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语文 专题诗词鉴赏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高中语文专题诗词鉴赏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寒食1寄京师诸弟
韦应物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注释】:1寒食,节名,在清明前一天。

古人从这一天起,三天不生火做饭,所以叫寒食。

1、此诗的主旨句是哪一句?这句与其它各句的关系是什么?
答案:第三句。

一、二两句写景,触景生情,引出第三句;第四句融景于情。

将感情物化。

2、你认为此诗哪个词用的最好?找出来,作一点分析。

答案:“空”、“冷”、“独”、“青青”均可作选项,关键要写出它们与作者心情的关系。

倦夜
杜甫
竹梁侵卧内,野月满庭隅。

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暗飞营自照,水宿鸟相呼。

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1)、诗题中的“倦”指的是什么?诗歌主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1》“倦”是指作者由于心忧国事,而彻夜难眠的状态。

2》诗歌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情感。

(2)、本诗主要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请结合实例具体分析。

答案:融情于景。

全诗的前六句,貌似写夜,但仔细看,在这幅“秋夜图”中,我们除了看到绿竹、庭院、朗月、稀星、暗飞的萤、水宿的鸟,还看到了目击者诗人自己。

诗中的自然景物,无一不寄托着作者的思想感情,诗人为国事而寒心,所以才“竹凉”,悲叹人民的遭遇,才对“重露成涓滴”的声音那么敏感,对政局和现实的担心,才会星是“稀星”,月是“野月”。

物我为一。

雨后池上
刘攽(ban)
一雨池塘水平面,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1)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

答案:水面如同轻轻磨过的明镜一样,倒映出池边的房檐和楹柱,以此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

(2)、诗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答案:一、二两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

三、四两句用“忽起’”垂杨柳”及垂柳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

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

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表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1)、这首诗的开头,连叠四个“行”字,仅以一“重”字绾(wan)结。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答案:极言其行走之远,兼有分离久远之意。

用复沓的声调,迟缓的节奏,给人以沉重的压抑感,使痛苦伤感的氛围笼罩全诗。

(2)、古人在评价诗时常用“诗眼”之说。

所谓“诗眼”,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

请指明“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两句中的“诗眼”各是什么?并简要解说。

答案:“老”与“晚”是诗眼。

“老”指消瘦的体貌和忧伤的心情,是说身心憔悴,有似衰老之感。

“晚”表明春秋忽代谢,相思又一年,暗喻女主人公青春易逝,坐愁红颜老的迟暮之感。

(3)、这是一首写在东汉末年动荡岁月中的相思乱离之歌。

后人在评价这首诗时,说其“情真、景真、事真、意真”(陈绎《诗谱》),简要谈谈你对这首诗的情感的认识。

答案:这首诗淳朴清新层层深入地将女主人公无法抑制的思念之情淋漓地宣泄出来。

读之使人悲感无端,反复低回,为女主人公真挚痛苦的爱情呼唤感动。

登拟岘(xian)台
陆游
层台缥缈压城,倚仗来观浩荡春。

放尽樽前千里目,洗空衣上十年尘。

萦回水抱中和气,平远山如蕴藉人。

更喜机心无复在,沙边鸥鹭亦相亲。

(1)、这首诗颔联中的“洗”字十分生动传神,请简要分析其妙处。

答案:“洗”字将浩荡春意喻为无边绿水u,化静为动,化无形为有形,生动地写出了春意之深之广;而且“洗”字写出了诗人内心强烈的情感变化;无边春意征服了诗人,使之尘虑一空,心灵进入了一个澄明之境,从而凸现了春色给诗人的心灵震撼,极为传神。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歌后两联进行分析。

答案:颈联写景,情景交融,物我合一;尾联表达诗人心醉于美景,浑然忘机。

这首诗通过写诗人登临拟岘台的所见所感,生动地写出了诗人深深陶醉于浩荡春意的心旷神怡之感与冲淡平和的心境。

山园小梅
林逋(bu)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注释】(1)暄妍:明媚美丽。

(2)狎(xia):亲近。

(3)檀板:演唱时用的檀木拍板。

(1)、颔联“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是从哪些角度描写梅的?请结合诗句进行描绘。

答案:作者从视觉角度写梅、影、月、水,又从嗅觉角度写梅香,二者巧妙结合,绘出了一幅绝妙的溪边月下梅花图。

上句勾勒出梅之骨,“疏影”状其轻盈,“横斜”传奇妩媚,“水清浅”显起澄澈。

下句描摹出梅之韵,在“月黄昏”的美妙背景中,无形的暗香款款而来,飘然而逝。

(2)、“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试作具体分析。

答案:拟人、夸张,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深,他还没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的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写粉蝶因爱梅而销魂,把粉蝶对梅的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这一联烘托了作者对梅花的喜爱之情。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诗的前两句写出了春天怎样的景色?
答案:写了春天阳光普照,溪水映日,春风和煦,花草芬芳的秀丽景色。

(2)诗的三、四两句运用动静结合的方法描写景物,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案:表达了诗人对初春时节自然界一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景象的喜悦和热爱之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