大 4.未充分固化前頂出 5.射出方向性(尤其含玻璃纖維樹脂) 6.不夠強硬 1.1.確定模具溫度是否平均; 2.1.降低模具溫度; 2.3.增大入口。 3.1.重新設計模具; 3.3.增長冷卻時間。 4.1.增長冷卻時間; 4.3增加頂出面積。 5.1.改變入口位置; 6.1成品加肋或增加厚度。
表面線狀氣紋皺紋如魚眼
•原因分析:
1.溫度太高氣化 2.樹脂吸濕 3.料管有死角 4.入口設計不良
改善對策:
1.1.減低料管溫度; 1.2.減低噴嘴溫度; 1.3.減少成型周型或用小料管。 2.1.再幹燥; 2.2.使用包裝未破之樹脂。 3.1料管及噴嘴設計為流線形。 4.1加大入口尺寸或更改位置。
改善對策:
•原因分析:
成品脆化
1.過熱 2.含內應力 3.結合線 4.成品缺少濕氣 5.回收料品質不良
改善對策:
1.1.減低料管溫度; 2.1.增加料管溫度; 2.3.增加成型周期; 2.5.加大入口,流道,水口 。 3.1.增加射出壓力; 3.3.增加料管溫度 ; 3.5.結合線處增溢流部再切流 3.7.改進排氣孔。 4.1.水處理使成品吸濕。 4.2.增加新料率
表面裂痕及氣泡 •原因分析:
1.模穴表面太冷
改善對策:
1.1.增加模溫; 1.2.插入件事先預熱; 1.3.減低射出速度。
表面玻璃纖維如毯狀(MATTFINISH)
•原因分析:
1.射出速度不適當
改善對策:
1.1.增加射出速度及壓力; 1.2.增加模溫; 1.3.增加料管溫度。
難燃規格變色及脆化
1.2.減少成型周期。 2.2.降低射出壓力; 2.4.增加模溫; 3.2.增加射出速度及時間; 3.4.增加模溫; 3.6.改變入口的位置及設計
•原因分析:
成品有未熔顆料
1.樹脂未充分熔融
改善對策:
1.1.增加料管溫度; 1.2.增加成形周期; 1.3.改為高塑化能力射出機如; 1.4.增加背壓
鈿航品保部
余建良
射 出 成 決 型 對 問 策 題 指 改 引 善 與 解
2004年02月20日
問 題 點
• 射出未飽模 • 成品脆化 • 成品有未熔顆料 • 成品表面凹陷或有空洞 • 表面線狀氣紋皺紋如魚眼 • 焦痕(BURNMARKS) • 成品粘住母模或入口部(SPRUE) • 毛邊 • 成品翹曲變形 • 噴痕(Jetting) • 收縮過度 • 層狀分離(LAMINTION) • 表面裂痕及氣泡 • 表面玻璃纖維如毯狀(MATTFINISH) • 難燃規格變色及脆化
•原因分析:
成品表面凹陷或有空洞
1.熔膠填充不足以抵銷成品冷卻後熱收縮
改善對策:
1.1.增加射出壓力及時間; 1.2.增加模溫(但不適於表面凹陷); 1.3.減少料管溫度; 1.4.樹脂充分幹燥或填加潤滑劑以減少射出壓損失; 1.5.增大入口,流道及水口; 1.6.成品有空洞時,降低射出速度
焦痕(BURNMARKS)
•原因分析:
1.模排氣不良,空氣在模穴受壓迫
改善對策:
1.1.減低射出壓力及速度; 1.2.改進模具排氣; 1.3.改變入口位置 ,大小及種類。
成品粘住母模或入口部(SPRUE)
•原因分析:
1.射入模穴之樹脂太多甚至超過其收縮 2.模具設計不良
改善對策:
1.1.降低射出壓力時間速度; 1.2.降低模溫; 1.3.降低料管溫度; 1.4.減少射出量; 1.5.延長冷卻時間。 2.1.檢查undercuts內槽; 2.2.檢查頂出系統; 2.3.增加脫模角度。
毛
•原因分析:
Hale Waihona Puke 邊1.鎖模壓力不足 2.模具配合不當或模板彎曲
改善對策:
1.1.減低射出壓力速度; 1.2.減低料管溫度; 1.3.減低模具溫度; 1.4.減低射出量; 1.5.增加鎖模力量。 2.1再安排磨光模面; 2.2.使用較厚後模板; 2.3.檢查模面是否有異物。
改善對策:
1.1.降低模具溫度; 1.2.增加射出壓力。 2.1.增大入口。
層狀分離( LAMINTION ) •原因分析:
1.含有不相熔的異物 2.充填模穴導致高應力
改善對策:
1.1.檢查樹脂,特別是使用回收料時; 2.1.增加模溫,料管溫度; 2.2.減低射出速度及壓力。
•原因分析:
1.成型溫度過熱
改善對策:
1.1.減低料管溫度; 1.2.減小成型周期; 1.3.改較小料管。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