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管理十大利器 (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场管理十大利器
第一章:生产主管的角色定位
1. 生产主管常见的八种类型
1) 唯命是从型---没有主见
2) 应急救火型---没有系统计划、缺乏通盘考虑
3) 埋头苦干型---属于劳动模范、不知管理的职责
4) 事必躬亲型---不授权,不放心他人
5) 袖手旁观型---在旁边看笑话、冷嘲热讽
6) 圆滑对策型---逃避责任
7) 空谈理论型---大吹大擂
8) 手术医生型----计划慎密、有条有理、配合默契、善始善终
2. 受欢迎的生产主管
1) 目标明确、相信自己
2) 适时授权、信任下属
3) 处事果敢、勇于负责
4) 身先士卒、共享成果
5) 推陈出新、挑战新高
3. 生产主管的能力要求
1) 专业技能—良好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2) 人际技能---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能够调动下属的积极性,具有向心力、凝聚力
3) 概念性技能---对全局性、复杂性问题具有敏锐的观察与分析能力、处理与决断能力
4) 诊断性技能---去到现场具有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找出主因给予解决的能力
4. 生产主管的素质要求
1) T型知识结构:宽者为首管全局,窄者为柱当骨干
2) 横向通:知识面宽,但知识不精,典型的“样样通、样样松”。

高层管理者遇到的问题一般是复杂的、综合的、全局的问题,需要宽的知识结构,以便担负决策、组织、协调的责任。

3) 纵向精:知识面窄,却在某一领域造诣很深。

中、基层管理者遇到的问题一般是经常的、反复的、局部的问题,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以便解决实际问题。

4) 对复合型生产主管的四大要求:懂技术、会管理、能协调、善文笔
5. 生产主管的七大管理能力
1) 目标设定能力
2) 问题分析与管理改善能力
3) 组织与授权能力
4) 传达与沟通能力
5) 激励部属的能力
6) 培育部属的能力
7) 自我革新的能力
6. 生产主管必备的六大精神
1) 刻苦学习的紧迫精神
2) 探索创造的超前精神
3) 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4) 合作共事的团队精神
5) 积极奉献的大度精神
6) 雷厉风行的战斗精神
搞生产不能婆婆妈妈、拖拖拉拉,要雷厉风行、坚决果断、大刀阔斧、旗帜鲜明、接受任务快、传达命令快,反馈信息快,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腿快、手快、反应速度快。

要做到“铜头、铁嘴、飞毛腿、蛤蟆肚”,这就是百折不挠、不怕碰钉子、能言善辩、说服能力强、表达能力强、反应速度快、能容人容事、度量大的生产指挥着形象。

总之,生产主管要做到:
有统帅的气度、学者的思维、经济学家的头脑、战略家的眼光,以自己的执着、苦干、实干、智慧和潜能,影像部属,感染部属,在整个团队中博采众长、合作共事、互补互帮的局面。

第二章:现场分析的方法与技巧
一、怎样进行现场分析和诊断
1. 现场分析的六个方面
1) 流程分析
2) 环境改进
3) 合理布局
4) 确定合理方法
5) 落实补充方法(工位器具)
6) 时间分析
2、现场诊断的五个重点
1) 搬运
2) 停放
3) 质量
4) 场所和环境分析
5) 操作者的动作分析
二、合理布置工地的诀窍
1. 如何布置工地
1) 能够满足90%以上的人进行正常工作
2) 主要生产设备布置符合生产工艺要求
3) 操作高度要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
4) 不必要的物品应该及时清除,避免拥挤2. 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1) 空间
2) 温度
3) 洁净度
4) 噪音
5) 振动
6) 污染
7) 采光、照明
8) 安装必要的防护装置
3. 工业色彩的应用
1) 设备的配色要与功能项适应
2) 设备要与环境的色调协调
3) 清晰的配色使显示器或重要信号突出醒目
4) 车间的色彩设计
5) 车辆的色彩设计
6) 仪器面板的色彩设计
4. 车间设备的布置原则
1) 加工路线最短
2) 要便于运输
3) 要确保安全
4) 要便于工人操作
5) 要充分利用车间生产面积
三、现场分析的“六何法”及四种技巧
1. 六何分析法
1) 对象(what)
2) 目的(why)
3) 场所(where)
4) 时间(when)
5) 作业员(who)
6) 方法、手段、程序(how)
2. 分析的四种技巧
1) 取消(取消多余无效的动作,取消某道工序)
2) 合并 (把几道工序合并、合并动作、合并工具、2人工作合并1人完成少一次交接)
3) 改变重排(工序重排改变、工艺技术改变、动作与方法改变重排、辛苦危险的活改用机器完成)
4) 简化(复杂的工作简单化、复杂部件减少零件数量、过长的管理、审批程序简化之后提高效率)
总之,无论对待何种工作、工序、动作、布局、时间、地点等,都可以运用取消、合并、改变重排和简化四种技巧进行分析改善,形成一个新的人、物、场所结合的新概念和新方法。

第三章:十大利器
利器一:工艺流程查一查
1. 流程图的作用
2. 流程图的绘制
3. 流程图的分析
1) 分析流程图是否符合现状,是否符合逻辑与工艺要求
2) 分析判断流程图每个环节的“人、机、料、法、环、检”是否齐全,是否处于受控状态?检验与判断环节是否能对流程起到把关作用
3) 分析流程图的工艺是否合理、先进?
4) 分析现有各环节能否简化、合并、改变、取消?
5) 各部门横向联系是否到位?是否通畅?是否需要构建或增加新的通路?
6) 由流程图的各个环节及传递路线,分析现有各部门的工作职责是否到位,是否要对现有机构进行调整或重组?
利器二:平面布置调一调
1. 工厂总平面布置的原则
1) 必须满足生产工艺过程的要求
2) 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3) 有利于保证安全和增进职工健康
4) 留有发展余地
2. 物料流向图布置法
3. 车间布置
1) 设备布置有三种形式
2) 设备布置原则
利器三:流水线上算一算
1. 向移动方式要效益(串行工序变并行工序)
2. 向流水线要效益
平衡流水线各工序时间,提高生产线平衡率的方法
利器四:动作要素减一减
1. 包饺子和插秧动作的减少、泰勒铲煤的研究(合适的工具每铲21磅19斤,使得400人的活变成140人可以完成)、吉尔布雷斯砌砖的研究(砌砖动作由18个变成5个,人均每小时砌砖由120块提高到350块)
2. 如何实现经济动作
1) 能用脚或左手做的就不要用右手做
2) 尽可能双手作业
3) 不要使双手同时休息
4) 尽可能用小的动作去完成
5) 合理配置和摆放材料
6) 基本作业要素的数目愈少愈好(去除不必要的动作,缩短动作间的距离)
7) 减少工人基础工作量(将2个及以上工具合并,利用便于盛取材料和零件的容器来减少工作量)
8) 必须利用保护器具
9) 确定动作顺序
10) 对称对称
11) 尽量利用动力装置
12) 作业位置要保持适当的高度
13) 站立式走动作业
3. 动作经济原则与动作要素关系
4. 动作测定方法
1) 动作测定方法的分类
a) 目视动作分析
b) 动素分析
c) 影像分析
2) 时间分析的目的
a) 寻找作业的问题点
b) 比较作业方法的优劣
c) 用于作业标准时间的设定
3) 标准作业时间
1. 搬运方便系数
2. 改善搬运的必要性、原则和方法
搬运优化的原则和方法:要对搬运进行优化,在物料上要减少搬运数量和次数,在搬运空间上要尽可能缩短搬运距离、减少路线和减少搬运次数,在搬运时间上要缩短时间、减少少次数,在方法上要注意协调管理
3. 合理化搬运
利器六:人机效率提一提
1. 人机联合分析
2. 人机联合分析着眼点
利器七:关键路线缩一缩
3. 关键路线法(又名网络技术)
4. 关键路线图的绘制
1) 关键路线图的组成
2) 绘制原则
5. 生产线为什么会不平衡
6. 作业时间的估算
7. 怎样缩短关键路线
关键路线法的主要用途及实例
利器八:现场环境变一变
1. 现场管理系统与三大要素
现场管理是由人、物、场所三个要素构成的
1) 物料管理:工艺管理、质量管理、生产管理、设备与能源管理、工具与工装管理、计量管理、物资管理和信息管理
2) 人员管理:思想政治管理与劳动工资管理
3) 场所管理:安全管理和环境管理
2. 人、物、场所的最佳结合
3. 认识定置管理
1) 定置管理的基础理论
2) 定置管理的特点
3) 定置管理的类型和原则
a) 有图必有物
b) 有物必有区
c) 有区必挂牌
d) 有牌必分类
e) 定置
f) 按类存放
g) 帐物一致
4. 定置管理的六项活动(6S)和两套技术(红牌与定点摄影)利器九:目视管理看一看
1. 看板管理
1) 看板管理概述
2) 看板管理的作用
a) 传递信息,统一认识
b) 帮助管理,防微杜渐
c) 强势宣导,形成改善意识
d) 褒扬贬劣,营造竞争的氛围
e) 加深客户印象,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3) 看板管理的内容
2. 目视管理
1) 目视管理的常用工具
2) 目视管理方法
a) 设备的目视管理
b) 模具、工装夹具的目视管理
c) 物料的目视管理
d) 品质的目视管理
e) 作业的目视管理
f) 安全的目视管理
3) 目视管理的三级水平
利器十:问题根源找一找
不断寻找问题、分析问题、永不休止地进行现场改善,这是现场管理者永恒的工作。

1、工序控制
影响工序质量的因素及其控制
人为因素:技术水平—明确标准、增强培训;责任心:思想教育、制度纪律,
做到三检、三按、三不放过。

三检就是自检、互检、巡检;
三按就是按图纸、按工艺、按标准;
三不放过就是: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整改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机械设备:规范操作、维护保养,做到三好四会
三好就是:管好设备、用好设备、维修好设备;
四会就是:会使用设备、会检查设备、会维护设备、会排除设备故障
材料因素:严把进料质量(把住进来的、看住出去的、干好手中的、考核动真的)
工艺方法:先进与落后的工艺、正确与错误的工艺对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影响差别很大
环境因素:有些工艺对环境的尘埃、温度、湿度、静电、电磁场干扰等有很高的要求
流程优化案例分析研究
5.1 上海三级甲等医院就诊流程优化
5.1.1 问题的提出
医院就诊问题一直为社会所垢病,原有的三级医院功能划分在医疗体制改革的过程中被打乱,三级医院人满为患,社区医院、小型医院的生存却难以为继。

与此同时,老百姓普遍反映看病难、看病贵,就诊程序复杂,而大型医院的医生尤其是专家满负荷工作却仍然难以处理完过多的门诊。

长期以来,医院已经形成了“三长一短”的就诊模式,即挂号、收费、取药时间长,实际就诊时间短,整个就诊流程“难、繁、慢、乱、差”.患者到医院就诊不能及时接受检查、及时手术,有时候危急病人都会被耽误,延长患者在医院就诊时间的现象司空见惯。

医疗问题关系到国计民生,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改善目前医院就诊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上海三级甲等医院意识到了这个严重的问题,研究提出了一套合理的就诊流程。

通过合理改善的医院就诊流程,不仅提高了医院的营运效率,同时带动了医院其他方面各项工作的改进,从而在提高医疗质量、降低运营成本的同时,提高患者的就诊满意度,并对树立良好形象、建立良好信誉起着积极的作用。

5.1.2 传统医院就诊流程调查分析
通过对重庆沙坪坝医院、重庆协和医院的调查,结合在浙江、上海等地医院
的就医经历,得出传统医院的就诊流程如图5-1所示
图 5-1 传统医院的就诊流程图
为了应用流程程序分析图,更直观地对医院就诊流程进行分析,通过对医院
的调查,重新定义工作流程符号(如下),画出就诊流程程序分析图,如图4-2
所示。

○—表示和诊治密切相关的活动,包括诊断、化验、检查和相应的治疗
→—表示移动,即病人在医院的移动过程;
口—表示辅助活动,包括挂号、划价收费、取药:
D —表示等待,即病人在各窗口、科室、检查部门前的等待行为.
表 5-1 就诊流程程序统计
活动次数
操作○ 9 移动→ 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