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本科培养方案--3.1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1、专业代码:
2、专业名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工厂企业供电和电气控制、继电保护及自动控制技术、电力市场、电力电子技术、电机及其控制、计算机应用等方面领域的基本理论和专业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和一定的创新精神,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分析、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分析、技术开发、经营管理以及电子与计算机应用等领域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三、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控制、计算机技术等方面较宽广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
本专业主要特点是强弱电结合、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软件与硬件结合、元件与系统结合,学生受到电工电子、信息控制及计算机应用技术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解决电气工程技术分析与控制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
具体来讲,毕业生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具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奋斗的理想、事业心和责任感;
2、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较宽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电工理论、电子技术、控制理论、计算机软硬件基本原理与应用等;
3、具备一定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具备阅读外文专业资料的能力;
4、具有单片机、PLC等控制器及电器的现场应用能力,具有熟练的计算机软硬件综合应用能力。
5、具有本专业领域内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两个专业方向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的发展趋势;
6、具有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创新精神,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和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
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
四、修业年限
修业基本年限:四年。
五、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六、主干课程
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电力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电气控制与PLC、电机与电力拖动基础、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七、专业教学计划(表一、二、三、四)
表一教学计划总体安排表
表二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表
表三本科专业教学计划进程表
3
表四教学计划分学期进程表
5
7
表五计算机与电气自动化学院公共选修课程一览表
9
八、说明
1、本专业学制4年,最低毕业总学分164。
其中公共必修课程12门,55学分,专业必修课程24门,74学分,专业模块选修课,14.5学分,专业选修课程,5.5学分,公共选修课应至少完成15学分。
本专业教学活动总学时3012,其中课内总学时2432,实践教学总学时1108,实践教学总学时占教学活动总学时的比例为37%。
2、“形势与政策”,1学分,16学时,每学期安排4学时,共安排4学期。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1.5学分,16学时理论,16学时实践,共安排6学期。
3、“文史哲概论”,1.5学分,48学时,以讲座形式开课,学生应修读并计入选修学分。
4、“美学概论”,2学分,32学时,第二学期开设,学生应修读并计入选修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