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数据处理---《身高的变化》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较平均数。
149.6>149.5 甲班同学的平均
甲班:
身高比乙班高。
( 132+155+134+147+164+159+143+154+153+155 )÷10=149.6
乙班:
( 148+152+147+149+148+149+143+153+152+154 )÷10=149.5
下面是两个班各10名同学的身高,按照你的方法比一比。 (单位:cm)
第5课时 身高的变化(2)
情境导入
笑笑想比较甲、乙两班各10名同学的身高情况,看看有什么不同。
怎么比较合适呢?
可以怎样比较,与同伴交流。 可以比较最高的身高。 还是比比平均身高吧。 可以把数据分段看一看。
下面是两个班各10名同学的身高,按照你的方法比一比。 (单位:cm)
甲班:132,155,134,147,164,159,143,154,153,155; 乙班:148,152,147,149,148,149,143,153,152,154。
(3)淘气的身高在全市 男生中所处的位置 有变化吗?
一二年级低于全市水平, 三年级等于全市水平, 从四年级开始高于全市 根据上图,回答右面的问题。 水平。
已知全市九年级男生的平均身高是 164cm,据此估计三年后淘气九年级 时的身高应该在161~167cm范围内。
答案不唯一 根据统计,全市九年级男生的平均身高是164cm, 请你估计三年后淘气九年级时的身高。165 cm
身高/cm
总结
比较两组数据的方法: ①比较两组数据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②比较两组数据的平均值; ③把两组数据分段整理,再分段比较。
课堂练习
李老师教两个班的数学课,下面是他记录的某次测试 两个班数学成绩情况。(单位:分)
(1)李老师所教两个班中哪个 班的数学成绩好一些?你 是如何比较的?
(2)按分数段整理数据,并制 成条形统计图。
全市男生平均身高 淘气身高
(170)
( 160)先身在高统与计全图市上男描生出平一 均至 身六 高年 所级 在淘 的气 点15●●4
( 150)并标明数据,再分别用不同14●的5 线顺153
(140)次连接起来。
138 ●
●
143
(130)
130
●
135
●
124
130
●
(120) 118 ●
●
122
根据上面的数据完成下图。
说一说
年级
一二三四五六
全市男生平均身高/cm 118 124 130 135 143 153
淘气身高/cm
115 122 130 138 145 154
既要描述每一年的身高,又要体现 一至六年级身高的变化情况。
应该选择复式折线统计图。
说一说 身高/cm
()
图中已经绘制了统计图的横轴和纵轴, (并分)别注明了它们所代表的项目。
因数据为((11是记可数34001))录据以54表,把cm中往11,最0上作(小依为1的次5纵4数是-轴据11上211051除,)153c0÷0m之,15,外4≈0最8的,(1大5第c0m的,11)个60,。 所以(1用20)1个大格代表10cm。
(110)
( 0)一
二
三
四
五
六 年级
④确定图例。
说一说 一至六年级淘气身高与全市男生平均身高统计图
六(1)班/人 2
22
6 28
六(2)班/人 2
4
2
6 26
(2) 30
25 20 15 10 5 0
复式条形统计图
六(1) 六(2)
28 26
66 2 2 2 4 22
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六(1)班得80分以上(含80分)的共有34人。 (答案不唯一)
复式条形统计图
六(1) 六(2)
30
28 26
总结
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
1.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方法和步骤与绘制 单式折线统计图相同,但要通过标出图例区分 在同一个统计图中的两种及以上不同的量。
2.观察复式折线统计图时,可以运用横向观察、 纵向比较的方法从中获取更多的信息,以便提出 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做出合理的预测。
3.从复式折线统计图中不仅能看出数量的增减变 化,也可以比较各组相关数据的变化情况。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数据处理 ---《身高的变化》PPT课件
第4课时 身高的变化(1)
情境导入
淘气第一个测量身 高。
我又长高了。
新课知识
下表是一至六年级淘气身高与全市男生平均身高的记录表。
年级
全市男生平均身高/cm
淘气身高/cm
一二三四五六
118 124 130 135 143 153 115 122 130 138 145 154
六(1)班的数学成 绩好一些,因为六 (1)班的优秀率高, 平均分也高。
(5)再说说你认为哪个班的数学成绩好些,并说明理由。
变式训练
1.(1)看图说一说这两个城市 哪个月降水量最接近,哪个月 相差最多? (2)从图中你还获得了哪些信息?
昆明市从4到6月降水量不断上升。
青岛市、昆明市某年各月降水量统计图
2001~2010年上海出生人口和死亡人口数统计图
人口数/万
10.07 10.87
9.34
10.07 10.23 9.67
9.65
10.22 9.80 10.098.67
10.6710.02
8.09 8.25
9.23
死亡人口 上海出生人口数呈上升趋势,变
化幅度较大;
8.12
出生人口
死亡人口数比较平稳,也呈上升 趋势,上升幅度较小。
(150)
所在地区女生的平均身高 自己的身高
148
150
(145)
149
(140)
140
(135 )
135
140
(130 ) (125 )124
127
133
126
128
(120) 123
( 0) 一
二三
四
五
六 年级
选自教材第64页练一练第1题
(3)根据统计图,将自己的身高与本地区的男生(女生) 的平均身高比一比,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25
20
15
10
66
5
2 2 2 4 22
0
分数/分
60以下 60~69
22
70~79
2
80~89
6
90~10
208
六(1)班/人 2
4
2
6 26
(3六)(如2)果班9/0人分以上(含90分)算优秀,那么两个班的
优秀率分别是多少?
六(1)班:
六(2)班:
28÷(2+2+2+6+28) 26÷(2+4+2+6+26)
()
()
首先补充统计图的标题和纵轴上 ( ) 的单位长度,再注明图例,最后
( ) 根据数据描点、标明数据,连线。
()
( )一
二三
四
五
六 年级
说一说 一至六年级淘气身高与全市男生平均身高统计图
身高/cm
(①1在70)统计图的上方写出统计图的标题。
(②1在60)纵轴上确定单位长度。③确定起始点。
( 150)
5.76 6.20
5.73
时间/年
上海出生人口和死亡人口数变化趋势是怎样的?
2.用复式统计表描述中国和美国在第27~30届奥运会获得 的金牌情况。
第27~30届奥运会中美两国获得
金牌情况统计图
数量(枚) 中国
美国
60 50
51 46
40
39
35
30
36 38 32
20
28
10
0
27 28 29 30 届次
甲班:132,155,134,147,164,159,143,154,153,155; 乙班:148,152,147,149,148,149,143,153,152,154。
按身高分段比较 (1)分段整理数据
身高/cm 甲班人数 乙班人数
136以 下
2
0
136~14
00 0
141~14
15 1
146~15
比较最高身高。
甲班最高同学的身高比乙班高。但 最高身高是个例,不能代表班级全体。
下面是两个班各10名同学的身高,按照你的方法比一比。
(单位:cm)
甲班:132,155,134,147,164,159,143,154,153,155;
乙班:148,152,147,149,148,149,143,153,152,154。
分数/分 60以下
六(1)班/人 2 六(2)班/人 2
60~69
2 4
70~79
2 2
80~89 90~100
6 28 6 26
(1)六(1)班的数学成绩好一些。 六(1)班90~100分数段的人数比六(2)班多2人, 60~69分数段的人数比六(2)班少2人,而其余分数 段的人数都相等。
分数/分 60以下 60~69 70~79 80~89 90~100
2:00 2:20 2:40 3:00 3:20 3:40 时刻
(1)甲车的速度是( 22.5 )千米/时。
(2)甲,乙两车的速度之差是(
)千米/时。
3.下面是甲、乙两车的行程图,仔细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距离/km
甲车 乙车 1时40分=1 23时
30
3时40分-2时=1时40分
20 10 0
30÷1
2 3
=18(千米/小时)
22.5-18=4.5(千米/小时)
2:00 2:20 2:40 3:00 3:20 3:40 时刻
(1)甲车的速度是( 22.5 )千米/时。
(2)甲,乙两车的速度之差是( 4.5 )千米/时。
下图是甲、乙两地2023年上半年每月降水情况统计图。
两点之间的距离最大
甲、乙两地哪个月降水量相差最大?
身高/cm
全市男生平均身高 淘气身高
(170)
( 160)
( 150)
(140)
(130)
可以采用不同颜色的线(或实线 和虚线等),以区别不同的数据
(120) 种类,并在统计图的右上角注明。
(110)
( 0)一
二
三
四
五
六 年级
⑤描点连线。
说一说 一至六年级淘气身高与全市男生平均身高统计图
身高/cm
10 5
151~15
45 4
155以 上
2
0
(2)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
甲、乙两班各10名同学身甲高班分同段学统的计身图高相对比较分散,
人数
差距较大;乙班同学的身高相对
6
比较集中,差距较小。
5
甲班
5
4
44
乙班
3
2
2
2
11 1
1
0
0 00
0
136以下 136~140 141~145 146~150 151~155 155以上
我发现我的身高高于本地区的女生的平均身高。 (答案不唯一)
课堂练习
1.下表是2001~2010年上海出生人口和死亡人口数记录表。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出生 5.76 6.20 5.73 8.09 8.25 8.12 10.08 9.67 9.23 10.02 人口 死亡 9.34 9.67 10.07 9.65 10.23 9.80 10.22 10.70 10.67 10.87 人口 根据上面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最接近
相差最多
2.甲、乙两市平均气温统计如下表。(单位:℃)
月份/ 月
1
2
3
4
5
6
7
8
9
1 0
1 1
1 2
甲市
1
4
7
1 0
1 2
1 7
2 0
1 6
1 4
9
4
2
乙市
1 9
1 7
1 3
1 1
1 0
7
5
4
6
9
1 2
1 5
第27~30届奥运会中美两国获得 金牌情况统计表
届次
27 28 29 30
中国 美国
28 39 32 35 51 36 38 46
3.下面是甲、乙两车的行程图,仔细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距离/km
30 20
甲车 乙车 3时20分-2时=1时20分 1时20分=1 13时
10 0
30÷1
1 3
=22.5(千米/小时)
课堂练习
1.我的身高变化。
(1)调查自己一至六年级的身高和所在地区男生(女生) 的平均身高,填一填。
年级
一二三四
所在地区(女)生
的平均身高/cm
123
126
128
133
自己的身高/cm 124 127 135 140
五六 140 149 148 150
(2)根据上面的数据,完成下面的统计图。身高cm5月降水量相差最大。
复式折线统计图板书设计
①写出标题 ②确定单位长度 ③确定起始点 ④确定图例 ⑤描点、连线
表示两种不同事物的发展变化趋势。
课堂总结 1.用两条或者两条以上的折线表示不同事物发展
变化情况的统计图是复式折线统计图。
2.画复式折线统计图时,要先分别描点、标数, 然后用两条不同的线表示两种不同事物的发 展变化趋势。
●
(110) 115
( 0)一
二
三
四
五
六
年级
观察折线与横轴之间的角度,
一、四
角度越大增长得就越快。
(1)淘气的身高在____ 年级
与全市男生平均身高水平差
距最大,在_三__ 年级与全市男
生平均身高水平差距最小。
根据上图,回答右面的问题。(2)淘气的身高在哪个阶段 在这个五年阶段级长到得六最年快级。一致。长 均得身最高快的?增与长全情市况男一生致的吗平?
=28÷40
=26÷40
=70%
=65%
答:六(1)班的优秀率是70%,
六(2)班的优秀率是65%。
六(1) 六(2)
30
28 26
25
20
15
10
66
5
2 2 2 4 22
0
(4)估计两个班的平均分哪个班会高一些?说一说 你的依据是什么?六(1)班90~100分的人多一些, 其他分段人数两个班几乎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