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T2 mapping技术在神经损伤中的临床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磁共振T2mapping 技术在神经损伤中的临床应用
魏景欣,杨丽,林海明,黄丽娣,莫旭林,郑进天,黎军强
(贵港市人民医院放射科,广西贵港537100)
摘要:目的观察并评价磁共振T2弛豫时间图(T2mapping )技术在神经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㊂方法选取在我院
2017年3月-2018年10月接受治疗的100例神经损伤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在我院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人员80
名作为对照组㊂两组患者均采用西门子3.0T Verio MR 超导型扫描仪扫描,分析T2mapping 技术的应用价值㊂结果研究组的T2值为(38.46±5.26)ms ,高于对照组的(18.12±3.52)ms (P <0.05)㊂在STIR /longTE 序列臂丛神经显示率及DWIBS 序列臂丛神经各部分显示率方面,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 <0.05)㊂但研究组对DWIBS 序列臂丛神经各部分显示率高于STIR /longTE 序列臂丛神经显示率㊂结论T2mapping 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臂丛神经损伤的临床诊断准确率,并且在磁共振T2mapping 技术中采用DWIBS 序列扫描的效果更为理想,值得推广应用㊂ 关键词: 磁共振; T2mapping ; 神经损伤; 诊断
中图分类号:R741.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5248(2019)04-0152-02
基金项目: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2015GXNSFAA139214)作者简介:魏景欣(1983-),女,大学本科,主治医师㊂从事骨肌影像学诊断研究㊂
臂丛神经是非常重要的外周神经,其起到支配
肩周感觉和运动的作用,具有神经比邻复杂㊁不共面和不共线等特点㊂臂丛神经损伤的原因是在牵拉㊁震荡㊁切割以及缺血等作用下形成的㊂当外力使头部和肩部向反方向分离时,易伤及臂丛神经,轻者可使断裂,重者全臂丛神经受累〔1〕,如重物打击㊁产伤㊁皮带卷入伤等㊂刺伤㊁挫伤及锁骨和第1肋骨骨折可引起臂丛神经损伤〔2〕㊂臂丛神经损伤最常发生于车祸㊁运动损伤或手术后㊂因此需要采用检查技术对臂丛神经损伤进行扫描与诊断㊂本研究选取
2017年3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神经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西门子3.0T Verio MR 超导型扫描仪进行扫描,分析T2mapping 技术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㊂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神经损伤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在我院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人员80名作为对照组㊂研究组男57例,女43例,年龄24~52岁,平均(37.8±10.5)岁;对照组男48例,女32例,年龄23~51岁,平均(37.3±10.2)岁㊂本研究经医院伦理会批准,且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㊂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差异(P >0.05),有可比性㊂
1.2 方法 采用西门子3.0T Verio MR 超导型扫描仪对两组患者进行扫描㊂在扫描的过程中,患者取仰卧位,从头部开始㊂扫描时垫高头部和上背部,并保持床面长轴的中线和颈部正中矢状面一致㊂扫描时应保持腹部呼吸,且避免吞咽㊂扫描范围包括冠状面扫描和上下扫描㊂扫描序列为先行常规T1WI㊁T2WI 及其横轴位扫描,再行STIR /longTE 冠状位扫描㊂图像分析:在对扫描图像进行分析的过程中,由2名及以上的经验丰富的影像科医师进行评估,并将图像归纳为两类,即可用于诊断的图像和不可用于诊断的图像㊂在对图像进行观察的过程中,重点对神经损伤组织的密度㊁神经根㊁神经节㊁锁骨上神经㊁锁骨下神经等图像特点进行观察和分析㊂见图1㊁图2㊂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的T2值,并对两组STIR /longTE 序列㊁DWIBS 序列图像处理时的神经节㊁神经
根以及锁骨上下神经数目进行统计,计算显示率

图 1 图 2
图1左侧臂丛上㊁中㊁下神经干近端以远断裂,残端明显增粗,呈弥漫长T2信号;图2胸1神经及臂丛下干梭形软组织肿块,边界清晰,呈等长T2信号,周围环以明显长T2信号,邻近胸1神经肿胀,颈5~8神经及臂丛上㊁中干受压移位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软件SPSS24.0进行处理㊂计数资料用%表示,采取χ2检验,计量资料表示为(⎺x±s),检验方法为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㊂
2 结果
2.1 两组T2值比较 研究组的T2值为(38.46±5.26)ms,高于对照组的(18.12±
3.52)ms,差异显著(P<0.05)㊂
2.2 两组STIR/longTE序列显示率比较 在STIR/ longTE序列臂丛神经显示率方面,研究组神经节㊁神经根以及锁骨上下神经的显示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㊂见表1㊂
2.3 两组DWIBS序列显示率比较 在DWIBS序列臂丛神经各部分显示率方面,研究组神经节㊁神经根以及锁骨上下神经的显示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㊂见表2㊂表1 两组STIR/longTE序列显示率比较〔n(%)〕组别n神经节神经根锁骨上神经锁骨下神经研究组10034(34.0)32(32.0)35(35.0)39(39.0)对照组8080(100.0)80(100.0)80(100.0)80(100.0)χ27.2917.0567.9128.732 P<0.05<0.05<0.05<0.05
表2 两组DWIBS序列显示率比较〔n(%)〕
组别n神经节神经根锁骨上神经锁骨下神经研究组10052(52.0)59(59.0)56(56.0)53(53.0)对照组8080(100.0)80(100.0)80(100.0)80(100.0)χ28.4369.2588.9138.679 P<0.05<0.05<0.05<0.05 3 讨论
传统的MRI及T1㊁T2加权成像用于评估成人臂丛神经损伤已获得临床证实,由于传统评估方式能够显示出神经干㊁神经根㊁神经束以及相伴的肌肉和血管等软组织,因此MRI可以清晰地显现臂丛神经的解剖结构〔3〕㊂有时可以从MRI结果中发现臂丛神经创伤性神经瘤㊁水肿㊁撕裂损伤〔4〕㊂臂丛神经损伤患者磁共振T2mapping技术在横断面图像
上可见病变侧脊髓旁正常神经根鞘膜囊结构消
失〔5〕㊂在冠状面图像上,可见正常向外下行走的条状神经结构消失㊂臂丛神经损伤的治疗方法包括职
业或物理治疗,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进行手术㊂臂丛
神经损伤发生的位点和类型决定了其预后㊂对于撕
脱伤和破裂伤,没有康复的可能,除非能及时地通过
手术重新连接受损的组织㊂对于神经瘤和神经传导
功能障碍损伤,预后则较为乐观㊂大多数具有神经
传导功能障碍损伤的患者能自发恢复90%~100%
的功能㊂当神经被切断或损坏时,神经功能会丧失,
远程的部分神经将会退化甚至坏死,而近端的部分
则有可能再生,只要通过重新连接便能使其功能恢
复㊂本研究中,研究组的T2值为(38.46±5.26)ms,
高于对照组的(18.12±3.52)ms㊂在STIR/longTE
序列臂丛神经显示率及DWIBS序列臂丛神经各部
分显示率方面,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但
研究组对DWIBS序列臂丛神经各部分显示率高于STIR/longTE序列臂丛神经显示率㊂可见,磁共振T2 mapping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臂丛神经损伤的临床诊断准确率,并且在磁共振T2mapping技术中采用DWIBS序列扫描的效果更为理想,值得推广应用㊂参考文献:
〔1〕 王雨,王文晟,陈龙菊.臂丛神经根性撕脱损伤后微环境变化的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18,
36(5):596.
〔2〕 钱玉莹,黄娟娟,丰浩荣,等.超声引导下两种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入路对膈肌麻痹的影响〔J〕.临床麻醉
学杂志,2018,34(6):562.
〔3〕 朱旭蓉,朱葛敏,王天仲,等.放射迟发性臂丛神经损伤1例并机制探讨〔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7,
34(9):838.
〔4〕 娄路馨,于爱红,程晓光,等.联合应用MR3D STIR SPACE和True FISP成像序列对臂丛神经病变的诊断
价值〔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6,27(9):654.〔5〕 冯亚平,丁有权,覃扬,等.成年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死亡表型及其机制〔J〕.神
经解剖学杂志,2016,32(4):537.
(收稿日期:2019-01-24;修回日期:2019-03-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