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23课 文明的冲撞与交融练习巩固(含解析) 北师大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明的冲撞与交融
一、选择题
1.“阿拉伯数字”的发明者是()
A.印度人
B.阿拉伯人
C.罗马人
D.希腊人
2.数学运算中经常使用的“0、1、2、3、4、5……”这十个阿拉伯数字的发明者是
A.古印度人 B.古阿拉伯人
C.古埃及人 D.古希腊人
3.悠悠驼铃,漫漫古道,在古代东西方文明交往中充当了和平使者的是()A.亚历山大 B.鉴真
C.玄奘 D.马可·波罗
4.下列选项中属于古代文明区域间和平交往的史实是()
A、希波战争
B、亚历山大东征
C、罗马征服地中海沿岸
D、马可•波罗来华
5.古代亚欧大陆的文明整合大多是通过力的冲撞、武力的征伐得以实现的,与第一个地跨欧亚三洲帝国的建立有关的征战是
A.希波战争 B.亚历山大大帝东征
C.罗马帝国的扩张 D.十字军东侵
6.被誉为古代“中国与西方交流的桥梁”的是()
A、希腊人
B、阿拉伯人
C、荷兰人
D、西班牙人
7.在古代,通过“丝绸之路”运往西方的主要商品是:
①胡椒②丝绸③珠宝④肉桂⑤马铃薯
A.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①②④⑤
8.亚历山大东征时,在东方建立了多座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希腊化的城市,埃及的亚历山大里亚(今亚历山大城)就是当时建立的世界名城。

城内商业气息繁荣,商人云集;学术氛围浓厚,人才济济。

由此可见:
A.亚历山大东征给埃及人民带来的是巨大的灾难与痛苦
B.亚历山大利亚是当时世界经济和文化交流的唯一中心
C.商品经济促使战争的出现,战争同时也推动经济发展
D.战争和征服客观上也可以成为文明传播与交流的工具
9.下图所示,今天的0,1,2,3,4……等数字符号的发明者是()
A.古代埃及人 B.古两河流域人
C.古阿拉伯人 D.古代印度人
10.奥运赛场上马拉松运动员要跑42千米多的路程,非常考验运动员的体力和意志。

马拉松长跑项目渊源于()
A.亚历山大东侵波斯
B.罗马对东地中海地区的征服
C.希波战争
D.伊苏斯之战
11.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丝绸之路是连接欧亚大陆的重要通道
B.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C.《马可·波罗行纪》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憧憬和向往
D.罗马帝国强盛时期正值我国的唐朝
12.在世界文明的交响乐曲中,不同文明的交流与融合始终是历史的主旋律。

以下属于文明的交流与融合的是( )
①亚历山大东征②阿拉伯数字西传
③希波战争④马可·波罗来华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13.战争征服与和平交往是世界不同文明相互交流的和融合的两种形式。

下列事件中与其他三项明显不同的是()
A.希波战争
B.亚历山大帝国的征战
C.罗马帝国的扩张
D.马可•波罗来华
14.下列关于阿拉伯帝国的表述错误的是()
A.阿拉伯帝国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
B.阿拉伯人发明和传播了阿拉伯数字
C.阿拉伯的代数学之父是“阿拉子密”
D.《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文明的重要代表
15.以下对东西方文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亚历山大东征阻断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B.罗马共和国时期制定了共和制法律
C.古代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根”
D.阿拉伯数字西传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见证
16.友好交流与相互融合始终是世界文明交响乐曲的主旋律。

下列史实能够说明这一点的是( )
①希波战争②亚历山大大帝东征③阿拉伯数字传播④马可·波罗东游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7.历史学家认为亚历山大最伟大的贡献并不是因为他征服了很多地方,打了很多胜仗,而是因为( )
A.他将古罗马文化传播到东方
B.他将都城迁至巴比伦
C.他建立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D.他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18.如果让你考察世界体育盛会——奥运会的源头,你会选择去( )
A.法国 B.希腊
C.英国 D.意大利
19.2014年中国有40多个城市举办了马拉松长跑赛事,马拉松长跑运动的出现与下列哪次战争密切相关( )
A.特洛伊战争 B.布匿战争
C.希波战争 D.罗马帝国的扩张对东地中海的战争
20.下列关于文明的冲撞与融合的表述,正确的是()
A.希波战争后,波斯帝国确立了在东地中海的霸权
B.2世纪,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海
C.公元前334年,国王亚历山大开始东征,一直打到亚马逊河流域
D.阿拉伯人吸收了日本10个数字的计数法,把它传到欧洲,由此产生了“阿拉伯数字”21.现代奥运会中的马拉松比赛项目源于世界古代史上的一次战争。

这次战争是:
A、希波战争
B、亚历山大东征
C、布匿战争
D、伯罗奔尼撒战争
22.下列关于马可·波罗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他是一个意大利旅行家,元朝时来到中国
B.到达中国后被留在宫廷中担任官职
C.他到过中国的许多地方,每到一处都要认真考察当地的物产和人情
D.在中国生活了27年,回国后根据自己在东方的见闻,亲自写成了《马可·波罗行纪》23.下边示意图描述的是:()
A. 佛教传播的路线
B. 亚历山大东征的路线
C. 伊斯兰教传播的路线
D. 马可·波罗来华的路线
24.两幅图片中的人物分别是哪一种文明交往方式的代表?你认为哪一种文明交流方式较好,说说理由。

25.与下图有关的文明是( )
①古印度②古希腊
③古罗马④阿拉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填空题
26.现代马拉松长跑起源于哪一场战争:____________
27.1453年被奥斯曼土耳其大军所灭亡的“千年帝国”是。

28.战争与社会发展紧密相联,一般来说,战争具有强烈的破坏性,会给人们带来沉重的灾难。

但是,一次猛烈的战火之后,随之而来的,往往是文化的传播与渗透。

这在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2世纪古代世界的三次主要战争:战争、东征、的扩张中表现的尤为明显。

三、问答题
29.为什么说阿拉伯商人“在不同文明之间搭起了文化交流的桥梁”?(8分)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发展所作的贡献,给了你哪些启示?(4分)
30.阅读材料回答:
当时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境内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起来,海路畅通无阻,陆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促进了贸易发展,也有利于信息传递和军队调动。

帝国同北欧、印度、中国都有贸易往来,中国的丝绸也传入帝国。

请回答:
(1)材料中的“帝国”指哪一帝国?它的第一任皇帝是谁?
(2)中国的丝绸是经过哪条商道传入该帝国的?在这条商道上东西文明的传播者是哪国人?
(3)该帝国最初两百年经济繁荣,盛极一时,请用一句大家所熟悉的西方谚语来说明它的繁荣。

四、综合题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人类历史上各民族和国家经历了从相互孤立、隔绝到彼此交流融合的过程。

东西方之间文明的交往很早就发生。

通过商人、使节、游历者、文人学者的来往,各地文明发生了直接或间接的传播与交往,但和平交往并非是人类相处的唯一方式。

在古代,战争和征服在带来灾难和痛苦的同时,也常常不自觉地充当了文明传播与交流的工具。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归纳古代人类文明交往的两种主要方式。

(2)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两例反映古代文明交往的历史事件。

(3)你认为哪种文明交往方式更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请简要说明理由。

32.仔细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塑像中的人物是谁?他主要的历史活动是什么?他的活动对古代文明交往起了什
(2)图二中人物是谁?简单介绍他的主要事迹。

他的活动又反映了古代文明交往的什么特征?
参考答案
1.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阿拉伯数字的相关内容,是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识记。

阿拉伯数字的发明者是古印度人,后来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因此叫做“阿拉伯数字”,故选A。

考点: 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2.A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相关知识点。

要求答出十个阿拉伯数字的发明者,根据所学知识:阿拉伯数字的创造者是印度人,阿拉伯人把它发展并传播,选项中A符合题意,故选A。

考点:人教版九年级上·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3.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所学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马可·波罗,13世纪时,1271年到元朝。

《马可·波罗行纪》介绍了其在中国的所见所闻,为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

所以答案选D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上册•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4.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古代文明的和平交往史实。

13世纪时,17岁时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跟随父亲和叔叔来到中国。

来到中国后,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赏识,被留在元朝朝廷任职,曾游历当时中国的许多地方。

马可·波罗成为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

ABC属于古代世界的暴力征服,故选D。

考点: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5.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古代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

古代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一共有六个: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东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其中建立最早的是波斯帝国,约在公元前6世纪时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

前5世纪早期,波斯帝国把矛头转向欧洲,三次出征希腊,史称希战争。

这是早期东西方文明的一次重要冲突。

故选A。

考点: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
6.B
【解析】
试题分析:位于东西方之间的阿拉伯,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阿拉伯人足迹遍布亚、欧、非三大洲,不但善于吸收其他文化,而且还在钻研的基础上加以发展,保存并传播了许多珍贵的古代文化,成为东西方之间文化交流的使者。

考点: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7.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丝绸之路运出的主要商品。

丝绸之路是历史上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线,在历史上促进了欧亚非各国和中国的友好往来。

中国是丝绸的故乡,在经由这条路线进行的贸易中,中国输出的商品以丝绸最具代表性,此外还有瓷器、珠宝、香料(如胡椒、肉桂)等。

马铃薯原产南美洲,明朝时才传入我国。

故选B。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8.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

一方面,亚历山大的征服和统治充满着暴力,另一方面,从帝国的疆域来看,亚历山大帝国几乎包括了当时人类的主要文明:波斯文明、埃及文明、犹太文明,甚至印度文明,这样整个亚欧大陆的交通就被打通了。

因此,伴随着东侵的过程,客观上是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东方文化渗入到希腊文化的过程,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东西方文化得到交流和发展。

D符合题意,故选D。

考点: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
9.D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为图片材料分析题,考查学生从图片中收集信息的能力。

据图和题意可知是古代阿拉伯数字符号。

阿拉伯数字是由古代印度人根据梵文字头创造的0-9十个数字符号,后来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被欧洲人称为阿拉伯数字。

故此题选D。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上册·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 东西方文化传播的使者10.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马拉松长跑的来源。

马拉松长跑来源于希波战争中的马拉松战役,当时,雅典军队在马拉松战役中以巧取胜,派战士菲迪皮茨返回雅典报捷,他一口气跑完了42.195公里的全程,刚一进城,就向雅典人呼喊:“雅典得救啦!”说罢倒地气绝而死,为了纪念这位英雄,后来,人们设立了马拉松长跑这个项目。

故答案选C。

11.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东西方文明交流的史实。

罗马帝国强盛时期大约在3世纪——公元前后,同一时期,中国正处于西汉时期。

故选D。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上册·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上册·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12.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古代文明的交流。

文明的交流与融合强调的是和平交往。

①项,亚历山大东征小亚细亚、两河流域、埃及、波斯等地,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体现的是文明之间的冲突与征服。

故①项错误。

②项,阿拉伯数字是阿拉伯民族在进行商业贸易时传播到东西方各地的,体现了文明的交流与融合。

故②项正确。

③项,希波战争是希腊和波斯帝国进行的战争,体现了文明之间的冲突。

故③项错误。

④项,马可·波罗跟随亲人通过经商来到中国,并在中国游行了解中国文化体现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故④正确。

综上所述,②④正确,①③错误,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上册·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人
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上册·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13.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马可·波罗来华有关知识的准确识记。

依据已有知识可知,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元世祖在位时来到中国。

他在中国居住了十几年,著有著名的《马可·波罗行纪》。

马可·波罗来华, 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属于和平交往。

ABC属于暴力冲突,故选D。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14.B
【解析】
试题分析:阿拉伯帝国的相关史实为本题主要考查点。

注意是否定式的选择,选择不正确的。

阿拉伯人就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我们生活中经常用的“0---9”十个数字,人们习惯上称为“阿拉伯人数字”,但事实上是印度人发明创造的。

因为由阿拉伯人传到了欧洲,所以欧洲人就称其为“阿拉伯人数字”。

故错误的是答案选B。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人类文明的开端·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人教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上册·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15.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的是人类文明的知识,从孕育文明的自然条件来看,东方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更有利于进行农业生产,农耕文明发达;西方文明发源于海洋,属于海洋文明,工商业比较发达;公元前3500年左右,尼罗河流域出现了奴隶制小国,而公元前2000年左右,希腊早期文明才出现,C所述是正确的,A 所述过于肯定,太片面。

所以答案选A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上册•人类文明的开端•西方文明之源。

16.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①希波战争,②亚历山大大帝东征不是用文明的方式促进交流的,是战争,可以排除了。

所以答案选D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上册•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17.D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亚历山大帝国的相关史实。

根据题干中“最伟大的贡献并不是因为他征服了很多地方”。

结合课本所学,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继位,他在位时出兵东征,扫荡了小亚细亚,征攻入埃及,然后会师占领了两河流域,灭掉了波斯帝国,足记远达印度,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亚历山大帝国。

但是此题问的是最大的贡献,是通过征战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选择答案D。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上册·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

18.B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古希腊文明的相关知识点。

希腊的奥林匹亚村位于伯罗奔尼撒半岛西部皮尔戈斯的东面、阿尔费夫斯河与克拉泽夫斯河的汇流处,距雅典约370公里。

这里是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发源地,也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运动场。

所以希腊是奥运会的源头,故选B。

考点:人教版九年级上·人类文明的开端·古希腊文明。

19.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的相关知识,公元前5世纪早期,波斯帝国把矛头转向欧洲,三次出征希腊,史称希波战争,而马拉松战役就是希波战争时期的著名战役,所以答案是C。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
20.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分析能力。

我们通过学过的知识知道:罗马帝国在公元2世纪时达到最大规模,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其内湖。

希波战争后,波斯帝国确立了在东地中海的霸权错误,因为希波战争波斯战败。

亚历山大东征最远到达印度,没有到达亚马逊河流域。

阿拉伯人吸收了印度的10个数字的计数法,把它传到欧洲,由此产生了“阿拉伯数字”,所以ACD错误,故选B。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古代的战争与征服
21.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马拉松长跑这个运动项目的相关知识点的准确识记。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公元前5世纪,波斯帝国进攻希腊,双方在马拉松平原相遇,后来雅典军队以巧取胜,雅典军队的一位战士跑回雅典报信,跑完漫长的路程,报完信就倒地身亡了,为了纪念这位战士,人们设立了马拉松长跑这个项目,故选A。

考点: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希波战争
22.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马可·波罗东游知识点。

题干提供了关键信息“马可·波罗”、“不正确”,结合课本所学分析,马可·波罗是一个意大利旅行家,元朝时来到中国,到达中国后被留在宫廷中担任官职,他到过中国的许多地方,每到一处都要认真考察当地的物产和人情,在中国生活了17年,回国后根据自己在东方的见闻,亲自写成了《马可·波罗行纪》。

故答案为D。

考点: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东西方文化的交流的使者23.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世界三大宗教的认识。

公元前6世纪,在古代印度诞生了佛教。

佛教的传播方向:向北,经中亚地区传到中国大部分地区,以后又从中国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向南,传入斯里兰卡、泰国、缅甸等国,故此题选A.。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24.亚历山大大帝是暴力冲撞的代表;马可·波罗是和平交流的代表。

和平交流方式;暴力冲撞导致的死亡、痛苦、仇恨以及物资的巨大消耗,在一般情况是人们所不愿看到和不能承受的;和平交流则是物资财富的互通有无,精神文化的交汇更新,以及由此带来的人们在生活质量上的提高和内容上的丰富。

这是人们乐于见到的。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世界古代文明的整合。

根据课本所学和材料中的信息可知,亚历山大大帝是暴力冲撞的代表;马可.波罗是和平交流的代表。

和平交流方式的方式较好。

文明与文明之间冲撞也好,交流也好,最终会走向交融。

不同文化(文明)是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产生发展起来的,当今世界地域之间的距离已经很小,文化上的相互影响和融合成为一个
趋势。

文明整合的方式有和平交流与暴力冲撞。

和平交流方式对人类更有利,因为暴力冲撞导致的死亡、痛苦、仇恨以及物资的巨大消耗,在一般情况是人们所不愿看到和不能承受的;和平交流则是物资财富的互通有无,精神文化的交汇更新,以及由此带来的人们在生活质量上的提高和内容上的丰富。

这是人们乐于见到的。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25.B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古代文字。

根据课本所学,古代印度人用梵文的字头表示数字,创造了从0到9的十个数字的计数法。

阿拉伯人学会了这一方法,对它加以改造。

12世纪初,这一简便的计数法,传到欧洲,被称为“阿拉伯数字”。

结合图2中的数字,可知是印度人和阿拉伯人的数字。

选择答案B。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上册·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26.希波战争
【解析】
试题分析:公元前490年,波斯和希腊的雅典在马拉松作战。

雅典军队士气高昂,以少胜多。

他们随即派战士菲迪皮茨返回雅典报告喜讯。

他一口气跑回雅典,告诉人们:“我们得救了!”说罢倒地而死。

为了纪念他,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中,专门设立了马拉松长跑,全程为42公里195米。

考点:希波战争
点评:公元前5世纪早期,波斯帝国三次出征希腊,史称希波战争,希腊战胜。

27.拜占庭帝国
【解析】
试题分析:主要考查学生对罗马帝国有关知识的准确识记。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359年罗马帝国分为东西两部分。

西罗马帝国存在的时间是395——476年。

东罗马帝国也称拜占庭帝国,15世纪中期(1453年),东罗马帝国被奥斯曼土耳其大军所灭亡,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两者相差近1000年,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中古欧洲社会;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人类文明的开端·西方文明之源
28.
希波亚历山大大帝罗马帝国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的历史的准确识记。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古代文明的传播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文明的冲撞,一种是文明的融合,公元前5世纪早期,波斯帝国三次出征希腊,挑起希波战争;公元前4世纪后期,亚历山大出兵东征,扫荡了小亚细亚,攻入埃及,占领两河流域,灭掉波斯帝国,足迹远达印度,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这两者虽然都属于战争,但是在客观上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罗马帝国的扩张也属于这一种情况。

考点: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希波战争,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与文化传播
29.他们的足迹遍布欧、亚、非三洲,不但善于吸收其他文化,而且还在钻研的基础上加以发展,保存并传播了许多古代文化。

例如:阿拉比人在印度人创造的从0到9十个数字的计数法基础上加以改造,形成了“阿拉伯数字”。

他们还翻译保存了许多希腊著作,把古印度、古中国文化成就介绍到西方。

又把阿拉伯的科学成就和伊斯兰教传播到东方,促进了这些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