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大学生公关意识的意义与途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养大学生公关意识的意义与途径
2005年4月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Apr.2005第21卷第4期Journal of Jilin Teachers Institute of Engineer ing and Techno logy
Vol21No4培养大学生公关意识的意义与途径
王芳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吉林长春130052)
[关键词]大学生;公关意识;教育管理
[摘要]运用公关理念,分析并说明了培养大学生公关意识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以引导
学生端正思想、理解公关内涵、树立形象意识为基础,从组织开展学生自愿参加的活动入手,辅之以学校
有关管理部门有目的、有策略的引导来提高大学生公关意识。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042(2005)04-
0048-
03
在教育中树立公关理念,实施素质教育,是全面提高我国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战略措施。

目前,许多高校开设了公关教育类课程,一些学生学习热情很高,但大多数学生对公关的认识较盲目,公关意识较弱。

笔者就此对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公关意识做些探讨。

表自己外,客观上还代表着其所在的群体。

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今日,公关素质已成为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之一,公关能力已成为人生致胜的一种武器,而公关意识的培养就显得尤为必要与迫切。

因此,对于学习公共关系课程的大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培养一种公关意识。

一般来说,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公共关系的开展,同时组织良好的公共关系形象对个体的人际关系形象也具有提升的作用。

随着我国高校的扩招,能进入大学读书的学生比例大增,这一方面让更多的学生有了学习深造的机会,一方面使得高校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因此学校的品牌
效应日趋凸现。

学生进入知名高校,学校的声誉在给他带来自信的同时也带来学习的压力。

用人单位比较青睐名校学生,于是名校招生入口和就业出口都通畅,并形成了良性循环。

而对于更多的普通高校来说,对学校缺乏了解和认同,进校后很多学生会产生懈怠和自卑情绪,整个校园容易弥漫消极的空气,一些学生既瞧不起自己,也瞧不起学校,于是大学三年或四年的生活变成了混日
子的过程。

一、公共关系的内涵
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一样,都是人在现实活
动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

以某一个人为核心,人
与人之间的关系互相交织在一起,形成的网络系
统构成人际关系网,人际关系网的大小与人的个性、人品、外表、能力等因素相关。

某一社会群体的成员围绕其所属群体的利益在现实活动中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网的总和,即构成该社会群体的公共关系网。

公共关系网与人际关系网一样,能
通过良好的组织群体形象的塑造和维护,为组织
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

二、培养大学生公关意识的必要性
人的真正价值是人的社会实现。

人的社会实现具有两重性:一是在与其他社会成员共同生活
中自身获得一定程度的成功;二是人在自身发展
的同时为人类整体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大学生无论在学校还是将来置身社会,总是与一定的社会团体联系在一起的。

人的现实活动在人际关系中代表的是个人,而在公共关系中就代表其所属的群体,属于集体行为的一部分,其言谈举止除了代
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致力于学生对学校的
认同感、依赖感、责任感、自豪感的培养。

对于大学生而言,努力提升个体形象,融个人形象塑造与
学校形象塑造于一体,使其将旁观者心态转变为
主人翁意识,这样学校和学生才会向着健康方向
[收稿日期]2005-01-
02[作者简介]王芳
(1967-
),女,吉林长春人,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

48
2005年 4月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第 21卷第 4期
发展,而这有赖于公关意识的养成。

1明确责任
三、培养大学生公关意识的途径
从学生进校之日起,就要让学生明白每个人都应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正如雅斯贝尔斯在其著作什么是教育中所言:高等学府的本质在于,对学生的选择是以每个人对自己负责的行为为前提,他所负的责任也包括到头来一无所成,一无所能之冒险。

(一)端正思想,正确理解公关的涵义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 公关虽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但有些学生对公关了解不多,片面理解为只是拉关系、走后门而已。

端正对公关的认识,是学生能否提高公关意识的关键。

因而, 在基本理论教学中,教师要用大量的事例反复论证,使学生掌握公共关系学的涵义,理解其特征是以公众为对象、以美誉为目标、以互利为原则、以长远为方针、以沟通为手段、以真诚为信条, 从而正确理解公关。

公关活动中,公关人员要在努力塑造组织形象的同时,也要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

在教学过程中,以具体、成功、形象的典型案例引导学生,使学生从自我做起,去追求知识形象、智能形象和精神形象的完美结合。

大学校园这个特殊的舞台,给予了学生尽情施展才华的空间。

从传播内容看,从政治到经济,从历史到文学, 从美术到音乐,从公德意识到个体行为,视野扩展远远超越了高校本身。

就形式而言,调动了多样化传播手段,形、声、色有机组合,多媒体复合使用,商品广告手段灵活运用,产生了非常强烈的传播效果。

2让学生了解学校定位,同时引导自我定位对自我认识能力较差的
学生需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这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

了解、认识到了学校和自己的所长、所短,才能客观、平静地看待自己,自身与周围环境才有望走向融合。

师生员工应各在其位、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各负其责,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在自己的位置上力求做得最好, 这是对学校全员公关的最好诠释,意识到这一点即是师生员工对学校所作的最大贡献。

3开展师生员工的励志教育
学校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只有强调整体和个体的高度一致性,促使整个学校与师生员工之间形成一种融洽和谐、充满活力的心理氛围, 激发人们的内驱力和上进心,起到凝其心、励其志的作用,才能做到荣辱与共,共同发展,从而推动组织自身效益、公众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和最大化。

学校即使不能成为学生的骄傲,但可以激励学生成为学校的骄傲,用名牌学生造就名牌学校。

(四 )开展学生社团活动,培养公关意识 (二 )应用公关知识,树立形象意识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除了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具备公关礼仪知识。

礼仪是影响社会组织得失成败的重要因素,也是一个社会人端正自我修养和培养庄重、谨慎、谦恭、和顺的品格及高尚道德情操的必备要素。

成功者要保持优势,需注意良好形象的树立与巩固, 失意者要想摆脱困境,也要从调整心态、塑造形象入手。

遵从礼仪,可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保持正常的社会交往,创造出良好的生活、学习与工作环境。

公关礼仪与交往技巧的讲解,促使学生用礼规范自己的言行,不仅体现出自身的谦虚美德, 也激发了对方尊重他人的意识,从而共同营造出文明友好的氛围。

实践使那些与同学关系紧张的学生惊奇地发现,仪表的规范、真诚的微笑与问候、得体的言语、文明的举止,可逐渐消除同学间的隔阂,融洽同学关系,增强自信和自尊。

礼仪是一定程度上的道德规范的外化,是一种美,所展示的是自己独特的个性、内在的修养、发展的潜质与良好的形象。

学生社团活动是学生活动中一道最靓丽的风景线。

由于各种社团的建立,主要是基于专业学习实践和学生兴趣而自愿组建的,因此形成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宣传、自我发展的格局, 比其他的教育手段都显得
更加有效。

1树立形象推广意识
一方面注意个人形象的塑造和维护, 另一方面要意识到组织形象的优先性。

形象第一成了很多大学生处世交往的首要法则。

随着社会开放的深入、人际交往的频繁,对外表的追求成为人们承受社会压力所采取的一种对策,这种格局的变化预示着现代公关意识已经在悄悄地占据着学生的意识世界,并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

关注个人形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公关意识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和突破口。

从注重自我的外在修饰、动作、行为形象开始,引导学生自我审美情趣的培养,这样行为举止得体,穿着打扮有品位,知礼、守礼、行礼,赢得他人的认同、尊重和
(三 )加强教育管理,提高公关意识
49
王芳:培养大学生公关意识的意义与途径
信任,就为进一步培养团体意识奠定了基础。

每年高校都有一批学子要走向社会,他们懂得了更好地推销自己,除了通过书面材料展示自己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之外,更注重自己的形象推销,仪表装饰,力求全方位展现自己,这是对社会开放的一种适应。

公关不是一种个体的、封闭的行为,因此团体意识、整体意识能较好地体现在内部的协调与联系当中,这是内求团结,外求发展的公关思想的充
分体现。

3树立对外传播意识
校园活动的蓬勃开展,给大学校园生活注入
了巨大的活力。

每逢盛大的活动出台,从宣传栏
到黑板报、从海报制作到橱窗展览、从广播报道到横幅标语,无论是热情洋溢的文字,还是鲜明突出
的图案,都散发着咄咄逼人的立体宣传攻势,各
种宣传手段的灵活运用及大量的宣传经费,充分
体现了大学生强烈的传播推销意识。

目前,相当多的学生社团,特别是新成立的社
团都拥有象征组织形象的徽记、章程甚至口号、旗帜等,强调其个性化,突出其与众不同之处,这在
一定程度上已在运用企业的组织识别系统知识。

另外,部分社团还自制问卷进行舆论调查或民意
测验,以提高该组织在广大同学中的知名度、美誉
度,不断完善自我的公众形象,追随同学心理,在
提高社团本身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同时,又增强了自己社团的实力、份量。

这种意识一旦培植起来,必将使学生、学校和用人单位受益无穷。

总之,公关意识的培养从组织开展学生自愿参加的活动入手,辅之以学校管理部门有目的、有策略的引导,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参考文献]
2树立团体向心意识
一是对内强调组织内部关系协调的优先性,
二是对外强调行动的一致性。

高校学生管理普遍
以寝室为基本单位,班级、年级、系(院)组成一个管理系统。

学生间、师生间的联系是比较松散的,
社团组织内成员关系相对比较紧密。

大学生个性
特征比较明显,注重自我,表现欲强,功利心重。

但据调查,在社团中真正将个性化表现在行为中
的并不多,尤其是对外联系活动中,他们能认识到[1]罗忠芳.建构实践性教学体系,培养复合型公关人才
[J].公关世界,2004,(6).
[2]潘肖珏.公关现代社会的沟通力[J].公关世界,
2004,(6).
[3]李文,张崢丽.公关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催化剂
[J].公关世界,2004,(6).
[责任编辑:姚树伟]
The sign ificance and pa ths of mi p rov
ing
collegians pub lic r elat ion s con sciousn
ess
W ang Fang
(J ilin T eachers Institute of Eng ineering and technology,Changchun J ilin130052,Ch
ina)
K ey w ord s:collegians;pub lic relations consciousness;education m
anagement
Ab stract:Th e au thor described the necessity ofcu ltivating collegians pub lic relations consciousness and ward somem ethods for collegians to mi prove their public relations consciousness.
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