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地理高一-新课标地区高一适应性综合测试地理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地区高一适应性综合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某旅游团希望在杭州西湖欣赏“雷锋(塔)夕照”的同时,也领略“月到中天(月亮高度最大),水面风来”的情境。
(注:月球公转周期约为30天,农历初一月球在天空中的视位置最靠近太阳)
1.若旅行团在某日16时左右看到了“月到中天”,则该日式农历
A.初二
B.初五
C.初八
D.十一
2.若该旅行团在某日18时40分左右看到“月到中天”,则该日式农历
A.初二
B.初五
C.初八
D.十一
科考队员在北极点附近某处一天中不同时刻拍摄了太阳照片。
观察照片(下图)
3.a所指位置时,拍摄者看到的太阳方位和他所在地的地方时分别是
A. 正北 0:00
B. 正北 12:00
C. 正南 0:00
D. 正南 12:00
图1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
读图回答4-5题。
4地球从甲运行到乙期间,重庆的正午太阳高度
A.逐渐减小
B.逐渐增大
C.先减小后增大
D.先增大后减小
5.当地球在甲位置时
A.黄河流域进入汛期
B.南极昆仑站正值极夜
C.三峡水库处于蓄清期
D.潘帕斯草原处于枯黄期
读图5,完成6-8题
6.若EF为赤道,P点出现极昼现象,则太阳直射的范围是
A.0°-20°N
B.0°-20°S
C.20°N -23°26′N
D.20°S -23°26′S
7若EF为地球公转轨道平面,PQ为地轴,下列变化可信的是
A.福州冬季均温升高
B.北温带范围变小
C.全球极夜范围扩大
D.悉尼(约34°S)夏季昼变长
8.若O为北极点,H、P为晨昏线与某纬线的两交点,则E点的时间可能为A.5月23日8时
B.6月22日18时
C.11月23日6时
D .12月22日18时
9.图2为某气象台发布的墨西哥湾及邻近海区飓风近地面天气形势图。
读图回答 9预计飓风中心经过70小时到达A 市。
到达A 市 时,所在地的区时为 A 8日13时 B 8 日 23时 C 9日13时 D 9日23时
南极中山站(6922'24''S ︒,7622'40''E ︒
)时间(区时)2009年2月2日9时25分,我国在南极最高点附近建立的昆仑站(8025'01''S ︒,7706'58''E ︒
)正式开站。
根据此完成10-12题。
10仑站正式开站时,北京时间为2009年2月2日
A.5时25分
B.6时25分
C.12时25分
D.13时25分 11仑站与中山站的直线距离约为
A.820千米
B.1020千米
C.1220千米
D.1420千米 12中山站相比,昆仑站所在的地点
A.年降雪量较大
B. 气压较高
C.年太阳辐射较强
D.年均风力较小 13.图5中,当a,c 值相差0
20时,该地的纬度值为 A .0
23N B. 063N C. 043.5N D. 027
N
图2所示为以38N、0为极点的陆地相对集中的“陆半球”(另一半球为“水半球”)。
读
图回答14-15题。
14.“水半球”的极点位于
A.北半球、东半球 B.北半球、西半球
C.南半球、东半球 D.南半球、西半球
15.当夜半球与“陆半球”重叠最多时
A.非洲全部位于昼半球 B.北京市正值下班高峰
C.南极昆仑站处于极昼期 D.江苏各地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地面辐射与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差称为有效辐射。
读图4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6~17题。
16.关于甲、乙、丙三地多年平均年有效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由甲地向乙地急剧增加 B.由乙地向丙地急剧增加
C.由甲地向丙地逐渐减少 D.由丙地向乙地逐渐减少
17.关于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下列叙述不正确
...的是
A.地面辐射与下垫面性质有关 B.地面温度越高,地面辐射越弱
C.空气温度越低,大气逆辐射越弱 D.空气湿度大、云量多,大气逆辐射强
一些课外活动小组,分别观测了其所在学校旗杆日出时的影子OM和正午的影子ON之间夹角——∠MON的变化情况。
据此完成18~19题。
18.某校一年之内绝大部分时间∠MON接近直角,该校可能位于
A.中亚 B.西亚
C.东南亚 D.南欧
19.我国某学校,每年有两天不存在∠MON,该校可能位于的省区(简称)是
A.滇 B.湘
C.皖 D.鄂
20.江苏某学校,在一个月内观测到∠MON发生了小一大一小的变化。
该月是 A.3月 B.6月
C.9月 D.12月
图5中a为晨昏线,e为经线,b为c线上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点。
读图回答21~22题。
21.当a、c两线重叠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北京和海口昼夜等长
B.北极圈及其以北有极昼现象
C.b地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小值
D.此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近日点附近
22.下面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b地水平运动物体方向的是C
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月一条海平面等压线,图中N地气压高于P地.
23.则 N地风向为
A. 东北风
B. 东南风
C. 西北风
D. 西南风
24.M、N、P、Q四地中,阴雨天气最有可能出现在
A. M地
B. N地
C. P地
D. Q地
25.当M地月平均气压为全年最高的月份,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A. 巴西高原处于干季
B.尼罗河进入丰水期
C. 美国大平原麦收正忙
D.我国东北地区寒冷干燥
下图中H地恰与某高压天气系统中心吻合,该天气系统以每天约200千米的速度东移
26.上午10时,H地气温为12℃,甲聚落气温为17℃。
到15时甲聚落的气温最接近
A.15℃
B.18℃
C.21℃
D.24℃
27.甲聚落第二天的天气状况为
A.晴天转阴雨
B.大风有浮尘
C.晴暖有微风
D.阵风间暴雨
28.某国际机构在美国首都华盛顿(西五区)主持视频会议,请中国的王教授在北京给远在非洲(西一区至东三区)的同行介绍经验。
下列时段中,对三方最合适的是
A.华盛顿时间14:00~16:00 B.北京时间14:00~16:00
C.华盛顿时间2l:00~23:00 D.北京时间21:00~23:00
图3是经纬网图,已知M地位于赤道,N地比P地先见到日落,此刻,图中70度以内为极昼,再过8小时,N地太阳高度达当日最大。
读图回答12-13题。
29.此刻,太阳直射
A.世界著名渔场 B.世界著名油田 C.暖流流经地区 D热带沙漠地区
30.图辐范围内
A.此刻,各地在同一日 B.此刻,大部分地区是黑夜
C.此日后,各地白昼逐渐增长 D.此季节,N地原野一篇片枯黄
二、综合题(共计两个大题,总分40分)
37. (2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般而言,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的叶片总面积越大,生长速度和蒸腾量越大。
图6所示区域50多年来,年年植树,但因成活率低,目前森林覆盖率不到1%。
(1)根据干湿地区的划分,图示区域属于①区。
(2)在该区域进行生态建设,如果有①植树造林、②种草、③自然恢复三种措施,你倾向于哪一种?请说明理由。
(14分)
答案:(1)干旱、半干旱地区距海远近
(2)选①选②或③理由:该区域自然植被为草原和荒漠森林生态耗水量远大于草原(森林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叶片总面积与生长速度大于草本植物),过量植树,会加重区域旱情种草或自然恢复,较植树造林更符合自然规律,且投入较少
39.(20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二三角贸易示意图
(3)指出三角贸易涉及海区的大洋环流规律,以及三段航程海域洋流的性质(寒、暖流)。
(11分)
(4)某船队1月份从欧洲出发,并如期回到里斯本。
说明该船队达到里斯本时,那里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
(9分)
答案:(3)属于北大西洋中低纬度海区,大洋环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5分)出程,寒流;中程,暖流;归程,暖流。
(6分)
(4)特征:到达里斯本时为7月(8月或7~8月),气候干热(地中海气候)。
(5分)成因:受北移副热带高压控制,以下沉气流为主。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