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期中模拟卷(B卷提升篇)(解析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级姓名学号分数
八年级上期中模拟卷(二)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医护人员要用体温计给病人测量体温时,体温计中的水银在测量过程中始终不变的是()A.体积B.密度C.温度D.质量
【答案】D
【解析】体温计示数升高时,关于体温计内的水银温度随之升高,体积变大,质量不变,由公式ρ=m V
得密度变小。
故ABC错误,D正确。
2.根据如图所示的图像得到的信息,正确的是()
A.该运动物体全程的平均速度是4m/s
B.该物质CD段比AB段吸热升温慢,说明比热容的大小与物质的状态有关
C.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浸没的深度成正比
D.电阻与电压、电流有关,随电压、电流的增大而增大
【答案】B
【解析】A.由图像可知物体在前2s内做的是加速运动,2s时达到8m/s,后4s是匀速运动一直保持8m/s,故全程平均速度大于4m/s,A说法错误;
B.由图像可知,该物质是晶体,AB段是固态,CD段是液态,该物质CD段比AB段吸热升温慢,则液态时比固态时比热容大,说明比热容的大小与物质的状态有关,故B正确
C.由图像可知,当物体全部浸入液体中时,所受浮力不再变化,故C说法错误;
D.由U--I图像可知,电流随电压的增大而增大,而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电压、电流无关,故D错误。
A.包装盒外面的霜,是液化造成的B.吃冷饮时感到凉爽,主要是凝华造成的C.打开冷饮包装纸,看到有“白气”生成是汽化造成的D.将冷饮从冰箱里拿出时,感觉到“粘”手是凝固造成的
【答案】D
【解析】A.包装盒外面的霜是水蒸气遇冷凝华成的小冰晶。
故A错误;
B.吃冷饮时感到凉爽是因为冷饮在熔化过程要吸收人体的热量,故B错误。
C.打开冷饮包装纸,“冒”出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是液化现象。
故C
错误;
D.将冷饮从冰箱里拿出时,感觉到“粘”手是手上的水遇到温度很低的冷饮凝固造成的,故D正确。
4.中华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A.“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
B.“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C.“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D.“霜叶红于二月花”,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答案】C
【解析】A.“斜月沉沉藏海雾”,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故A错误;
B.“已是悬崖百丈冰”,冰是水凝固形成的,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故B错误;
C.“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故C正确;
D.“霜叶红于二月花”,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凝华放热,故D错误。
5.某容器装满水后总质量是560g,装满酒精时总质量是460g,则该容器的容积和质量为(ρ酒精=0.8g/ cm3)()
A.100cm3和80g B.560cm3和60g C.460cm3和80g D.500cm3和60g
【答案】D
【解析】设瓶子质量是m、容积是V
则装水时:
m+m
=560g
水
装酒精时:
m+m
=460g
酒
所以两个式子写成:
m+ρ
水
V=560g
m+ρ
酒
V=460g
二式相减得:ρ水V-ρ酒V=100g,
1.0g/cm3⨯V-0.8g/cm3⨯V=100g
解得:V=500cm3,
将V=500cm3代入:m+ρ水V=560g,解得:m=60g,
故D正确。
6.2013年6月20日上午10时许,神舟十号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实验舱内做了五个非常有趣的小实验,同学们感觉“陀螺定轴性”实验(如图所示)最为神秘.关于陀螺的质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太空中质量为零B.回到地球质量变大
C.高速旋转时质量变小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答案】D
【解析】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质量的大小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地理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故ABC错误,D正确。
7.以下是则新闻报道:“今天零时,汽油价格每吨提高200元,换算到零售价格汽油每升提高了0.15元。
”据此估测汽油的密度约为(不考虑生产运输过程中密度的变化)()
A.0.80×103kg/m3B.0.85×103kg/m3C.0.90×103kg/m3D.0.75×103kg/m3
【答案】D
【解析】由0号柴油每吨提高200元,可算出上调1元对应的质量m
1,则:m
1
=×1000kg=5kg;也
就是5kg的0号柴油上调价格是1元。
由0号柴油每升升高0.15元,可算出上调1元对应的体积V
1
,
则:V
1
=×1L 6.67L=6.67×10−3m3,也就是6.67L(5.88×10−3m3)的0号柴油下调价格是1元。
故由
密度公式可算出0号柴油的密度:ρ
1
=0.75×103kg/m3.故选D.
积约为()
A.0.006m3B.0.06m3C.0.6m3D.6m3
【答案】B
【解析】某同学的质量m=60kg,人体的密度与水的密度差不多,即,
根据可得,他的体积为:
,
故答案为B。
9.小宁乘坐校车时,观察到一些现象,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向窗外看时感觉到路边的树木向后退,是以地面为参照物
B.看到车上窗帘往外飘,是因为车内比车外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大
C.突然刹车时身体向前倾,是由于身体受到了惯性的作用
D.司机转动方向盘使校车转弯,是力改变了校车的运动状态
【答案】D
【解析】A.向窗外看时感觉到路边的树木向后退,是以自己或车为参照物,故A错误;
B.看到车上窗帘往外飘,是因为车外比车内的空气流速大,而流速大压强小,所以窗外压强小,窗帘往外飘,故B错误;
C.突然刹车时身体向前倾,是由于身体具有惯性,不能说受到惯性作用,故C错误;
D.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所以司机转动方向盘使校车转弯,利用了力可以改变校车运动状态的原理,故D正确;
故选D。
10.下列实验不能在太空舱中失重环境下进行的是()
A.测量平均速度B.用液体压强计探究液体压强特点
C.探究物体是否具有惯性D.探究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答案】B
【解析】A.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所以只要测量出距离和时间,是可以求出平均速度的,故A不符合题意;
B.液体压强的产生,是因为液体受到重力作用,所以在太空中液体不会产生压强,不能用液体压强计探究液体压强特点,故B符合题意;
故C不符合题意;
D.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是力的基本特征,与是否受到重力无关,所以在太空失重情况下可以进行探究,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静止的物体可能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B.越高的拦河大坝,水的重力势能一定越大
C.火车进站时需提前减速,是因为火车受到惯性作用
D.地面上滚动的小球越滚越慢,是由于小球的惯性越来越小
【答案】A
【解析】A、静止的物体可能受到摩擦力,只要有相对运动趋势即可,比如手握住杯子处于静止状态,此时杯子受向上的摩擦力;故A正确;
B、拦河大坝使水位升高,只有在质量一定时,高度越高,水的重力势能才越大,故B错误;
C、火车进站时需提前减速,火车由于惯性会继续向前运动,这样可以节省燃油;惯性是物体本身具有的一种性质,不是外界施加的一种作用,不能说受到惯性作用,故C错误;
D、地面上滚动的小球越滚越慢,是因为受到地面的阻力,运动速度虽然越来越慢,但质量不变,所以小球的惯性大小不变,故D错误;
故选:A。
12.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B.C.D.
【答案】C
【解析】A、s-t的图象是变化的曲线,并且随时间增加路程也增加,但不成正比例,也就是物体做加速运动。
故A不符合题意;
B、s-t图象是变化的曲线,并且随时间增加路程在变小,也就是物体做减速运动。
故B不符合题意;
C、该图表示物体的速度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C符合题意;
D、该图表示物体的速度均匀增大,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9分)
13.如图是某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过程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可判断该物质一定是_____(选
填“晶体”或“非晶体”)。
在t
2时刻该物质的内能____在t
3
时刻的内能。
该物质在t
4
时刻的分子动
能____在t
1
时刻的分子动能。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答案】晶体小于大于
【解析】(1)由图象可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即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所以该物质为晶体。
(2)物质在t
2到t
3
时刻,虽然温度不变,但吸收了热量,故内能增加,则该物质在t
2
时刻具有的内
能小于在t
3
时刻的内能。
(3)温度实质表示物体内部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t
4时刻温度比t
1
时刻温度高,所以t
4
时刻物体分
子动能比t
1
时大。
14.下列物态变化中:①洒在地上的水慢慢变干;②放入衣箱中的樟脑球变小;③冬天玻璃窗上形成的“冰花”;④出炉的钢水变成钢锭;⑤河水结冰;⑥早晨草地上的霜.其中属于凝华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属于吸热过程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序号).
【答案】③⑥①②
【解析】①洒在地上的水慢慢变干,液态水变为气态,是汽化过程,汽化吸热;
②放入衣箱中的樟脑球变小,固态变为气态,是升华现象,升华吸热;
③冬天玻璃窗上形成的“冰花”,气态变为固态,是凝华现象,凝华放热;
④出炉的钢水变成钢锭,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过程,凝固放热;
⑤河水结冰,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过程,凝固放热;
⑥早晨草地上的霜,是水蒸气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即凝华,凝华放热。
其中属于凝华的是③⑥.属于吸热过程的是①②。
15.英国科学家研发出一种“激光橡皮”,在激光的照射下,纸张上的黑色碳粉会直接____为高温碳蒸气,字迹会消失;再经过特殊的冷却装置,高温碳蒸气又直接________变成碳粉,(填物态变化名称)可回收利用,既节约资源又保护环境。
【答案】升华凝华
象;碳粉的内能是由光能转化而来的;经过特殊冷却装置,高温碳蒸气又直接凝华成碳粉。
16.2016年5月,科学家发现了9颗位于宜居带(适合生命存在的区域)的行星。
若宜居带中某颗行星的质量约为地球的6倍,体积约为地球的8倍,测得重力为地球的4倍,则该行星的密度与地球的密度之比约为__________.(行星与地球均看作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在该星球上行走步履维艰,人的惯性和地球上相比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地球上重力为10N 的物体在该星球上的质量为________kg.(g =10N/kg).【答案】3:4
不变
1
【解析】由题可知,某行星与地球质量之比为6:1,体积之比为8:1,根据ρ=得密度之比为:=3:4;惯性是物体本身具有的一种性质,惯性与物体质量有关,由于人在该行星上时质量不变,所以惯性不变;地球上重力为10N 的物体质量是m ===1kg,由于质量不随位置的变化而改变,所以物
体在该星球上质量仍为1kg。
17.甲、乙两物体的质量相等,体积关系为V 甲=4V 乙,两种物质的密度关系为ρ乙=3.5ρ甲,如果两物体中只有一个是空心的,那么空心的一定是_____物体,空心物体空心部分体积占总体积的_____。
【答案】甲
1
8
【解析】由题可知: 3.5m m 甲乙乙甲;ρρ==,所以有:
72m V m m V m ρρρρ=
==甲
甲实甲甲乙
乙乙甲乙实
乙
:,即: 3.5V V =甲实乙实,又因为4V V =甲乙,所以可以看出甲的体积比实心的大,所以甲物体是空心的,
=4 3.5=0.5V V V V V V =--甲乙乙乙空甲实,则0.51==48V V V V 空乙甲乙,空心部分的体积占总体积的1=8
V V 甲空。
18.如图所示,将350cm 的水与350cm 的酒精充分混合后,测得混合液的总质量为90g ,则混合液的密度_______(大于/等于/小于)0.9×103
kg/m 3
,该实验说明_______.为使此实验现象更明显,应选用内径较_______(选填“粗”或“细”)的长玻璃管。
【答案】大于分子间有空隙细
液的体积变小,即50cm 3
与50cm 3
的酒精倒入玻璃管中充分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cm 3
,由m V
ρ=
知道,混合液密度大于0.9g/cm 3
;此实验利用液柱高度变化显示体积变化,若选用细的玻璃管,可以使变化相同的体积时,高度变化明显,更容易观察。
19.有一块质量为1.8千克的冰块,全部熔化成水后,水的质量为_____千克,体积改变了_____米3(冰的密度为0.9×103千克/米)【答案】1.8
2×10
﹣4
【解析】当冰熔化成水后质量不变,m 水=m 冰=1.8kg,由m
V
ρ=
可得,冰的体积:33冰冰
33冰g 210m 0.910g/m 1.8k k ﹣V m ρ===⨯⨯,水的体积:33
水水33
水g 10m 1.0101.8k 1.8/kg m
﹣m V ρ⨯=⨯==,故冰熔化成水后体积改变了:△V =V 冰﹣V 水=2×10﹣3m 3﹣1.8×10﹣3m 3=2×10﹣4m 3.
20.工厂要用截面积为200mm 2
的铜线4000m,应买这种铜线_______kg.一捆粗细均匀的铜线,质量约为178kg,铜线的横截面积是200mm 2
.这捆铜线的长度约为_______m.(ρ铜=8.9×103
kg/m 3
)【答案】7.12×103
100
【解析】铜线的体积:V =SL =200×10-6m 2×4000m=0.8m 3,铜线的质量:m =ρ铜V =8.9×103kg/m 3×
0.8m 3
=7.12×103
kg;178kg 铜线的体积:V ′=m ρ'铜=33
178kg 8.910kg /m ⨯=2×10-2m 3
,这捆铜线的长度:L ′
=V S '=2362
210m 20010m --⨯⨯=100m。
21.交通法规定,乘坐汽车时,乘客必须系好安全带。
这是为了防止汽车突然减速,乘客由于_____,身体向前倾倒而造成伤害;假如正在行驶的汽车所受的力全部消失,汽车将会处于_____(填“静止”“匀速运动”“加速运动”或“减速运动”)状态;静坐的乘客相对于汽车是_____的。
【答案】惯性
匀速运动
静止
【解析】乘客原来和车一起向前运动,汽车突然减速时,车由快速运动突然变成慢速运动,而乘客由于具有惯性,继续保持原来速度向前运动,容易向前倾倒而造成伤害;汽车原来的运动状态是正在运动着,因此,在外力突然全部消失后,汽车将沿外力消失的一瞬间的方向和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坐在车上的乘客相对于汽车的位置没有变化,所以是静止的。
22.星期天,小杰一家到深圳湾红树林游玩,微风吹过,飘来阵阵花香,这是________现象,正午时分香气更浓,这是因为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与________有关。
躺在草地上,和煦的阳光照在身上感觉
【答案】扩散温度热传递
【解析】微风吹过,飘来阵阵花香,是花朵的芳香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结果,运动到空气中被人们闻到了香味,这种现象叫扩散现象;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所以正午时分,香气更浓;热传递和做功两种方式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和煦的阳光照在身上感觉暖暖的,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23.甲、乙两辆汽车在同一段平直的公路上一起向东行驶,当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之比是6∶5时,它们行驶所花费的时间之比是4∶3,则甲、乙两车运动速度之比是_____;若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向_____行驶。
【答案】9:10西
【解析】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之比是6∶5时,它们行驶所花费的时间之比是4∶3,根据得,甲、乙两车运动速度之比是:
;
两车都相对于地面向东行驶,甲车慢,乙车快,故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向西行驶。
24.有一句歌词:“月亮在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这种描述是以_____作为参照物。
“坐地日行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这是以_____作参照物。
【答案】云朵太阳。
【解析】(1)这句歌词的意思是月亮在穿行,即月亮在运动,而且是穿过了云朵,所以很明显,说月亮在运动就是以云朵为参照物。
(2)“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一句中,参照物的选择不同,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就不同。
其中包含了物理学中的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人在地球上的静止是相对于地球而言的,相对于地球以外的其它星体(例如:太阳)是运动的。
故答案为:(1).云朵(2).太阳。
三、实验探究(本题包含6道题,共33分)
25.如下图是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
当水温上升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min后停止记录。
(1)图甲中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图乙中,表示水在沸腾时的现象是其中的________图。
(2)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从图象可知,在当时条件下,水的沸点是________℃.当地气压比标准大气压________(选填“高”“低”)
(3)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温度________(选填“升高”或“不变”或“降低”)。
【答案】96℃B98低不变
【解析】(1)90℃到100℃之间有10格,1格表示1℃,90℃之上6格,所以是96℃,水沸腾时气泡由下到上由小变大,所以表示水沸腾时的现象的是B图;
(2)水沸腾时温度不变,图像达到98℃保持不变,所以水的沸点是98℃,低于标准大气压下沸点100℃,气压越高,沸点越高,气压越低,沸点越低,所以当地气压比标准大气压低。
(3)水沸腾时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26.小华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
(1)组装实验装置时,放置石棉网的铁圈位置和悬挂温度计的铁夹位置非常重要,应当先调整固定_____(铁圈/铁夹)的位置。
(2)实验时,小华向烧杯中倒入热水而不用冷水,这种做法的优点是:_____。
(3)小华在水温升高到88℃时开始计时,每隔1min记录1次温度,直到水沸腾后几分钟为止,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012345678
温度/℃889092949698989898
分析上表记录的实验数据,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_____℃.说明水上方气压可能_____(大于/小于/等于)标准大气压。
【答案】铁圈减少实验时间98小于不可行
【解析】(1)在实验中需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应先确定铁圈的高度;
(2)在实验中,向烧杯内倒入热水,这样可以缩短将水加热至沸腾所需的时间;
(3)由表中数据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是98℃,说明当时的气压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
(4)水的沸点与气压有关,与酒精灯的火焰的大小无关,故这种做法是不可行的。
27.小明测量南京雨花石的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_____桌面上,游码移至_____处,发现指针静止时如图甲所示,应将天平的平衡螺母向_____端调,使横梁平衡;
(2)用天平测出雨花石的质量为31.4g,已有砝码请在图乙中画出游码的位置;
(__________)
(3)小明根据所测数据,在图丙上描出一个对应的点A,接着他又换用另一石块重复了上述实验,将所测数据在图上又描出了另一个对应的点B,若ρA、ρB别代表雨花石和另一石块的密度,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是ρA_____ρB。
【答案】水平零刻度线左<
【解析】(1)由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
图甲可知,测量前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说明右盘偏重,应将天平的平衡螺母向左移动,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
(2)如图乙所示,标尺的分度值是0.1g,
右盘中砝码的质量为30g,雨花石的质量为31.4g,
游码对应的刻度为1.4g,
如图所示:
;
别做出图象,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当体积相同时,B的质量大于A的质量,由ρ=可知,ρ
A <ρ
B。
28.小明利用天平、水和烧杯来测量一不规则小石块的密度,请将他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图甲是小明在调节天平平衡时的情景,你认为错误之处是:
________________.
(2)小明纠正错误后,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右侧,应向_____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直至横梁平衡.
(3)小明纠正错误后,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右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的游码如图乙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
(4)如图丙所示:
a.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53g;
b.把小石块浸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上作标记;
c.取出小石块,往烧杯中加水,直到标记处,再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84g;
d.计算出小石块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___cm3.
(5)用密度公式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___kg/m3.
(6)这种方法测出小石块的密度与小石块的实际密度相比________________(选填“相等”、“偏大”、“偏小”).
【答案】测量前未将游码归零左62g312×103偏小
【解析】(1)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应先将游码移至标尺的零刻线处,再调节横梁平衡,由图甲可知测量前未将游码归零;
(2)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应先将游码移至标尺的零刻线处,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右侧,则应向左调节平衡螺母,直至横梁平衡;
(4)小石块的体积V=V
水=
m
水
水
ρ=3
184g153g
1g/cm
-
=31cm3;
(5)则ρ=m
V=3
62g
31cm=2g/cm3=2×103kg/m3;
(6)由于将小石块从水中拿出时,上面沾有水,所以所测石块的体积偏大,根据公式ρ=m
V知,所
测密度会偏小。
29.图1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过程.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顶端下滑到底端,使小车在毛巾、棉布表面和木板表面上运动,小车滑行的距离如图所示:
(1)根据如图中情景可以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①是假设,②③是实验事实,④是实验推论B.①②③④都是实验事实
C.①②是实验事实,③④是实验推论D.①②③是实验事实,④是实验推理
(2)每次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其目的是__________,记下小车最终停在水平面上的位置.可知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速度减小得越__________,运动的路程越__________.其中运动的小车在木板上最终停下来,是因为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受__________(选填“平衡力”、“非平衡力”或“不受力”).进一步推理可知:当阻力为0N时,小车将____________。
(3)该实验现象能证明___________(选填序号)。
A、物体运动需要力
B、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牛顿第一定律
(4)在大量类似实验基础上,牛顿等科学家经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了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它是人们公认的物理学基本定律之一,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一架在空中水平向右匀速直线飞行的飞机上,自由落下了一颗炸弹.下列给出了几种炸弹落地前与飞机位置关系的情形,如图2所示,请你分析后作出选择:①不计空气对炸弹的阻力,炸弹与飞机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___图.
②实际上,由于空气阻力的存在,炸弹与飞机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___图.(以上两空均选填“甲”、“乙”或“丙”)。
【答案】D使小车到达水平面的初始速度相同慢远非平衡力一直做匀速直线运
【解析】(1)①②③次实验是实际操作的实验事实,绝对光滑的平面是不存在的,因此④是实验推论;故D正确;
(2)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到达水平面的速度相同,由图示实验可知,小车在木板上受到的阻力最小,小车滑行距离最大,由此可知,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越慢,小车运动的路程越远,由于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受非平衡力作用,所以小车在木板上最终会停下来;可以推理,如果阻力为零,小车以恒定不变的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即做匀速直线运动;
(3)由实验现象可以推理:假如水平表面绝对光滑,该平面上运动的物体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此实验结果证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4)①不计空气对炸弹的阻力,在水平方向上,炸弹与飞机的速度相等,它们相对静止,由图示可知,炸弹与飞机的位置关系为乙图;
②实际上,由于空气阻力的存在,在水平方向上,炸弹由于受到空气阻力作用,速度小于飞机速度,由图示可知,炸弹与飞机的位置关系为甲图。
30.小致先后在水平桌面铺上粗糙积度不同的物体(毛巾、棉布、木板)做实验,然后将实验数据填入下面表格,请回答以下问题:
表面状况阻力大小小车运动的距离s/m
毛巾大0.1
棉布较大0.18
木板小0.35
(1)让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目的是为了控制小车每次滑到平面时的_____相同。
(2)分析表格中的实验数据。
可以得出结论是: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_____,速度减小得越_____,由此联想到雨雪天驾驶汽车应该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汽车之间的距离。
(3)如果分别让小车从不同的高度滑下,请你推理:当小车以不同的速度在阻力为零的平面上运动,
【答案】速度小慢增大不同
【解析】(1)实验时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速度;(2)实验现象表明:在粗糙的表面上,小车因受到的阻力不同,所以运动的距离不同;平面越光滑,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速度减小的越慢,越不容易停下来,所以雨雪天气驾驶汽车应该增大汽车之间的距离;
(3)若小车不受阻力的作用,小车将保持原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当小车以不同的速度在阻力为零的平面上运动,最终的速度不同。
四、计算题(本题包含2道题,共14分)
31.一铁球的质量为158g,体积为30cm3,通过计算判断它是空心还是实心?若是空心的,计算空心部分的体积.若空心部分注满某种液体后,球的总重为1.67N.则注入液体的密度是多少kg/m3?(ρ=7.9×103kg/m3g=10N/kg)
【答案】空心;V空=10cm3;0.9×103kg/m3
【解析】V铁=m
铁
铁
=3
158g
7.9g/cm=20cm3,V铁>V总,所以该球是空心的;
空心部分体积V空=V总-V铁=30cm3-20cm3=10cm3;
注满液体总质量为m总=G
g
总=
1.67N
10N/kg=0.167kg,则注入的液体质量为m液=m总-m铁
=0.167kg-0.158kg=0.009kg=9g,所以液体的密度为ρ
液=
m
V
液
液
=
m
V
液
空
=3
9g
10cm=0.9g/cm3=0.9×103kg/m3。
32.冬季里,小华妈妈喜欢做冻豆腐涮火锅,她买来1kg鲜豆腐,体积为800cm3,豆腐含水的质量占总质量的54%,将鲜豆腐冰冻后,然后化冻,让水全部流出,形成数量繁多的孔洞,豆腐整体外形不变(即总体积不变),变成了不含水分的海绵豆腐(俗称冻豆腐),在涮锅时可以充分吸收汤汁达到增加口感的目的.(ρ冰=0.9×103kg/m3)求:
(1)鲜豆腐的密度为多少g/cm3?
(2)海绵豆腐内所有孔洞的总体积为多少c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