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6-13课教学目标测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历史上册6-13课教学目标测试题二
班级:姓名:总分:
一、选择题
1、清政府内部洋务派和顽固派的根本分歧在于()
A、要不要维护封建的政治制度
B、要不要维护封建的伦理纲常
C、要不要学习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
D、要不要抵抗列强的侵略
2、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A、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B、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C、抵制外国经济势力
D、维护清朝统治
3、洋务派在“求富”的口号下创办的企业是()
A、汉阳铁厂
B、江南制造总局
C、福州船政局
D、安庆军械所
4、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A、公车上书
B、康有为、梁启超创办《万国公报》
C、组织强学会
D、戊戌变法
5、戊戌变法的实质是()
A、光绪帝与慈禧太后的斗争
B、洋务派与顽固派的斗争
C、维新派与洋务派的斗争
D、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斗争
6、之所以说戊戌变法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主要原因是()
A、变法有群众基础
B、变法采取的是改良形式
C、变法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D、维新派表现了勇于献身的精神
7、下列各项属于孙中山“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的是()
A、反对满洲贵族,反对民族压迫
B、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国民政府
C、国民有言论、集会、著作自由
D、核定地价、征收地租,向地主收买土地
8、1912年2月孙中山认为:“帝制从此不存留于中国之内,民国的目的亦已达到。
”导致孙中山得出这一结论的直接依据是()
A、武昌起义的胜利
B、中华民国的成立
C、清帝下诏退位
D、袁世凯建立北洋军阀的统治
9、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帝国主义的破坏
B、南京临时政府的涣散和软弱
C、袁世凯的政治欺骗和军事压力
D、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10、有关资产阶级维新派与革命派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都主张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
B、武装推翻清政府
C、都代表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利益
D、几乎在同时登上历史舞台
11、新文化运动把斗争锋芒指向()
A、封建帝王
B、袁世凯
C、北洋军阀
D、维护封建制度的孔教
12、新文化运动实质上是()
A、资产阶级反对复辟倒退的斗争
B、中国传统文化的改良运动
C、资产阶级传播西方文化的运动
D、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
13、中国的先进分子开始用马克思主义教育和组织人民的标志是()
A、李大钊创办《每周评论》
B、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C、鲁迅发表《狂人日记》
D、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14、下列哪些事件促进了西方“新学”在近代中国的传播()
①洋务运动②戊戌变法③义和团运动④辛亥革命⑤新文化运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②④⑤
15、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B、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C、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
D、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改变
16、五四运动中心转移到上海后,成为全国性的爱国运动说明了()
A、五四运动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B、上海是最早出现工人罢工的城市
C、工人阶级充分发挥领导作用
D、五四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17、最能完整地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
A、“废除二十一条”
B、“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C、“还我青岛”
D、“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18、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这里的“新”不包括()
A、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B、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
C、提出彻底反帝反封建纲领
D、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
19、领导国民革命运动的是()
A、中国共产党
B、中国国民党
C、革命统一战线
D、广东革命政府
20、北伐战争的主要对象是()
A、冯国璋、段祺瑞、张作霖
B、张作霖、孙传芳、吴佩孚
C、袁世凯、黎元洪、段祺瑞
D、曹锟、阎锡山、冯玉祥
21、南昌起义最大的意义在于()
A、开始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
B、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C、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D、开创了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道路
22、“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这首词赞颂的是
A、上海工人起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广州起义()
23、中国共产党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中得到的最主要的教训是()
A、必须保证党对军队的领导权
B、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C、必须将工作重心从城市转移到农村
D、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24、红军长征的胜利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主要是指()
A、国民党不再围剿红军
B、保存了革命的基本力量
C
二、材料分析题
2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师夷长技以自强”。
材料二:“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材料三:“推翻清朝统治,废除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改革土地制度”。
请回答:
⑴上述材料分别代表代表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哪个阶级或派别的政治主张?
⑵简述材料一、二、三三段材料所代表的政治派别在中国进行的斗争实践及结果?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24年,广州 材料二:1926—1927年
请回答:
⑴材料一指的是哪一所学校? 材料二是哪一次战争的形势图?
⑵材料二与材料一有何联系?
⑶这次战争的结果如何?而该战争所在时期的国民革命运动结果又如何?造成这一不同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三、问答题
27、五四运动是一次什么性质的运动?这次运动产生了什么样的结果?试分析其主要原因。
28、荆州某校师生计划在暑假期间追寻前辈的足迹,重走长征路。
请你向他们推荐最值得参观的某一个历史遗址,并谈谈你推荐的理由。
在追寻前辈足迹的活动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宝贵的精神财富?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D
3.A
4.A
5.D
6.C
7.A
8.C
9.D 10.B 11.D 12.D 13.A 14.B 15.D
16.D 17.D 18.B 19.C 20.B 21.A 22.C 23.C 24.B
二、材料分析题
25、⑴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
⑵洋务派开展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失败),但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对外国经济势力扩张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资产阶级维新派进行的维新变法运动结果虽然失败,但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和西方科学技术传播,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权,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了辛亥革命,虽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但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26、⑴材料一指黄埔军校,材料二是北伐战争的形势图。
⑵黄埔军校为北伐战争培养了大量的军事人才,为北伐的胜利进军奠定了基础。
⑶北伐战争取得基本胜利,而第一次国民革命运动却失败了。
北伐的胜利是由于革命统一战线的领导,充分发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等;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是由反动势力的强大和中国共产党还处于幼年时期,缺乏经验,领导人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放弃了革命的领导权等。
三、问答题
27、五四运动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迫使北洋军阀政府惩办卖国贼,拒签和约,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
原因:由于无产阶级积极参与,并表现出伟大的力量,加上先进知识分
子起了重要作用,使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
28、⑴参观遵义会议遗址,它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参观四渡赤水河遗址,它的胜利,打乱了敌人的军事计划。
参观甘肃会宁城,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敌人的失败和红军的胜利。
(其他答案如强渡大渡河或进军陕北等,言之有理也可)
⑵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精神;艰苦奋斗,百折不饶的精神;乐观向上,紧密团结的精神;爱国,革命的精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