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下阅读教学中说话能力的培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新课改下阅读教学中说话能力的培养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基本环节,能够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训练。

阅读训练
是理解书面语言的训练,而书面语言的训练又离不开字词句篇,进行朗读、听话、说话、回答、笔练等等。

所以,阅读教学实际上是以阅读文章为主,把词句段篇听说读写融为一体的
评议综合训练。

其中说话训练是写的基础。

在阅读教学中,阅读课文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它
的知识含量大,有丰富的口语训练内容,因此,阅读教学是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场所,我们应充分利用和发掘。

一、仿照句式,让学生会说。

句式仿说是说话训练的一项最基本的训练内容,对低年级的学生更适用。

它能提高学生的口
语表达能力,而且能帮助学生掌握表达技巧、熟练表达技能。

阅读教材中句式的类型非常丰富,如陈述句、疑问句、祁使句、被字句、把字句、比喻句、排比句、递进句等等。

在阅读
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句式进行说话训练,可达到提高学生说话能力的目的。

如在《蜜蜂引路》课文中有“一边……一边……”的句式,训练时,可先指导认真读原文:“列宁一边走一边看……”
读后让学生体会这种句式的构成特点。

接着让学生表演动作,口述自己看到的在同一时间里
做的两件不同的事,然后让学生自由进行仿说。

经过三步的进行,由扶到放,层层深入,使
学生牢牢地掌握了该句式的特点,达到了运用自如的目的。

二、发挥想象,让学生有话要说。

想象是人脑在原有表象的基础上加工改选形成的过程,是发展儿童语言和思维的重要途径之一。

教材中,有些课文读完后,总给人一种言虽尽而意未完的感觉,让人思考与流连教学中,如果我们能引导学生去发掘出那些深含着的因素,以用作说话的材料,无疑对学生思维能力
和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

学完《我要的是葫芦》一课,我对学生说:“这个喜欢葫芦的人还会再种葫芦吗?如果他第二年还会种会怎样做呢?请小朋友帮忙,说出这个人今后会
怎样做。

”经过启发,学生们高兴极了,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展开想象,争相给这个古人来设计未来:经过这事后,种葫芦的人是如何吸取了教训,明白了什么道理,再种葫芦他怎样
管理……最后得到了许多大葫芦。

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说话的逻辑性和思维能力都能得到很好的锻炼和发展。

在《东郭先生和狼》一文中,老师教完后,可以让学生想象:如果没有老
农的帮助,东郭先生会怎样逃离狼口?学生就会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已有知识储备进行想象,
极大地丰富了课文内容。

三、创设情境,让学生想说。

根据课文特点,创设不同的情境,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培养兴趣,并在创设情境的美
感中感知教材,使学生受到美的陶冶,以美去激发爱,以情感为纽带,在实际的感受中去认
识事物,让学生有感而发,说出内心的感受。

在教学《燕子过海》一文时,我让学生张开双臂,踮起脚尖学燕子飞的动作,在幻灯上出示一望无际的大海,一边播放事先录制的海浪声,同时我富有激情地朗读起来:“天连水,水连天,望也望不到边。

一群小燕子要飞到温暖的南方去过冬,它们不分昼夜地飞呀飞,飞呀飞,有时狂风卷起了巨浪,哗,哗,有时大雨不停
地下,淅沥沥,淅沥沥……可小燕子还是不停地飞呀飞。

”此时学生也不停地“飞”,直到疲倦了,才让他们停下休息。

这时让学生说说刚才的感受,学生经过亲身体验,都争着说:“太累了!”“手酸腿软,浑身无力。

”“真想趴在桌上睡一觉。

”于是我趁机让学生找出表现燕子“累”
的句子,将“落”、“伏”与“飞”、“站”作比较,学生由于感受深刻,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燕子很累,没有力气再“飞”;“落”字可看出燕子的心情很焦急,巴不得一下子就到达甲板休息;“伏”说明燕子连站的力气都没有了。

师:是啊,同学们飞一会儿就叫酸叫累,而燕子却要飞
多少个日日夜夜啊!累的程度是可想而知的,现在有机会让它们休息,它们真该好好休息了。

可过了一会儿,它们又展翅起飞了。

这时的你,难道没有被燕子所感动?那你想对燕子说些
什么呢?此时学生心中的话,就像决堤之水,滔滔不绝。

有的说,你飞过大海真是太辛苦、
太艰难了;有的说,你的决心真大,意志多么坚强,我要向你学习;你真勇敢,以后我绝不
伤害你了;还有的说,燕子祝你一路平安!就连“崇敬的目光”、“沉重的心情”这些较抽象的词意,都能说出自己的见解来。

这样创设情境,学生想说,在说中既活跃了思维,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能逐步提高说话能力。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创设情境,把握机会,采用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说话兴趣。

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变得乐说、善说起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