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门墩儿的文化内涵(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门墩儿的文化内涵(图)
【1】北京四合院的二道门(垂花门),门口有两个石墩儿
“门墩儿”指的是北京四合院门口的两块大石头,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年的汉代,甚至更早的时候,人们不住茅草棚以后,石墩的雏形就产生了。

从建筑学上说,这两块石头的作用是固定门框,所以多采用厚重的山石。

由于石墩位于大门口,不仅家人每天都会看
到它,来访的客人也最先看到它,因此人们开始装饰门墩儿,有各种形状,各种雕饰,逐渐演变为一门艺术。

门墩儿样式和精致程度,与主人的财力和权利有着直接联系,在老北京看门墩儿便知这家人的势力了。

【2】方形或箱型门墩儿
北京的门墩儿大致可以分为四种,最常见的两种是箱型和鼓型的门墩儿,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方形”(图【2】)和“圆形”(图【3】)门墩儿。

有人说方形门墩儿是文臣家的,圆形门墩儿是武将家的,这么说有道理也没道理。

北京的老房子都有门墩儿,圆形和方形的门墩儿随处可见,不可能每家都是当官儿的吧。

就算一开始这么分配的,但是随着房子的转卖,时代的变迁,也很难形成统一的标准。

不过文臣家采用方形门墩儿的比较多,方形即箱型,取其谐音“书香”,表示自己是书香门第,也有人品方正的意思。

【3】圆形或鼓型门墩儿
虽然方形门墩儿读书人家多,但圆形可就不属于武将了。

圆形门
墩儿在北京非常多见,也是最常见的门墩儿,其数量比另外三种门墩儿的总和还多。

这是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圆是最受欢迎的形状。

圆形的门墩儿又被称为鼓型门墩儿,因为它看起来就好像大门口的两面鼓,通报客来的鼓。

鼓面上常有各种雕饰,例如莲花、桃子、鹿、仙鹤、鲤鱼、云彩等图案。

虽然鼓型门墩儿最常见,但从时间上来说,它后于方形门墩儿产生,大约只有1000多年的历史,而方形门墩是直接从方条石发展来的,历史最为悠久。

【4】兽形门墩儿,门墩儿上趴着一个狮子,只剩下脚和身体,仔细看能看到
第三种是兽形门墩儿,常见的门墩儿兽是狮子,不是门口的那个大狮子,那个是装饰物,不是门墩儿。

兽形门墩儿是门墩儿上面趴着一只野兽,只有王公贵族才敢使用,并不多见。

第四种是没有任何装饰的方条石,是最底层老百姓使用的,在北京胡同里并不常见,因为皇城根儿下的每个宅子都有点儿历史,主人也许是老百姓,但它以前
的主人也许是个当官儿的,或做生意的买卖人。

这四种门墩儿除了最后一种,前三种都有漂亮的雕饰,花鸟鱼虫什么的,都可以雕刻在门墩儿上。

【5】被毁坏的门墩儿
北京的门墩儿数量之多,以至于无法得到全面的保护,特别是在这样一个没有保护文物意识的国家中,连埃及3500年的神庙都能刻字,那些数以千计的一两百年历史的北京门墩儿又怎能幸免于难?除了十年浩劫,对门墩儿破坏最大的是老城的拆迁,除了一部分精品被博物馆收藏,大部分门墩儿都在这两次运动中毁掉了。

如今在北京保留着的一部分胡同里,还能看到门墩儿,但大都是残破的,例如图【5】的门墩儿,上面原本有个石兽的,鼓面也残破不堪。

【5】狮子不是门墩,门墩儿在左边大门旁
北京是一个有文化底蕴的城市,老北京人最不愿意“挪窝儿”,也就是不愿意搬家,而城市拆迁却让他们离开了自己世世代代生活的院子,这种痛苦可能是一般人无法理解的。

人们看到的是北京的繁荣,而北京人失去的并不只是他们的石墩和那首童谣,而是他们的精神世界。

刻字并非文物杀手,让文物灭失才是最严重的,详见在《为何关注埃及神庙刻字不关注国内文物被毁》。

【7】
【8】
【9】
【10】
【11】
【12】
【13】
【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