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备战高考化学知识点过关培优 易错 难题训练∶铁及其化合物推断题附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2021备战高考化学知识点过关培优易错难题训练∶铁及其化合物推断
题附答案解析
一、铁及其化合物
1.利用废旧镀锌铁皮可制备磁性Fe3O4胶体粒子并得到副产物ZnO。

制备流程如图所示:(已知ZnO能溶于强碱)
已知:Zn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Al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相似。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NaOH溶液处理废旧镀锌铁皮的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 去除油污
B 溶解镀锌层
C 去除铁锈
D 钝化铁皮
(2)调节溶液A的pH可产生Zn(OH)2沉淀,为制得ZnO,后续操作步骤是抽滤______。

(3)加适量H2O2 目的是________ 溶液B制得Fe3O4胶体粒子的过程中,须持续通入N2,其原因是_____。

(4)副产物ZnO常用于制备锌单质。

我国早有炼锌技术的记载,明代宋应星著的《天工开物》中有“升炼倭铅”的记载:“每炉甘石十斤,装载入一泥罐内……然后逐层用煤炭饼垫盛,其底铺薪,发火煅红冷定毁罐取出…即倭铅也。

”该炼锌工艺过程涉及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注:炉甘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锌,“倭铅”是指金属锌)。

(5)用重铬酸钾法(一种氧化还原滴定法)可测定产物Fe3O4中的二价铁含量。

若需配制浓度为0.01 mol·L-1的K2Cr2O7标准溶液250 mL,应准确称取________g K2Cr2O7[保留4位有效数字,已知M r(K2Cr2O7)=294]。

配制该标准溶液时,下列仪器中用不到的有________(填编号)。

①电子天平②烧杯③量筒④玻璃棒⑤250 mL容量瓶⑥胶头滴管⑦移液管(6)滴定操作中,如果滴定前装有K2Cr2O7标准溶液的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而滴定结束后气泡消失,则测定结果将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答案】AB 洗涤、灼烧将部分亚铁离子氧化成铁离子防止Fe2+被氧化 ZnCO3+
2C 高温
Zn+3CO↑ 0.7350 ③⑦偏大
【解析】
【分析】
【详解】
(1)A.氢氧化钠溶液与油污反应生成高级脂肪酸盐,具有去除油污作用,A符合题意;B.根据Zn及化合物的性质与Al及化合物的性质相似,Zn也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氢氧化钠溶液起到溶解镀锌层,B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钠和铁不反应,C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不能钝化铁皮,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为:AB;
(2)调节溶液A的pH可产生Zn(OH)2沉淀,抽滤就可以得到氢氧化锌沉淀,洗涤除去附着的离子,高温灼烧氢氧化锌分解得到ZnO;
(3)Fe3O4中有+3价铁,因此加适量H2O2目的是将部分亚铁离子氧化成铁离子,将亚铁离子和铁离子达到Fe3O4中+2价铁与+3价铁的比例关系,持续通入N2,主要防止Fe2+被氧化;故答案为:将部分亚铁离子氧化成铁离子;防止Fe2+被氧化;
(4)该炼锌工艺参加反应的物质是煤炭饼和炉甘石(碳酸锌),得到的物质是倭铅(金属锌)和CO,联想初中所学高炉炼铁原理,则炼锌过程涉及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CO3+
2C 高温
Zn+3CO↑;
(5)m(K2Cr2O7)=0.01 mol·L-1×0.250 L×294 g·mol-1=0.7350 g,电子天平用于准确称量固体质量,烧杯用于溶解固体,玻璃棒用于搅拌和引流,容量瓶用于配制溶液,胶头滴管用于加水定容。

用不到的仪器为量筒和移液管;故答案为:0.7350g;③⑦;
(6)如果滴定前装有K2Cr2O7标准溶液的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结束后气泡消失,这样就造成读出来的K2Cr2O7标准溶液体积偏大,测定结果将偏大。

2.某学生探究小组将一批废弃的电子线路板简单处理后,得到含71%Cu、20%Al、5%Fe及少量Au、Pt等金属的混合物,并设计出如下制备硫酸铜晶体的路线:
已知:Cu+4HNO3(浓)=Cu(NO3)2+2H2O+2NO2↑
回答下列问题:
(1)滤渣1的主要成分为___。

(2)第②步加入H2O2目的是将Fe2+氧化成Fe3+,其离子方程式为___;使用H2O2作为氧化剂的优点是___。

(3)用第③步所得CuSO4·5H2O晶体加热制备无水CuSO4的瓷质主要仪器___。

(4)由滤渣2制取Al2(SO4)3·18H2O,探究小组设计了三种方案:
上述三种方案中,可行方案是___,其中不可行方案的原因是___。

【答案】Pt、Au H2O2 +2Fe2+ +2H+ =2Fe3+ +2H2O 不引入新杂质且产物无污染蒸发皿乙甲
【解析】
【分析】
(1).滤渣1成分应为Pt,Au,性质稳定不与浓硝酸和稀硫酸反应。

(2).H2O2将Fe2+氧化成Fe3+,同时其被还原为H2O。

产物无污染无需后续处理。

(3).蒸发结晶过程会用到主要仪器蒸发皿属于瓷质。

(4).滤液1加H2O2是为了将溶液中Fe2+→Fe3+,然后通过加NaOH调PH值使Al3+和Fe3+沉淀,这样才能使滤液2只含Cu2+。

而滤渣2成分为Fe(OH)3和Al(OH)3,所以在制取
Al2(SO4)3·18H2O时要考虑除去Fe3+影响。

【详解】
(1).Pt,Au都属于化学性质稳定的金属,所以滤渣1含Pt和Au,答案为Pt、Au。

(2).根据分析,H2O2氧化Fe2+的离子方程式为H2O2 +2Fe2++2H+=2Fe3+ +2H2O,反应产物只有H2O和Fe3+,没有引入新杂质且无污染。

答案为H2O2 +2Fe2+ +2H+ =2Fe3+ +2H2O,不引入新杂质且产物无污染。

(3).由分析可知为蒸发皿,答案为蒸发皿。

(4).根据分析,滤渣2如果采用甲方案处理无法除去Fe3+,最终获得产物会含有杂质
Fe2(SO4)3成分。

如果采用乙方案,加适量Al粉可以置换出Fe同时生Al3+。

丙方案加入NaOH溶解Al(OH)3然后过滤,可排除Fe3+影响,但对比方案乙其原子利用率不高。

故答案为乙,甲。

3.现有金属单质A、B、C和气体甲、乙、丙以及物质D、E、F、G、H,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有些反应的生成物和反应的条件没有标出)。

请根据以上信息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_______、丙__________。

(2)写出黄绿色气体乙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反应过程⑦可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______。

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3)反应③中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

【答案】Al HCl 杀菌消毒、强氧化剂、漂白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 4Fe(OH)2+O2+2H2O=4Fe(OH)3 2Al+2OH- +2H2O=2AlO2-+3H2↑
【解析】
【分析】
金属A颜色反应为黄色证明A为金属Na,Na与水反应生成气体甲为H2,D为NaOH;金属B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H2,说明B为金属Al,黄绿色气体乙为Cl2,气体甲是H2,H2和Cl2反应生成丙为HCl,HCl溶于水得到的物质E为盐酸溶液,盐酸与金属C反应产生F溶液是金属氯化物,该氯化物与Cl2还可以反应产生G,G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H为Fe(OH)3,则G为FeCl3,推断物质F为FeCl2;判断C为Fe,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A是Na,B是Al,C为Fe,气体甲是H2,气体乙是Cl2,气体丙是HCl;D是NaOH,E是盐酸,F是FeCl2,G是FeCl3,H是Fe(OH)3。

(1)根据上述分析可知,物质B是Al,丙是HCl;
(2)黄绿色气体乙是Cl2,该物质可以与水反应产生HCl和HClO,HClO具有强氧化性,可作氧化剂,氧化一些具有还原性的物质,也用于杀菌消毒或用于物质的漂白;
(3)FeCl2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FeCl2+2NaOH=Fe(OH)2↓+2NaCl,Fe(OH)2具有还原性,容易被溶解在溶液中的氧气氧化,发生反应:4Fe(OH)2+O2+2H2O=4Fe(OH)3,固体由白色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因此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
(4)反应③是Al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产生NaAlO2和H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2OH- +2H2O=2AlO2-+3H2↑。

【点睛】
本题是无机物推断,物质的颜色及转化关系中特殊反应是物质推断的突破口,再结合转化关系推断,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元素化合物知识,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

4.室温下,A是常见的金属单质、单质B是黄绿色气体、单质C是无色气体。

在合适反应条件下,它们可以按下面框图进行反应;E是无色溶液,F是淡绿色溶液。

B和C反应发出苍白色火焰。

请回答:
(1)A是__________,B是__________,C是__________(请填写化学式);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Fe Cl2 H2 2Fe+3Cl22FeCl3 Fe+2H+=Fe2++H2↑ 2Fe2++Cl2=2Fe3++
2Cl-
【解析】
【分析】
室温下,A是常见的金属单质、单质B是黄绿色气体、单质C是无色气体,B是氯气,B和C反应发出苍白色火焰,C是氢气,E是氯化氢。

F是淡绿色溶液,F溶液中含有亚铁离子,所以A是铁,F是氯化亚铁,D是氯化铁,据以上分析解答。

【详解】
室温下,A是常见的金属单质、单质B是黄绿色气体、单质C是无色气体,B是氯气,B和C反应发出苍白色火焰,C是氢气,E是氯化氢。

F是淡绿色溶液,F溶液中含有亚铁离子,所以A是铁,F是氯化亚铁,D是氯化铁,
(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B、C分别是Fe、Cl2、H2;
(2)反应①为铁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化学方程式为2Fe+3Cl22FeCl3;
(3)反应③为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
(4)反应④为氯化亚铁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Fe3++2Cl-。

5.图中,固体A是铁锈的主要成分。

请回答:
(1)固体C的化学式是___,上述框图中体现了SO2的___(填“氧化性”、“还原性”或“漂白性”)。

(2)写出A→B的化学方程式___。

(3)写出D→E的离子方程式___。

(4)若通入的SO2是足量的,请你设计实验方案检验“溶液D”中的金属阳离子___。

【答案】FeCl3还原性 Fe2O3+3CO高温2Fe+3CO2 Ba2++SO42-=BaSO4↓取少量溶液D于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加适量氯水(或双氧水),溶液变成血红色,则含有Fe2+
【解析】
【分析】
固体A是铁锈的主要成分,则A为Fe2O3,结合图中转化可知,A与CO反应生成B为Fe,B与氯气反应生成C为FeCl3,C与二氧化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溶液D中Fe2+、SO42-等,溶液D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E为BaSO4。

【详解】
(1)由上述分析可知,固体C的化学式是:FeCl3,上述框图中SO2失去电子转化为硫酸根离子,作还原剂;
(2)A→B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高温2Fe+3CO2;
(3)D→E的离子方程式为:Ba2++SO42−=BaSO4↓;
(4)若通入的SO2是足量的,溶液D中金属阳离子为Fe2+,检验该阳离子的方法为:取少量溶液D于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加适量氯水(或双氧水),溶液变成血红色,则含有Fe2+。

6.现有单质A 、B 、C 及化合物D 、E 、F 、G 、H ,它们之间能发生如图反应(图中有些反应的产物和反应的条件没有全部标出)。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③是D 物质的水溶液与金属铝反应,金属铝被氧化___(写化学式);
(2)步骤⑦中刚生成的白色沉淀颜色会迅速发生变化,最终生成红褐色沉淀H ,请写出由白色沉淀变成H 的化学方程式:___;
(3)检验G 中所含的金属离子时,在G 溶液中加入硫氰化钾溶液,离子方程式为:___; (4)工业上将氯气通入D 溶液中制取消毒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1mol 氯气发生反应,转移电子___mol ;消毒液中的有效成分是___(填名称);
(5)将0.1molA 的碳酸盐溶液和0.15molE 溶液混合,有如下两种方式:
A .将含A 的碳酸盐溶液逐滴加入到E 溶液中;
B .将E 溶液逐滴加入到含A 的碳酸盐溶液中;
理论上产生气体比较多的是___(填序号),多___mol 。

【答案】2H O 22234Fe(OH)O 2H O 4Fe(OH)++= 33Fe 3SCN Fe(SCN)+-+=
222NaOH Cl NaCl NaClO H O +=++ 1 次氯酸钠 A 0.025
【解析】
【分析】
金属A 焰色反应为黄色,故A 为Na ,由反应Na +①水→气体C D +,故C 为2H 、D 为NaOH ,则E 为HCl ,HCl 溶于水形成盐酸。

金属B 能与盐酸反应生成F ,F 与氯气反应生成G ,而G 能与NaOH 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H ,故B 为Fe 、F 为2FeCl 、H 为3Fe(OH),据此解答。

【详解】
()1反应③是NaOH 水溶液与金属铝反应,本质是Al 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与氢气,氢氧化铝再与NaOH 反应生成偏铝酸钠与水,金属铝被2H O 氧化,故答案为:2H O ; ()2步骤⑦中刚生成的白色沉淀氢氧化亚铁易被氧化,颜色会迅速发生变化,最终生成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化学方程式为:22234Fe(OH)O 2H O 4Fe(OH)++=,故答案为:22234Fe(OH)O 2H O 4Fe(OH)++=;
()3检验3FeCl 中所含的金属离子时,在3FeCl 溶液中加入硫氰化钾溶液,溶液变红,离子方程式为:33Fe 3SCN Fe(SCN)+-+=,故答案为:33Fe 3SCN Fe(SCN)+-+=;
()4工业上将氯气通入NaOH 溶液中制取消毒液NaClO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2NaOH Cl NaCl NaClO H O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规律可知,氯气中的Cl 有一半化合价升高,一半化合价降低,即反应中氯气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各占一半,1mol 氯气发生反应转移1mol 电子,消毒液中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故答案为:222NaOH Cl NaCl NaClO H O +=++;1;次氯酸钠;
()5A .将碳酸钠溶液逐滴加入到盐酸中,发生反应:
2322Na CO 2HCl 2NaCl H O CO +=++↑n ,生成2CO 为10.15mol 0.075mol 2

=; B .将盐酸逐滴加入到含碳酸钠溶液中,先发生反应:233Na CO HCl NaHCO NaCl +=+,剩余0.05molHCl 、生成30.1molNaHCO ,而后发生反应:322NaHCO HCl NaCl H O CO =+++↑,生成20.05molCO ;故理论上产生气体比较多的是A ,多产生2CO 为0.075mol 0.05mol 0.025mol -=。

故答案为:A ;0.025。

7.铁及其化合物在生活、生产中有广泛应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室中,2FeCl 可用铁粉和______反应制备,3FeCl 可用铁粉和______反应制备。

(2)黄铁矿(主要成分为2FeS )是生产硫酸和冶炼钢铁的重要原料。

高温下可发生反应: 222343FeS 8O 6SO e O =F ++高温,该过程中若有1.5mol 2FeS 参加反应,则反应过程中转移______mol 电子。

(3)24K FeO 与Zn 组成新型二次电池高铁电池,电解液为碱溶液,其反应式为:222423Zn(OH)2Fe(OH)4KOH 3Zn 2K FeO 8H O ++++ƒ充电
放电,放电时电池的负极反应式
为______;充电时电解液的pH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之一)。

(4)某同学向盛有22H O 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几滴酸化的2FeCl 溶液,溶液变成棕黄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一段时间后,溶液中有气泡出现,并放热,随后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产生气泡的原因是______;生成沉淀的原因是______(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

【答案】盐酸(或氯化铁) 氯气 16 2Zn 2OH 2e Zn(OH)--+-= 减小
232222Fe H O 2H 2Fe 2H O +++++=+ 3Fe +催化22H O 分解产生2O 22H O 分解反应放热,促进3Fe +的水解平衡正向移动
【解析】
【分析】
(1)Fe 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Fe 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Fe 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
(2)222343FeS 8O 6SO e O =F ++高温
中,Fe 、S 元素的化合价升高,O 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3)Zn 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放电时负极上Zn 失去电子;由电池反应可知,充电时消耗KOH ;
(4)酸性条件下22H O 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铁离子能催化22H O 分解产生氧气;从平衡角度分析。

【详解】
(1)在实验室中,2FeCl 可用铁粉和盐酸(或氯化铁)反应制取;3FeCl 可用铁粉和氯气反应制取, 故答案为:盐酸(或氯化铁);氯气;
(2)222343FeS 8O 6SO e O =F ++高温
中,Fe 、S 元素的化合价升高,O 元素的化合价降低,21.5molFeS 参加反应,则消耗氧气为4mol ,由O 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可知,转移的电子为()4mol 22016mol ⨯⨯-=, 故答案为:16;
(3)Zn 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放电时负极上Zn 失去电子,电极反应为
2Zn 2OH 2e Zn(OH)--+-=,由电池反应可知,充电时消耗KOH ,则pH 减小, 故答案
为:2Zn 2OH 2e Zn(OH)--+-=;减小;
(4)向盛有22H O 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几滴酸化的2FeCl 溶液,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232222Fe H O 2H 2Fe 2H O +++++=+;3Fe +催化氧化22H O 分解产生2O ,故一段时间后,溶液中有气泡出现;生成沉淀的原因是22H O 分解反应放热,促进3Fe +的水解平衡正向移动, 故答案为:232222Fe H O 2H 2Fe 2H O +++++=+; 3Fe +催化氧化22H O 分解产生2O ;22H O 分解反应放热,促进3Fe +的水解平衡正向移动。

8.工业上用某矿渣(含有Cu 2O 、Al 2O 3、Fe 2O 3、SiO 2)提取铜的操作流程如图(金属单质E 可由滤液C 制取):
已知:Cu 2O+2H +=Cu+Cu 2++H 2O
(1)固体混合物B 的成分是_____。

它与NaOH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2)滤液A 中铁元素的存在形式为_____(填离子符号),生成该离子与Fe 元素有关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

要检验该铁元素的离子的实验_____
(3)在滤液C 中通入足量CO 2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4)金属单质E从固体混合物F中置换出Cu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答案】SiO2和Cu SiO2+2OH-=SiO32-+H2O Fe2+ Fe2O3+6H+=2Fe3++3H2O、
2Fe3++Cu=2Fe2++Cu2+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不变红,再加入氯水,溶液变为血红色,则有Fe2+ OH-+CO2=HCO3-;AlO2-+CO2+2H2O=Al(OH)3↓+HCO3- 2Al+3CuO高温
Al2O3+3Cu
【解析】
【分析】
氧化亚铜与盐酸反应生成铜和铜离子,二氧化硅与盐酸不反应,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Fe3+,铁离子与铜反应生成亚铁离子,固体为二氧化硅和铜,滤液中含有铜离子、亚铁离子、铝离子,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滤液C中含有偏铝酸根离子,金属E为铝,固体D为氢氧化铜和氢氧化铁的混合物,在空气中灼烧,F为氧化铜和氧化铁的混合物,粗铜为铜、铝、铁的混合物,经过电解可得到纯铜。

【详解】
(1)固体混合物B的成分是SiO2和Cu。

它与NaOH溶液即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iO2+2OH-=SiO32-+H2O。

(2)氧化亚铜与盐酸反应生成铜单质和铜离子,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铁离子,与铜反应生成亚铁离子,有铜剩余,故铁离子完全转化为亚铁离子,滤液A中铁元素的存在形式为Fe2+,生成该离子与Fe元素有关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Fe2O3+6H+=2Fe3++3H2O、
2Fe3++Cu=2Fe2++Cu2+。

要检验该铁元素的离子的实验为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不变红,再加入氯水,溶液变为血红色,则有Fe2+。

(3)在滤液C中含有偏铝酸钠和氢氧化钠,通入足量CO2的离子方程式为OH-+CO2=HCO3-;AlO2-+CO2+2H2O=Al(OH)3↓+HCO3-。

(4)金属单质E为铝,从固体混合物F为氧化铜和氧化铁的混合物,置换出Cu的化学方程式为铝热反应,2Al+3CuO高温Al2O3+3Cu。

9.某Al2O3样品中含有一定量的Cu、Fe、Fe2O3杂质。

现通过下列生产过程,从该样品中提纯Al2O3,并回收铁红。

流程如下:
(1)操作①是_________,在实验室进行该操作需要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

(2)白色固体②是_________,样品和试剂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3)固体①加入适量稀盐酸,可能发生的反应有: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达)。

(4)溶液③中铁元素的存在形式是_________,如何用实验证明:____。

(5)溶液③中通入某气体,该气体可以是_________(任写一种的化学式),红褐色固体制得铁红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答案】过滤烧杯、漏斗、玻璃棒 Al(OH)3 Al2O3+2NaOH=2NaAlO2+H2O
Fe2O3+6HCl=2FeCl3+3H2O、2FeCl3+Fe=3FeCl2、Fe+2HCl=FeCl2+H2↑ Fe2+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入KSCN溶液无变化,滴加氯水后变血红色 O2或者Cl2 2Fe(OH)3Fe2O3+3H2O 【解析】
【分析】
Al2O3样品中含有一定量的Cu、Fe、Fe2O3杂质,根据题中流程图可知,样品与试剂①反应得溶液①再通入CO2得白色沉淀②,该白色固体加热分解产生Al2O3,可推知试剂①为NaOH,得到的固体①为Cu、Fe、Fe2O3,溶液①为NaAlO2、NaOH混合溶液,通入过量CO2后得溶液②为NaHCO3溶液,白色固体②为Al(OH)3,Al(OH)3受热分解得Al2O3,固体①中加入盐酸得到固体粉末中铁有剩余,由于Fe会发生反应2Fe3++Fe=3Fe2+,则溶液③中主要含有Fe2+,经过操作①得红褐色固体应为Fe(OH)3,所以通入的气体应为氧化剂,可以是O2或Cl2,氢氧化铁受热分解得Fe2O3。

【详解】
(1)操作①是分离难溶性固体与可溶性液体混合物的方法,名称为过滤;在实验室进行过滤操作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
(2)白色固体②受热分解产生Al2O3,则②是Al(OH)3,样品中含有Al2O3和试剂NaOH溶液反应产生NaAlO2和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Al2O3+2NaOH=2NaAlO2+H2O;
(3)固体①中含有Al2O3、Cu、Fe、Fe2O3,加入适量稀盐酸,由于反应后的固体粉末中含有Fe单质,则可能发生的反应有Fe2O3+6HCl=2FeCl3+3H2O、2FeCl3+Fe=3FeCl2、
Fe+2HCl=FeCl2+H2↑;
(4)由于固体①中样品与适量盐酸反应后的固体粉末中含有Fe,结合
Fe2O3+6HCl=2FeCl3+3H2O、2Fe3++Fe=3Fe2+可知溶液③中铁元素的存在形式是Fe2+,证明方法是: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入KSCN溶液无变化,滴加氯水后溶液变血红色;
(5)溶液③中含有Fe2+,向溶液③通入某气体后再加入足量NaOH溶液,产生红褐色的
Fe(OH)3沉淀,该气体具有强的氧化性,气体可以是O2或者Cl2,红褐色固体Fe(OH)3不稳定,受热分解产生铁红Fe2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Fe(OH)3Fe2O3+3H2O。

【点睛】
本题以从Al2O3样品中提取氧化铝的工艺流程为线索,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化学试剂的
使用、混合物的分离,正确理解制备流程及反应原理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铝及其化合物性质和转化关系,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10.富铁铝土矿(主要含有A12O3、Fe2O3、FeO和SiO2)可用于制备净水剂明矾KAl
(SO4)2·12H2O和补血剂FeSO4·7H2O。

工艺流程如下(部分操作和产物略去):
(1)操作1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反应①②③④中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填写编号)。

(3)综合考虑,金属X最好选择的试剂是__,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4)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5)溶液D中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是_______,检验方法是________。

(6)用含铝元素27℅的上述矿石10吨,通过上述流程最多生产明矾____吨。

【答案】过滤④ Fe Fe+2Fe3+=3Fe2+ SiO2+2OH-=SiO32-+H2O Al2O3+2OH-=2AlO2-+H2O Fe2+取少量溶液D于试管中,滴入硫氰化钾溶液,若无明显变化,再滴入几滴氯水,若溶液变红,证明含有Fe2+ 47.4
【解析】
【分析】
由流程可知,富铁铝土矿用氢氧化钾溶液浸取后过滤,滤渣为氧化铁,滤液中含有硅酸钾和偏铝酸钾;向滤液中加入足量的硫酸,可以得到硅酸沉淀和硫酸铝、硫酸钾溶液,结晶后得到明矾;滤渣经硫酸溶解后可以得到硫酸铁溶液,加入铁粉后得到硫酸亚铁溶液,用结晶法可以得到绿矾。

【详解】
(1)操作I得到溶液和滤渣,因此操作I为过滤;
(2)反应①中加入NaOH溶液,根据成分只有Al2O2和SiO2与NaOH反应,发生Al2O3+2OH-=2AlO2-+H2O,SiO2+OH-=SiO32-+H2O,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反应②中加入硫酸,发生的SiO32-+2H+=H2SiO3↓,AlO2-+4H+=Al3++2H2O,没有化合价的改变,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反应③发生Fe2O3+6H+=2Fe3++3H2O,FeO+2H+=Fe2++H2O,没有化合价的改变,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根据操作4得到FeSO4·7H2O,说明反应④中加入一种金属,把Fe3+转化成Fe2+,即这种金属是铁单质,离子方程式为Fe+2Fe3+=3Fe2+,存在化合价的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3)操作4得到FeSO4·7H2O,不能引入新杂质,因此此金属为Fe,离子方程式为:Fe+2Fe3+=3Fe2+;
(4)根据(1)的分析,离子方程式为Al2O3+2OH-=2AlO2-+H2O,SiO2+OH-=SiO32-+
H2O;
(5)根据(3)的分析,溶液D中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是Fe2+,利用Fe2+的还原性,具体操作是:取少量溶液D于试管中,滴入硫氰化钾溶液,若无明显变化,再滴入几滴氯水,若
溶液变红,证明含有Fe2+;
(6)根据铝元素守恒,最多可以得到明矾的质量为10×106×27%×10-6×474÷27t=47.4t。

【点睛】
本题的难点是问题(6),一般的化学计算,都有简单的方法,根据整个流程,铝的质量没有增加和减少,因此根据铝元素守恒可以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