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检验教学计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营养与检验专业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食品营养与检验专业的基本理论和技术,能从事食品生产、营养与食品安全的管理、公共营养等方面工作的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大专层次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食品营养与检验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接受专业操作技能和科学思维训练,具备夸学科的应用技能。
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与能力: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理论,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和良好的思想品德。
2、具有扎实的文化基础理论知识,具有较高个人发展能力。
3、具有较高的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获得相应的计算机等级证书(二级以上)。
4、具备食品营养与检验专业所需的食品微生物学、食品营养学、食品卫生学、食品检验与分析、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食品工艺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技能。
5、具备较快适应食品行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并获得食品检验工(中级以上)专业技能资格等级证书等。
6、具有创业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全的体魄。
三、学制、总学时(学分)
本专业修业年限为3年。
学生修完公共基础课(必修、限选、任选课)、专业基础课(必修、限选、任选课)、专业方向课,并参加专业实践教学活动,成绩全部合格,思想品德合格,学完1780学时,达到最低毕业学分(120学分)后准予毕业。
四、相近专业
粮油食品加工、食品加工技术、食品生物技术、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营销与贮运、农产品加工、农产品质量检测等。
五、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
1、主干学科
化学、生物学、食品检验与分析、食品工艺学、食品营养与卫生、食品质量安全与控制等。
2、主干课程
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化学与仪器分析、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微生物质量检验、食品营养与卫生、食品检验与分析、食品工艺学、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食品添加剂、食品机械与工厂设计等。
六、课程设置和教学管理
1、教学计划中设有公共基础课(必修、限选、任选课)、专业基础课(必修、限选、任选课)、专业方向课(必修),以及实践性教学环节,所有课程执行统一教学大纲及统一的考试和评分标准。
2、课程设计时间为4周,计60学时。
其内容可自定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
课程设计完成后,由指导教师评定成绩,凡成绩合格者,按4学分计。
3、生产实习
实习是重要的教学环节,必须认真组织进行。
本类专业在第二、四学期暑假中各安排三周的生产实习,实习结束后应交实习报告和总结,方可计入6学分。
七、主要实践性环节
1、教学实验
总学时为306学时。
2、专业课程实习
专业实习是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方式,是专业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食品营养与检验专业实习主要设置为:食品理化检验、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工艺学等专业课程实习6周、食品工艺学与食品机械与工厂设计等课程设计4周。
食品理化检验或食品工艺学毕业设计10周等共计20周。
3、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环节,题目和方式可以多样化,选题要符合教学要求,并尽量选择与现实任务相联系的题目。
毕业设计应安排在第六学期集中进行。
毕业设计的时间为10周,共计10学分,其中包括2~3周的毕业设计实习。
八、食品营养与检验专业教学计划总体安排表(见附表一)
九、食品营养与检验专业教学计划进程表(见附表二)
十、食品营养与检验专业教学计划实践环节教学安排表(见附表三)
十一、食品营养与检验专业教学计划课程体系构成汇总表(见附表四)
十二、主要课程简介
主要课程:普通化学、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食品微生物学、食品生物化学、食品营养与卫
生、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食品添加剂、食品检验与分析、食品工艺学、食品机械与工厂设计、食品微生物质量检验等。
下面为一部分主要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
1、无机化学
72学时,4学分。
专业基础课之一,主要学习内容有:
溶液、化学热力学基础,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酸碱解离平衡,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氧化还原反应与电极电势,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分子结构,配位化合物以及区元素等。
2、有机化学
72学时,4学分。
专业基础课之一,主要学习内容有:
烃、醇、醛、酮、羧酸、酯、醚、酚等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结构、物理化学性质、来源、用途和重要的代表物。
尤其要学习有机物质的旋光性、化合物的旋光异构及有机化合物的波谱知识。
3、化学与仪器分析
90学时,5学分。
专业基础课之一,开设主要内容有:
化学分析部分:定量分析概论、滴定分析概论、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重量法和沉淀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络合平衡和络合滴定法、以及分析化学中常见的分离方法、误差及数据处理等有关内容。
仪器分析部分:比色及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红外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原子发射分光光度法、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等光谱分析方法,气相色谱、液相色谱、薄层色谱等色谱分析方法,电化学分析方法,质谱和极谱分析方法等的基本原理、仪器的基本结构及其应用等有关内容。
4、食品微生物学
72学时,4学分
专业基础课之一,为打造学生的行业通用能力和职业特有能力的课程,开设主要内容有:食品中的微生物(细菌、放线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的营养、生长、代谢和遗传变异,微生物的分类与鉴定,利用微生物制造食品,有害微生物引起的食品变质,食品卫生和食品卫生检疫,食品微生物学实验技术等有关内容。
5、食品营养与卫生
90学时,5学分。
专业教育课之一,为打造学生的行业通用能力和职业特有能力的课程,开
设主要内容有:
食品营养部分:主要学习食品营养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等有关问题,重点学习各种营养素和作用机理、功能和特点等。
食品卫生部分:食品卫生的概念、主要内容及食品中的各种污染物如:生物性污染(霉菌、细菌、病毒、寄生虫)、化学性污染(农药及兽药残留、化学元素、食品添加剂、食品加工与贮藏过程产生的毒素、食品包装材料与容器)、物理性污染(食品掺伪)、食物中毒、转基因食品等因素对食品的安全性的影响及检测方法,食品的质量标准、管理方法及质量控制等有关内容。
6、食品检验与分析
108学时,6学分
专业教育课之一,为打造学生的行业通用能力和职业特有能力的课程,开设主要内容有:食品的概念、研究方法及评价程序,食品中的感官评价方法的基本理论和技能;食品中的成分分析(如:水分、灰分、蛋白质、糖类、脂肪等的分析)、有害物质、天然毒素、环境污染物、寄生虫、农药及兽药残留、化学元素、食品添加剂、食品加工与贮藏过程产生的毒素、食品包装材料与容器、食品掺伪、转基因食品等因素对食品的安全性的影响及检测方法,食品的质量标准、管理方法及质量控制。
7、食品工艺学
90学时,5学分
专业教育课之一,为打造学生的行业通用能力和职业特有能力的课程,开设主要内容有:乳品工艺学、肉品工艺学、软饮料工艺学、罐头工艺学、农副产品工艺学、速冻食品工艺学、果蔬工艺学等各类食品的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处理、加工、和保葳。
8、食品生物化学
72学时,4学分
主要学习内容为生物化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概念、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基本规律及其与轻工发酵生产和关系。
9、食品添加剂
54学时,3学分
主要学习内容为食品添加剂的定义、分类及其安全问题和实际应用,主要介绍了食品防腐剂、乳化剂和着色剂等等的定义、分类及应用,掌握食品添加剂的毒理学评价程序,另外酶制剂作为一个发展趋势,本课程中也要作为亮点章节来讲,让学生了解最新技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