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盐 化肥》检测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盐化肥》检测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四种物质的俗名均得名与它们的产地,其主要成分有一种与其他三种物质的类别不同的是
A.A B.B C.C D.D
2.浓硫酸是常见的化工原料,在工业上常用黄铁矿制取浓硫酸,其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SO
2
→SO
3
属于化合反应,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B.将黄铁矿粉碎的目的是增大反应物的接触而积,使反应更充分
C.黄铁矿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2232
4FeS11O2Fe O8SO
++
高温
D.该流程图中未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只有置换反应
3.下列物质的鉴别方法:
①用澄清石灰水鉴别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②用食盐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③用水鉴别硝酸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 ④用带火星的木条鉴别氧气和氮气 正确的个数是 A .l
B .2
C .3
D .4
4.下列鉴别物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5.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示不正确...
的是( ) A .2个碳酸根离子:223CO -
B .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C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 2
点燃
Fe 3O 4 D .有机态氮肥尿素的化学式:CO (NH 2)2
6.下列物质间的转化通过一步反应不能实现的是( )
A .2CaO Ca(OH)→
B .2CuO Cu(OH)→
C .23Ca(OH)CaCO →
D .44CuSO FeSO → 7.对于化学反应a+b −−→c+d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如c 、d 为盐和水,则反应物一定为酸和碱 B .如c 、d 为单质和化合物,则反应一定为置换反应 C .如a 、c 均为金属,则消耗的a 的质量一定大于c 的质量 D .如a 、b 为金属和盐酸,则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一定增加 8.试管内壁附着下列物质,不能用稀盐酸浸泡而除去的是( ) A .盛铁屑的试管,内壁附有红棕色的铁锈
B.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留下的蓝色固体
C.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后留下的固体物质
D.久盛石灰水后留下的白膜
9.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10.将O
2
、C、CO、CuO、Na
2
CO
3
、稀硫酸六种物质两两混合,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有()
A.4个B.5个C.6个D.7个
11.化学实验室有四个药品橱分类存放药品情况如下:
现新购进了一瓶碳酸钾,应存放的药品橱是
A.甲橱B.乙橱C.丙橱D.丁橱
12.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为了减少污染,应根据作物、虫害和农药的特点按规定合理施用农药
]的药物可以治疗胃酸过多症
B.服用含氢氧化铝[Al(OH)
3
C.农业上铵态氮肥不宜与熟石灰混合使用
D.长期饮用蒸馏水有益健康
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可为植物补充钾元素,是常见的钾肥
B.盐的组成中一定含有酸根离子和金属离子
C.用pH试纸测得雨水的pH为4.6,则该降雨为酸雨
D.我国制碱工业先驱侯德榜为碳酸钠和氮肥工业技术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二、填空题
14.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原理:
(1)发令枪(弹药主要成分为红磷)发令时产生大量的白烟_________________。

(2)工业上煅烧石灰石制生石灰_________________。

15.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
(1)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
(2)通常情况下,一种有毒性的气态氧化物;
(3)汽车用铅酸蓄电池中含有的酸;
(4)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碱;
(5)可用于给人体补钙的盐;
(6)一种有机氮肥.
三、实验题
16.某兴趣小组要探究鸡蛋壳的主要成分,设计如下实验:
(设计实验)小刚同学取一个小玻璃杯,放入洗净的碎鸡蛋壳,然后加入一些醋精(主要成分是醋酸),立即用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盖住.
(实验现象)小刚同学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玻璃片上出现白色浑浊.
(结论)根据实验现象推测鸡蛋壳中可能含有_________离子(填符号).通过查阅资料知道鸡蛋壳中还含有钙元素,最终小刚确定了鸡蛋壳的主要成分。

(拓展延伸)
(1)检验铵根离子的方法是_________
(2)将NaCl、NH
4Cl、Na
2
SO
4
、(NH
4

2
SO
4
四种溶液一次性鉴别出来,应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
17.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发现切过咸菜的刀更容易生锈.而除锈用稀盐酸比稀硫酸快。

为了进一步验证上述现象,某校师生做了以下相关分组实验,请你根据自己平时课堂学习的体验一起参与讨论并回答相关问题。

(步骤一)未打磨的铝片浸入氯化铜溶液中,迅速产生大量气泡和疏松的紫红色固体,并放热,片刻后溶液由蓝绿色变成无色。

(1)若要正视紫红色固体中是否含有氧化铜,可用_______溶液(填一试剂)加以检验。

(步骤二)未打磨的铝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内没有明显现象。

(2)比较步骤一、二,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

(步骤三)打磨过的铝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中,其操作、现象和结论见下表。

(3)试将“影响因素”选项前恰当的字母序号填入答题卡指定位置。

影响因素:
A 打磨时用力程度及均匀程度不同
B 选用砂纸颗粒粗细程度不同
C 由于摩擦生热又形成了新的氧化膜
(4)比较步骤三各实验操作中用砂纸打磨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仔细观察下图:
试从微观粒子变化的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8.某同学进行实验探究时选用的装置及试剂如下图所示。

根据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⑴打开a

b ,A 中产生气泡,B 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 中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将B 中更换新的氢氧化钡溶液。

关闭b (即夹紧橡皮管),打开a 加入少量稀硫酸后迅速关闭a ,B 中又变浑浊,则B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A装置还可作实验室制取O
2的发生装置,请写出用此装置制取O
2
的化学方程式(标明反应条
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收集装置只需将B换成(合理都选)_________。

四、推断题
19.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氯化钠、碳酸钠、硫酸钠、硫酸铜、氢氧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

某实验小组同学为探究其成分做了以下实验:
(1)向固体样品中加入过量稀硝酸,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
(2)生成白色沉淀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3)原固体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
(4)将溶液B取样,加入适量的BaCl
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滴加AgNO
3
溶液,产生
白色沉淀,即可确定原固体中一定含氯化钠,该结论不正确的原因是_____。

20.图中A、B、C、D、E、F分别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B、C、D、E分别属于酸、碱、盐、氧化物四种类别中的一种,A是目前提取量最大的金属,B由两种元素组成,C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

(图中用“一”表示两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用“→”或“”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图中部分反应需要在溶液中进行,物质是溶液的只考虑溶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写出C、F物质的化学式。

C:________,F:________;
(2)写出B与C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过量A的粉末与B发生反应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
21.小明同学将13.9g含杂质氯化钠的纯碱样品与140.5g稀盐酸相混合,充分反应,测得反
应生成气体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请计算:
(1)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___________ (2)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2.D 3.C 4.C 5.B 6.B 7.D 8.C 9.B 10.C 11.D 12.D 13.D 14.4P +5O 2
点燃
2P 2O 5 CaCO 3
高温
CaO + CO 2↑
15.(1)Fe ;(2)CO ;(3)H 2SO 4;(4)Mg(OH)2或Al(OH)3;(5)CaCO 3;(6)CO(NH 2)2。

16.蛋壳表面有气泡产生 CO 32﹣ 取少量的样品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证明该盐中含有NH 4+ 氢氧化钡溶液
17.稀盐酸或稀硫酸 氯离子对金属及其氧化物的结构具有较强的破坏作用(或氯离子促进反应的进行或铜盐溶液中酸根离子种类不同) A B AC 证实氧化膜对反应的影响(是否破坏氧化膜) 在溶液中,铝比铜活泼,每2个铝原子失去6个电子,变成2个铝离子;每3个铜离子得到6个电子变成3个铜原子
18.有气泡,变浑浊 CO 2+ Ba(OH)2=BaCO 3↓+ H 2O Na 2SO 4+Ba(OH)2=BaSO 4↓+ 2NaOH 或 Na 2CO 3+Ba(OH)2=BaCO 3↓+2NaOH 2H 2O 22MnO 2H 2O+O 2↑ D 或E
19.CO 2 ()()344322
B a NO +MgSO BaSO +Mg NO ↓= Na 2SO 4、CuSO 4 加入氯化钡溶液时引入了氯离子,干扰原固体中氯化钠的检验
20.CaCO 3 C CaCO 3+2HCl=CaCl 2+H 2O+CO 2↑ 黑色固体表面有气泡产生,固体逐渐减少,溶液逐渐由无色变为浅绿色,放热 21.(1)76.3%(2)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