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研究专项总结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门峡语音质量VQI算法研究
专项总结报告
华为-河南移动TD专项
2012年08月10日
目录
1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2语音质量VQI原理介绍 .................................... 错误!未定义书签。
TD-SCDMA VQI实现..................................... 错误!未定义书签。
TD-SCDMA系统侧VQI统计原理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
3VQI算法开通及分析指导................................... 错误!未定义书签。
4VQI算法验证............................................. 错误!未定义书签。
VQI与MOS分值关系验证................................ 错误!未定义书签。
VQI与BLER指标对照................................... 错误!未定义书签。
5三门峡VQI优化提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VQI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VQI整体散布...................................... 错误!未定义书签。
TOP小区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TOP终端性能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VQI提升优化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外环功控参数优化................................. 错误!未定义书签。
TOP小区处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VQI分析优化思路.................................................................................... 错误!未定义书签。
小区级优化思路................................................................................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上行干扰致使语音质量差........................................................ 错误!未定义书签。
弱覆盖致使语音质量差............................................................ 错误!未定义书签。
同频干扰致使语音质量差........................................................ 错误!未定义书签。
频繁切换致使语音质量差........................................................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用户级分析思路................................................................................ 错误!未定义书签。
频繁切换案例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小区更新案例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异系统切换失败案例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7总结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概述
传统的用户感知评估方式为MOS 值评估法,MOS 值评估分为主观MOS 值评估和客观MOS 值评估,主观MOS 值评估指不同的人别离对原始语料和通过系统处置后有衰退的语料进行主观感觉对照,得出MOS 分;而客观MOS 值评估是指由专门的设备仪器或软件进行测试搜集MOS 值,相对准确。
传统的MOS 值测试进程相当繁琐、费时费力、只能反映测试期间被测试语音的质量,无法评估整个网络语音质量现状,因此引用了新的评估方式—VQI 算法。
VQI (全称Voice Quality Index ),即语音质量标示或语音质量监控,是一种非插入式语音业务质量评估算法,在语音业务测试中无需播放标准语音片断,直接对系统中进行通信的语音进行采样分析,从而估量出语音质量,是一种“全民路测”工具。
VQI 统计方法不但考虑了无线环境中干扰产生的误码、误帧,还涉及到TD-SCDMA 网络中语音编码模式、丢帧、切换等因素,通过无线接入网对语音业务数据进行定量计算,得出表征语音质量的VQI 值,取值范围为0~500,VQI 取值越大,语音质量越好。
2 语音质量VQI 原理介绍
2.1 TD-SCDMA VQI 实现
由于TD 目前的语音编码只采纳了一种速度,AMR 的其他7种速度和W AMR 的9种速度都不需要参与计算,从而,VQI 的计算能够简化大量计算步骤。
TD 采纳BLER 作为VQI 计算的输入,因此VQI 的计算能够简化为下面3步:
➢ 短时VQI 计算
gle gle Const LFE C BLER B VQI sin 2/1sin **++=
BLER 为误块率(包括误帧和丢帧);LFE 是最长误(丢)帧长度;Const :每一个AMR 速度有一个数值,是后台能够配置的。
B 、C 、Const 等参数通过仿真确信。
从公式上看,由于B 、C 设置值为负值,当BLER 专门大的时候,VQI 可能为负数,系统做了异样处置:
当计算出的0sin <gle VQI 时,0sin =gle VQI
➢ 长时VQI 计算
长时VQI 计算是统计前4个周期的gle VQI sin ,并做一些相应的处置
handover s s s s s Const D VQI VQI VQI VQI VQI *4/)(44.234.224.214.26.9-+++=
在每一个周期内,即4个内系统计算一次长时gle VQI sin 。
之前的s VQI 6.9计算不管切换多少次都只减去1次handover Const ,没有和切换次数关联起来, TD 的s VQI 6.9的计算由于引进了切换次数统计量D ,统计内发生的切换次数,切换越多VQI 值就越小,如此做也加倍符合语音质量评估的实际,加倍合理。
● 第一次异样处置:
由于s SQI 6.9在一些链路质量超级不行(误码很高)的情形下,计算的时候会小于0。
语音质量再差也不该该为负数,为了幸免这种情形的发生,系统在处置的时候,进行了裁决:
假设handover s s s s Const D VQI VQI VQI VQI *4/)(44.234.224.214.2≥+++
handover s s s s s Const D VQI VQI VQI VQI VQI *4/)(44.234.224.214.26.9-+++=
不然:
06.9=s VQI
● 第二次异样处置:
由于VQI 和MOS 的对应关系大致为100:1的关系,为了使VQI 不至于和MOS 相差太远,系统侧做了第二次异样处置
假设 1006.9<s VQI ,强制赋值
1006.9=s VQI
➢ VQI 均值计算
统计整个通话周期的长时VQI 并进行平均
1116.9N VQI VQI N i si
∑==
如此就能够够取得整个通话周期的VQI 平均值。
2.2 TD-SCDMA 系统侧VQI 统计原理简介
➢ VQI 统计原理
RNC 对语音业务配置有3个TB ,别离承载AMR 的A 、B 、C 三个语音码流,RNC 能够获取到A 、B 、C 三个码流的BLER/BER 信息,目前仅仅利用A 子流的BLER 信息进行外环功控。
A 子流是承载语音的主体,专门大程度上反映了语音质量。
若是B 、C 子流犯错也会必然程度上阻碍语音质量,可是那个语音帧仍是算作正确的,因此能够只采纳A 子流的BLER 和BER 信息进行VQI 的计算。
在小区一级,将长时VQI依照BAD、ACCEPT、GOOD的VQI门限值,给出来BAD、ACCEPT、GOOD的百分比,例如:
表2-1 VQI门限举例
➢VQI统计机制
RNC能够统计秒内显现的最长持续误(丢)帧时长、BLER,通太短时VQI计算公式,计算取得VQI评分。
从RB成立完成后的第二个测量报告周期开始。
1.统计内上行每种语音编码速度的次数
2.设计状态机,判定电话是处于DTX状态仍是非DTX状态
3.统计每种语音编码速度的非DTX状态下的删帧次数、和最长持续删帧次数
非DTX状态:若是在此状态下发送给MSC的AMR A子流数据包实际是0bps 的包,是删帧
DTX状态:若是在此状态下发送给MSC的AMR A子流数据包实际是0bps的包,不算作删帧
4.每统计数据,计算短时VQI,每4个短时VQI作一个长时VQI评分。
5.关于一个UE完整的通话,RNC将所有长时VQI评分平均取得一次通话的VQI评
分,依照GOOD、ACCEPT、BAD的门限,取得对这次完整通话的
GOOD/ACCEPT/BAD三者之一的评判。
6.能够在小区一级统计和那个小区相关链路的上行软归并后的语音质量,依照
GOOD、ACCEPT、BAD的VQI门限,输出GOOD、ACCEPT、BAD的散布比例。
7.SID状态机:
若是配置了SID,RNC通过TFCI来识别SID,
只要收到SID帧,那么进入DTX状态;
若是收到AMR A子流数据包是非0bps的包,进入非DTX状态。
8.若是发觉MSC没有配置SID帧,那么不统计输出VQI语音质量。
9.RNC统计秒内同频硬切换/异频硬切换/异系统切换的次数,依照长时VQI公式计
算切换时的VQI。
3VQI算法开通及分析指导
7月10号三门峡RNC01开启VQI算法,开启后六大项指标均在正常波动范围内。
VQI算法开启及分析指导书如下附件:
VQI算法开启及分析
指导书.doc
4VQI算法验证
4.1VQI与MOS分值关系验证
VQI要紧依照上行BLER统计小区级或单用户级语音质量,是主、被叫双侧的上行链路质量的数据表征,而MOS是表征端到端链路质量(包括接入网、核心网的性能),因此VQI只能表现出部份MOS分数大小,并非能完全取代MOS的作用,原理说明如下。
利用ATU设备占用T网进行语音业务短呼路测,每次通话3分钟,用ATU测试数据分析软件(ATU File Player)提取每次话单的MOS分值,同时利用PCHR工具挑选IMSI 号对应话单的VQI均值。
VQI取值范围在100-500之间(VQI假设低于100,统一取100),而MOS分值的取值范围在0-5之间,将MOS分值乘以100,便取得对应的VQI大致值。
统计一个小时的测试数据,主被叫的VQI值和MOS分值走势如下图。
从上图结果中得出:VQI与MOS转变的趋势一致,VQI能够作为评估TD网络语音业务质量的手腕。
4.2VQI与BLER指标对照
BLER是统计通过调制的数据在空中传输的误码,是传输信道的数据块过失率。
VQI 值的统计是基于上行误块率之上,它不仅考虑了无线环境中干扰造成的误码、误帧,还涉及到了TD-SCDMA系统中语音编码模式、丢帧、切换等因素,无线接入网在对语音业务数据进行定量计算后,得出表征语音业务质量的VQI值。
分析对照ATU路测数据中相同话单的上行BLER指标和VQI分值,取得VQI值与BLER指标(以下图中的BLER值为“1-BLER实际值”)走势图如下。
上图中可看出,VQI分值与上行BLER指标波动大体趋势相同,但在部份点上还存在不一致情形,说明上行BLER指标对VQI值有部份阻碍,不能完全决定VQI分值。
5三门峡VQI优化提升
5.1VQI分析
5.1.1VQI整体散布
➢采样点占比分析
统计三门峡RNC01 7月20号一天所有通话的GOOD、ACCEPT、BAD采样点数占比如下:
由上图可看出,三门峡RNCO1 VQI分值为BAD占比( 250以下)为%,ACCEPT 占比(250至330区间)为%,GOOD占比(330以上)为%,三门峡RNCO1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VQI均值分析
统计总小区数364
全网VQI均值319
VQI均值区间小区数占比
300以下51 %
300至350 286 %
350以上27 %
地理化显示所有小区的VQI分值:
三门峡RNC01小区VQI均值在300以下占比为%,介于300到350区间占比为%,350以上占比为%,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地理化显示中,VQI均值高于350的小区要紧为室分小区,均值小于300的小区集中在“证券大厦”站点周围和TD边缘覆盖地带。
5.1.2TOP小区分析
统计三门峡RNC01小区VQI均值TOP小区,挑选一天语音业务RAB成立成功次数大于10次且VQI均值最低的10个小区:
从上表能够看出TOP10小区对全网VQI分值阻碍较小,别离从覆盖、干扰、告警、拥塞、空口质量指标方面对TOP10小区进行分析:
可看出TOP10小区不存在告警、UP干扰、拥塞、告警等现象,地理化显示TOP10小区没有区域共性,TOP10小区上行BLER都较高,致使TOP 10小区VQI低的要紧缘故为上行误码率高。
5.1.3TOP终端性能分析
利用NASTAR统计一周终端VQI分值,挑选“VQI报告数”大于50,VQI均值最低的TOP 10终端排名如下:
统计TOP 10终端VQI分值对全网的阻碍如下表,TOP10终端数量占全网终端数的%,VQI报告数占总报告数的%,小于BAD门限报告数占比为%,可见VQI TOP10终端对全网阻碍较小,也不存在阻碍专门大的终端。
5.2VQI 提升优化
5.2.1外环功控参数优化
➢参数合理性分析
利用PCHR挑选三门峡RNC01一天语音业务数据,统计SIR目标值所在区间的占比情形如下表,SIR目标值处于“SIRTarget等于MIN_SIRTarget的次数”最多,说明UE语音业务通话质量能达到网络要求的概率较高。
“上行业务BLER大于BLERTarget 持续2个以上的外环功控调整周期的次数”占比为17%,说明没有知足收敛于BLER Target的要求,需要升高上调步长,及时功控,快速知足无线链路要求。
结合现网的外环功控参数、BLER指标、UE发射功率指标进行分析,三门峡RNC01的UE发射功率较低、BLER指标较高、“BLER目标值”参数设置较高,需要降低“BLER 目标值”,提高语音业务质量要求。
➢优化方案
7月23号在三门峡RNC01分宏站和室分2个场景进行语音业务外环功控参数优化。
考虑宏站小区的干扰要远大于室分小区的干扰,在话务量较高的忙时段,若是宏站场景也设置较小的目标BLER会引发高干扰产生,因此将室分场景“BLER目标值”改成-33,宏站场景改成-25。
➢优化成效
统计三门峡RNC01语音业务外环功控参数修改前后一周的各项指标如下:
2012/7/27 SMHWRNC01 % % % % % % % % 2012/7/28 SMHWRNC01 % % % % % % % % 2012/7/29 SMHWRNC01 % % % % % % % % 2012/7/30 SMHWRNC01 % % % % % % % % 对照参数调整前后指标,统计全网所有小区的VQI均值平均提升,CS域上行BLER 指标提升%,CS域无线接通率和CS域无线掉话率都有%改善,RNC内接力切换成功率提升%。
➢MR数据评估成效
利用MR数据评估参数修改前空口质量指标,统计修改前3天MR数据、修改后2天MR数据,集团公司考核空口质量指标统计如下表:
修改前修改后
上行BLER大于2%采样点占比%%
下行BLER大于2%采样点占比%%
UE发射功率均值
UE发射功率>16dBm占比%%
弱覆盖小区占比%%
UPPTS干扰小区占比%%
从表能够看出语音业务外环功控参数修改后,上行BLER改善幅度较大,下行BLER 有小幅度改善,全网UE发射功率平均值抬升,弱覆盖小区占比和UPPTS干扰小区占比都有改善。
➢外场DT测试MOS分值对照
对照外环功控参数修改前后外场测试MOS分值指标,在“ATU路测治理平台”中别离提取修改前“7月17号上午和下行的数据汇总”和修改后“7月24号上午和下行的数据汇总”,对照参数修改前后MOS分值区间占比如下,可看出在参数修改后MOS 分值提升明显:
MOS 分值指标1<
=x
<2
2<
=x
<
<=
x<
<=
x<3
3<
=x
<
<=x
<
<=x
<
<=x
<
<=x
<
<
=x
<5
语音
MOS
质量
修改
前% % % % % % % % % %
%
修改
后% % % % % % % % % % %
优化%
优化%
5.2.2TOP小区处置
针对三门峡VQI TOP小区进行优化,通过网络参数及配置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结合PCHR、NASTAR、话统、MML参数配置等数据,制定以参数优化手腕为要紧手腕,别离从邻区、频点、扰码、功率、切换参数、载频及时隙优先级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优化。
共优化调整20个小区的无线参数,统计对照优化前后指标,所有小区VQI值平均提升。
提升
TOP N小区参数优化调整记录表:
三门峡VQI
TOP小区调整记录.xlsx
6VQI分析优化思路
6.1小区级优化思路
小区级VQI优化主若是在日常优化中,从无线网络侧提取小区级VQI数据,进行TOP小区分析,找出致使VQI低的缘故,提出解决方案,优化思路流程如下:
致使小区级语音业务质量差VQI值降低的缘故分为以下几类,上行干扰、弱覆盖、同频干扰、频繁切换等几个缘故,下面将别离对每一个具体缘故进行案例分析。
6.1.1上行干扰致使语音质量差
【原理说明】
上行干扰会阻碍UE的上行信道质量,当用户在进行语音业务时上行误码会增多,致使VQI分值下降。
【问题描述】
OMC统计语音业务质量VQI TOPN小区,发觉上村粮库_2小区(CI:22021)VQI分值较低,在250左右,语音质量为Bad所占比例最高达到50%以上,如下表:
【问题分析】
1、查询该小区设备运行状态,该小区没有任何告警,驻波比正常,设备运行良好,排除设备问题;
2、查询该小区上行全天平均ISCP干扰强度如下表,可看出该小区的3个载频在21日和22日Uppch、Ts一、Ts2存在较强的干扰,极可能存在外部干扰;
【处置方法及成效】
23日~26日,监控该小区上行干扰指标,发觉UppchIscp、Ts1Iscp、Ts2Iscp恢复正常,上行干扰已经排除,如下表:
在上行干扰排除后,该小区VQI均值也恢复正常,如下表:
以上小区指标统计可看出随着上行干扰的减小,小区VQI均值明显提升。
上行干扰不但会阻碍本小区的VQI分值,还会引发其他小区向本小区切换失败后致使其他小区的质差,在日常优化中需要及时监控网络的上行干扰强度,保证语音业务质量。
6.1.2弱覆盖致使语音质量差
【原理说明】
在弱覆盖区域,功率操纵无法跟上无线质量恶化,致使语音误码增多,语音业务质量下降。
【问题描述】
OMC统计语音业务质量VQI TOPN小区,发觉后川_2小区(CI:11692)语音VQI较低,VQI均值为300左右,语音质量为Bad所占比例在30%以上,如下表:
【问题分析】
1、查询该小区设备运行状态,该小区没有任何告警,驻波比正常,设备运行良好,排除设备问题;
2、后台查询该小区全天上行ISCP值正常,排除ISCP问题;
3、检查周围主频点和辅频点散布情形,不存在同频干扰问题,排除频点干扰问题;
4、PCHR统计该小区的全天起呼电平为-84dBm,在该小区起呼的用户平均电平较低。
同时观看该小区地理环境,发觉该小区与周围小区距离较远,与最近小区距离为800米,该小区为边缘覆盖小区,查询该小区的PCCPCH单码道功率为33dBm,地理位置如以下图:
5、分析该小区其他KPI指标,该小区每日CS域3G-2G切换尝试次数超级少,基于该小区为边缘覆盖小区,通话进程中处于弱覆盖的概率较大,调整该小区的异系统切换门限,使其更快切换到G网,较少弱覆盖区域通话时刻。
日期小区号小区名起呼电平
值(dBm)
CS域
3G-2G切
换尝试次
数(小区)
CS域
3G-2G切
换成功次
数(小区)
CS域
3G-2G切
换失败次
数(小区)
CS域3G
切换2G
成功率(小
区)
2012-7-20 11692 后川_2 2 1 1
2012-7-21 11692 后川_2 1 1 0 1 2012-7-22 11692 后川_2 2 2 0 1
【处置方法及成效】
7月23日将后川_2 CS业务利用频率RSCP质量门限由-92调整为-88,切换时延由D1280调整为D640。
对该小区处置后,CS域3G-2G切换尝试次数明显增多,VQI指标有提升,语音质量为Bad所占比例也有下降,如下表:
通过以上案例能够看出,弱覆盖会致使VQI值变差,降低用户语音通话质量,可通过PCHR统计小区起呼电平,查看该小区覆盖情形,同时结合地理环境和参数配置情形,适当调整相关功率和2/3G相关参数。
6.1.3同频干扰致使语音质量差
【原理说明】
TD扰码较短,可用频点较少,同频干扰抑制较差,由于计划不合理的同频小区对打致使语音质量差普遍较多。
【问题描述】
OMC统计语音业务质量VQI TOPN小区,发觉上村_3小区(CI:11343)语音VQI均值为350左右,如下表:
【问题分析】
1、查询该小区设备运行状态,该小区没有任何告警,驻波比正常,设备运行良好,排
除设备问题;
2、后台查询该小区全天ISCP值正常,排除ISCP问题;
3、关联分析该小区的KPI指标,指标正常;
4、对周围小区频点环境进行排查,发觉该小区与上村粮库_3同主频对打,另外上村_3小区R4载波最高优先级频点10104与周围3个小区R4载波最高优先级同频对打,业务信道存在同频干扰,造成语音质量变差。
【处置方法及成效】
7月17日将上村粮库_1小区主频点由10080修改成10088;上村_3小区R4载波优先级为100的频点由10104修改成10120,优化处置后,VQI指标有明显的提升,如下
表:
通过以上案例能够看出,同频干扰对VQI分值阻碍较大。
但由于TD系统目前可用频点较少,在宏站小区间存在同频干扰的情形普遍存在,能够通过调整频点扰码和载频优先级来幸免强干扰。
6.1.4频繁切换致使语音质量差
【原理说明】
TD系统内接力切换时延在200ms以上,切换进程中上下行伴随不同程度的丢帧,VQI计算公式已考虑此因素,每发生一次切换,VQI分值计算均按Count“切换常量”设置进行相应扣减,致使VQI值更低。
【问题描述】
OMC统计语音业务质量VQI TOPN小区,发觉实验小学_3小区(CI:30022)21日和22日语音VQI较低,VQI均值为280左右,语音质量为Bad所占比例在25%左右,如下表:
【问题分析】
1、查询该小区设备运行状态,该小区没有任何告警,驻波比正常,设备运行良好,排除设备问题;
2、后台查询该小区全天ISCP值正常,排除ISCP问题;
3、利用PCHR统计该小区起呼电平正常,不存在弱覆盖现象;
4、分析该小区的KPI指标,该小区各项指标正常,可是该小区的切换次数较多,该小区与建委_2小区天天切换次数都在1500以上,观看该小区地理环境,发觉该小区与建委_2小区(CI:30262)方位角对打,距离只有250米,容易发生乒乓切换,如以下图:
【处置方法】
7月23日下午,将实验小学3小区与建委_2小区的接力切换的CIO由0调整为-6。
【处置成效】
对该小区处置后,实验小学3小区与建委_2小区的接力切换尝试次数明显减少,所占比例下降,VQI指标有所提升,语音质量为Bad所占比例也有下降:
日期小区名30022-30262接
力切换次数
语音质量为Bad
所占比例
VQI均值
2012/7/21 实验小学_3 1506 %
2012/7/22 实验小学_3 1679 %
2012/7/23 实验小学_3 1958 %
2012/7/24 实验小学_3 1321 %
2012/7/25 实验小学_3 1234 %
通过以上分析能够取得,较多的切换次数会致使VQI均值差,针对此类问题,能够通过减少切换次数的方式进行小区级VQI的提升。
6.2用户级分析思路
用户级VQI分析要紧应用是用户投诉分析和VIP用户主导关切,在用户级分析进程中,除弱覆盖和干扰会致使语音质量降低,频繁切换、小区更新、异系统切换失败是致使语音质量低、用户感知差的要紧缘故,专门是在异系统切换失败和小区更新进程中,用户感知会急剧恶化,很容易致使用户主动释放通话。
下面从这3个缘故别离进行全网统计和案例分析。
6.2.1频繁切换案例分析
【原理说明】
TD系统内接力切换时延在200ms以上,切换进程中上下行伴随不同程度的丢帧,VQI计算公式已考虑此因素,每发生一次切换,VQI分值计算均按Count“切换常量”设置进行相应扣减,因此频繁切换致使VQI值更低。
【现网统计】
统计RNC01一天PCHR数据,切换频率(切换次数/通话时刻秒)大于1%的语音通话次数占总次数的比例为38%,切换频率大于1%话单的VQI值小于330占比在70%以上,VQI值散布图如下,但是RNC01所有话单中VQI值小于330占比仅为%,说明切换频率高对VQI值阻碍专门大。
【案例分析】
挑选一天PCHR数据,IMSI“0753661”用户一天语音通话16次,其中11次通话VQI均值小于300,语音质量较低。
上表可看出用户所处位置覆盖较好,分析该用户的在所有通话均处于“陕县火车站”站点周围,所有切换次数全数发生在“陕县火车站”宏站的3个小区间,“陕县火车站”站点处于TD覆盖边缘,用户所处区域不存在同频干扰情形。
PCHR统计该用户切换频率超级高,16次通话中,其中有9次切换频率大于1%,常常显现上行BLER在品级5~6内的情形,说明多次显现BLER>%的现象致使的上行语音质量很差,阻碍语音质量。
从该用户分析中可看出,切换频率太高对VQI值的阻碍较大,能够对小区进行天馈和切换参数的调整,优化切换带,减少切换,提高语音质量。
6.2.2小区更新案例分析
【原理说明】
T313(默许5秒)是连接模式下UE检测无线链路失败的按时器。
当UE从L1检测到持续N313(默许20桢)个同步指示后停止T313按时器。
一旦T313超时,UE上报缘故值为RL FAILURE的CELL UPDATE消息通知RNC空中接口下行失步。
T313设置的越大,UE发觉RL下行失步的时刻就越长,现在刻内相关资源无法及时释放,也无法发起恢复操作或响应新的资源成立请求,阻碍用户的感知。
T313设置的越小,UE发觉到RL偶而的闪断就越灵敏,从而致使频繁对本来能够迅速自我恢复的RL上报CELL UPDATE消息,造成没必要要的小区更新,增加了处置负荷。
综上,Cellupdate进程需要通过秒无线链路失步,和Cellupdate小区重选信令进程,一样语音终端小区更新时长在10秒以上,此进程易致使而主(被)叫主动拆线。
【现网统计】
依照三门峡RNC01的一天的PCHR数据计算,共发生373次cellupdate事件,发生
cellupdate情形的通话VQ散布如以下图,小于330分的比例占55%以上,但是RNC01所有话单中VQI值小于330占比仅为%,小区更新致使语音质量较差,对用户感知阻碍专门大。
【案例分析】
PCHR统计用户(IMSI:7600364)在与对端号码“056”第一次通话成立完成,信令流程如以下图:
通话进程中该用户UE上报“CELL Update”,缘故为“RadioLink Fail”,说明用户
的下行链路已经失步,现在无法听到对端的声音,在小区更新完成后,用户主动释放通话,属于正常挂断,本次通话VQI均值为181,信令流程如以下图:
在上一次通话终止30秒后,该用户再次拨打和上次通话一样的对端号码(056),再次说明用户在上次通话中是由于小区更新致使用户主动拆线,如以下图:
经以上案例分析可看出,不管小区更新有没成功,对用户的语音感知度阻碍超级严峻,在网络优化进程中,应减少小区更新发生的次数,需要从覆盖、干扰、切换方面进行优化。
6.2.3异系统切换失败案例分析
【原理说明】
异系统间切换进程中,物理信道失败将返回到3G网络,中间信令进程语音交互终端,阻碍用户感知,Reloc等待系统间切换完成按时器/ RELOCUTRANHOCMPTMR一样设置5~7秒,故发生此事件对语音流交互阻碍专门大,一样用户会因语音流中断而挂机当即重呼。
TD网络侧在下发HANDOVER FROM UTRAN以后,终端答复了HANDOVER FROM UTRAN FAILURE,其中携带的缘故值是物理信道失败,在互操作失败缘故统计中,该缘故是当前CS互操作失败的top1缘故,占90%以上。
【现网统计】
依照三门峡RNC01的一天的PCHR数据统计,共发生了88次CS域异系统切换失败(包括所有的切换失败缘故),发生切换失败的通话VQI小于330分的比例占70%,语音质量较差,但是RNC01所有话单中VQI值小于330占比仅为%,故异系统切换失败对语音感知阻碍专门大。
【案例分析】
用户(IMSI:7101566)在一次语音通话中,发生异系统切换失败,失败缘故为“物
理信道失败”,随后UE返回T网,用户主动挂断通话,用户感知受到严峻阻碍,本次通话VQI均值为279,信令如以下图:
异系统切换失败对用户感知阻碍较大,需要从系统间切换参数及G网邻区等方面进行优化,缘故分析:
a)目标GSM小区缘故:干扰较大或存在快衰,终端与GSM小区同步和接入进
程失败
b)终端测量缘故
⏹GSM邻小区存在同频邻小区,致使终端测量的GSM目标小区RSSI值虚
高;
⏹在配置GSM同频邻小区的情形下,部份终端不能正确解析BISC码,致
使上报的邻区和实际切换不是同一个小区,展讯和联芯都存在此问题;
⏹配置错误:GSM邻小区信息未正确配置致使终端在上报测量报告后,网
络侧资源预备完成,可是在同步时不能成功;
c)终端本身bug
展讯芯片有如下问题致使物理信道失败较高
⏹2G网络“伪频点”配置致使终端死机现象;
⏹终端上报RSSI值很小的GSM邻区,致使切换失败;
⏹终端不支持A5-2加密算法,致使切换流程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