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寸检验知识培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七页,课件共28页。
形状误差的检验(圆度的检验 )
圆度的测量方法有:半径测量法、坐标测量法、两点、 三点测量法。(现场常量)
B、两点测量法 (百分表、内径表、内径千分尺、外径千分尺) 应用注意事项:
1、静态测试力原则保证连续接触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减少静 态测试力,通常是小于1N 2、应在垂直于被测圆柱面轴线的测量平面内,按多个方向测量 直径的变化情况 3、只能测量被测轮廓具有偶数棱的圆度误差
作用中径:在规定的旋合长度内恰好包容实际螺纹
的一个假想螺纹的中径,该假想螺纹具有基本牙型 的螺距、半角及牙型高度,并在牙顶,牙底处留有 间隙,以保证不与实际螺纹大小处发生干涉。
第二十二页,课件共28页。
螺纹的检验(普通螺纹的单一中径图例 )
四、普通螺纹的单一中径
中径线

一 中 径
中 径
单一中径:假想圆柱的直径,该圆柱的母线通过 牙型上沟槽宽度等于基本螺距一半的地方
螺纹的检验(螺纹的名词术语-3 )
六、螺纹的名词术语-3 螺距(P):相邻两牙在中径线上对应两点间的轴向 距离。(P值有0.2、0.25、…1.0 、1.25 、1.5 、 1.75….8mm)
导程:同一螺旋线上的相邻两牙在中径线上对 应两 点间的轴向距离。 值为nP
第二十五页,课件共28页。
螺纹的检验(螺纹的尺寸转换关系) 七、螺纹的尺寸转换关系
一、普通螺纹的基本牙型
螺纹轴线
注:60度为牙型角,英制为55度第二十。页,课牙件共28型页。 高度为5/8H。
螺纹的检验(螺纹的名词术语-1 )
二、螺纹的名词术语-1
大径(D、d):是与外螺纹牙顶或内螺纹牙底相重 合的假想圆柱的直径。
小径(D1、d1): 是与内螺纹牙顶或外螺纹牙底相重合
的假想圆柱的直径。
旋合长度组
公差带
左旋
螺距
公称直径
螺纹种类代号
备注:
1、粗牙螺纹不注出螺距 2、右旋螺纹不注明旋向 3 、中等长度不标注旋合长度组别
第二十七页,课件共28页。
螺纹的检验(螺纹量规的使用规则-1 )
九、内螺纹的检测
序 量规名称 号
1 通端光滑塞规 2 止端光滑塞规

功能

T 检查内螺纹小径
Z 同上
3 通端螺纹塞规 4 止端螺纹塞规
视图视角知识
➢ 第一视角 ➢ 第三视角
第一视角与第三视角的区别: 第一视角的侧视图在观测方向的终点方位, 第三视角的侧视图在观测方向的起点方位
第三页,课件共28页。
未注公差线性尺寸的极限偏差GB/T1804
线性尺寸的极限偏差数值
0.5 >3 >6
尺寸分段 ~ 3 ~ 6 ~ 30
f(精密) ±0.05
)
t( )
t( + )
第十页,课件共28页。
t( )
形状误差的检验
一、直线度的检验
直线度是表示零件被测的线要素直不直的程度
依测量原理、测量器具和测量基准的不同,测量 方法有直接法、间接法、组合法和量规检验法
第十一页,课件共28页。
直线度的检验(A、直接方法)
A、直接方法
首先确定一条测量基线,然后通过测量得到实际 被测直线上各点相对测量基线的偏差,再按规定 进行数据处理得到直线度值。
尺寸检验知识培训
第一页,课件共28页。
目录
➢ 视角知识 ➢ 未注公差线性尺寸的极限偏差GB/T1804
➢ 形位误差的检验
• 形位公差符号 • 限制符号
• 形状误差的检验
• 位置误差的检验
➢ 螺纹的检验
o 普通螺纹的基本牙型
o 螺纹的名词术语
o 螺纹的尺寸转换关系
o 螺纹量规的使用规则
第二页,课件共28页。
A.3 钢丝法(用优质钢丝、测量显微镜、附件)
用张紧的优质钢丝作为测量基准线,测出被测直线 相对测量基线的偏离量,进而评定直线度误差
主要用于测量长导轨的直线度误差,而且是在水平面 内方向的直线度误差。
第十四页,课件共28页。
直线度的检验(B、量规检验法)
轴线的直线度公差,其实体实效边界可用功能量规 来控制. 检验孔时用综合塞规,检验轴时用综合环 规. 检验时将直线度量规置入被测零件(如下附图), 若量规能通过,则被测零件的直线度符合要求,否 则零件不合格.
螺纹大径的基本尺寸(D或d)和螺距P是由设计根据结 构的需要给出的,其它参数则根据关系式计算如下:
外螺纹中径: d2= d-2×3H/8= d-0.6495P
内螺纹中径:D2=D-2×3H/8= D-0.6495P 外螺纹小径: d1= d-2×5H/8= d-1.0825P 内螺纹小径:D1=D-2×5H/8= D-1.0825P
T 检查内螺纹作用 中径和大径
Z 检查内螺纹的单 一中径
使用规则
应通过内螺纹小径 可进入内螺纹小径两端, 但进入量不超过一个螺距 应与工件内螺纹旋合通过
允许与工件螺纹两端旋合 不超过两个螺距,对三个 或少于三个螺距的工件, 不得旋合通过
第二十八页,课件共28页。
第十八页,课件共28页。
位置误差的检验(平行度的检验 )
一、平行度的检验 检验方法:
A、将被测零件放置在平板上,在整个被测表面上 按 规定的测量线进行测量,取指示表最大与最 小值之差为平行度误差。
B、被测零件放放置在平板上,用水平仪分别在平板和 被测表面的若干方向测量,
第十九页,课件共28页。
螺纹的检验(普通螺纹的基本牙型 )
分类 说明
特征符号
跳动 圆跳动 公差 全跳动
用任何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 Ra
粗糙度 的上限值为3.2微米
3.2
公差 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
(仅用Ra 度, Ra的上限值为3.2微米
3.2
参数表 示)
用不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的表面粗 糙度, Ra的上限值为3.2微米
3○.2
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
中径( D2、d2): 一个假想圆柱的直径,该圆柱 母线通过牙型上沟槽和凸起宽度相等的地方.
第二十一页,课件共28页。
螺纹的检验(螺纹的名词术语 -2)
三、螺纹的名词术语-2
公称直径:代表螺纹尺寸的直径,指螺纹大径的基 本尺寸。 单一中径:假想圆柱的直径,该圆柱的母线通过牙型 上沟槽宽度等于基本螺距一半的地方
量 规
第十五页,课件共28页。
形状误差的检验(平面度的检验 )
一、平面度的检验
平面度公差是被测平面对理想平面的允许变动量
部分测量方法:
A、间隙法(用刀口尺、量块、平晶等) B、指示表法(用平台、带指示表的测量架、回转台)
第十六页,课件共28页。
形状误差的检验(圆度的检验)
一、圆度的检验 圆度:是指具有圆柱面(或圆锥面)的零件在同一 横剖面内的实际轮廓不圆的程度。 圆度误差:包容同一横剖面实际轮廓且半径差为最大 的两同心圆间的距离 f
第四页,课件共28页。
形位公差符号
分类
项目 直线度
特征符号
形状公差
形状
平面度 圆度
形状或 位置公差
轮廓
圆柱度 线轮廓度 面轮廓度
第五页,课件共28页。
形位公差符号
分类
项目
特征符号
定向
平行度
垂直度 倾斜度
位置公差
定位
位置度 同心度(对中心点) 同轴度(对轴线)
对称度
第六页,课件共28页。
形位公差符号
度, Ra的上限为3.2微米,下限为1.6
3.2
1.6
第七页,课件共28页。
图例-1(平面度)
22.5
1.5 23
平面度要 求
0.3
18
2.5±0.1
第八页,课件共28页。
图例-2 (粗糙度)
1.6 3.2
0.5*45°
粗糙度要 求
M4
2.6
8 16.8+-00.05
第九页,课件共28页。
限制符号
第二十三页,课件共28页。
螺纹的检验(普通螺纹的作用中径图例 )
五、普通螺纹的作用中径

用单
中一



作用中径:在规定的旋合长度内恰好包容实际螺纹 的一个假想螺纹的中径,该假想螺纹具有基本牙型
的螺距、半角及牙型高度,并在牙顶,牙底处留有
间隙,以保证不与实际螺纹大小处发生干涉。
第二十四页,课件共28页。
外螺纹最小小径:d1min=d-1.229P
H为构成牙型的原始三角形高度:H=0.866025404P
第二十六页,课件共28页。
螺纹的检验(常用螺纹的标记示例)
八、普通螺纹的标记示例(GB /T193 和197-1981)
如:M12×1.5LH-7H-L
M 12 × 1.5 LH - 7H - L
由于某些功能需要,需限制一些被测要素的实际形状 和实际方向.如平面磨床的工作台,要求是凸起,以便 于磨损后依旧可以正常工作;密封表面常要求呈凹状, 以便储存密封介质.
限制要求
附加符号
限制要求
附加符号
只许中间向材料内凹下 ( ) 只许从左到右减小 (
)
只许中间向材料外凸起 ( ) 只许从右到左减小 (
公 差
m(中等)
±0.1
等 C(粗糙) ±0.2
级 V(最粗)
±0.05 ± 0.1 ±0.3 ±0.5
±0.1 ±0.2 ±0.5 ±1
>30 >120 ~~ 120 400
±0.15 ±0.2
±0.3 ±0.5 ±0.8 ±1.2
±1.5 ±2.5
>400 ~ 1000
±0.3
±0.8 ±2
±4
第十二页,课件共28页。
直线度的检验(A、直接方法)
A.2 指示表法
通过指示表在测量基准上沿被测直线移动(或 指示表固定,被测零件在测量基准上移动)
并以测量基准的表面体现被测直线的理想直线 ,
按选定的布点读取由指示表示值反应出的测量数 据,再经过数据处理评定误差值的方法
第十三页,课件共28页。
直线度的检验(A、直接方法)
A.1 间隙法(用刀口尺、平尺、塞尺、平台、光源)
将刀口尺刃口放在被测表面,与实际线贴紧,此时 刀 口尺刃口与实际线之间的最大间隙,就是被测实际线的 直线度误差值。
当间隙较大时用塞尺直接测出最大间隙值,否测按标准
光隙估计其间隙大小:当光隙》2.5μm呈白光,光隙为 1.25~1.75 μm呈红光,光隙为0.8 μm呈蓝光,光隙小于0.5 μm则不透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