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政治(新课标)文化生活素材之重点知识整合:第四单元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知识整合3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知
识整合
一、我国当前文化发展的现状
(一)对于我国当前文化发展的现状,需要从多角度来分析,需要从利与弊两个方面来看待。

具体来说,如下:
1.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文化产品的大批量、规模化、产业化生产与流通成为可能,也给大众传媒插上了飞翔的翅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我国文化市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斑斓色彩,人们在文化中面对着多种选择。

2.对当前的文化生活现状,要看到喜与忧并存。

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我们的文化生活带来了许多可喜的变化,如能够满足人们日趋多样化的文化需求等;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引发了令人忧虑的现象,如有些部门和单位为了经济利益而不顾社会效益等。

3.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人们对文化需求日益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

4.形式多样的文化生活,激发了人民群众参与文化生活的热情。

同时,落后和腐朽文化寻求机会蔓延,污染环境,危害社会。

5.当前,各种文化有吸纳又有排斥,有融合又有斗争,有
渗透又有抵御,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相互交织、相互激荡之势。

6.在思想道德领域,急剧变化的社会生活让人们常常遇到思想道德上的“两难选择”。

(二)针对当前的各种文化现状应采取的措施,需要结合国家或政府、文化生产单位或媒体、公民个人等不同的主体进行梳理。

1.国家或政府角度:要对文化市场加强管理、正确引导;要在提供多样化的同时,弘扬主旋律,要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导向和示范作用;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要把握中国特色先进文化的内涵和基本要求;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其引领社会思潮,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吸引力;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在全社会树立和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

2.文化生产单位或媒体角度:要增强责任意识和职业道德意识;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要大力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

3.公民个人角度:要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制低俗文化、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能力;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遵守基本道德规范;要不断提高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二、教育
文化生活全书多个部分涉及教育的重要性问题,所以需要将这些相关知识串联起来,形成知识体系。

三、我国文化发展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文化发展和人民群众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关系。

人民需要文化,文化更需要人民。

我们既要站在人民群众角度看待文化发展,又要通过文化发展来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1.人民群众从来就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只有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才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文化作品。

2.当前,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应该提供多种类型、多样风格的文化产品,发展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

3.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既要坚持把发展社会公益性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又要调动亿万人民群众投身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积极性。

4.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只有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才能永葆生机与活力。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就在于其体现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它来自人民大众,扎根于人民大众,服务于人民大众。

中国老百姓喜欢不喜欢、欢迎不欢迎,是判断文
化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规定着我们文化创新的方向和方法。

四、先进文化建设
先进文化建设的内容比较丰富,涉及很多概念。

这些概念在地位、内涵等方面容易出现易混易错现象,所以必须理清这些概念间的关系。

1.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内涵:就是发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这其中,马克思主义是灵魂,共同理想是主题,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基础。

3.培育“四有”公民是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

4.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集中体现。

5.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为人民服务是其核心,集体主义是其原则,诚信意识是其重点,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
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其基本要求,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是其着力点。

6.把握我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而在当代,关键就在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五、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
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措施,需要从不同的主体角度进行分析。

具体如下:
1.国家角度
(1)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我们党的优良传统道德,充分利用和发挥这些宝贵资源在道德建设中的作用。

(2)联系新时期新阶段的实际,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培育“四有”公民。

(3)结合材料信息,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内容角度分析措施,如坚持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加强诚信建设,树立正确的“三观”,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等。

(4)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2.个人角度
(1)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
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

(2)学习道德模范人物,践行和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3)不断提出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要不断提高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切实增强识别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能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要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要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六、优秀文化活动或文化举措的意义
优秀文化活动或文化举措的意义,就是文化的积极作用或影响,对其分析,要注意从一般性意义和具体性意义两个方面分析。

对于考查文化意义的题目,也要注意从这两个方面来组织答案或作出判断。

1.一般性意义
(1)结合第一单元文化的作用进行,这包括文化对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和文化对个人发展的积极意义。

优秀文化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文化产业的发展;可以促进政治的发展,提高人们的政治素养;可以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提升文化竞争力和国家形象;优秀文化可以为人们发展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对人的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所有文化活动的共性的意义,如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利于为社会发
展提供方向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等。

2.具体性意义
这要结合具体文化活动或举措的内容、指向进行分析。

(1)站在第二单元角度分析,如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意义,正确对待外来文化的意义,文化继承、传播和创新的意义等。

(2)站在第三、四单元角度分析,如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意义,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构建和谐文化的意义,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意义,维护人民群众文化权益的意义等。

七、全面把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措施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措施,既需要从文化发展的共性角度分析,又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身角度分析。

1.文化发展的共性角度
(1)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不断创新,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2)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其的文化创造主体作用。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身角度
(1)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
域的指导地位,当前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树立共同理想,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3)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四有”公民,加强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构建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

(4)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不断提高人民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