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网络实名举报撑起安全可靠的保护伞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批官员被网络实名举报而落马,网络实名举报的威
力得到 了彰显 。2 0 1 3 年9 月2 日,整合之后的中央纪委 和监察部官方网站正式开通 ,网站开通 以来 ,平均每 天收到8 0 0 多份实名举报 ,而以前平均每天只有大约 3 o o f  ̄。网络举报实名制一方面提高 了打击腐败 的关
为此 ,中央纪委监察部举报网站上明确指 出, “ 纪检
监察机关提倡署名举报 ,特别鼓励署真实姓名和准确
联系方式的实名举报。对认定为实名举报 的,优先办 理 ,及时回复。”
鼓励 实名 举报 值 得称 赞 ,但在 现实 环境 中 , 更 重要 得 是保 护举 报人 的信 息 安全 和人 身 安全 , 特别是 如何确保举报人不被被举报人知 晓是 重中之 重 。与传统举报方式相 比 ,网络实名举报有 着不可

网络实名举报的后台保密是核心
注度和命中率 ,另一方 面可有效避免错告诬告发生 , 因为是实名制 ,在诬告和陷害之前 ,举报 ^ 恐 怕就得
针对 一些 网友 担心 网络举 报之 后不 能得 到 切
实 的保护 ,担心受到打击报复 的问题 ,中央纪 委常 委 、秘 书长 崔少鹏表示 , “ 我可 以负责任地告诉 大 家 ,凡是在 中央纪委监察部 网站举报 的 ,我们 都会 依纪 依法保 护 ,凡是打击报复举报人 的我们 都会依 纪依 法严肃处理 。”但如果 网络实名举 报人 已经受 到了伤害 ,之后再严肃惩处 ,对 于受 害者而言也是


洽 L A w
为网络实名举报撑起安全可靠的保护伞
◎ 张 立 新
随着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副主任刘铁男等

缓 。具体应针对 网络监督 的特点有 的放 矢 ,多管齐 下 ,构建一个包括 “ 网络前 台匿名维护—— 后 台真 实身份保密——现 实社会 人身保 护”在 内的三重保
护机制 ,措施得力 、行之 有效地 保障 网络监督健康 发展 ,保护 网络实名举报人 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
露网络举报 ^ 、 真实身份 ,是 网络实名举报 ^ 保护的核 心 。网管部 门应对相关 网站进行 安全测试和技术评
前 台虽然可以匿名 ,但后 台为实名注册 ,那 么这类
举报也 应被视为实名举报 ,有 资格得 到纪检 和司法
部 门的重视和受理 。随着刘铁男 等一 批高官被 网络 实名举 报而落马 ,网络 已 日益成 为实 名举 报的重要 平台 ,但对于 网络实名举报人 的保护 还存 在着明显 的制度缺失和现实 困境 ,已远远不 能适 应方 兴未艾 的网络实名举报需要和反腐形 势发展 。加快 网络监 督立法 、建立健全 网络实名举 报人保 护机制刻不容
比拟的先天优势 ,安全 系数相对较 高 ,而影 响则可 以被放 大 ,特别是一些 网络举报 ,比如微博举 报 ,
从 而加强 网络社会管理 ,保 障网络信 息安全 。利用 实行后台的身份管理办法 ,用户在发布信息时可以使
用其他名称 。这种后 台实名前台匿名的网络实名制 ,
也就意味着 网站管理者能够在后 台掌握 了网络举报人 的真实身份 ,其能否切实保证在 主观上和技术上不泄
对举报 人 仍采取前台匿名后台实名的身份管理方式 , 对发布内容的审核一般也不要高于其他 网站的标准 ,
举报 内容在查实之前应对被举报人作无罪推定 ,纪检
的求助 ,公安机关应 当立即出警处置 ,针对 隋况实行 2 4 / J 、 时临时人身保护 、举报人家属保护等措施。检察 机关可根据举报人的申请 ,监督公安机关对举报人提
台 ,供想公开发布举报 内容 的举报 人发布举报信息,
以达到既不让举报石沉大海 ,也尽量避免举报人遭受 打击报复的双重效果 。在这个网络举报专业平台上 ,
晚了 。因此 ,保护 网络实名举报 ,关键 还在于保密 与预 防 。 2 0 1 2  ̄ g 1 2 月2 8 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加强 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 ,决定规定实行网络身份管理 ,
掂量掂量事情 的后果 。在加大反腐力度 的同时,2 0 1 2
年以来 ,全 国纪检监察机关也为数万名受到错告诬告 的干部澄清了是非 , 保护了他们干事创业 的积极 I 漏举报人信息的行为 规定为刑事犯罪 ,一旦泄密 , 要严格追究网站和相关
要是 因为通过网络能快速形成广泛的传播效应和巨大 的影响力。通过网上对举报内容的大量转发和评论 , 特别是网络名人 的转发 、关注 、评论 ,可以在极短 的 时间里形成强大的舆论攻势 ,倒逼纪检和司法机关高 度重视和查处举报事件 ,从而有力促进举报 目的的实 现。而通过当下 中央纪委监察部举报网站举报 ,其举
估 ,网站应指定专人负责身份认定和审核 ,并在技术
上对用户身份进行多重保护 ,切实消除泄密威胁 ,保
护举报人的真实身份。要在法律上明确 网站对举报人
真实身份的保密责任。香港法律规定 ,泄露举报人身
份属于刑事重罪案件 ,这对保护举报 人 起到了重要作
2 0 1 4 年4 月 上
c 公民与法 治■ _ ■ _
报内容不会被公之于众 ,客观上容易造成举报得不到
足够的重视和处理 。
责任人的泄密责任 。
二、现实社会的人身保护是关键 保护 网络实名举报人既要重视 网络上 的保护 , 更要保障网络举报人现实社会中的人身安全 。一是要 建立 网络举报人安全风险评估机制 。司法机关在关注
到网络举报人举报之初 ,受理举报线索之时,同时也
应对举报风险进行评 估,针对风 险级别及时启动有关 举报人保护程序 ,采取相对应的措施 ,并对举报人给
予必要的安全指导和提示。
针对 当前 网络举报 的现实 ,要与时俱进地畅通
举报渠道 ,满足群众需求 ,当务之急是纪检监察机关 应 搭建一个安全可靠 、规范高效 的网络举 报专业平
二是要建立 网络举报人紧急保护机制 。网络举 报人在公布举报信息后 ,只要发 出人身安全需要保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