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乐活工作室平台的校企合作模式探讨——以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为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劳 动 保 障 世 界
48
管理观察基于乐活工作室平台的校企合作模式探讨
——以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为例
周晓梅 杨恒昌
( 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温州 325000 )
【摘 要】酒店行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企业一直在重大接待期间有劳务外包的传统,除了社会招聘外,与院校合作是招聘帮工非常重要的渠道之一。
以乐活工作室平台为基础的校企合作过程中,学校教师、酒店、勤工俭学学生多方受益。
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文章从现状入手对此问题展开了进一步探讨与分析。
【关键词】社会服务;乐活工作室;校企合作
一、引言
酒店行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企业一直在重大接待期间有劳务外包的传统,除了社会招聘外,与院校合作是招聘临时员工非常重要的渠道之一。
对酒店来说,经营有淡旺季,用工需求不同,在接待量大的时候用帮工既能解决员工不足的问题,又能减少人力资源成本。
二、基于乐活工作室平台的校企合作模式创新改革
(一)校企合作现状。
学院酒店管理专业成立于2000年,2003年建成校内综合实训室,解决了专业课技能实训难的问题。
2008年温州万和豪生大酒店与滨海大酒店几乎同时开业,急需大量懂专业、会技能的实习生,尽管当时学院开设的《酒店综合实训》课程只有一个月,但是与毕业实习联系在一起,自此双方展开了尝试性合作。
在随后的合作过程中,酒店提出了更多的用人需求,如在婚庆嫁娶等宴会接待过程中,用工需求激增。
为满足这种需求,于是开始组建第一支专业的校外帮工队伍,对口服务温州万和豪生大酒店、滨海大酒店,后来慢慢扩大到温州香格里拉大酒店、喜来登大酒店等多家酒店。
1、合作前提。
互惠互利,合作共赢。
酒店管理专业校内实训室虽然新建,实训多以仿真模拟为主,直接的对客服务无法呈现,学生、老师很难从角色上进行转换。
2、合作方式。
输送人才,课程共建。
在课程共建过程中,酒店管理专业为酒店输送员工,满足用工需要。
酒店高管在操作性强的课程中的亲自授课,融合了企业文化与人才培养。
学生可以直接从酒店兼职老师那里了解到当前企业的用人需求,从而看到自身与企业需求之间的差距,从而不断努力学习以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
3、制度保障。
校企双方平等协商签订合同,在制度下开展相应合作。
如果出现情况,双方共同协商解决问题,共同管理好学生,完成用工考核。
由于目前合作建立在学生自愿基础之上,部分学生的情绪和心情容易受外界干扰而不稳定,校企双方经常需要充当“消防员”解决随时可能出现的情况。
(二)乐活工作室建设现状。
高校承担着重要的社会服务责任,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日益发展的教育新趋势。
高职院校教育主要职责之一就是培养学生掌握未来就业所需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
项目组在新苗计划的资助下建立了乐活工作室,以工作室为平台进一步推动新苗计划的实施。
项目建设初期,由于缺乏实际的办公场地与办公设备,在兼职招聘环节上存有一定难度,无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鉴定与面试。
在交流沟通、分析解决问题上也比较少,因此在学生宿舍共建完成了乐活工作室。
1、工作室概况。
乐活工作室是校内资源整合的产物。
工作室直接建立在学生公寓,方便学生组织参加工作室的活动,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更容易走进他们内心世界,在活动中加强互动。
工作室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平台,通过参加不同类型的活动,使他们有机会接触一些以个人身份很难参加的活动。
对他们来说,这样的经验十分难得,通过实践取得的经验是课堂教育的有益补充。
2、工作室职责。
工作室以新苗计划为基础,以项目导向制为教学方式,通过第二课堂活化学生校园生活,引领学生不断学习其它快乐生活技能;通过对接企业兼职,了解现实社会,用劳动获取报酬,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
3、工作室建设规划。
通过工作室建设培养一批有想法、有追求、有行动、有创新精神的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影响带动一大批学生热爱专业、创新工作、创造生活,实现以点带面、星火燎原之势。
(三)基于乐活工作室平台的校企合作模式创新改革举措。
在以往的校企合作过程中,不难发现企业容易把学生当成廉价劳动力。
对教师来说,学生是最宝贵的资源,但并非只是解决人员不足的廉价劳动力,更看中的是他们在互联网时代形成的互联网精神、创新精神。
1、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辅助。
校企合作往往以学校为基础、以专业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
工作室以专业为基础、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实施自我管理。
教师在中间起衔接作用,沟通企业和学生的关系,遇到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双方一起解决。
2、以项目为引领,现代学徒制为方法。
工作室对接的是用工需求,团队成员需要协调解决用工时间、素质分配等问题。
在整个活动中实施项目引领,团队协作,分工合作的方式开展。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亲身参与实践的全过程,将学到的专业知识融会贯通并独立应用于工作实践中,从而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现存问题及解决措施
(一)现存问题。
1、制度不完善,激励作用不明显。
工作室对接的是企业兼职,收回来的劳务费全部支付给兼职的学生,只有少部分作为话费补贴发放给工作室的学生,因此当学生手中宽裕时,兼职需求不够强烈,工作室的工作量也会相应降低。
2、人员流动率高,沟通协调成本高。
酒店兼职与其它类型的兼职相比有明显优势,酒店用人之际会安排员工餐、解决学生往返学校的交通问题,统一接送安全性强。
但是酒店管理专业存在很强的特殊性,从学制来说2+1模式让不少学生在二年级就得考虑酒店综合实训或者毕业实习单位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学生流动率非常高,核心成员往往刚培养好,就得离开学校,新人加入需要重新培养,遇到突发状况的沟通协调成本也相应增加。
(二)解决措施。
1、加强共建共育深度,争取企业资源。
工作室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找到自己的精准定位,在重新调整的工作室总体规划中,需要调整方向,着力挖掘学生的兴趣点、需求点。
以培养学生职业素养为核心目标,以普通高职生作为培养起点,以工作、自学、引导成长有主线,造就一批思想、作风过硬、有较强工作能力的具有示范效果的特长高职学生。
[3]在合作过程中,提供优质稳定的兼职队伍、满足酒店的接待需求,让酒店认可、让行业认可,争取企业资源,共同培养团队核心成员、奖励表现优秀的学生。
2、加强现代学徒制改革,强化师生关系。
高职院校的师生关系较为松散,在现代学徒制的影响下,师生接触紧密,关系更为融洽,有利于推动整个项目向前发展。
一对一的指导,在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处理问题上面有很强的指导性,更利于学生能力的提升。
四、小结
由于职业教育本身的特殊性,高职学生工作室无论从参与对象、 培养目标发,还是运行模式都与著名高校、科研单位以及各类社会工作室存在相当大的不同,特别是对于新生的高职教育,有关高职院工作室的研究目前还是空白,探索基于工作室平台的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模式是国内职业素质教育领域的创新实践。
参考文献:
[1]王丽荣.工作室职能的深度挖掘——以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光学加工工作室为例[J].职业教育,2012(2).
[2]邱晓岩.试论高职院校动漫专业“工作室”的校企共建模式[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20).
作者简介:
周晓梅(1978—),女,江西奉新人,讲师,研究方向:智慧课堂、创新型旅游人才培养。
杨恒昌(1996—),男,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1501酒店管理专业学生,乐活工作室负责人。
基金项目: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016R4570 03 )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