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河源市浰源中学高二化学月考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河源市浰源中学高二化学月考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
1. 已知在298K时下述反应的有关数据:
C(s)+1/2 O2(g)=CO(g) △H1 = -110.5kJ/mol
C(s)+O2(g)=CO2(g), △H 2= -393.5kJ/mol
则C(s)+CO2(g)=2CO(g) 的△H ()
A.283.5kJ/mo B 172.5kJ/mol C -172.5kJ/mol D.-504 kJ/mol
参考答案:
B
略
2. 工业上制备高纯硅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SiCl4(g)+2H2(g)==Si(s)+4HCl(g) △H = +Q kJ/ mol(Q>0)
某温度、压强下,将一定量反应物通入密闭容器进行以上反应(此条件下为可逆反应),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若增大压强能提高SiCl4的转化率
B.若反应开始时SiCl4为1 mol,则达平衡时,吸收热量为Q kJ
C.反应至4 min时,若HCl浓度为0.12 mol/L,则H2的反应速率为0.03
mol/(L·min)
D.当反应吸收热量为0.025Q kJ时,生成的HCl通入100 mL 1 mol/L的NaOH溶液恰好反应
参考答案:
D
略
3. 某有机物结构简式如图,用等物质的量的该有机物分别与Na、NaOH、NaHCO3恰好反应时,消耗Na、NaOH、Na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3∶3∶2B.3∶2∶1
C.1∶1∶1 D.4∶2∶1
参考答案:
B
略
4. 用石墨作电极,电解1 mol/L下列物质的溶液,则电解前后溶液的pH保持不变的
是()
A.HCl B.NaOH
C.Na2SO4D.NaCl
参考答案:
C
A、B、C实质上是电解水,浓度增大,A的pH减小,B的pH增大,C的pH不变;用石墨作电极电解NaCl(aq)时,生成NaOH,溶液中c(OH-)增大,pH增大。
5. 有主族元素X、Y、Z,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1;Y原子的M电子层有2个未成对电子;Z原子的最外层p轨道上只有一对成对电子,且Z原子的核外电子比Y原子少8个电子.由这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分子式不可能的是
A.X2YZ3 B.X2YZ4 C.X2Y2Z3 D.XYZ4
参考答案:
D
略
6. 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 Δ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B.已知C(s)+O2(g)=CO2(g) ΔH1 C(s)+1/2O2(g)=CO(g);ΔH2,则ΔH2>ΔH1 C.已知2H2(g)+O2(g)=2H2O(g) ΔH=-483.6 kJ/mol,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 kJ/mol
D.已知NaOH(aq)+HCl(aq)=NaCl(aq)+H2O(l) ΔH=-57.3 kJ/mol,则含20 g 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中和热为28.65 kJ/mol
参考答案:
B
略
7. 下列化合物分别与金属钠反应,其中反应最慢的是()
A.CH3CH2OH B.CH3COOH C.H2O D.C6H5OH
参考答案:
A
考点-有机化学反应的综合应用..
专题:有机反应.
分析:含有羟基的物质能够与钠反应生成氢气,羟基中O﹣H键越容易断裂,与钠反应越快,O﹣H键的强弱受其他原子团的影响.
解答:解:乙酸中的羰基、苯酚中的苯基都是吸电子基,对O﹣H共用电子对产生吸引作用,使其极性增强,O﹣H容易断裂,所以钠与乙酸、苯酚反应速率快于钠与水的反应;乙醇中CH3CH2﹣为推电子基,对O﹣H共用电子对产生排斥作用,使其极性减弱,O﹣H 更难断裂,所以钠与乙醇反应速率慢于钠与水的反应,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乙醇、乙酸、苯酚结构和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明确不同原子团对羟基中O﹣H键的影响是解题关键.
8. 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正确操作是
A. 将一小块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在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B. 将一小块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后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点在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C. 将一小条试纸在待测液中蘸一下,取出后放在表面皿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D. 将一小条试纸先用蒸馏水润湿后,在待测液中蘸一下,取出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参考答案:
A
略
9. 一定条件,1L NO2按2NO22NO+O2分解达平衡,体积为 1.2L,则其分解率
()B
A.50% B.40% C.20% D.10%
参考答案:
略
10. 钙是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成年人每天需要800毫克的钙,下列补钙的途径不正确的是()。
A.经常晒太阳 B.经常饮用钙离子含量高的硬水
C.经常饮用牛奶、豆奶 D.经常补充维生素
参考答案:
B
略
11. β—月桂烯的结构如下图所示,一分子该物质与两分子溴发生加成反应的产物(只考虑位置异构)理论上最多有
A.2种 B.3种 C.4种 D.6种
参考答案:
略
略
12. 某酯分子式为C6H12O2,该酯水解后生成A和B,B是A的同分异构体的氧化产物,该酯为 ( )
A. CH3CH(CH3)COOC2H5
B. CH3CH2COO(CH2)2CH3
C. CH3COOC(CH3)3
D.
CH3CH2COOCH(CH3)2
参考答案:
D
略
13. 对于平衡体系mA(g)+nB(g) pC(g)+qD(g)△H<0,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若温度不变,将容器的体积缩小到原来的一半,达新平衡时A的浓度为原来的2.1倍,则m+n<p+q
B.若平衡时,A、B的转化率相等,说明反应开始时,A、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m:n
C.若m+n=p+q,则往含有a mol气体的平衡体系中再加入a mol的B,达到新平衡时,气体总物质的量等于2a mol
D.若温度不变时,压强增大到原来的2倍,达到新平衡时,总体积一定比原来的1/2要小
参考答案:
D
略
14. 两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之比与最外层电子数之比相等,则在周期表的前10号元素中,满足上述关系的元素共有()
A.1对 B.2对
C.3对 D.4对
参考答案:
B
解:在前10号元素中,氦原子和碳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之比与最外层电子数之比相等,均为1:2,氢原子和铍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之比与最外层电子数之比相等,均为1:2,共有两对;
故选B.
15. 配制SbCl3水溶液的正确方法应该是
A. 先把SbCl3固体加入水中,再加热溶解
B. 先在水中加入足量HNO3,再加入SbCl3固体溶解
C. 先在水中加入适量的HCl,再加入SbCl3固体搅拌,溶解
D. 先把SbCl3加入水中,再加HCl溶解
参考答案:
C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结合以下两个实验方案,回答以下问题:
方案1:将1ml乙醇溶解到2ml乙醚中配成溶液,然后加入一小块金属钠。
方案2:将1.5g苯酚晶体溶解到2ml乙醚中配成溶液,然后加入一小块金属钠。
(1)实验现
象:
(2)反应方程
式:
(3)实验结
论
参考答案:
略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18分)如图装置中,A、B两池溶液的体积均为200mL,
⑴判断装置的名称:A池为 B池为
⑵A池中左边石墨棒为极,电极反应式为
A池中电池总反应式
(3)若工作一段时间后,B池中Cu棒上析出224ml气体(标准状态),则电路中通过
了 mol电子,B池中溶液质量(填“增加”、“不变”或“减少”) g,若反应前后溶液的体积不变,反应后A池溶液的pH为
参考答案:
略
18. 某温度(t℃)时,测得0.01mol·L-1的NaOH溶液的pH=11,则该温度下水的K w=。
在此温度下,将pH=a的NaOH溶液V a L与pH=b的H2SO4溶液V b L混合。
(1)若所得混合液为中性,且a=12,b=2,则V a︰V b=。
(2)若所得混合液为中性,且a+b=12,则V a︰V b=。
(3)若所得混合液的pH=10,且a=12,b=2,则V a︰V b=。
参考答案:
.10-13
(1)1︰10
(2)10︰1
(3)1︰9
略
22、(9分)从H+、Cu2+、Na+、SO42-、Cl-五种离子中恰当地组成电解质,按下列要求进行电解:
(1)以石墨为电极进行电解,使电解质质量减少,水质量不变,可采用的电解质有__________
(2)以石墨为电极进行电解,使电解质质量不变,水质量减少,可采用的电解质有_________(3)以石墨为电极进行电解,使电解质和水的质量都减少,可采用的电解质有
参考答案:
(1)HCl、CuCl2(2)H2SO4、Na2SO4、NaHSO4(3)CuSO4 Na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