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花”的唐宋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含有“花”的唐宋词精选
(一)带花词句30。
1.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
(温庭筠《望江南》千万恨)2.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3.花落子规啼,绿窗残梦迷。
(温庭筠《菩萨蛮》玉楼明月长相忆)4.柳丝长,春雨细。
花外漏声迢递。
(温庭筠《更漏子》柳丝长)5.劝我早归家,绿窗人似花。
(韦庄《菩萨蛮》红楼别夜堪惆怅)6.仍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
(韦庄《女冠子》昨夜夜半)7.记得那年花下,深夜。
初识谢娘时。
(韦庄《荷叶杯》记得那年花下)
8.春日游,杏花吹满头。
(韦庄《思帝乡》春日游)
9.百草千花寒食路。
香车系在谁家树?(冯延巳《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
10.砌下落花风起,罗衣特地春寒。
(冯延巳《清平乐》雨晴烟晚)11.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
(柳永《定风波》自春来)12.水风轻,蘋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
(柳永《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
13.永丰柳,无人尽日花飞雪。
(张先《千秋岁》数声)14.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15.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16.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
(晏殊《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17.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晏殊《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
18. 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情三月雨。
(晏殊《玉楼春》绿杨芳草长亭路)
19.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宋祁《玉楼春》东城渐觉风光好)
20.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欧阳修《生查子》去年元夜时)
21.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22. 恁时携素手,乱花飞絮里,缓步香茵。
(韩缜《风箫吟》销离愁)
23. 平岸小桥千嶂抱,柔蓝一水萦花草。
(王安石《渔家傲》平岸小桥千嶂抱)
24.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
(晏几道《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
25.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26.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李清照《点绛唇》寂寞深闺)27.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28. 花骢会意,纵扬鞭、亦自行迟。
(周邦彦《夜飞鹊》河桥送人处)29.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秦观《踏莎行》雾失
楼台)
30. 花岛为邻鸥作侣,深处。
(李珣《定风坡》志在烟霞慕隐沦)(二)解释其中的五句。
1.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这首词是辛弃疾闲居在饶带湖时所作。
写词人深夜在农村行路时的所见所闻。
通过一系列景物描写,暗示了时间、地点和词人的心情。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田野里飘荡这稻花浓郁的芳香,喧闹的蛙声连成一片,仿佛在高唱丰年之歌。
这两句点明夏季,正是稻谷扬花的时候,词人用“说”字,把农民在夏夜里欢快的心情变现出来,也表达了词人自己对农事丰收的喜悦;而蛙仿佛也懂得农人的心思,为这丰收景象而歌唱。
这是一个多么充满诗意的景象啊!
2.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这两句的意思是一遍一遍地跳舞,从月挂柳梢、照临高楼直到月落西沉;一曲曲地歌唱,直到歌女手中的桃花扇挥舞不动。
词人借时间的流逝,写出了他们沉醉在尽态极妍的轻歌曼舞中。
这样的场面,这样的情景,不是个中人是写不出来的。
这首词写一对情人久别重逢的喜悦之情。
但是词人没有正面铺叙重逢的场面,而是通过写相识的倾心、别后的相思,水到渠成地烘托出重逢的喜悦。
3.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
(晏几道《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
这两句的意思是晚秋时节,树叶飘落,菊花遍地,远游千里之外的亲人,更加令我挂肚牵肠。
“红叶黄花”是晚秋特有的色调,这色调极易引起人们的悲凉之感。
当抒情主人公临窗远望,那满目的凋残秋色引起的内心悲凉是“千里念行客”。
人在天涯,路遥天远,加上秋意萧瑟,这则能不令她思念,令她感伤!这两句将悲秋与怀人很自然地融合在一起。
本词主旨与词调结合,书写闺中人思念千里行客的离别相思之情。
4.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李清照《点绛唇》寂寞深闺)这是一首写离别相思的闺情词,为词人前期所做。
“惜春”二句抒惜春之情。
“春去”点名季节,“催花雨”点明天气。
这两句的意思是怜惜春天,春天已悄然离去;催促它的,是那几滴雨。
5.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秦观《踏莎行》雾失楼台)
本词为秦观晚年由处州再贬湖南郴州后所作。
“驿寄梅花”用吴陆凯寄梅花与长安范晔的故事。
“鱼传尺素”典出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
寄梅、赠书表达出词人对远方亲友的深深思念之情。
然词人之寄、赠,无非表情达意,而己情己意莫非谪愁离恨,故寄、赠之时,便“砌成此恨无重数”。
一“砌”字,将抽象的贬谪之情、离别之意形象、直观地描写出来,精当地传达出词人内心慎重堆积、难以化解的愁山恨海。
这三句的意思是托邮驿赠友深情的梅花,寄去倾吐衷肠的信牍,却堆积成千愁万恨无法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