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专项训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综合训练(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综合训练
一、选择题
1.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消费品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价格越高,价格指数越大。

下表是英国历史上消费品价格指数变化情况,形成表中价格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1475152115551558155915951597
价格指数100167270370400515685
A.生产萎缩使产品供应越来越少
B.贵族追求享受大量购买奢侈品
C.殖民掠夺使金银输入越来越多
D.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已经确立
2.《英国告别重商主义的启示》一文中写道:“1610—1640年,英国的外贸额增长了10倍……国家财富增长很快,英国呈现一片欣欣向荣之景。

”上述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B.英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主地位
C.英国进行殖民贸易和殖民扩张
D.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3.十六世纪时,欧洲物价长期、普遍的上涨,史家称之为“物价革命”。

时人分析其原因,多认为是商人独占物资、政府大量发行劣质钱币所造成。

但法国学者波丁主张欧洲物价上涨有更重要的因素,而他的见解也获得后世很多史家认同。

波丁主张的更重要因素是指( )
A.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掠夺
B.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
C.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拓展
4.近代以来,亚、非、拉美许多地区形成了单一经济,如印度和埃及的棉花、东南亚的橡胶和锡、南部非洲的黄金和铜、中美洲的热带水果、古巴的蔗糖等。

其历史根源是( )
A.新航路的开辟促进全球商品流通
B.三角贸易推动区域资源优势互补
C.亚非拉美国家注重发展民族经济
D.欧美列强大力推行殖民主义政策
5. 德国于1863年颁布了《工人疾病保险规定的准则》,1884年颁布了《事故保险法》,1889年颁布了《伤残及养老保险法》,再加上20世纪初颁布实施的其他医疗、工伤、失业等法律,德国建立起当时世界上最完备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

这客观上反映了当时( )
A.政府放弃了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B.工业革命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C.政府最早进行了福利国家的建设
D.工业迅速发展导致社会问题频发
6. 恩格斯指出:它实际上是“一个调节生产为目的的联盟,他们规定应该生产的总生产量,在他们之间加以分配,并且强制实行预先规定的出售价格”,实质上是“资本家本身不得不承认生产力的社会性”。

下列与材料中所指的“它”最相关的是( )
A.早期殖民扩张
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C.第一次工业革命
D.第二次工业革命
7. 15世纪,在葡萄牙国王若昂一世的支持和鼓励下,亨利王子创办了专门的水手航海学校,从1418年开始步步推进沿西非海岸的探险活动。

1487年迪亚士绕过非洲好望角,10年后达•伽马继续向东航行抵达印度。

葡萄牙的航海活动( )
①是国家支持的航海殖民活动
②为葡萄牙带来巨大的商业利润
③推动了葡萄牙工业的迅速发展
④体现了人类不畏艰难的探险精神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8. 有学者认为,美洲及东印度航路被发现之时……看到了世界历史的一个决定性的转折点……欧洲人的优越势力,使它们能为所欲为,在此等遥远的地方,做出各种不合正义的事体。

欧洲人的“优越势力”源于( )
A.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
B.航海和造船技术不断提高
C.资本原始积累的迅速增加
D.资本主义萌芽兴起和发展
9.哥伦布曾向葡萄牙王室提出向西航行到达印度的方案,遭到王室的拒绝。

学生在讨论王室拒绝的原因时提出以下四个观点,较为合理的是( )
甲:王室在转口贸易中拥有高额利润
乙:东进前往印度已经取得重大突破
丙:在此之前的迪亚士已然直达印度
A.甲
B.乙
C.丙
D.丁
10. 19世纪学者基佐•巴克儿的文明史著作中常用“野蛮”“停滞”“愚昧”“自夸”等词句来描述中国、印度、埃及等东方民族。

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据是( )
A.东方国家近代化起步晚
B.东方世界在历史上长期滞后
C.西方中心论思想影响
D.西方大国沙文主义思潮的推行
11. 1760年,除伦敦外,只有布里斯托尔的人口在5万以上。

1841年,伦敦人口差不多有224万,是80年前的3倍;全国1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有9个,5万以上的有24个。

这表明英国( )
A.完成了工业化进程
B.完成了城市化进程
C.城乡结构明显改变
D.人口总量迅速增长
12. 1800年,欧洲宗主国的人均收入与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地区的人均收入的差距大约3:1,而到1914年时这一差距增加到约7:1。

这主要是因为( )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B.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落后的政治制度
C.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D.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社会动荡不安
二、材料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海洋这个大陆之间的天然屏障被逾越,世界各地各个民族各种文明之间彼此隔绝的状态被打破,人们的世界地理知识愈加丰富,对各个大陆和海洋增加了了解;横跨大洋的贸易往来使世界市场初露端倪……各个地区各个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成为统一的人类历史。

——摘自刘宗绪《历史学科专题讲座》
材料二 (1900年前后)帝国主义指欧洲国家——也包括后来的日本和美国——对世界的控制。

有时这种控制是通过旧的手段——例如武力完成的。

但是,更为经常的是通过贸易、投资和商业活动,使列强从殖民地获利,在不直接进行政治控制的前提下,影响殖民地的事务。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1).指出材料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并据材料一概括其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00年前后,西方国家“对世界的控制”的三种主要方式,并结合中国的有关史实加以说明。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定的生产方式要求有一定的运输方式 (运输工具)与之相适应,生产方式的革命必定伴随着运输方式(运输工具)的革命。

交通运输一旦与新的生产方式相适应,会反过来对整个社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据马克思《资本论》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交通与社会变迁”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答案:C
解析:分析材料中1475——1597年的时间,A项说法错误,资本主义生产在英国快速发展;B项说法不符合史实;D项1688年光荣革命后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确立。

本题选C项,从表格中可以看出,英国的消费品价格指数不断升高,商品价格不断升高;新航路开辟后,殖民掠夺使得大量的贵重金属流入欧洲,货币贬值,物价上涨,导致了欧洲的价格革命,A项正确。

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英国殖民扩张的影响。

1688年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成功,资本主义制度随着《权利法案》的颁布确立起来,故A项错误;18世纪中期,击败法国之后,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确立了世界霸主地位,故B项错误;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航线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英国加入到海外贸易和殖民扩张的浪潮中,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故C项正确;工业革命开始于1765年, 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3.答案:A
解析:15世纪末到16世纪,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掠夺攫取了大量财富,由于黄金、白银大量流入欧洲,造成物价上涨,与材料中“16世纪时”“价格革命”相符,故A项正确。

4.答案:D
解析:全球商品流通与亚非拉美许多地区形成的单一经济无关,故A 项错误;区域资源优势互补与亚非拉美许多地区形成的单一经济无关,
故B项错误;亚非拉美国家注重发展民族经济,与该地区形成的单一经济无关,故C项错误;欧美列强大力推行殖民主义政策,亚非拉美许多地区成为其原料产地,因而生产单一经济作物,形成单一经济,故D 项正确。

5.答案:D
解析:材料未涉及经济政策,故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故B项错误;福利国家出现于二战之后,故C项错误;这一时期德国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所以政府颁布法律建立社会保障法律体系,故D项正确。

6.答案:D
解析:早期殖民扩张与“一个调节生产为目的的联盟”信息不符,故A项错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造成生产力破坏,与材料信息不符,故B 项错误;“一个调节生产为目的的联盟,他们规定应该生产的总生产量,在他们之间加以分配,并且强制实行预先规定的出售价格”反映的是垄断组织,垄断组织产生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故C项错误,D项正确。

7.答案:C
解析:材料中“国王若昂一世的支持和鼓励下”表明国家支持,故①正确;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葡萄牙和西班牙从海外获得大量财富,一跃成为欧洲最富有的国家,故②正确;葡萄牙在殖民活动中的收益几乎无一例外地来自对殖民地物产的掠夺,而本土并未建立强大的生产能力,本土的手工业不断地萎缩,成品与原材料严重依赖进口,经济陷入了殖民地向本土输入金银—本土用输入的金银向国外购买物品这样
一个死循环,不存在“工业的迅速发展”,故③错误;材料“步步推进沿西非海岸的探险活动”可以看出探险精神,故④正确,C项符合题意。

8.答案:D
解析:当时人们的思想未得到空前解放,故A项错误;航海和造船技术是新航路开辟的优势,材料考查这种优势的原因是什么,故B项错误;资本原始积累是影响,并非原因,故C项错误;十四、十五世纪欧洲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正是经济作为强大的支撑才会使欧洲人能为所欲为,故D项正确。

9.答案:B
解析:王室在转口贸易中拥有高额利润不能遭到王室拒绝,故A项错误;据所学可知达•伽马到达了印度,故哥伦布提出向西航行到达印度的方案可能会遭到王室拒绝,故B项正确;迪亚士到达好望角,故C项错误;材料未提丁的观点,故D项错误。

10.答案:A
解析:19世纪的世界范围内,正处于西方资本主义不断上升的阶段且东方日益从属于西方的时代,此时或清朝统治之下的中国,或莫卧儿王朝统治之下的印度,或奥斯曼土耳其统治下的埃及,都是处于闭塞和落后的状态,东方国家的近代化都还尚未起步,故A项正确;以古老中国为代表的东方世界在漫长的历史上曾长期处于独立风骚的领先地位,“长期滞后”显然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基佐•巴克儿的描述虽然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西方中心论思想”的影响,但他的描述还是比较客观和真实的,并不是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源,故C项错误;“西
方大国沙文主义思潮的推行”,单单通过一个学者的著作,尚不能得出这样的结论,故D项错误。

11.答案:C
解析: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英国完成工业化,故A项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英国完成城市化进程,故B项错误;城市人口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大量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这会改变城乡结构,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城市人口的迅速增加,这并不表明人口总量迅速增长,故D 项错误。

12.答案:A
解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欧洲宗主国通过世界市场掠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的原材料,并对其输出商品,造成宗主国与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收入差距扩大,故A项正确;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政治制度落后,导致经济发展缓慢,只能解释殖民地半殖民地人均收入低,而不能说明差距扩大,故B项错误;从1800年到1914年欧洲宗主国经济的发展不仅得益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也得益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故C项错误;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社会动荡不安只能解释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人均收入低,故D项错误。

二、材料题
13.答案:(1). 事件:新航路的开辟。

影响:打破了文明间相对孤立和隔绝的状态,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联结通道,世界市场初露端倪。

(2). 方式:殖民战争、经济侵略、政治控制。

2019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专项训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综合训练(含解
析)
史实:通过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社会;强迫签署《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使清廷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对中国进行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控制中国经济命脉。

解析:
14.答案:论题:火车轮船的发明推动英国近代社会确立。

论述:火车、轮船等高效运输工具的出现,带动了冶铁、采矿、工业制造等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工业化、城市化得到进一步发展,还密切了英国城乡各地的联系,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扩大了英国国内市场,逐渐形成了以英国为世界工厂的世界市场。

间接壮大了英国工业资产阶级,推动了代议制民主制度的完善。

火车、轮船运输的发展,还改变了人们的时间观念,推动平等意识的形成。

总结:综上所述,交通工具的进步推动社会政治经济和观念变化,社会经济的发展又促进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

解析:本题考查了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

根据所学内容可知,火车轮船的发明密切了英国城乡各地的联系,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推动了代议制民主制度的完善,还改变了人们的时间观念,推动平等意识的形成。

根据题干要求结合所学内容论证相关观点,做到史论结合、自圆其说即可。

11 /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