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血小板药物服用史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效果的影响 谭恋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血小板药物服用史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效
果的影响谭恋恋
【摘要】目的:观察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静脉溶栓治疗当中,患者是否存在抗血小板药物服用史对其治疗效果所产生的影响。

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4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
治的95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为分析对象,按照患者抗血小板药物服用史进行分组,将发
病前24h未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的50患者作为参照组,将发病前24h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的45
例患者作为实验组,所有患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以及患者治疗
90d后颅内出血与死亡情况。

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近期疗效要好于参照组,相关数据
对比存在意义(P<0.05),但是两组患者远期预后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针
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前抗血小板服用史可以有效保证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近期效果,但是对于远期效果无明显影响。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效果;服用史
在临床脑卒中患者当中,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十分常见,是主要病变类型之一[1]。

急性缺血
性卒中是神经内科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急危重症,患者的死亡率相对较高[2]。

目前,针对急性
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治疗,静脉溶栓治疗成为效果较为确切的方式,且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年
龄范围以及时间窗正在不断扩大。

但是,针对患者抗血小板药物服用史对其静脉溶栓治疗所
产生的影响,临床尚无统一定论,有学者认为患者存在抗血小板药物服用史会增加患者静脉
溶栓后脑出血风险,也有学者认为抗血小板药物服用史会给患者近期疗效带来积极影响[3]。

本院针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抗血小板药物服用史进行相关分析,现就研究情况进行如下
论述: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7年4月—2018年1月期间被送至我院进行治疗的脑卒中患者当中选择95例急性缺
血性卒中患者进行相关研究,此次研究得到伦理委员会审批,且预先征得患者家属的同意。

患者的纳入标准为:经临床检查与影像学检查确诊的患者、符合2013年急性缺血性卒中早
期治疗指南标准的患者、入院时NIHSS评分在4—25分之间的患者、发病至接受静脉溶栓治
疗时间在3h以内患者。

针对此次研究,以下对象被排除:存在脑出血病史患者、一般资料
不全患者、无家属监管患者、合并肝肾脏器疾病患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静脉溶栓禁忌
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

根据患者的抗血小板药物服用史,将发病前未服药的50例患
者分成参照组,发病前服药的45例患者则为实验组。

参照组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为20例,年龄为38—71岁;实验组患者中男性29例,女性16例,年龄则为40—72岁,两组患
者的基础资料在比较后无差异存在(P>0.05)。

1.2方法
在实验组患者当中,20例患者发病前服用阿司匹林,患者每日服用1次,剂量为100mg;
16例患者服用双嘧达莫,每日服用3次,每次服用25mg;还有9例患者同时服用阿司匹林
与双嘧达莫,服药次数以及剂量与单一服药患者相一致。

两组患者入院之后,医生需要给予其吸氧,并且对其各项指标与体征进行观察,如果患者合
并高血压,则可以让其接受乌拉地尔静脉滴注,针对血糖较高的患者选择胰岛素进行降糖治疗。

患者指标稳定之后,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剂量为0.9mg/kg,护士遵医嘱将10%
药物在1min内经患者静脉推注,剩余药液利用输液泵在1h内滴注[4]。

1.3临床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之后的近期疗效进行观察,包括患者接受治疗后24h以及治疗
后7d的效果,分为无效与有效。

无效:患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后NIHSS评分下降不足4分;有效:患者治疗后24h与7d的NIHSS评分下降≥4分。

此外,观察两组患者接受静脉溶栓治
疗后的远期效果,主要观察患者治疗90d时的死亡情况与颅内出血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研究中的相关数据需要接受SPSS19.0软件包处理,选择n(%)表示患者的计数资料,并利
用X2加以检验,若相关数据结果比较后显示P<0.05,则表示存在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近期疗效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24h与7d疗效观察分析n(%)
根据表2当中所显示的数据可知,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90d后的死亡与颅内出血情况对比无
任何差异存在。

3 讨论
急性缺血性卒中在临床中也被称作为脑梗死,患者的致残率与致死率均较高。

对于这类患者
的临床治疗,静脉溶栓是主要方式,但是一些患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后可能会出现颅内出血
等情况,这也是静脉溶栓的最大限制之处[5]。

目前,临床对于抗血小板药物服用史对于静脉
溶栓的效果影响存在一定争议。

急性缺血性卒中对于患者自身的生命安全存在较为严重的影响,对患者出现阻塞的血管进行
及时疏通可以明显减少患者神经功能所出现的损伤,并且降低患者的致残率与致死率,这对
于患者缺血部位中心区域存活的神经元功能恢复有重要意义。

我院选择两种类型的急性缺血
性卒中患者进行相关分析,发现发病前服用抗血小板药物进行治疗的患者治疗后24h以及治
疗后一周的效果要明显好于未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的患者,但是患者的远期治疗情况对比后无
明显差异。

有相关研究显示,对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而言,发病前有抗血小板药物服用史
对于溶栓治疗的效果与溶栓治疗等的时间窗相关,如果患者的治疗时间窗较长,在利用阿替
普酶进行溶栓治疗之后,伴随阿替普酶在患者身体当中的完全代谢,短时间内出现疏通的血
管可能会出现闭塞。

在此次研究中,实验组患者疗效好于参照组,但治疗远期情况对比无差异,说明抗血小板药
物服用史不会给患者远期效果带来明显影响。

结语:
针对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而言,患者发病前有抗血小板药物服用史对其
静脉溶栓近期效果有积极影响,但是抗血小板药物的服用史对于患者治疗远期效果无明显影响,医生可根据患者有无抗血小板药物服用史来对患者实施相应治疗。

参考文献:
[1]曲颖,慈淑华.不同剂量阿替普酶在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中的疗效比较[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07):110-111.
[2]严慎强,毛颖盈,钟根龙,张圣,楼敏.既往抗血小板治疗对合并颅内微出血急性缺血性
卒中患者静脉溶栓的安全性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44(06):618-624.
[3]杨洪清,罗飏,马俊,吴俊超,杨国华,杨静清.静脉溶栓治疗后不同抗血小板治疗时机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凝血功能及预后影响的对比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8,26(01):64-67.
[4]尤雪梅,侯有荣,狄海莉,孟军鹏.抗血小板药物服用史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效果的影响[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7,29(10):102-105.
[5]杜冉.抗血小板药物服用史与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后颅内出血转化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06):215-2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