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统编版(2024)7年级上册第2课 济南的冬天 课时练03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济南的冬天》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肌肤依靠响晴垂柳
B.晒着绿苹贮蓄横卧
C.园圈秀气水纹怪事
D.摇蓝地毯稍微水藻
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_____的天气,济南真得算是个宝地。

(2)只等春风来把他们_____,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3)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_____的蓝水晶。

A.温晴唤醒空灵
B.温暖吵醒空灵
C.温晴吵醒精灵
D.温暖唤醒精灵
3.下列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①“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

②“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

③一提到雨,也就必然会想到雪。

④借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比我的文字美丽得多?
⑤“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第二天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

⑥“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是雪、月、梅这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撩逗酒姑娘了。

A.③①⑥②⑤④
B.③⑤②⑥①④
C.③⑥①②⑤④
D.③②①⑥⑤④
4.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B.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

C.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
里照个影儿呢。

D.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5.下列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4段按照“山上一山尖一山坡一山腰”的空间顺序描写了薄雪覆盖下的小山。

B.第6段详尽地描写了水藻的绿意盎然,从正面衬托出水的清澈、透明。

C.课文中,作者笔下的山、水、树等景物充满灵性,体现了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

D.课文的语言颇具特色,生动活泼,清新自然,明快纯净,蕴含情味。

6.下列句子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济南真得算个宝地”,是因为济南的冬天天气温晴。

B.“响亮的天气”中的“响”指风声很大,“亮”指日光很亮。

C.本文在描写景物时,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给人以美的享受。

D.老舍是《济南的冬天》的作者,原名舒庆春,作家。

其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7.同学们学完《济南的冬天》后,想拟写两副对联来表现文中所写的美景。

下列填入对联的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A.①暖风暖阳恰似春②绿萍水中绿
B.①无风无寒暖似春②绿萍映水绿
C.①无风无寒暖似春②绿萍水中绿
D.①暖风暖阳恰似春②绿萍映水绿
学完本文后,班级开展了以“感悟冬天”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8.【补填诗句】请结合你的知识积累,将下面描写冬天的诗句补充完整。

①日暮苍山远,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纷纷吹落轩辕台。

③千山鸟飞绝,________________。

④墙角数枝梅,________________。

9.【提取信息】“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请仔细阅读下面两段文字,从中提取关于“冬至”的三条信息。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确立的节气之一,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
经用圭表观测日影长短法测定出冬至来了,时间在每年的12月22日或23日。

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
回升。

所以冬至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

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
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

10.【片段写作】请发挥想象,描写一下你家乡的冬天。

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突
出冬天的特征,50字以上。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下题。

济南的秋天
老舍
①济南的秋天是诗境的。

设若你的幻想中有个中古的老城,有睡着了的大城楼,有狭窄
的古石路,有宽厚的石城墙,环城流着一道清溪,倒映着山影,岸上蹲着红袍绿裤的小妞儿。

你的幻想中要是这么个境界,那便是个济南。

设若你幻想不出——许多人是不会幻想的——
请到济南来看看吧。

②请你在秋天来。

那城,那河,那古路,那山影,是终年给你预备着的。

可是,加上济
南的秋色,济南由古朴的画境转入静美的诗境中了。

这个诗意秋光秋色是济南独有的。

上苍
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的赐给西湖,秋和冬的全赐给了济南。

秋和冬是不好分开的,秋睡熟了一点便是冬,上苍不愿意把它忽然唤醒,所以作个整人情,连秋带冬全给了济南。

③诗的境界中必须有山有水。

那么,请看济南吧。

那颜色不同,方向不同,高矮不同的山,在秋色中便越发的不同了。

以颜色说吧,山腰中的松树是青黑的,加上秋阳的斜射,那
片青黑便多出些比灰色深、黑色浅的颜色,把旁边的黄草盖成一层灰中透黄的阴影。

山脚是
镶着各色条子的,一层层的,有的黄,有的灰,有的绿,有的似乎是藕荷色儿。

山顶上的色
儿也随着太阳的转移而不同。

山顶的颜色不同还不重要,山腰中的颜色不同才真叫人想作几
句诗。

山腰中的颜色是永远在那儿变动,特别是在秋天,那阳光能够忽然清凉一会儿,忽然
又温暖一会儿,这个变动并不激烈,可是山上的颜色觉得出这个变化,而立刻随着变换。


然黄色更真了些,忽然又暗了些,忽然像有层看不见的薄雾在那儿流动,忽然像有股细风替“自然”调和着彩色,轻轻地抹上层各色俱全而全是淡美的色道儿。

有这样的山,再配上那
蓝的天,晴暖的阳光;蓝得像要由蓝变绿了,可又没完全绿;晴暖得要发燥了,可是有点凉风,正像诗一样的温柔;这便是济南的秋。

况且因为颜色的不同,那山的高低也更显然了。

高的更高了些,低的更低了些,山的棱角曲线在晴空中更真了,更分明了,更瘦硬了。

看山
顶上那个塔!
④再看水。

以量说,以质说,以形式说,哪儿的水能比济南?有泉——到处是泉——有河,有湖,这是由形式上分。

不管是泉是河是湖,全是那么清,全是那么甜,哎呀,济南是“自然”的情人吧?大明湖夏日的莲花,城河的绿柳,自然是美好的了。

可是看水,是要看
秋水的。

济南有秋山,又有秋水,这个秋才算个秋,因为秋神是在济南住家的。

先不用说别的,只说水中的绿藻吧。

这种鲜绿色借着水的清澄显露出来,好像美人借着镜子鉴赏自己的美。

是的,这些绿藻是自己享受那水的甜美呢,不是为谁看的。

它们知道它们那点绿的心事,它们终年在那儿吻着水波,做着绿色的香梦。

淘气的鸭子,用金黄的脚掌碰它们一两下。


女的影儿,吻它们的绿叶一两下。

只有这个,是它们的香甜的烦恼。

美慕死诗人呀!
⑤在秋天,水和蓝天一样的清凉。

天上微微有些白云,水上微微有些波皱。

天水之间,
全是清明,温暖的空气,带着一点桂花的香味。

山影儿也更真了。

秋山秋水虚幻地吻着。


不动,水微响。

那中古的老城,带着这片秋色秋声,是济南,是诗。

(有删改)
11.第①段所展示的济南秋天的诗境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用两个关键词概括。

12.第③段写山腰颜色的变化,连用了四个“忽然”,其作用是什么?
13.第③段着重描写济南的山,却在末尾突然写了一句“看山顶上那个塔”,你认为这一句多余吗?为什么?
14.第④段画线句运用了拟人手法,说说其表达效果。

15.你觉得作者是带着怎样的情感来写这篇文章的?
参考答案
1.A
2.A
3.A
4.A
5.B
6.B
7.C
8.①天寒白屋贫;②燕山雪花大如席;③万径人踪灭;④凌寒独自开
9.①冬至时间的确定;②冬至名字的由来;③冬至的气候特征;④我国冬至的习俗。

(任意三点即可)
10.示例:严寒的冬天迈着蹒跚的脚步来到人间,给人们展开一幅生动的画卷:鹅毛大雪洋洋洒洒,长长的冰柱像水晶的短剑挂在檐前,人们好似生活在琼楼玉宇之间,七色尽逝,满目皆白,“千树万树梨花开”,美丽的画面尽现眼前。

11.古朴、静美。

12.突出颜色的变化莫测,给人以动感。

13.不多余。

这是一个感叹句,赞美塔在蓝天的映衬和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更高了些,棱角曲线更真更分明更瘦硬了。

这实际也是从侧面描写山。

14.不仅生动地写出了绿藻紧贴水面的特点,突出了水的清澈甜美,而且逗引着读者心生强烈的向往之情。

15.作者是带着对济南秋天的赞美之情和陶醉之情来写这篇文章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