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间费用在纳税过程中的合理扣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间费用在纳税过程中的合理扣除
作者:程劲松
来源:《今日财富》2019年第04期
期间费用在企业经营活动中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期间费用同时也影响着企业所得税,所以对于期间费用产生和扣除的合理性是需要思考和分析的,国家税务局的稽查对期间费用的扣除标准也是需要研究的。
但是,企业若想从根本上减少不必要的支出,那么就应当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并得以贯彻实施。
期间费用在企业经营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期间费用往往也能够从成本管理的角度反映出企业在某个期间内的经营状况、投入情况以及战略规划等。
对于期间费用筹划的重要性势必显而易见,合理的费用支出不仅能够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还能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收益。
一、期间费用在税前如何扣除
期间费用在企业经营活动中指的是:在业务往来与经营中产生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在上述费用当中,又有很多种分类,例如:业务招待费、广告费、運输费、包装费、保险费、折旧费、工资、福利费、五险一金、修理费、油费、差旅费等等,其中业务招待费(包括未通过媒体的广告性支出)并非全额扣除,而是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超额部分可以在以后年度结转扣除。
上述费用类型除广告费与业务招待费有扣除标准外,其余费用均据实扣除,不得开具虚假票据进行费用报销,国家目前对发票的真伪已经加大了监管力度。
二、合理计划期间费用的支出
期间费用产生于企业的实际经营活动中,并存在各种各样的不合理甚至不合规的情况,针对期间费用的产生来源与过程中不合规现象,可规划出以下解决方案:
(一)完善票据开票信息
针对管理费用差旅费报销、餐费报销中存在很多问题,这里以XX摩托车气门制造公司费用情况为例,在审计过程中,通过查阅凭证我们发现该公司在差旅费报销中存在不合理的情况,其中:餐饮发票以个人名义开具,票面金额为整百开具,如果结合实际发生情况分析,一顿饭可能会是这么齐整的金额吗?这个是值得报销人员思考的。
另外如果是以公司的名字产生的业务招待用餐,那么票面应该以公司全称开具,营改增以后还需要填写正确的纳税人识别号;开票内容与实际发生的业务不相符,检查中我们发现费用报销单上面填列的出差地点实际路程
所需费用与报销金额存在较大差异,从企业管理方面考虑,若是这样虚报差旅费的问题泛滥,日积月累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企业利益造成损失;
(二)设置更加详细的费用明细
我们在检查中发现,一部分企业在设置费用类明细的时候不够详细,以至于在每一年所得税申报过程中,税务对其检查后剔除一些本应该计入费用扣除项目的支出,很多企业会在管理费用中设置“其他”科目,并将差旅费、餐费、车辆使用费、业务招待费等不知所以然的放入该科目,那么既然会计准则中有明确规定其相对应的科目,那么为何企业选择放入其他呢?是该笔支出存在问题?还是会计做账入错科目?我们不得而知,但是站在税务检查的角度分析,这笔支出很可能是存在问题的,要求企业提供相应的证据提供支撑,若提供不出,则不准予扣除,又为企业带来了损失;
(三)对费用支出作出目标预算和控制
当年末与第二年年初,企业都会制定自己的营收目标,而很多企业却是忽视了费用控制方面,收支平衡的重点不仅仅只是在收入上,年初预算应该对费用控制,以及费用上限作出明确的规定,甚至可以精确控制到部门为单位,要求各部门提供费用预算表,签订费用控制目标责任书等,使用激励制度要求各部门以及员工严格控制各项费用的支出。
三、完善企业费用支出内部控制制度
(一)完善费用报销流程
建议在费用报销流程里的支付行为发生之前设立报销凭据复核程序,对发票的真伪、开票信息、发生的业务事项等进行复核,建立责任制,要求报销人员与复核人员签字确认并承担可能存在的风险,通过分层审批,可以有效监督期间费用预算的执行,减少期间费用超额度、超标准、乱开口子和造假贪污等不正常现象的发生。
审批控制操作时,一般由费用发生部门业务人员提出申请,经有关领导审批后在额度内开支,费用开支后,由有关人员将有关单据填报报销单,按费用审批控制制度规定经有关领导审批后方可予以报销。
(二)制定费用报销标准
通过调查了解,一小部分中小型企业未建立完善的费用报销标准制度,存在凡是差旅费都给予报销,未考虑费用的合理性,以会计师事务所为例,一些小型会计师事务为了增加成本费用,利用购买出租车票等来虚增差旅费,以到达减少利润总额少缴所得税的目的。
所以企业应当建立合理的费用报销制度,为此可以借鉴大型上市公司或者国有企业现有的制度进行建设。
例如:根据消费水平制定到各省市出差住宿、餐饮标准,根据职位级别制定飞机、高铁等舱位标准等等。
(三)内控部门建立复核体系
内部控制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内控所涉及的管理体系面很广,对于费用报销和预算方面应当完善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与税务局的发文精神和内容相结合,从源头上防止因为管理不善而造成成本费用增加的情况。
内控的建设不仅有一定难度,同时可能受管理层的约束,对于内部控制的建设,还需要加大对员工的宣传,让员工知晓什么是内部控制,让员工具备企业荣辱观,愿意为企业奋斗和付出。
(作者单位:重庆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