诫子书文言文原文及译文赏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诫子书两汉: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淡泊一作:澹泊;淫慢一作:慆慢)
译文
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

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

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

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

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注释
⑴诫:警告,劝人警惕。

⑵夫(fú):段首或句首发语词,引出下文的议论,无实在的意义。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指操守、品德、品行。

⑶修身:个人的品德修养。

⑸澹(dàn)泊:也写做“淡泊”,清静而不贪图功名利禄。

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清心寡欲。

明志: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

⑹宁静:这里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

致远:实现远大目标。

⑺才:才干。

⑻广才:增长才干。

⑼成:达成,成就。

⑽慆(tāo)慢:漫不经心。

慢:懈怠,懒惰。

励精:尽心,专心,奋勉,振奋。

⑾险躁:冒险急躁,狭隘浮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

冶性:陶冶性情。

⑿与:跟随。

驰:疾行,这里是增长的意思。

⒀日:时间。

去:消逝,逝去。

⒁遂:于是,就。

枯落:枯枝和落叶,此指像枯叶一样飘零,形容人韶华逝去。

⒂多不接世:意思是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

接世,接触社会,承担事务,对社会有益。

有“用世”的意思。

⒃穷庐:破房子。

⒄将复何及:又怎么来得及。

⒅淫慢:过度的享乐,懈怠。

淫:过度。

▲创作背景
这篇文章当作于蜀汉建兴十二年(元234年),是诸葛亮晚年写给他八岁的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

诸葛亮
一生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他为了蜀汉国家事业日夜操劳,顾不上亲自教育儿子,于是写下这篇书信告诫诸葛瞻。

诸葛亮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

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特追封他为武兴王。

诸葛亮为匡扶蜀汉政权,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

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

于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

诸葛亮在后世受到极大尊崇,成为后世忠臣楷模,智慧化身。

成都、宝鸡、汉中、南阳等地有武侯祠,杜甫作《蜀相》赞诸葛亮。

诫子书鉴赏古代家训,大都浓缩了作者毕生的生活经历、人生体验和学术思想等方面内容,不仅他的子孙从中获益颇多,就是今人读来也大有可借鉴之处。

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被后人誉为“智慧之化身”,他的《诫子书》也可谓是一篇充满智慧之语的家训,是古代家训中的名作。

文章阐述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读来发人深省。

它也可以看作是诸葛亮对其一生的总结,后来更成为修身立志的名篇。

诫子书赏析
《诫子书》是三国时期诸葛亮写给儿子的一封重要家信,寥寥八十余字,字字珠玑,蕴含着深厚的哲理。

在这封家信中,诸葛亮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智慧,教导儿子如何成为一个有道德、有才学、有益于社会的人。

本文从“家庭与道德”、“学习与教育”、“社会与人生”、“健康与养生”、“忠告与警示”五个方面进行译文和赏析。

1. 家庭与道德
《诫子书》开篇即谈家庭与道德的重要性。

诸葛亮告诫儿子:“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这句话强调了家庭道德修养对于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赏析: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的摇篮,家庭道德教育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基础。

一个品行端正的人,必然出自一个注重道德教育的家庭。

诸葛亮以自己的言行为榜样,教导儿子要注重家庭道德修养,以清俭自律,以宁静致远。

这样,才能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自己的信念。

2. 学习与教育
《诫子书》中关于学习与教育的论述也是非常精辟的。

诸葛亮教导儿子:“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这句话强调了学习需要安静的环境和坚定的志向。

赏析:学习需要心静,没有志向则无法成就学业。

诸葛亮以自己的经验告诫儿子,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断地积累和坚持。

同时,诸葛亮也强调了立志的重要性,只有明确自己的目标和志向,才能有动力去努力学习,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 社会与人生
《诫子书》中也谈到了社会与人生的关系。

诸葛亮写道:“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这句话告诫儿子要保持勤勉和稳健的心态,才能在复杂的社会中立足。

赏析:社会是一个大熔炉,能够锤炼人的意志和品格。

诸葛亮告诫儿子要避免淫慢和险躁两种极端心态,保持稳健和勤勉。

这样,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同时,诸葛亮也强调了节俭和勤劳的重要性,这也是面对社会挑战的必备品质。

4. 健康与养生
《诫子书》中还谈到了健康与养生。

诸葛亮写道:“宜自修斋戒,远酒色成疾。

”这句话强调
了保持健康身体的重要性。

赏析:健康是一切幸福的基石,没有健康的身体,就无法享受美好的生活。

诸葛亮告诫儿子要节制饮酒和远离女色,以免对身体造成伤害。

同时,诸葛亮也强调了保持身心愉悦的重要性,这也是健康养生的一个重要方面。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可以提高生活质量,还可以为未来的事业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5. 忠告与警示
《诫子书》的结尾部分是忠告与警示。

诸葛亮写道:“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这句话告诉儿子不要因为恶事小就去做,也不要因为善事小就不去做。

赏析:这句话是诸葛亮对儿子的忠告和警示,也是一个人行为处事的准则。

一个有道德、有才学的人应该注重细节,从日常小事做起,避免因小失大。

同时,诸葛亮还强调了持之以恒的道理,只有始终如一地坚守正道,才能得到成功和幸福。

这也是在告诫儿子要注重自我修养和保持坚定信念的重要性。

总之,《诫子书》是一封充满智慧的家书,诸葛亮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教导儿子如何成为一个有道德、有才学、有益于社会的人。

从家庭与道德、学习与教育、社会与人生、健康与养生到忠告与警示五个方面,诸葛亮为儿子指明了成长的方向。

这封家书不仅是对儿子的教诲,也是对后世子孙的宝贵财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