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地栽培马铃薯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选地选择地块要求平坦,土质疏松肥沃,土层深厚,易于排灌的沙壤土地种植。

不能与茄科作物(如番茄、茄子、辣椒)或甜菜、白菜、甘蓝等作物重茬,以防感染相同病害,最好选玉米、小麦茬。

2.施肥整地犁地前,每亩撒施农家肥2吨,磷酸二铵30公斤、尿素10公斤、硫酸钾15公斤,深翻20~25厘米,整地标准要求土壤细碎,耙耱平整,土层上虚下实,垄向直,垄距及垄体高度均匀。

3.种薯处理:
(1)种薯选择选择种型完整、无病虫害、薯皮光滑、色泽鲜艳的幼嫩薯块做种薯,严格淘汰薯皮粗糙老化、芽眼突起、表皮龟裂的畸形薯。

(2)催芽播前15~20天从窖中取出,放在温暖向阳的室内,温度持续12~15℃为宜,为了均匀见光每隔2~3天把种薯上下翻动一次,使种薯充分见光,催紫芽,待芽眼萌动后幼芽变绿或紫色,即可切块,准备播种。

催芽时要避免阳光直射、雨淋和霜冻等,同时淘汰病、烂薯。

(3)种薯切块切种在播种前2~3天进行,机械播种,切块重量约25~35克为宜,每块应带1~2个芽眼,切薯时准备2把刀,浸泡在0.5%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或70%酒精或5%来苏水消毒,选用健康种薯竖切,切到病薯时立即换刀,避免病毒传染。

(4)拌种、闷种及种子包衣100公斤种薯块,用70%甲基托布津粉剂100克+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15克+1.5~2公斤滑石粉及微量元素(如钼、硼、铜、锌、镁)拌种或用草木灰拌种,放在通风处1~2天,待创伤愈合即可播种。

最好采用专用马铃薯种衣剂包衣处理,可有效防止播种后烂种,并能起到杀菌、降低田间发病率,提高出苗率的作用。

4.播种
(1)播种期气温稳定在10℃时为马铃薯的播种适期,正常年份一般在4月下旬,山区在4月下旬~5月上旬。

(2)播种密度早熟品种亩保苗5000~6000株,中晚熟品种4000~4500株,行株距60~70cm×20~25cm。

(3)播种方式播种方式为起垄播种,用马铃薯播种机,做到开沟、播种、起垄、铺地膜、铺滴灌带一次完成。

具体采用幅宽90厘米的地膜,滴灌带配置采用一膜一管,一管双行;行株距配置为(30+70)×25厘米,滴灌带间距100厘米,播种深度约15cm、播量150㎏/亩。

5.田间管理
(1)护膜护管播种后及时压土护膜、护管,以防大风揭膜。

(2)及时查苗、放苗地膜马铃薯出苗时要及时解放苗,如出苗时遇雨,地表板结,要及时破土放苗,以免烧苗,并
用湿土封住膜孔,放苗应选择无风天气,以上午12点以前,下午6点以后进行,严禁中午放苗。

出苗后结合定苗抹副芽(茎基部出来的过多侧枝打掉),菜用型留1~2个,加工型留1~3个。

(3)中耕松土除草第一次中耕,在苗出齐后及时进行;第二次中耕在苗高10厘米时进行;第三次中耕在现蕾期进行(6月20日前进行),第四次中耕在植株封垄前6月底7月初;结合中耕高培土,培土厚度不超过10厘米,以增厚结薯层,避免薯块外露,降低品质。

(4)适时灌水、追肥一般马铃薯的整个生育期需要滴水5~6次,第一水在出苗后25~28天可以滴头水;第二水在现蕾期,随水滴施尿素5公斤/亩;第三水在开花期;随水滴施滴灌专用肥5公斤/亩;第四水在块茎形成期,随水滴施滴灌专用肥10公斤/亩;第五水在块茎膨大期,随水滴施滴灌专用肥8公斤/亩;第六水在淀粉积累期。

马铃薯灌水与土壤、气候、苗情有关,缺水年份可以适当增加灌水量与灌水次数,降水多的年份且土壤不太缺水状况下,可减少灌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