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胜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夯基解题王专题10人口与城市夯基手册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10 人口与城市
一、人口增长模式
二、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
三、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
素质的提高,影响未来发展
策
第二节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
一、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的区别
二、人口迁移的影响(“民工流”的影响)【积极影响and消极影响都要写哦】
提供廉价劳动力;促进商品流通和经济的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
教育、社会秩序、城市环境等产生巨大压力,加剧人地矛盾
三、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①自然生态因素:气候、土壤、水和矿产资源、自然灾害等等
②经济因素: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经济发展、城市化、区域开发、大型工程建设等)是引起人口
迁移的重要原因。
【注意:“重要原因”不代表经济是决定性的因素。
迁移的决定性因素是因人而异的,有人为钱,有人为了美好环境,有人为了教育。
】一般经济落后地区迁出率高,而发达地区迁入率较高。
③政治因素:国家政策(如深圳的崛起)、战争(战争难民)等
④社会文化因素:文化教育、家庭婚姻、宗教信仰、种族民族等。
主要表现:①政治性的国际人口迁移急剧增加②国际人口迁移的流向发生很大变化③新兴城市出现而引发的人口不断涌入。
④旅游业等新兴产业的发展,造成的人口的迁移。
第三节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
一、人口合理容量与环境人口容量的区别
(1)环境承载力是指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
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是指特定地区的资源与环境,在维持最低生存标准的情况下,所能承受的最大人口数量,是个警戒值。
(2)人口合理容量则是指在环境承载力范围之内,有效和持续地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一个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
最适宜人口数量。
二、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
正相关关系的:①资源丰富程度②科技水平③经济发达程度④人口受教育水平⑤技术水平⑥资源基础⑦环境变化趋势等。
负相关关系的:①消费水平消费水平越高,说明消耗的资源越多,自然环境承载力越小!
第四节城市发展与城市化
一、一些重点知识、概念等
1. 城市的起源: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剩余农产品的出现是城市产生的基本前提;社会分工促进了集市的形成和发展。
2.★城市化及其特点
(1)概念:一般指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区转化为城市地区,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
(2)城市化主要表现: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和城市数量增加及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3)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标志:通常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①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
(4)城市化的新特点:②大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大城市带出现
③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现象差异加大(请注意,两者间的城市化水平
是在缩小的)
3.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问题:
对于城市内部的影响:①环境污染②交通拥挤③住房紧张④失业人口增多就业困难⑤社会秩序混乱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①加剧了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等②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地面下沉或海水倒灌
措施:①建立卫星城和开发新区②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③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
卫星城的作用或意义:①分担大城市的职能②缓解大城市的土地和交通压力③保护和改善城市的环境④促进城市合理发展
二、郊区化(或逆城市化)形成原因
①人们对于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②周边城镇或乡村基础设施的完善③便捷的交通的促进
②第五节城市区位和城市体系
③一、城市区位因素(无需太多关注,就看看“河流”的作用即可)
④①城市的自然地理区位是指城市与周围的山脉、河流、湖泊、海洋等自然地理事物的空间关系。
热带地区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
⑤②城市的经济地理区位:交通运输(如株洲)、矿产资源(大庆)、旅游资源(桂林)、商业贸易等
⑥③政治文化地理区位:国家政策(深圳)、外交、宗教(拉萨)、军事、科技教育(班加罗尔)等。
⑦二、城市体系
⑧ 1.不同等级城市数目、相互距离、服务范围、城市职能的关系:“高少远大多,低多近小少,大的嵌套
小”(城市等级高,城市数目少,相互距离远,服务范围大,城市功能多;城市等级低,城市数目多,相互距离近,服务范围小,城市职能少。
不同等级城市服务范围层层嵌套,大的嵌套小的。
)
彼此距离
2.中心地理论:
(1)一个中心地的服务范围围绕中心地呈六边形。
(2)是市场原则的作用,但交通原则和行政原则也影响中心地的布局。
(3)高一级中心地服务范围相当三个低一级中心地服务范围。
第六节城市功能分区与城市地域结构模式
一、三种城市功能分区
二、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对地租高低影响
三、四种城市地域结构模式
海南卷)常住人口是指居住在某地一定
常规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