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市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肇庆市中小学教学质量评估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统一检测题
高一语文
本试卷共6页,17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所在县(市、区)、姓名、试
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卷上对应位置,再用2B铅笔将准考证号涂黑.
2.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写在试卷或草稿纸上.
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
域内相应的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在答题区内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58分)
(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16分)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A.古之学者必有师
B.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C.吾从而师之
D.闻道有先后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
A.①师道之.不复,可知矣②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B.①择师而.教之②而.耻学于师
C.①其皆出于此乎.②生乎.吾前
D.①不拘于时②学于余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中的“耻”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C.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D.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4.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7分)
(1)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3分)
(2)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4分)
(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18分)
宋玉对楚王问
楚襄王问于宋玉曰:“先生□有遗行与?何士民众庶不誉.之甚也!”
宋玉对曰:“唯,然。
有之!愿大王宽.其罪,使得毕其辞。
“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
引商刻羽,杂□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
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故鸟有凤而鱼有鲲。
凤皇上击九千里,绝.云霓,负苍天,足乱浮云,翱翔□杳冥之上;夫藩篱之鷃,岂能与之料天地之高哉!鲲鱼朝发昆仑之墟,暴鬐于碣石,暮宿于孟诸。
夫尺泽之鲵,岂能与之量江海之大哉?
故非独鸟有凤而鱼有鲲,士亦有之。
夫圣人瑰意琦行,超然独处,世俗之民,又安.知臣之所为哉?”
(选自《古文观止·楚辞》)5.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5分)
(1)何士民众庶不誉.之甚也(2)愿大王宽.其罪
(3)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4)绝.云霓,负苍天
(5)又安.知臣之所为哉
6.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虚词,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先生□有遗行与
②杂□流徵
③翱翔□杳冥之上
A.其、以、乎 B.岂、之、以 C.岂、以、乎 D.其、之、于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A.楚襄王责问宋玉是否有不检点的行为,宋玉承认有这种情况,且并没为自己作辩解。
B.宋玉所拟设的“歌于郢中”之客的故事,意在得出曲高和寡的结论。
C.宋玉以凤与鷃、鲲与鲵作比照,又以圣人与世俗之民对比,是为了说明自己的绝凡超俗,卓尔不群,其所作所为不为芸芸众生所理解,不足为怪。
D.“世俗之民,又安知臣之所为哉!”这句话既是对诽谤者的有力回击,也表现了自己孤傲清高的情怀。
8.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7分)
(1)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3分)
(2)夫藩篱之鷃,岂能与之料天地之高哉?(4分)
9.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8分)
行香子
七夕
李清照
草际鸣蛩①,惊落梧桐。
正人间天上愁浓。
云阶月地,关锁千重。
纵浮槎②来,浮槎去,不相逢。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
想离情别恨难穷。
牵牛织女,莫是离中。
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注】①蛩:这里指蟋蟀。
②槎:往于海上和天河之间的木筏。
(1)该词上片抒发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4分)
(2)该词下片连用三个“霎儿”,请结合全词加以赏析。
(4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6分)
(1)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2)吾尝终日而思矣,;吾尝跂而望矣,。
(荀子《劝学》)(3)斩木为兵,天下云集响应,。
(贾谊《过秦论》)
(4),白帝城高急暮砧。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5),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李白《蜀道难》)
(6)嘈嘈切切错杂弹,。
,幽咽泉流冰下难。
(白居易《琵琶行》)
(7),,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8),谁怕?。
(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9),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李清照《声声慢》)
二、(32分)
(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题。
(13分)
①著名的黑猩猩研究者珍妮·古多尔发现,幼小的黑猩猩常常玩这样的游戏:用手掌舀一点儿水,用牙齿嚼烂树叶,来汲取手掌中的水。
而成年黑猩猩在干旱的季节,就是用嚼烂的树
叶汲取树洞中的水解渴的。
根据这样的发现,一些科学家认为,游戏行为是未来生活的排演或演习,游戏行为使得动物从小就能熟悉未来生活中要掌握的各种“技能”,例如追逐、躲藏、搏斗等等,熟悉未来动物社会中将要结成的各种关系。
这对于动物将来的生存适应是非常重要的。
这种假说可以称为“演习说”,基本观点是“游戏是生活的演习”。
②有一些科学家不同意“演习说”。
他们指出,游戏行为并不限于幼小动物,成年动物也同样需要。
他们举出不少成年动物游戏的例子。
对于成年动物来说,不存在用游戏来演习生活的需要。
他们还指出,有些动物的游戏与生存适应毫无关系,例如河马喜欢玩从水下吹起浮在水面上的树叶的游戏,渡鸦喜欢玩从雪坡上滑下的游戏等。
这些科学家认为,动物游戏是为了“自我娱乐”,而“自我娱乐”是动物天性的表现,正像捕食、逃避敌害、繁殖行为等是动物的天性一样。
越是进化程度高、智力发达的动物,这种“自我娱乐”的天性越强。
游戏正是这种自我娱乐的集中表现。
通过自得其乐的游戏,使动物紧张的自然竞争生活得到某种调剂和补偿,使它们在生理上、心理上容易保持平衡,从而得到一定的自我安抚和自我保护。
因而,不仅幼小动物,成年动物也需要游戏。
以上假说可以称为“自娱说”。
11.“这对于动物将来的生存适应是非常重要的”一句中的代词“这”指代什么?(3分)12.根据第①段文字,请给“演习说”下个定义。
(4分)
13.请结合所选这两段文字简要谈谈本文是如何体现科普文的文艺性的。
(6分)
(二)
阅读下面的《红楼梦》选段,完成14—16题。
(19分)
宝玉看着晴雯、麝月二人打点妥当,送去之后,晴雯、麝月皆卸罢残妆,脱换过裙袄。
晴雯只在熏笼上围坐。
麝月笑道:“你今儿别装小姐了,我劝你也动一动儿。
”晴雯道:“等你们都去尽了,我再动不迟。
有你们一日,我且受用一日。
”麝月笑道:“好姐姐,我铺床,你把那穿衣镜的套子放下来,上头的划子划上,你的身量比我高些。
”说着,便去与宝玉铺床。
晴雯“嗐”了一声,笑道:“人家才坐暖和了,你就来闹。
”此时宝玉正坐着纳闷,想袭人之母不知是死是活,忽听见晴雯如此说,便自己起身出去,放下镜套,划上消息,进来笑道:“你们暖和罢,都完了。
”晴雯笑道:“终久暖和不成的,我又想起来,汤婆子还没拿来呢。
”麝月道:“这难为你想着!他素日又不要汤婆子,咱们那熏笼上暖和,比不得那屋里炕冷,今儿可以不用。
”宝玉笑道:“这个话,你们两个都在那上头睡了,我这外边没个人,我怪怕的,一夜也睡不着。
”晴雯道:“我是在这里睡的,麝月,你往他外边睡去。
”说话之间,天已二更,麝月早已放下帘幔,移灯炷香,伏侍宝玉卧下,二人方睡。
晴雯自在熏笼上,麝月便在暖阁外边。
至三更以后,宝玉睡梦之中便叫袭人。
叫了两声,无人答应,自己醒了,方想起袭人不在家,自己也好笑起来。
晴雯已醒,因笑唤麝月道:“连我都醒了,他守在旁边还不知道,真是个挺死尸的!”麝月翻身打个哈气,笑道:“他叫袭人,与我什么相干!”因问:“作什么?”宝玉说:“要吃茶。
”麝月忙起来,单穿红绸小棉袄儿。
宝玉道:“披上我的袄儿再去,仔细冷着。
”麝月听说,回手便把宝玉披着起夜的一件貂颏满襟暖袄披上,下去向盆内洗洗手,先倒了一钟温水,拿了大漱盂,宝玉漱了一口,然后才向茶槅上取了茶碗,先用温水涮了一涮,向暖壶中倒了半碗茶,递与宝玉吃了;自己也漱了一漱,吃了半碗。
晴雯笑道:“好妹妹,也赏我一口儿。
”麝月笑道:“越发上脸儿了!”晴雯道:“好妹妹,明儿晚上你别动,我服侍你一夜,如何?”麝月听说,只得也服侍他漱了口,倒
了半碗茶与她吃过。
麝月笑道:“你们两个别睡,说着话儿,我出去走走回来。
”晴雯笑道:“外头有个鬼等着你呢。
”宝玉道:“外头自然有大月亮的,我们说话,你只管去。
”一面说,一面便嗽了两声。
麝月便开了后房门,揭起毡帘一看,果然好月色。
晴雯等他出去,便欲唬他玩耍。
仗着素日比别人气壮,不畏寒冷,也不披衣,只穿着小袄,便蹑手蹑脚的下了熏笼,随后出来。
宝玉笑劝道:“看冻着,不是顽的。
”晴雯只摆手,随后出了房门。
只见月光如水,忽然一阵微风,只觉侵肌透骨,不禁毛骨森然。
心下自思道:“怪道人说热身子不可被风吹,这一冷果然利害。
”一面正要唬麝月,只听宝玉高声在内说道:“晴雯出去了!”晴雯忙回身进来,笑道:“哪里就唬死了他?偏你惯会这蝎蝎螫螫老婆汉像的!”宝玉笑道:“倒不为唬坏了他,头一件你冻着也不好;二则他不防,不免一喊,倘或惊醒了别人,不说咱们是玩意儿,倒反说袭人才去了一夜,你们就见神见鬼的。
你来把我的这边被掖一掖。
”晴雯听说,便上来掖了掖,伸手进去,渥一渥时,宝玉笑道:“好冷手!我说看冻着。
”一面又见晴雯两腮如胭脂一般,用手摸了一摸,也觉冰冷。
宝玉道:“快进被来渥渥罢。
”
一语未了,只听“咯噔”的一声门响,麝月慌慌张张的笑了进来,说道:“吓了我一跳好的,黑影子里,山子石后头,只见一个人蹲着。
我才要叫喊,原来是个大锦鸡,见了人,一飞飞到亮处来,我才看真了。
若冒冒失失一嚷,倒闹起人来。
”一面说,一面洗手。
又笑道:“晴雯出去,我怎么不见?一定是要唬我去了。
”宝玉笑道:“这不是他?在这里渥呢!我若不叫的快,可是倒唬一跳。
”晴雯笑道:“也不用我唬去,这小蹄子已经自惊自怪的了。
”一面说,一面仍回自己被中去。
麝月道:“你就这么‘跑解马’似的,打扮得伶伶俐俐的出去了不成?”宝玉笑道:“可不就这么出去了。
”麝月道:“你死不拣好日子!你出去站一站,把皮不冻破了你的。
”说着,又将火盆上的铜罩揭起,拿灰锹重将熟炭埋了一埋,拈了两块素香放上,仍旧罩了,至屏后重剔了灯,方才睡下。
晴雯因方才一冷,如今又一暖,不觉打了两个喷嚏。
宝玉叹道:“如何?到底伤了风了。
”麝月笑道:“他早起就嚷不受用,一日也没吃碗正经饭。
他这会子不说保养些,还要捉弄人。
明儿病了,叫他自作自受。
”宝玉问:“头上可热?”晴雯嗽了两声,说道:“不相干,哪里这么娇嫩起来了。
”说着,只听外间房中十锦格上的自鸣钟“当当”的两声,外间值宿的老嬷嬷嗽了两声,因说道:“姑娘们睡罢,明儿再说笑罢。
”宝玉方悄悄的笑道:“咱们别说话了,又惹他们说话。
”说着,方大家睡了。
(节选自《红楼梦》第五十一回)
14.请给以上节选的这部分文字拟个简短的标题,要最能揭示这部分内容的神采。
不超过10个字。
(4分)
15.从节选这部分内容看,宝玉、晴雯和麝月待人处事的各自特点是怎样的?请结合文中具体描写作简要分析。
(9分)
16.节选这部分写到晴雯伤风,这和后文写到的涉及晴雯的什么情节有关?属于什么写法?请简要作答。
(6分)
三、(60分)
17.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近期以来,在网络媒体上,一些公众人物“语不惊人死不休”。
某知名电视台主持人被曝出让人咋舌的不当言论;某网络红人在调教宠物狗时配以“逆天”旁白并将其搬上微博,在遭遇批评后的第一反应竟是大爆粗口……这些现象引起人们的思考。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②写议论文,文体规范;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肇庆市中小学教学质量评估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统一检测题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
一、(58分)
1.D(A学者:古义为求学的人;今义为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B众人:古义为一般的人;
今义为大家、许多人。
C从而:古义为跟从、并且,是两个词;今义是连词,表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
)
2.A(都是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而①表承接关系,不译,②表转折关系,却;C乎①疑问语气词,吧,②相当于介词“于”,在;D于①表被动,当“被”讲,
②介词,跟。
)
3.C(C是使动用法,其他是意动用法)
4.( 1)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了,我看不出他们有什么明智的呢。
(3分。
“小学”、“明”各1分,大意1分。
)
(2)那个人与某人年龄相近,修养和学业也差不多,(怎么能称他为老师呢?)以地位低的人为师,足以感到羞愧,称官位高的人为师就近于谄媚(4分。
“相若”、“位
卑”和“官盛”各1分,大意1分。
)
5.(1)誉:称赞(2)宽:宽恕(3)属:接续
(4)绝:穿越(5)安:哪里
(评分标准:5分,答对一个给1分)
6.A
7. A(面对楚襄王的责问,宋玉不得不为自己辩护,然而整篇应对之词,却又没有一句直
接为自己申辩的话,而是引譬设喻,借喻晓理。
)
8.(1)这样看来,歌曲越是高雅,合唱的人也就越少。
(3分。
“是”、“和”各1分,大意1分。
)
(2)那跳跃在篱笆下面的小鷃雀,岂能和它一样了解天地的高大。
(4分,“岂”、“之”、“料”各1分,大意2分。
)
参考译文:
楚襄王向宋玉问道:“先生难道有什么不好的行为吗?为什么广大士民都说您不好呢?”
宋玉回答说:“是的,不错,有这么回事。
但希望您能宽恕我的过失,让我把话说完。
”
“有一位在郢都唱歌的客人,开始他唱《下里》、《巴人》,都城里聚集起来跟着唱的有数千人,接着他唱《阳阿》、《薤露》,都城里聚集起来跟着唱的有数百人,后来他唱《阳春》,《白雪》,都城里聚集起来跟着唱的不过几十人,最后他时而用商音高歌,时而以羽声细吟,其间杂以宛转流利的徵音,这时都城里聚拢来跟着唱的不过数人而已。
这说明他唱的歌越是高深,能跟着和唱的就越少。
”
“故此,鸟中有凤凰而鱼中有大鲲。
凤凰拍击空气,直上九千里的高空,贯穿云霞,背负青天,在高渺的天空展翅翱翔;而那跳跃于篱笆之间的鷃雀,哪能和风凰同样衡量天地的高大呢?鲲鱼早上从昆仑大山出发,在碣石晒背曝鳍,晚上在孟诸大泽投宿;那处于小小池塘之中的鱼儿,怎能与大鲲一样测知江海的浩瀚呢?不只是鸟中有凤鱼中有鲲啊!在‘士’
中也有出类拔萃的人物。
那些高洁的人物有如美玉一般的品行,超世独立;而那些世上的凡夫俗子又怎能理解我的行为呢?”
9.(1)(4分)上片从人间写到天上,在云阶月地的星空中,牛郎织女被千重关锁阻隔,只有在如浩渺星河中的划着木筏,游来荡去,终不得相会聚首。
(2分)借感叹牛郎、织女离愁之浓重,来抒发自己与之同病相怜的浓重的离愁。
(1分)也有对牛郎织女因阻隔极深不得团聚的深切同情。
(1分)
(2)(4分)叠用三个“霎儿”,写天气阴晴不定,忽风忽雨(1分),该不是牛郎、织女的相会又受到阻碍了吧。
(1分)将离别的幽怨表现的淋漓尽致,(1分)同时也增添了词的音乐美。
(1分)
10.
(1)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2)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3)揭竿为旗赢粮而影从
(4)寒衣处处催刀尺
(5)地崩山摧壮士死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6)大珠小珠落玉盘冰泉冷涩弦凝绝
(7)落日楼头断鸿声里
(8)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
(9)满地黄花堆积独自怎生得黑
二、(32分)
11. 指代“熟悉未来生活中要掌握的各种‘技能’”和“熟悉未来动物社会中将要结成的各种关系”。
(3分)
12. “演习说”是科学家针对动物为什么游戏而提出的动物的游戏行为是未来生活的排演或演习的一种假说。
(4分)
13. 科普文的艺术性主要体现在形象性和趣味性这两个方面,即要“生动形象,引人入胜”。
对一般读者而言,动物游戏行为研究是一门比较陌生的科学。
为了将动物游戏的动机这一科学原理说清楚,作者通过举例,给读者以具体实在的感性形象。
同时,浅显的语言,形象的描写,将抽象的、枯燥的知识说得具体、生动,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6分。
意思对即可,能结合具体的材料进行分析更好。
)
14. 怡红院寒夜温情图。
(4分)
15. ①宝玉的周到体贴而可亲
②晴雯的滑狭任性而可爱
③麝月的温顺勤谨而可心
(9分。
每个3分,其中特点2分,分析1分。
)
16. 和后文的“勇晴雯病补雀金裘”的情节直接相连(答与晴雯这次伤风有关的其他情节也可酌情给分)。
属于伏笔的写法。
(6分,前后各3分。
)
三、(60分)
17. (60分)作文评分细则另行制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