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步振荡解列安自装置相位角原理阐述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1 8 0 o两个状态之1 司来回翻转 。 4 ) 在E 1 和E 2 摆开 1 8 0 o、 即功角 6=1 8 0 。时 , 振荡 电流 I 最大 , 且相位 角 西穿越 9 0 。或 2 7 0  ̄, 可利
用此 特 点作 为相位 角起 动判 据 。
1 . 2 相 位角 判据 确定
图 2 振荡中心在 MB之间 。 M点处于送端 ( f l >f 2 )
1 . 1 . 7 失步振荡时相位角的变化规律 1 ) 振荡 中心在装置安装处的正方向 , 当M 点处 于送端时 , 从0 。到 1 8 0 。周期变化 ; 当M 点处于受 端时 , 西 从1 8 0 。到 0 。周期变化。
3 6 0 。, 相位角 在 1 8 0 。 ~3 6 0 。之间的变化时间很 短暂 。 以上 3 种情况下相位角变化的共同点是每个周 期都经过 0 。 ~1 8 0  ̄。
1 . 1 . 6 振荡中心在 M点 , M 点处于受端 f f 1 < f 2 ) 不论初 始无功的方 向如何, 西变化轨迹基本是 方波形状 , 在1 8 0 。与 0 。两个状态之间来回翻转 , 见
i . 1 . 5 振 荡 中心在 M 点 , M 点处 于送 端 ( f 1 >f 2 )
不论初始无功 的方向如何, 变化轨迹 基本是转 , 见
图6 中a 表示。
3 )当初始无功为受进时 , M 点相位角 的变化如 图2 ( c ) 所示, 0 。≤ ≤3 6 0 。, 每 个周期从 0 o变到
图6 中b 所示。
握
t a J … I b J BI Ez 【 c )L1 ‘ E 2
1 8 0
3 60 ’
;
1 80
36 0
[
f a ) M 点处于送端 ( f l >/ 2 )
f b ) M 点处于受端 ( f l <f 2 )
图6 M 点 处 于振 荡 中心 时 相 位 角 的 变 化
1 . 1 . 3 振 荡 中心在 A M之间 , M 点处 于送 端 ( f 1 >f 2 )
M 点初始无功 Q> 0 、 Q=0 、 Q<0 三种工况下相
位 角 的 变 化 分别 如 图 4 中a 、 b 、 c 所示 , 三 种 工况 的共
同点是相位角 西 每个周期都经过 3 6 0 。~1 8 0 。。
发电技术 o P O W E R T E C H N O L O G Y
1 . 1 . 1 振 荡 中心 在装置 安装 处的正 方向 ( 即 MB之
间) , M 点 处于送 端 ( f 1 >f 2 )
同点是相位 角 每个周期都经过 1 8 0 。
1 ) 初始无功为送 出方向时 , M点相位角的变化 如图2 所示 , 0 。< <1 8 0 。, 相位 角 每个周期在
1 . I . 4 振 荡 中心 在 AM之 间 , M 点处 于 受端 ( f 1 <f 2 )
M点初始无功 Q> 0 、 Q= 0 、 Q< 0 三种工况下相 位 角的变化分别如图 5 中a 、 b 、 c 所示 , 三种工况的共
8 2
( b ) ) , 把 I 一Ⅳ作 为振 荡中心附近判断 区 ( 见图 7 一
1 . 1 . 2 振荡 中心在 MB之 间 , M 点处 于 受端 ( f 1 <f 2 )
M 点初始无功 Q>0 、 Q=0 、 Q< 0 3 种工况下相
位角的变化分别如图 3 中a , b 、 C 所示 , 3 种工况的共同
点是相位角 西 每个周期都经过 1 8 0 。~0 。。
0 。 ~1 8 0 。内从小往大变 , 达到最高点后迅速降到最
低点。
图 5 振荡 中心在 A M 之 间。 M点处 于受端 ( f l <f 2 )
2 ) 当初始无功为零时 , M 点相位 角的变化如 图 2 - b 所示, 0 。≤ ≤1 8 0 。, 每个周期从 0 。 变 到 1 8 0 。, 相位角 在达到 1 8 0 o后突变到 0 。。
系统正 常情 况下一 般运行在 I 区 或 Ⅳ区 。根 据上 述 失步振荡 过程 中在各种 工况下 相位角 的变化规 律, 把 I 一 Ⅱ一 Ⅲ一 Ⅳ作 为 正方 向判 断区 ( 见图7 ( a ) ) , 把 Ⅳ一 V一 Ⅵ一 I 作为反方向判断区 ( 见图 7
图 4 振荡 中心在 A M之 间。 M点处 于送 端 ( f l > f 2 )
首先把 4 个象限的角度划分六个区: 西1 ~ 2 为
I区 , 2 ~9 0 。为 Ⅱ区 , 9 0 。一 3 为 Ⅲ区 , 3 一
4 为 Ⅳ区 , 4 ~2 7 0 。 为 V区 , 2 7 0 。 一西1 为 Ⅵ区。
( b)E 1 = E 2 ( c )E】 <E 2
2 ) 振荡中心在装置安装处 的反方向 , 当M点处
于送端时 , 西从 3 6 0 。到 1 8 0 o周期变化 ; 当M点处于
受 端时 , 西从 1 8 0 。到 3 6 0 o周期 变化 。
3 ) 装置安装点 恰好在振荡中心附近时 , 西在 0 。
图 3 振荡 中心在 MB之 间, M点处于 受端 ( f l <f 2 )
发电技术 o P O W E R T E C H N O L O G Y
3 ) 装置安装点处 电压包络 线的最低 电压值 U M 符合动作条件 : 振 荡 中心位置正 方向设置 “ 0 ” 时, 出现低 电压 : ≤u ( 判失步振荡保护范围) ; 振荡 中心位置方向设置 “ 1 ” 时, 当振荡 中心在正 方向 , 且 ≤u s ; 当振荡中心在反方向 , 且U M ≤2 0 %UN(  ̄ I j 振荡 中心失 步 ) 。 4 ) 振 荡 周期 次数 N>  ̄NS 。 5 ) 3 U o < 3 U o s ( 3 U o s 用来 ̄ I J P T 回路异常及不对 称短 路 ) 。 6 )3 / o<3 I o s ( 3 l o s 用 来 判 CT回路 异 常及 不 对 称 短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