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例EDTA-K2诱导血小板假性减少患者3种检测方法结果对比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例EDTA-K2诱导血小板假性减少患者3种检测方法结果
对比分析
李德法;陈娟;王烨
【摘要】目的初步分析EDTA依赖性血小板减少的现象及原因.方法用3种方法对EDTA-K2诱导血小板假性减少患者的血小板和白细胞进行分析.结果 EDTA-K2抗凝血与枸橼酸钠抗凝血和手工法的血小板结果在不同时间段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 min时EDTA-K2抗凝血与枸橼酸钠抗凝血和手工法测定白细胞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DTA-K2抗凝血涂片均可见血小板成团成簇聚集,末梢血涂片和各个时间段的枸橼酸钠抗凝血血小板均为散在分布.结论及时与临床沟通,同时重抽EDTA-K2抗凝静脉血和枸橼酸钠抗凝静脉血,并马上送到检验科化验,以降低血小板假性聚集的可能.
【期刊名称】《中国卫生产业》
【年(卷),期】2015(012)035
【总页数】3页(P100-101,104)
【关键词】血小板假性减少;抗凝剂;EDTA-K2;枸橼酸钠
【作者】李德法;陈娟;王烨
【作者单位】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医学检验科,福建厦门 361000;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医学检验科,福建厦门 361000;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医学检验科,福建厦门 361000【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6.11
随着血细胞分析仪的推广,由于抗凝剂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对血细胞的形态、体积影响很小,在临床广泛应用。
但我们在工作中发现极少数人标本可在EDTA-K2诱导下使血小板假性减少,导致临床误诊。
该文对在厦门市妇幼保健院使用EDTA-K2抗凝剂而引起血小板假性减少的10例患者的血小板和白细胞结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1 检测对象
选取2015年6—9月在该院住院的患者,首次使用EDTA-K2抗凝静脉血在SYSMEX XS-1000i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小板结果明显降低,推片染色镜检发现血小板有聚集现象,手工计数在正常范围内,体表检查无出血点、瘀斑、瘀点等血小板减少症状,临床诊断为EDTA依赖性血小板假性减少患者10例,均为女性,年龄20~40岁。
1.2 仪器与试剂
①SYSMEX XS-10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和质控品;②EDTA-K2抗凝管、枸橼酸钠抗凝管为福州长庚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提供;③光学显微镜(OLYMPUS);④瑞氏-姬姆萨染液为珠海贝索公司生产;⑤按照标准操作规程配制血小板稀释液及白细胞稀释液[1]。
1.3 方法
①经患者同意,采集EDTA-K2和枸橼酸钠抗凝静脉血标本各1份,分别于10~
15 min、20~25 min、>30 min在SYSMEX XS-10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上计数血小板和白细胞值。
因枸橼酸钠抗凝剂与血液比例为1:9,故本文所有枸橼酸钠抗凝管计数结果均已乘以1.1校正。
②采集患者末梢血,分别用微量吸管吸取20 μL末梢指血于380 μL的血小板稀释液和白细胞稀释液中,静置10 min后在显微镜下手工计数3次取其平均值。
③取初次采集的末梢血,并分别在10~15 min、20~25 min、>30 min取
EDTA-K2和枸橼酸钠抗凝静脉血,制作血涂片,用瑞氏-姬姆萨染液染色,显微镜下观察血小板的聚集与分布情况。
1.4 统计方法
使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应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结果进行t检验。
2.1 EDTA-K2抗凝血、枸橼酸钠抗凝血、手工法测定血小板结果
EDTA-K2抗凝血与枸橼酸钠抗凝血和手工法的血小板结果在3个不同时间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工法与枸橼酸钠抗凝血的血小板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DTA-K2抗凝血的血小板随时间延长而降低,枸橼酸钠抗凝血的血小板随时间延长未见明显改变,见表1。
2.2 EDTA-K2抗凝血、枸橼酸钠抗凝血、手工法测定WBC结果
10~15 min、20~25 min时3种测定方法的白细胞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0 min时EDTA-K2抗凝血与枸橼酸钠抗凝血和手工法测定白细胞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血涂片结果
3种血涂片经瑞氏染色镜检,EDTA-K2抗凝血涂片均可见血小板成团成簇聚集,且随时间延长血小板簇集增多;而末梢血涂片和各个时间段的枸橼酸钠抗凝血血小板均为散在分布。
血小板降低是引起出血的常见原因之一,血小板在20×109/L~50×109/L时,可能存在轻度出血或术后出血症状,低于20×109/L×109/L时,可能存在较严重的出血;低于5×109/L时,可能导致严重的出血并可危及生命[2]。
血小板计数的准确性直接影响临床对患者的诊治,及时发现血小板假性减少现象,选择正确的方法进行纠正尤为重要。
EDTA-K2通过与血液中的钙离子(凝血因子Ⅳ)结合形成鳌和物,从而阻止血液凝
固,但它偶尔可导致血小板聚集,发生血小板假性减少。
而且溶血素无法破坏这种血小板的聚集体,它们的体积较大,使血细胞分析仪误认为是白细胞计数,使得白细胞结果相对升高[3]。
当发生这种现象时,可用枸橼酸钠抗凝血在显微镜下计数
或用血细胞分析仪计算血小板数量[4],也可直接吸取末梢血置入血小板稀释液中
计数,还有文献认为可用肝素钠作抗凝剂来纠正血小板数量[5]。
该次实验结果表明,与枸橼酸钠抗凝血和手工法相比,EDTA-K2测定的血小板在10~15 min就
明显减少,并随着时间延长不断降低,超过30 min后,白细胞计数也相对升高,而枸橼酸钠抗凝血和手工法相比无明显差异。
该研究认为,为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检验人员必须加强责任心,在实际工作中一旦在检验过程中发现EDTAK2抗凝标本血小板明显降低与患者临床症状不符,应
作如下检查:①查看血细胞分析仪的报警信息及血小板直方图尾部是否出现翘尾情况;②血涂片观察血小板的分布及形态;③要求临床同时重抽EDTA-K2抗凝静脉血和枸橼酸钠抗凝静脉血,并马上送到检验科化验,以降低血小板假性聚集的可能,减少患者不必要的医疗费用和痛苦。
【相关文献】
[1]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123-124,136.
[2]熊立凡,刘成玉.临床检验基础[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67.
[3]刘丽波,张哲,赵殿凤,等.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5例临床分析[J].中国临床研
究,2011,24(1):60.
[4]张之南,单渊东,李蓉生,等.协和血液病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4:631.
[5]郑云.三种方法对EDTA-K2抗凝剂引起血小板假性减少的检测及分析[J].临床医学工
程,2011,18(12):1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