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每课一练:1.3 纯碱的生产(人教选修二)[ 高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3 纯碱的生产
(时间:30分钟)
考查点一 路布兰制碱法
1.(1)1791年,法国医生路布兰首先获得制碱专利,以食盐、浓硫酸、石灰石、
煤为原料制碱,该方法分三步:
①用NaCl 与H 2SO 4反应制Na 2SO 4;
2NaCl +H 2SO 4=====△Na 2SO 4+2HCl ↑
②用焦炭还原Na 2SO 4制Na 2S ;
Na 2SO 4+4C=====煅烧Na 2S +4CO ↑
③用硫化钠与石灰石反应制Na 2CO 3;
Na 2S +CaCO 3=====煅烧Na 2CO 3+CaS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②③两步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B .只有第②步是氧化还原反应
C .该方法对生产设备基本没有腐蚀
D .该方法对环境污染较小
解析 依据氧化还原反应是有化合价变化的反应可知,第②步是氧化还原反 应,故A 错,B 对;该生产中产生HCl ,对生产设备严重酸蚀;第②步产生 的CO 是大气污染物,故C 、D 错。

答案 B
考查点二 纯碱小苏打及其用途
2.纯碱和小苏打是厨房中两种常见的用品,它们都是白色固体,下列区分这两
种物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

A .分别用砂锅加热两种样品,全部分解挥发没有残留物的是小苏打
B .用洁净铁丝蘸取两种样品在煤气火焰上灼烧,使火焰颜色发生明显变化
的是小苏打
C.用两只小玻璃杯,分别加入少量的两种样品,再加入等量的食醋,产生气泡快的是小苏打
D.先将两样品配成溶液,分别加入澄清石灰水,无白色沉淀生成的是小苏打
解析小苏打NaHCO3分解生成Na2CO3、H2O和CO2,有Na2CO3残留,A
项错误;纯碱和小苏打的火焰颜色均为黄色,B项错误;二者的溶液中分别加入澄清石灰水,均有CaCO3沉淀生成,D项错误。

答案 C
3.苏打和小苏打有着广泛的应用。

试从反应物用量角度说明在下列用途中选A(苏打)还是B(小苏打),并说明原因。

(1)做面条时防止面粉较长时间储存变酸味,常加入适量的面碱,选用______,
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为泡沫灭火器的药品,选用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于洗涤餐具及实验室的玻璃仪器等,选用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治疗胃酸过多时,选用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二者水溶液均显碱性,且苏打的碱性强)
解析由两者的性质可知:Na2CO3+2HCl===2NaCl+H2O+CO2↑,NaHCO3
+HCl===NaCl+H2O+CO2↑,中和等量酸时消耗苏打的质量相对小;产生等量CO2时消耗小苏打少;而作洗涤剂和中和胃酸时均利用其碱性,苏打碱性强,洗涤效果好,但碱性太强,不利于健康,故治疗胃酸过多应使用小苏打。

答案 (1)A 中和等量的H +,Na 2CO 3比NaHCO 3的用量少(质量比为
53∶84)
(2)B 产生等量的CO 2时,NaHCO 3比Na 2CO 3的用量少(质量比为84∶106), 且产生CO 2的速率快
(3)A Na 2CO 3碱性强,洗涤效果好
(4)B 要适量中和部分胃酸,若用苏打,碱性太强,腐蚀性强,不利于人体 的健康
考查点三 氨碱法
4.纯碱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目前制碱工业主要有“氨碱法”和“联合制碱
法”两种工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联合制碱法”和“氨碱法”的化学反应原理中都有下列化学反应
NH 3+CO 2+NaCl +H 2O===NaHCO 3↓+NH 4Cl
2NaHCO 3=====△Na 2CO 3+H 2O ↑+CO 2↑
B .“联合制碱法”生产中有氨的循环利用工艺
C .“氨碱法”生产中有氨的循环利用工艺
D .“联合制碱法”和“氨碱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解析 “氨碱法”将NH 4Cl 和Ca(OH)2再反应,使NH 3循环利用;“联合制
碱法”是制得纯碱和副产品氯化铵。

答案 B
5.工业上常用氨碱法制取碳酸钠(将氨气和二氧化碳先后通入饱和食盐水而析出
小苏打,再经过滤、焙烧而得到纯碱),但却不能用氨碱法制碳酸钾,这是因为在溶液中 ( )。

A .KHCO 3溶解度较大
B .KHCO 3溶解度较小
C .K 2CO 3溶解度较大
D .K 2CO 3溶解度较小
解析 氨碱法制取Na 2CO 3的原理是,在精制的食盐水中分别通入NH 3、CO 2,
由于NaHCO 3溶解度不大,当Na +、HCO 3-浓度较大时便析出NaHCO 3晶体,
将过滤得到的NaHCO 3煅烧得Na 2CO 3,由于KHCO 3溶解度较大,无法从溶
液中析出,故无法利用其分解制取K 2CO 3。

答案 A
6.纯碱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目前制碱工业主要有“氨碱法”和“联合制碱
法”两种工艺。

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1)“氨碱法”产生大量CaCl 2废弃物,请写出该工艺中产生CaCl 2的化学方 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联合制碱法”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O 2是制碱工业的重要原料,“联合制碱法”与“氨碱法”中CO 2的来源 有何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绿色化学的重要原则之一是提高反应的原子利用率。

根据“联合制碱法”总反应列出计算原子利用率的表达式:原子利用率(%)=
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氨碱法的原料:氯化钠、碳酸钙(或二氧化碳)及氨。

工艺流程:CaCO 3=====高温CaO +CO 2↑
CO 2+NH 3+H 2O===NH 4HCO 3,
NaCl +NH 4HCO 3===NaHCO 3↓+NH 4Cl ,
2NaHCO 3=====煅烧Na 2CO 3+H 2O ↑+CO 2↑,
CaO +H 2O===Ca(OH)2,
产生CaCl 2的反应:Ca(OH)2+2NH 4Cl=====△CaCl 2+2NH 3↑+2H 2O ,该反

的CaCl 2中的Cl -来源于NaCl ,Ca 2+来源于CaCO 3,产生无用的CaCl 2,降低
了NaCl 的利用率。

联合制碱法:NH 3和CO 2来源于合成氨厂
工艺流程:NH 3+CO 2+H 2O===NH 4HCO 3,
NaCl +NH 4HCO 3===NaHCO 3↓+NH 4Cl ,
2NaHCO 3=====△Na 2CO 3+H 2O ↑+CO 2↑。

滤液含NH 4Cl 、NaHCO 3、NaCl 、NH 4HCO 3――――――――→降温、通入NH 3加NaCl 固体⎩⎨⎧析出NH 4Cl 固体滤液→再一次循环利用
依据总反应:2NaCl +CO 2+H 2O +2NH 3===Na 2CO 3+2NH 4Cl
可得:原子利用率=106106+107
×100%=49.77%。

答案 (1)2NH 4Cl +Ca(OH)2=====△2NH 3↑+CaCl 2+2H 2O
(2)NH 3+CO 2+H 2O===NH 4HCO 3
NaCl +NH 4HCO 3===NaHCO 3↓+NH 4Cl
2NaHCO 3=====煅烧Na 2CO 3+H 2O ↑+CO 2↑ (3)“联合制碱法”中的CO 2来源于合成氨厂,“氨碱法”中的CO 2来源于煅
烧石灰石
(4)106106+107
×100%=49.77% 7.工业生产纯碱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
完成下列填空:
(1)粗盐水加入沉淀剂A 、B 除杂质(沉淀剂A 来源于石灰窑厂),写出A 、B 的化学式。

A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

(2)实验室提纯粗盐的实验操作依次为:
取样、__________、沉淀、__________、__________、冷却结晶、__________、 烘干。

(3)工业生产纯碱工艺流程中,碳酸化时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碳酸化时没有析出碳酸钠晶体,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碳酸化后过滤,滤液D 最主要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填写化学式),检 验这一成分的阴离子的具体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氨碱法流程中氨是循环使用的,为此,滤液D 加入石灰水产生氨。

加石灰 水后所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产品纯碱中含有碳酸氢钠。

如果用加热分解的方法测定纯碱中碳酸氢钠的 质量分数,纯碱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注 明你的表达式中所用的有关符号的含义)。

解析 (1)根据沉淀剂A 的来源,可知A 可能是CaO 或Ca(OH)2。

B 的作用 是用来除去加入过量的沉淀剂,为不引入新的杂质则选用Na 2CO 3。

(2)考查考生对粗盐提纯的基本技能操作:取样→溶解→沉淀→过滤→蒸发→ 冷却→结晶→过滤→烘干。

(3)氨化后的氯化钠溶液中通入CO 2酸化,因在氨的作用下会产生碳酸氢钠: NaCl +NH 3·H 2O +CO 2===NaHCO 3↓+NH 4Cl ,由于NaHCO 3的溶解度较小,
从溶液中析出。

(4)滤液中含有NH 4Cl ,Cl -的检验通常是用HNO 3酸化的AgNO 3溶液,若能 产生白色沉淀,即可证明Cl -的存在。

(5)离子方程式是NH 4+NH 3↑+H 2O 。

(6)设样品质量为m 1,加热后固体质量为m 2。

2NaHCO 3=====高温Na 2CO 3+CO 2↑+H 2O Δm
168
62 x
m 1-m 2 x =84(m 1-m 2)31
则NaHCO 3的质量分数为:ω(NaHCO 3)=84(m 1-m 2)31m 1。

答案 (1)Ca(OH)2或CaO Na 2CO 3
(2)溶解 过滤 蒸发 过滤
(3)有晶体析出(或出现浑浊) 碳酸钠溶解度比碳酸氢钠大
(4)NH 4Cl 取少量试样,加硝酸酸化,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该阴离子是氯离子
(5)NH 4++OH -NH 3↑+H 2O
(6)w (NaHCO 3)=84(m 1-m 2)31m 1
(m 1表示反应前样品质量,m 2表示加热后固体
的质量)
考查点四 联合制碱法
8.属于联合制碱法优点的是 ( )。

A .氨和二氧化碳由合成氨厂提供
B .母液可回收氯化铵
C .氯化钠的利用率达90%以上
D .以上全是
解析 联合制碱反应为:NaCl +H 2O +NH 3+CO 2===NaHCO 3↓+NH 4Cl ,
合成氨厂为制备原料H 2,同时得副产物CO 2:CO +H 2O(g)=====高温催化剂
CO 2+H 2,故 A 对;由联合制碱反应得B 对,C 项则考查了教材中的数据。

答案 D
9.反应NaCl +CO 2+NH 3+H 2O===NaHCO 3↓+NH 4Cl 是著名的“侯氏制碱
法”的重要反应。

下面是4位同学对该反应涉及的有关知识发表的部分见解。

其中不正确的是 ( )。

解析 析出NaHCO 3后的溶液为NaHCO 3的饱和溶液。

答案 C
10.侯氏制碱法的步骤如下图: 饱和食盐水――――――→通入足量NH 3Ⅰ
饱和氨盐水―――――――→通入足量CO 2Ⅱ悬浊液 ――→Ⅲ⎩⎪⎨⎪⎧晶体――→Ⅳ⎩⎨⎧挥发性物质Na 2CO 3
粉末液体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若上述的悬浊液是NaHCO 3和NH 4Cl 的混合液,则Ⅰ和Ⅱ的总反应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这一反应可知NaCl 比NaHCO 3溶解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Ⅲ的操作叫____________。

(4)Ⅳ的操作叫____________。

解析 (1)从生成物是NaHCO 3和NH 4Cl 两种物质不难写出Ⅰ、Ⅱ的总反应式:
NaCl +NH 3+CO 2+H 2O===NaHCO 3↓+NH 4Cl 。

(2)显然溶解度NaCl>NaHCO 3,所以在NaCl 的饱和溶液中才会析出NaHCO 3。

(3)把不溶晶体与液体分离的方法称为过滤。

(4)Ⅳ操作是对NaHCO 3进行加热,使其分解,同时使挥发性物质气化而除去
答案(1)NaCl+NH3+CO2+H2O===NaHCO3↓+NH4Cl(2)大(3)过滤
(4)灼烧
11.下图表示的是侯氏制碱法工艺流程示意图。

请回答:
(1)母液Ⅱ中所溶解的主要物质是________(写物质的化学式)。

母液Ⅱ中含有
低浓度的Na2CO3,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母液Ⅱ中通入气体时要先通氨气后通二氧化碳气体,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母液Ⅰ和母液Ⅱ中都通入NH3。

①NH3的主要来源是__________;②母液
Ⅰ中通入NH3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③母液Ⅱ中通入NH3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4)工艺流程的“煅烧→纯碱”处,可设计____________的循环。

答案(1)NaCl、NaHCO3和NH4Cl HCO3-电离出CO32-
(2)NH3在NaCl溶液中溶解度很大,CO2在氨化的溶液中溶解度大,先通NH3
后通CO2可形成高浓度的HCO3-。

若先通CO2再通NH3,由于CO2在NaCl 溶液中溶解度很小,尽管NH3在碳酸化的溶液中溶解度大,也不能形成高浓度的HCO3-
(3)①合成氨厂②增大NH4+的浓度,促进NH4Cl结晶析出③增大OH-的
浓度,促进CO2的溶解,增大HCO3-的浓度
(4)二氧化碳(或CO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