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技术》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与探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工技术》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与探
索
摘要:根据新时代的教育要求,高等院校应该深化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与其他学科进一步相融合,开展教学。
作为电学类专业的学生都要必修的一门课程,《电工技术》需要首当其冲的进行课程思政融合发展的探索和改革,将“立德树人”的要求融入进教育核心。
本文以此为中心,简要介绍了当前高校中发展课程思政的现状,并为《电工技术》的教学改革提出了相应的几项措施。
关键词:电工技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
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中心环节,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学生的全方位发展、社会的全方位育人,这是党和国家给予教育行业的一份重任。
因此,教育行业要利用好课程思政的教学方式,形成思想政治与课程知识的协同效应。
在理工学的电类专业中,《电工技术》是一门普遍性的专业核心课程,修学人数多,更应该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深化和创新。
对于《电工技术》课程中的一些电学思想、理论和规律,都能在生活中得到一定的体现,对课程思政的进行有积极的作用,加强课程的人文素质内涵。
《电工技术》学科的课堂不仅是电学知识的教授,还要让学生学习到辩证的观念,增强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建设。
1、课程思政概述
学校教育的内容不仅仅是专业知识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也是重要的一部分,学校有义务做好和完善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课程。
其中,课程思政的本质是“立德树人”,通过对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进行讲解和教学,用高尚的价值理念和精
神追求感染学生,使学生能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
规范自己的行为。
2、当前高校中学生课程思政现状
在现阶段,国家已经制定了推动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的改革政策,各大高校也
在积极的响应和推进,但就总体形势和改革情况而言,仍然不容乐观,需要更高
效地落实发展。
首先,大部分高校学生对课程思政教学的重视度不够高,仅仅专
注于学科知识和专业知识,对于思想政治的相关理念不去深入理解,将思政教学
当作课堂上无关紧要的部分,只有期末考试之前才会对思政知识进行回顾和记忆,导致学生在思政教育中的主体性不高。
其次,学校本身对思政教学的重视程度不足,认知不够充分。
虽然国家在推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但大部分高校都会将专
业学科的教育作为办学中心,努力提高学校教育和学科教学的实力,以进一步提
升学校和校内学科的实力排名。
因此,在实行课程思政教育的过程中,大部分高
校都不会将其作为教学重点,只简单地安排学生的课程和考试的内容,不会深入
地去探讨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
并且,部分学校不能充分地认识到思
政教育对学生的重要性,不理解思政教育对大学生“立德树人”的意义,将课程
思政与学分相挂钩,导致大部分学生只是为了课程学分而来上课,甚至翘课,从
侧面影响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课程思政教学效率大打折扣。
从现阶
段高校中的种种现象可以看出,课程思政现状需要进一步改善,学校要加强教学
力度,并引导学生重视思政教学,从而完成整体的教学目标。
3、《电工技术》课程思政教学措施
3.1 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养
在课程思政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是重要的主体部分之一,课堂上思想政治的
内容都需要通过教师传授给学生,所以教师的思想道德素养会对课程效果产生一
定的影响,高校教师也应当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
在实际的上课过程中,并不会有对思政观点的单独讲解,而是需要融合进《电工技术》的学科内容中,做到二者的有机结合,既能保证学科授课进度和效率,也能进行课程思政的
教学。
在将思想政治与课堂知识的结合过程中,课程教师首先就需要有效掌握
《电工技术》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学科技能,其次需要深入挖掘学科知识内蕴藏的
思想政治观念,最终实现课程思政的教学。
这一过程也很考验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对历史和人文政治都要有一定的了解,能够清晰地认识到当今时代的发展潮流,让课程思政与时俱进。
因此,为达到课程思政的教育目标,教师需要不断的
进行学习,容纳新时代的新事物和新变化,积极学习各项工作会议的教育精神,
以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带动课程思政的深入改革。
3.2 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方法
在提高课程思政效率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注重《电工技术》课堂上的教学
方法,良好的教学方法会让思政教育事半功倍。
在传统的《电工技术》教学中,
比较注重于教学大纲的规定,向学生讲解课程知识,理解和掌握电学的一些基本
原理和分析方法,并不会进行思政观念的结合教导。
因此,对《电工技术》学科
进行课程思政改革存在一定的难度,最直接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对课堂教学方法
进行创新,融入思政教育观念,从而构建新型课堂。
比如,在学习学科重要知识——叠加定理时,其论述为:在线性系统中,电路的合响应等于各个独立源单独
作用时的响应的代数和。
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将电路的叠加定理对比国家与
个人、社会与个人的关系,将独立源单独响应的叠加比作所有个人贡献的叠加,
将电路的合响应比作国家、社会的繁荣富强,从而完成叠加定理的课程思政教学,学生在深入理解叠加定理的同时也会对集体与个人的关系有更深入的理解。
3.3 改进期末检测的考核模式
对于一门课程,学生往往最重视自己的成绩。
对此,高校可以进一步改进思
政课程的期末考核,适当的增加难度以及创新考核方式,让学生重视课程思政,
努力地进行学习和掌握。
在期末考核中,可以先要求学生写一篇课程思政心得,
再从《电工技术》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思想道德观念进行出题,引导学生
对思政部分进行学习和理解。
结语:
时代在发展,社会最终需要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在《电工技术》课程中融合思政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在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耳濡目
染地接受思政教育,向学生传递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建立健康的价值观,实现
教育事业“立德树人”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刘继军.《电工学》课程思政改革案例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9, No.376(06).
[2]张月华,常晓帆,张新贺.《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思政实践与探索[J].科
技资讯,2020, No.584(11).
[3]容慧、李书舟、刘宗瑶.课程思政研究——以电工技术与应用课程为例[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0,No.484(10).
作者信息:王得宏,男,(1981.07)藏族,甘肃天祝人,本科,讲师
研究方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基金项目:武威职业学院2020年“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项目:“电工技术”
(编号:X2020-JWC-JG-Y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