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ppt6 苏教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17
原子结构 示意图
1—18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
1—18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1、1~18号元素最多有三个电子层,分别用 符号K、L、M表示。 2、K层最多可排2个电子,L层最多可排8 个电子,M层为最外层时不超过8个电子。 3、电子先排满K层再排L层,排满L层再排 M层 4、K层能量最低,M层能量最高
钠离子的形成
钠原子 钠离子
失一个电子Βιβλιοθήκη +11+11
+
Na — e-
Na+
氯离子的形成
氯原子 氯离子
-
得一个电子
Cl+ e -
Cl-
—
+
Na Na+
e
Cl Cl-
原子结构简图
+11 ② ⑧ ① 电子转移
⑦⑧② +17
不稳定
+11 ② ⑧
⑧ ⑧② +17
⑧ ⑧② +17 +11 ② ⑧
问题解决: Na、Mg、Al 等活泼金属单质与F2、 O2、Cl2等活泼非金属单质发生反应生 成的化合物中,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 的化合价与其在反应中失去或得到电子 的数目存在一定的关系。请与同学共同 探讨下列问题 :
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
阅读思考
(1)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2)我们从原子结构的认识历程中受到哪些启迪?
道尔顿原子模型 汤姆生原子模型 卢瑟福原子模型 玻尔原子模型 1904 1911 1913 1803
道尔顿原子模型
(实心球)
19世纪初,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近代原 子学说,他认为原子是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实 心球体。
1.金属单质Na、Mg能分别与非
金属单质O2、Cl2发生反应生成氧 化物和氯化物,请写出化学式.
Na2O 、MgO 、 NaCl、MgCl2
2.根据Na 、Mg、O、Cl原子在反应 过程中失去或者得到电子的数目和该原 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推断其氧化物和 氯化物中元素化合价.
元素 Na Mg 化合价 +1 +2 -2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歌德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莎士比亚 书籍是巨大的力量。 ---列宁 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 ---别林斯基 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 ---马克思 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 ---雨果 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 ---孟德斯鸠 如果我阅读得和别人一样多,我就知道得和别人一样少。 ---霍伯斯[英国作家] 读书有三种方法:一种是读而不懂,另一种是既读也懂,还有一种是读而懂得书上所没有的东西。 ---克尼雅日宁[俄国剧作家・诗人] 要学会读书,必须首先读的非常慢,直到最后值得你精读的一本书,还是应该很慢地读。 ---法奇(法国科学家) 了解一页书,胜于匆促地阅读一卷书。 ---麦考利[英国作家] 读书而不回想,犹如食物而不消化。 ---伯克[美国想思家] 读书而不能运用,则所读书等于废纸。 ---华盛顿(美国政治家) 书籍使一些人博学多识,但也使一些食而不化的人疯疯颠颠。 ---彼特拉克[意大利诗人] 生活在我们这个世界里,不读书就完全不可能了解人。 ---高尔基 读书越多,越感到腹中空虚。 ---雪莱(英国诗人) 读书是我唯一的娱乐。我不把时间浪费于酒店、赌博或任何一种恶劣的游戏;而我对于事业的勤劳,仍是按照必要,不倦不厌。 ---富兰克林 书读的越多而不加思索,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但当你读书而思考越多的时候,你就会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很少。 ---伏尔泰(法国哲学家、文学家)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顾炎武 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 ---朱熹 读书无嗜好,就能尽其多。不先泛览群书,则会无所适从或失之偏好,广然后深,博然后专。 ---鲁迅 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 ---朱煮 读书务在循序渐进;一书已熟,方读一书,勿得卤莽躐等,虽多无益。 ---胡居仁[明] 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 ---吴晗 看书不能信仰而无思考,要大胆地提出问题,勤于摘录资料,分析资料,找出其中的相互关系,是做学问的一种方法。---顾颉刚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刘向 读书破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富儿,颇为用钱苦。 ---郑板桥 知古不知今,谓之落沉。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 ---王充 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 ---郑玄
汤姆生原子模型
(葡萄干面包)
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认 识到原子是由更小的微粒构成.
卢瑟福原子模型
(空心球)
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根据α粒子 散射现象认识到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 构成.
玻尔原子模型
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提出,原子核外, 电子在一系列稳定的轨道上运动。
原子最外层 电子数目 失去(或得到) 电子数目
1 2 6 7
失1e失2e得2e得1e-
O Cl
-1
活泼金属元素失去电子的数目就 等于它显示的化合价。 活泼非金属元素得到电子的数目 就等于它显示化合价的绝对值。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原子结构模型是科学家在实验基础上根据自己的 认识和想象,受时代科技条件的限制,在当时提出 的最为先进的,同时也为当时所接受的一种对原子 的认识和形象描摹。
这种认识持续了2500年。整个研究的道路并不 是一马平川,并且人类对原子结构认识的每一点进 展都是建立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 我们同学的学习是辛苦的,又是幸福的,每一门 学科中都隐含着无穷的美。能引起情感共鸣的诗歌、 散文、音乐, 陶冶我们的情操;而化学学科中的新 奇、和谐、简约,同样闪耀着美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