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中考复习指导00-考试要求与示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市中考复习指导00-考试要求与示例
前言
在近几年中考改革实践的基础上,南京市2019年中考将继续实行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与考查,其中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思想品德为考试科目,历史为考查科目.全市统一组织的学业考试将根据《南京市中考改革2019年过渡方案》的要求,继续贯彻教育部和江苏省教育厅关于中考命题的指导意见,紧扣课程标准对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结合南京市初中教学的实际,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特别是在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试卷的难度系数控制在0. 7.左右,试题的难度结构是3:4:2:1(由易到难),以体现“夯实基础、注重能力、严格标准、有所创新”的命题原则,发挥考试对初中教学实践的引导功能、激励
功能、评价功能和选拔功能.
为了帮助老师把握初三复习教学的要求,理清复习的思路,更好地指导初三学生复习迎考,提高复习教学的效果,提高南京市初中教学的质量,努力为学生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我
复习指导
第一章声现象
第二章物态变化
第三章光现象
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
第五章物体的运动
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
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
第八章力
第九章力与运动
第十章压强和浮力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
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
第十三章电路初探
第十四章欧姆定律
第十五章电功和电热
第十六章电磁转换
第十七章电磁波与现代通信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第十八章实验复习专题
附录一:送你一双隐形的翅膀
附录二:各章知识框架
考试范围
2019年初中升学统一考试,物理学科考试范围以《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为依据,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考查学生初中物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和科学探究能力.
考试内容及要求
根据《标准》的要求,结合现用教材(苏科版)《物理》8年级上、下册和9年级上、下册,物理学科的考查内容包括科学探究和科学内容,其中科学内容包括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三大主题,具体考查内容和要求说明如下.1.科学探究及考查要求
考查的重点是学生的科学探究基本能力,对科学探究方法和意义的理解.
科学探究的基本要求:
(1)发现问题,能完整、准确、科学地表述这些问题.
(2)尝试根据一定的知识和经验对问题的成因提出假设,对科学探究的方向和实验结果进行预测.
(3)明确探究目的和已有条件,经历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的过程,尝试选择探究方法及器材,有控制变量的初步意识.
(4)能收集数据和资料,尝试评估信息的科学性,会阅读说明书,能按书面说明操作,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能准确记录实验数据,具有安全操作的意识.
(5)能描述实验数据,能对信息进行比较,能进行简单的因果推理,尝试对探究结果进行描述和解释.
(6)有评估意识,能注意假设与结果间的差异,注意未解决的矛盾,发现新问题,改进探究方案,有从评估中吸取经验教训的意识.(7)能写探究报告,有准确表达观点的意识,注意既坚持原则又尊重他人,能思考别人的意见,改进探究方案,有团队精神.
(8)认识科学探究中各要素的重要性及关联性.
2.科学内容及考查要求
(1)《标准》中部分行为动词的界定
类型水平行为动词举例
认知目标了解了解、知道、描述、说出、
行为动词列举、举例说明、说明
认识认识
理解解释、理解、计算
技能性目标行为动词独立
操作
会、会测量、会选用、会使
用、会根据…估测、会用…
测量
体验性目标行为动词经历
尝试、观察、经历、探究、
能
认同关心、关注、有…意识
内化养成
(2)科学内容
科学内容
物
物质
的形
态和
变化(1)描述固体和气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列举自然界和生活中不同状
态的物质及其应用.
(2)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用
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尝试对环
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3)经历物态变化的实验探究过程,知道物质的熔点、凝固点和沸点,
了解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
质热现象.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说明
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4)用水的三态变化说明自然界中的
一些水循环现象.了解我国和当
地的水资源状况,有关心环境和
节约用水的意识.
物质的属性(5)通过实验,了解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如弹性、磁性、导电性和
导热性等,用语言、文字或图表
描述物质的这些物理属性.(6)知道质量的含义.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7)通过实验,理解密度.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解释生活中一
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8)了解人类关于物质属性的研究对日常生活和科技进步的影响.
物质的结构与物体的尺(9)知道常见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10)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了解
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关注
度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新进展.(11)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
程,知道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
人,关注探索宇宙的一些重大活
动.
(12)了解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大
致尺度.
新材料及其应用(13)通过收集信息,了解一些新材料的特点及其应用.了解新材料的
发展给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带
来的影响.
(14)有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能在个人力所能及的范围内
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所作为.
运
动和相多种
多样
的运
动形
式
(15)知道机械运动,举例说明机械运
动的相对性.
(16)通过自然界和生活中的一些简单
热现象,了解分子热运动的一些
特点.知道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
点.
机(18)会根据生活经验估测长度和时
互作用械
运
动
和
力
间.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
间.
(19)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通
过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用
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20)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重力、
弹力和摩擦力,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21)用示意图描述力.会测量力的大
小.知道二力平衡条件.
(22)通过实验,认识牛顿第一定律.用
物体的惯性解释自然界和生活
中的有关现象.
(23)知道简单机械.通过实验,探究
并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24)通过实验,理解压强.知道日常
生活中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25)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液体压强
与哪些因素有关.知道大气压强
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了解流
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及其在
生活中的应用.
(26)通过实验,认识浮力.探究浮力
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知道阿基米德原理,运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说明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声和光(27)通过实验,认识声的产生和传播条件.
(28)了解乐音的特性.了解现代技术中声学知识的一些应用.知道噪
声的危害和控制的方法.(29)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定律,探究并了解光的折射现象
及其特点.
(30)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知道平面镜成像的
特点及应用.
(31)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探究并知道凸透镜
成像的规律.了解凸透镜成像规
律的应用.
(32)通过实验,了解白光的组成和不同色光混合的现象.
(33)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
电(34)观察摩擦起电现象,探究并了解
和磁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35)通过实验认识磁场.知道地磁场.(36)通过实验,了解电流周围存在磁场.探究并了解通电螺线管外部
磁场的方向.
(37)通过实验,了解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知道力的方
向与哪些因素有关.
(38)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
件.了解电磁感应在生产、生活
中的应用.
(39)知道电磁波.知道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了解电磁波的应
用及其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
的影响.
能量、能量的转化和(40)了解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描述各种各样的能量和生
产、生活的联系.
(41)通过实验,认识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不同形
转移式的能量可以互相转化.
(42)结合实例,认识功的概念.知道
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
程.
机械能(43)知道动能、势能和机械能.通过实验,了解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
化.举例说明机械能和其他形式
能量的相互转化.
(44)知道机械功和功率.用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机械功和功率的含义.(45)知道机械效率.了解提高机械效率的途径和意义.
(46)了解人类使用机械的历程.了解机械的使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内能(47)了解内能和热量.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
(48)通过实验,了解比热容,尝试用比热容说明简单的自然现象.
(49)了解热机的工作原理.知道内能的利用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
重要意义.
能电(50)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
量
磁
能
电器的作用.
(51)知道电压、电流和电阻.通过实
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
系.理解欧姆定律.
(52)会看、会画简单的电路图.会连
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
路.说出生产、生活中采用简单
串联或并联电路的实例.了解
串、并联电路电流和电压的特
点.
(53)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
(54)结合实例理解电功和电功率.知
道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55)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焦耳定
律.用焦耳定律说明生产、生活
中的一些现象.
(56)了解家庭电路.有安全用电和节
约用电的意识.
能量
守恒
(57)知道能量守恒定律,列举日常生
活中能量守恒的实例.有用能量
转化与守恒的观点分析问题的
意识.
(58)从能量的转化和转移的角度认识效率.
(59)知道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有一定的方向性.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60)结合实例,说出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61)列举常见的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62)知道核能等新能源的特点和可能带来的问题.
(63)了解我国和世界的能源状况.对于能源的开发利用有可持续发
展的意识.
试卷结构
1.考试时间及满分值:考试时间为90分钟,全卷满分为100分.
2.题型及分数比例: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所占分值分别约为24分、26分和50分.
3.内容分布:内容有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和能量,所占分值分别约为15分、45分和40分.
4.难易占比:试卷中试题难度分四个层次,分别为A组题、B组题、C组题和D组题,四个层次试题的难度依次为0.9、0.75、0.5和0.3,占分比例为3:4:2:1.试卷的全卷难度控制在0. 7左右.
题型示例
以下各题给出了该题的难易程度,其目的是让参加中考的学生对考题的难易程度有一个感性认识.
一、选择题
1.(A组题)以下减小噪声的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的是()
A.建筑工地上噪声大的工作要限时B.市区里种草植树
C.戴上防噪声的耳塞
D.市区内汽车喇叭禁鸣
2.(B组题)利用干冰使运输中的食品降温,防止食品腐烂变质.这是应用了()
A.干冰熔化吸热
B.干冰液化放热
C.干冰升华吸热
D.干冰凝华放热
3.(B 组题)如图所示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
4.(C 组题)公共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站在车里的人在水平方向上( )
A .受到向前的摩擦力
B .受到向后的摩擦力
C .受到汽车对他的牵引力
D .不受力
5.(C 组题)如图所示电路,当开关S 闭合后,两表均有示数.过一会儿发现电压表示数突然变小,电流表示数突然变大,这一故障产生的原因可能是 ( )
A .L 1灯短路
B .L 2灯短路
C .L 1灯丝断开
D .L 2灯丝断开
6.(D 组题)如图甲所示,将一挂在弹簧测
力计下的圆柱体金属块缓慢地浸入水中(水足够深),从圆柱体接触水面到圆柱体接触容器底之前,图乙中能正确反映
树阴下的圆形“光斑” A . 铅笔在水面处“折断” B . 山峦在水中的“倒影” C . 河水看上去“较浅”
D . 第5
圆柱体所受浮力F和圆柱体下表面到水
面距离h关系的图像是
()
二、填空题
7.(A组题)放射性现象给我们带来的信息是,小小的原子核也有内部结构.现在已
第6
经确定原子核是由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组成的.
8.(C组题)电磁炉以其高效、节能、卫生、安全成为新一代智能灶具.一只1500 W
的电磁炉正常工作时,在1标准大气压
下将1 kg的水从20℃加热到刚沸腾时,
需要4 inin.(1)水沸腾时可以发现壶嘴
喷出大量“白气”,发生这一现象的物态
变化过程是先_____________后
___________.(2)水从20℃加热到刚
沸腾时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____J,该
过程电流做功_____________J,电磁炉
= 4. 2×103的效率是________.[c
水
J/(kg·℃)]
三、解答题
9.(B组题)如图所示,OB是一束从空气射到水面后的反射光线,在图中画出入
射光线,标出入射角的度数,并画出折
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10.(C组题)南京市某中学初三年级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实物
连接图做“测定小灯泡的电阻”实验(小
灯泡标有“2. 5 V”字样).在实验过程
中得到了如下表所示的一组U和I的数
据:
实验次
1 2 3 4 5 6
数
灯泡两
0.5 1.0 1.5 2.0 2.5 3.0
端的电
压U/V
通过灯
0.18 0.22 0.26 0.30 0.36
泡的电
流I/A
灯泡发
微亮→逐渐变亮
光情况
(1)根据实物图,在下面方框内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2)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
乙所示,请将读数填人表格中的空格处.此时小灯泡的电阻是________Ω(小数点后保留一位数字).
(3)分析、比较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
灯丝里的电流逐渐增大的过程中,灯丝的电阻 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进一步分析表明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11.(C 组题)身边处处有物理.利用一个玻璃杯、足量的水,设计三个物理小实验,按照项目要求将表格补充完整. 添
加
一 种
器
材
主要实验过程和现象 说明或研究的物理问题 1
铅笔 光的折射 2 注用注射器抽取半
第10序内项
射器管水,用手指封闭注射器开口,水很难被压缩
3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有关
12.(D组题)如图甲所示,透明玻璃壳内有一个标有“6V 3W”字样的小灯泡
L和一个由某种金属材料制成的电阻
R,A、B、C是其外露的三个接线柱.
图乙为电源电压恒为6V的实验装置,
其中M、O、N为三个接线柱.用导线
先把M、N分别与A、B相连,再把O
与M相连,闭合开关S,移动滑动变
阻器的滑片P,测得多组电压表和电流
表的读数,并绘制成如图丙所示的图
线,求:
(1)小灯泡L正常发光时的电阻.
(2)在原来连线的基础上,再用导线连接A、C,闭合开关S,当把滑
片P移到最左端时,电流表的示
数是多少?
(3)拆除上述在A、B、C、M、O、N
间所有连接导线.把M、O、N
分别与A、B、C相连,闭合开关
S,电流表示数为0.35 A,此时滑
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为2Ω,
小灯泡消耗的实际功率为多少?
每章复习栏目说明
1.双基回顾
同学们可以通过课前预习看书,完成这部分内容,强化对本章基础知识的了解.
第12
2.学法指导
突出本章重点,化解本章难点,重在解题方法指导.
3.例题分析
选择本章有代表性的例题,重在对试题的分析过程,根据分析,请同学们自己完成解答过程.4.复习练习
选择有代表性的习题分为复习练习一和复习练习二,供不同层次的学生练习时使用,前者习题的难度在A组题和C组题之间,后者习题的难度在B组题和D组题之间,习题基本按中
考题型的顺序排列.
说明:在按教材章节内容编排的基础上,本书的最后,我们还增加了一个实验复习的专题,主要对实验过程的各个环节所涉及的问题对同学们进行指导,同时在考前寄语中,结合历年中考学生答题常见的错误类型进行分析并给出指导意见,相信对同学们会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