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 专题二第一单元第二课时 碳酸钠的性质与作用素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时碳酸钠的性质与作用
1、本节教材分析:
(1)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陈述碳酸钠的性质,并应用所学知识解释碳酸钠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2、能利用比较学习策略,分析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性质的联系与区别,掌握其相互转化和鉴别方法。

3、以碳酸钠的性质探究为载体,在全面探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性质的同时,为关联教学内容----“离子反应”的顺利展开积累必要的知识。

4、主动收集信息,了解侯氏制碱法的基本原理和简单流程。

过程与方法:
1、理解探究物质性质的一般方法。

2、通过经历碳酸钠性质的实验探究和问题讨论过程,初步形成分析推理和综合归纳能力。

3、训练学生用类比和联系的方法认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用途的讨论和学习,体会化学对生产和生活的贡献。

2、通过爱国科学家、实业家侯德榜先生事迹介绍,培养学生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和无私的爱国情操。

(2)教学重难点:
重点:铁、铜的冶炼原理
难点:高炉炼铁过程涉及的主要反应及原理。

(3)教学建议:
碳酸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学生在初中阶段已有初步的认识,但并没有进行深入的性质实验探究和分析,授课时需注重实验探究方法的引导和培养。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承前启后,既要总结碳酸钠作为盐具有的性质,也要为后面的“离子反应”学习埋好伏笔。

最为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紧紧围绕“化学源于生活”的思想,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和要求,激发学生通过学习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热情,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2.新课导入设计
(1)导入一
[设问]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剖鱼时不小心弄破了苦胆,有什么补救办法?
[多媒体投影]破了苦胆,别忘用碱。

具体方法:先凉水冲洗,把胆水黄处洗白。

再撒点纯碱,片刻后用水冲净。

若胆汗污当面大,可把鱼放到稀纯碱液中泡片刻后再洗净,苦味可消。

[讲述]“破了苦胆,别忘用碱”的“碱”是纯碱。

纯碱是碳酸钠的俗名,我们为什么会用它来去苦味?它又有哪些性质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近碳酸钠,了解碳酸钠,从而利用碳酸钠。

(2)导入二
[情景导入]用维生素C泡腾片溶于水,药片迅速溶解并产生大量气泡的实验现象,引起学生探究碳酸氢钠性质的兴趣。

将主题引导到钠的碳酸盐性质的研究。

(注:维生素C泡腾片中含有碳酸氢钠和酒石酸氢钾。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