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和孩子一起读《论语》读后感作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和孩子一起读《论语》读后感作文
全文共8篇示例,供读者参考
怎样和孩子一起读《论语》读后感作文篇1
论语,一个古今中外的经典文学,论语读后感字。
他讲述了“仁”.“礼”.“德”……的教育,让我们懂得了真心待人,与人为善彬彬有礼,敬贤礼士,冰清玉洁,严于律己……
在孔子看来要想完全达到仁是极不容易的。
所以他教人追求仁德的方法,那就是“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即广泛地学习文化典籍,用礼约束自己的行为,这样就可以不背离正道了。
同时也要重视向仁德的人学习,用仁德的人来帮助培养仁德。
而仁德的人应该是自己站得住,也使别人站得住,自己希望达到也帮助别人达到,凡事能推己及人的人。
“仁”,我们要先让自己学会去爱,在引领他人学会去爱,让世间充满爱,大爱满人间!
《论语》是中华民族的灵魂之作,也是人类历史与世界各国共同的宝贵财富。
读《论语》,让我懂得了君子之道,明白了为人处世的道理。
学论语,学宽容。
学论语,学正义。
学论语,学义气。
读了论语,我们要学会宽容和忍让。
即使别人对不起我了,我也
应该原谅她。
是论语让我知道了,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
学会了宽容别人,也就快乐了自己。
我们何乐而不为?
读了论语,我们要学会正直和善良,我们用真心对待他人,用心
底那颗最忠诚,最热情,最朴素,最真诚的心对待别人。
人们常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社会环境中朋友是最重要的,从你的朋友身上可以照见自己的影子。
其实人这一生有什么样的
朋友直接反映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为人,好朋友就是一本书,他可以打
开整个你的世界。
所以对待朋友要有义气,才够朋友。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论语给予我们的是无穷
的真理与智慧,未来的日子我将通过论语不断地进行自我增值,不求
做一个腰缠万贯的有钱人,只求做一个心明如镜的快乐人!
怎样和孩子一起读《论语》读后感作文篇2
伫立水边,凝望悠悠流水,我不禁心绪飞扬,遐想万千……
水是时间吧?时间无情,正如流水之无情。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这感慨中有多少“时
不我待”的无奈?“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无论是谁——圣人或凡人,英雄或平民,都阻止不了时间的脚步,脱不了黑发变白
首最终化为一抔黄土的“宿命”。
时间无限而生命有涯,于是有了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感悟和“少壮不努力,老大
徒伤悲”的警戒。
水是德吧?德之高下,正如水之深浅。
“深水不响,响水不深。
”欢呼叫嚣的必是浅溪,低吼沉吟的才
是江海。
“圣人韬光,贤人遁世。
”德高之人甘于平淡,耐得住寂寞。
追名逐利、吵新闻爆丑闻的必是寡德浅薄之辈。
一块石头就能让小溪
开一朵炫耀之花,一座大山也改变不了江海的沉稳。
小人为自己唱赞歌,君子让别人去评说。
水是心灵吧?心灵之明晦,正如水之清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水的澄澈来自于活水不
断的水源,心灵的澄明来自于善于纳新的心胸。
水之澄澈能映出天光
云影,心灵之澄明能包容世间万象。
水就是人吧?
水结而为冰,冰是人棱角鲜明的性格;冰融而为水,水是人或激扬
澎湃或缠缠绵绵的情感;水化而为气,气是什么呢?气是陶渊明篱下长开不败的菊花,是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心
忧天下,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襟抱负,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气概。
是充沛
于天地之间,亘贯于历史古今的浩然正气,是多少人穷其一生追求的
人生真谛。
怎样和孩子一起读《论语》读后感作文篇3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
中国的水墨山水画世界独一无二,墨色与宣纸的幻化中千山万壑
一笔呼出。
蒋勋对这一门黑白的艺术说过这样的话:“全世界都在用
颜色画画,我想中国人有一天一定要解答,为什么我们大胆到不用颜
色只用水墨来画。
我想其原因在于:彩色的东西比如彩色的照片常常
是当下的,黑白的照片给人的感觉是回忆的。
因为繁华去尽之后,在
回忆中,生命有一个安静下来的力量来看山、看水、看自己……”这种安静的力量只有智者与仁者才能拥有,他们懂得:万物静观皆自得,
他们懂得在万籁俱寂之中修炼儒雅、修炼智慧、修炼仁德,因而他们
才能在一动一静中拥有乐于寿。
对于“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我们既可以分开来解释,也可以理
解为“智者”与“仁者”是同爱山水的。
我更认同第二种理解。
为什
么中国人有如此深重浓厚的山水情怀呢?我想,最直白的原因是华夏大地山河壮丽,山川秀美,大河滔滔,峰峦迤逦,无论古人走到哪里,
俯仰之间尽是碧水黛山,诗意的情怀便喷薄而出。
再者,山水附着着
中国人太多敏感的心灵和微妙的哲学:深山中的寺庙满院禅意芬芳;竹
篁中的陋室主人弹琴长啸;仁人智者“于土山营墅,楼馆竹林甚盛”。
山水与仁人智者相映成趣,相得益彰。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仁人智者也在山水之间悠然闲适地享受生活,释放着生命
最沉静的光芒。
怎样和孩子一起读《论语》读后感作文篇4
标题:和爸爸妈妈一起读《论语》
大家好,我是小明。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最近的一件开心事。
你们知道《论语》吗?它是我国古代伟大思想家孔子的一本著作,里面记录了孔子和他的学生们交流时的很多精彩对话。
爸爸妈妈说,这本书里有很多宝贵的人生智慧,所以他们决定抽空和我一起读一读。
一开始我还有点担心,因为古书的文字对我来说挺难懂的。
不过没想到,爸爸妈妈竟然办了一个"亲子读书会"!每天晚上,我们一家三口就围坐在一起,爸爸慢慢地读出一段话,然后妈妈会用生动有趣的例子给我解释里面的意思。
如果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我们就互相讨论和探索。
记得有一天,我们读到了"温故知新"这句话。
妈妈就举了个例子,说如果我们今天学习了写生字的方法,明天遇到新的生字时,就可以借用之前学过的方法来帮助自己写对了。
原来"温故知新"的意思就是温习以前学过的知识,从而更好地掌握新知识呀!
另一段我印象很深的,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爸爸说,这句话的意思是,你自己不愿意受到什么对待,就不要去那样对待别人。
比如说,你不希望别人嘲笑自己,那你自己就不要去嘲笑别人。
我恍然大悟,原来做好事要先从自己做起,对别人好,自己也会获得好报的。
慢慢地,在爸爸妈妈的带领下,我学会了用通俗易懂的方式理解《论语》里的箴言。
而且,我也发现了很多生活中的小窍门,比如"有朋自远方
来,不亦乐乎"--交朋友要谦逊有礼;再比如"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学习知识要遵守纪律。
这些道理看似简单,但如果能够牢记在心并用于实践,对我们的成长会有极大的帮助。
我相信,只要从小养成良好的品德和习惯,长大后就一定能成为一个谦逊有礼、勤奋好学的好孩子。
总之,《论语》里蕴含的智慧是非常宝贵的。
虽然它是古书,但只要通过耐心地学习和领悟,就一定能找到适用于现代生活的精髓。
更重要的是,我们一家人因为这本书的缘故,度过了许多美好的亲子时光。
我们不仅增进了感情,也都从中获益匪浅。
对我来说,这就是最大的幸福和成长了。
以后如果再有机会,我还是希望能够和爸爸妈妈继续探讨更多富有哲理的书籍。
因为只有不断学习和提升,我们才能真正做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有所获,并把它牢牢记住,岂不美哉!
怎样和孩子一起读《论语》读后感作文篇5
标题:和爸爸一起读《论语》
我最近和爸爸一起读了《论语》,这是孔子的一本著作,记录了他和学生们的对话。
虽然书很厚,里面的字我也不是全都懂,但是爸爸细心地给我讲解,让我收获很多。
第一次打开这本古老的书,我吓了一跳。
里面密密麻麻全是小小的方块字,看上去好像很深奥难懂的样子。
不过爸爸鼓励我说:"《论语》虽
然是古书,但其中蕴含的道理很多都是现代人应该学习的。
"我壮着胆子,跟着爸爸开始了阅读之旅。
最初读的时候,我真的觉得有些地方实在太深奥了。
比如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个字就把我难住了。
爸爸解释说,这句话的意思是要先从自己做起,先把自己的品德修养好,然后慢慢影响身边的人,从一家人做起,再推而广之,最终达到全国太平的理想社会。
我若有所思,原来古人的智慧是如此宏大啊!
爸爸说,孔子最看重的是"仁"。
什么是"仁"呢?爸爸引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给我解释。
就是我们自己不想被人这样对待,就不要这样去对待别人。
这一点我很快就理解了,因为我最讨厌别人对我不好,所以我也要对别人好一些。
《论语》里面有很多关于做人的道理,让我获益匪浅。
比如说"温故知新",就是希望我们能够温习已有的知识,并勇于求新求进。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教导我们要勤奋好学,而且要乐于帮助别人,传播知识。
还有"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句话告诉我们,不应该因为别人不了解自己而烦恼,要担心的是自己狭隘地无法了解他人。
这些精辟的谏言,让我在生活处事上收获很多。
最让我感触良多的,还是孔子对于学习的执着追求。
《论语》里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就是说,只要有三个人在一起,就一定能从其中学到一些新知识。
爸爸解释说,孔子就是一个有着非常渴求知识的人,他认为任何人任何事都值得我们去学习。
爸爸鼓励我也要像孔子那样,保持一颗谦逊好学的心。
书读得越多,就会发现自己的无知之处。
可是,正是因为有这种自知之明,才会让我们不断进步。
爸爸说,学习不仅是为了长知识,更重要的是磨练我们的品德。
良好的品德,是真正了解事物本质的基础。
我听了爸爸的这番话,下定决心要学习孔子那种永不满足的精神。
虽然现在的我读书还比较吃力,但只要每天努力一点点,就一定能成为一个博学多闻的人。
只要用心学习,生活中处处都是值得探索和认识的。
总之,阅读《论语》让我受益良多。
虽然里面有很多晦涩难懂的地方,但只要耐心钻研,必然能领略其中的智慧精髓。
有爸爸这位人生导师在
身边解惑,我相信学习之路一定会越走越顺畅。
接下来,我会继续努力,把孔子的教诲牢牢记在心里,并用于指导自己的为人处世。
怎样和孩子一起读《论语》读后感作文篇6
《怎样和孩子一起读〈论语〉》读后感
我最近读了《论语》这本古书,虽然里面的话很多都是生僻字,有些地方我也没看懂,但是妈妈和我一起读、一起讨论,渐渐地我对这本书有了更深的理解。
妈妈说,《论语》记录了孔子和他的学生们的对话,孔子是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之一。
我对孔子这个人很感兴趣,因为书中说他"不耻下问",就是不以问别人为耻,即使是小孩子,他也会虚心请教。
我觉得
这样的态度很难能可贵,因为大人往往觉得自己无所不知,不愿意听小朋
友的话。
而孔子却很谦逊,愿意向别人学习新知识,这一点让我受益匪浅。
书里还说孔子教导学生"因材施教",就是根据不同学生的能力来授课,对聪明的学生要严格一些,对不太聪明的学生就要多一些耐心和鼓励。
这句话让我想到班上的小强同学,他平时上课很认真,可成绩就是不太理想。
有时老师批评他的时候,我觉得好像有些太严厉了。
或许老师可以
像孔子那样,用更多鼓励和引导的方式对待小强,让他保持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另外,书中有一句话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朋友切磋琢磨,这才
是善良的交往"。
我们身边有很多朋友,大家都希望和好朋友在一起玩、聊天、打游戏。
可是,光是这样做的话,不够互相学习和进步。
真正的好朋友,应该能够互相指出对方的不足,用善意的方式来切磋意见,这样大家才会有进步。
我打算以后也要这样对待朋友,而不是一味地奉承或批评。
总之,古语常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我发现《论语》里面确实存着许多宝贵的智慧宝藏。
虽然现在只是小学生,还不能完全
理解书中的深意,但是只要肯用心去学习、思考,定能从中获益良多。
接下来,我会继续和妈妈一起探索《论语》的奥秘,希望将来能成为一个像孔子那样有学问、有品德的人。
怎样和孩子一起读《论语》读后感作文篇7
《怎样和孩子一起读〈论语〉读后感》
我最喜欢和爸爸妈妈一起读书了!上次,我们一起读了《论语》这本书,里面有很多好玩又有意思的故事。
读这本书之前,我以为《论语》一定是很枯燥无味的。
毕竟它写的是很多很多年以前的事情,而且还是一些古人的言论。
但当爸爸妈妈耐心地为我讲解时,我才发现这本书其实很有趣!
《论语》里的故事都很精彩。
比如,有一个叫子路的人,他经常跟着老师孔子学习。
有一次,子路在路上看到一个人捕鸟,就问他:"你怎么知道哪里有鸟啊?"那人回答说:"这有翅膀呀!翅膀在哪里,鸟儿就在哪里。
"子路听了这话,觉得很有道理,就把这件事告诉了孔子。
孔子听后笑了,说道:"我们学习道理就像捕捉鸟儿一样,要抓住事物的本质。
"
爸爸妈妈给我解释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学习任何东西,都要抓住它的关键和本质,不能只看表面。
我觉得这个道理说得真好!我以后学习任何科目,都要像抓鸟那样抓住要领,而不能被枝节分心。
另一个故事是关于孔子最聪明的学生子贡。
有一次他去看望一个非常贫穷的老人,发现老人虽然住在破旧的草棚里,但精神状态却很好。
子贡就问他:"尊师怎么能活得这么快乐?"老人回答说:"富贵不能淫乐之,贫贱不能移其志。
"子贡把这件事告诉孔子后,孔子很赞赏这位老人,说他做到了知足常乐。
爸爸妈妈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知足常乐,不管生活环境如何,只要内心快乐,就一切都好。
我觉得这句话太有道理了!只要我们每天都保持欢乐的心情,生活就会美好无比。
除了这些有趣的小故事,《论语》里还有很多关于做人处事的道理。
比如"温故知新"就是说要熟读旧书,才能创造新知。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告诉我们学习和思考是并重的,只有两者结合,才能真正有所得。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就是勉励我们要虚心向人请教,不耻
下问。
爸爸妈妈给我讲解这些道理时,我觉得自己获益匪浅。
虽然《论语》写于两千多年前,但其中的智慧至今仍熠熠生辉,发人深省。
我也希望能像孔子那样,成为一个学识渊博、谦逊有礼的好学生。
读《论语》给了我很大的启迪。
虽然它用了很多生僻字,有些句子也难以理解,好在爸爸妈妈会细心地为我讲解。
我们一家人就像一个小读
书会,大家一起探讨、分享感想,氛围融洽而温馨。
我觉得能和父母一起读书,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除了《论语》,我们还读过其他名著,比如《三国演义》《红楼梦》等。
每次读书,爸爸妈妈都会给我们深入浅出地解说,使我获益良多。
我也希望长大后能像
他们一样,孜孜不倦地学习,做一个有修养的人。
总之,通过和家人一起读《论语》,我不但增长了知识,而且受益匪浅。
这本书虽然年代久远,但其中蕴含的人生智慧,对我们来说永远都是宝贵的财富。
我会牢记书中的那些经典格言,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努力实践。
希望以后还能和父母多读一些优秀的书籍,从中汲取营养,铸就更加美好的人生!
怎样和孩子一起读《论语》读后感作文篇8
《怎样和孩子一起读〈论语〉》
读后感作文
大家好!我是小小,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和爸爸妈妈一起读《论语》的体会。
《论语》是什么书呢?它是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和思想主张的一本书。
虽然它是古代的书,但是里面所说的道理非常不错,值得我们去学习。
我家里有这本书很久了,爸爸妈妈经常拿出来读。
有一次,我问爸爸:"《论语》里说的都是些什么?"爸爸就把我抱在怀里,打开书本,翻到一个地方给我读:"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我听了很疑惑,爸爸就给我解释说,这句话的意思是"学到的东西经常温习,不是很高兴吗?有朋友从远方来看你,不是很开心吗?"我听了以后觉得好有道理哦!如果我们学会知识但不温习练习,很快就会忘记;如果有好朋友从很远的地方特地来看我们,我们一定会非常高兴。
从那以后,我就对《论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常跟着爸爸妈妈一起读。
每次读到不懂的地方,他们都会耐心地给我解释。
慢慢地,我发现这本书里说的很多道理都挺有意义的。
比如,有一句话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意思就是"自己不愿意别人对自己做的事,就不要去做"。
我觉得这个道理太好了!如果每个人都按照这句话去做,那世界一定会变得更美好。
再比如,书中还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意思是说"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要担心的是自己不了解别人"。
我觉得这句话启发我们要多关心和体谅别人,用自己的心去理解和包容他人。
我和爸爸妈妈一起读《论语》,不仅让我学习了很多做人的道理,也增进了我们之间的感情。
每次读书的时候,我都会问一些自己不明白的地方,爸爸妈妈会跟我探讨和分享他们的想法。
有时候,我也会说出自己的看法,然后大家一起交流。
这种相互分享、倾听和探讨的氛围,让我们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亲密无间。
《论语》里的智慧确实非常深邃,一下子可能难以完全理解,但只要我们耐心学习、用心体会,就一定会受益匪浅。
正如书中所言:"温故知新,可以为师矣。
"通过研读古人的智慧结晶,并内化为自己的东西,我们就能从中汲取养分、获得启迪,不断完善自己。
总之,能和爸爸妈妈一起品读《论语》,是一件非常有意义和快乐的事情。
希望以后我也能像爸爸妈妈一样,将这些宝贵的智慧传递给我的子孙后代,代代相传,充实人生,绵延文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