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寿险资金运用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24INSURANCE O
日本寿险资金运用启示
本文以日本的寿险业为例,总结其在寿险资金运用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为国内寿险公司资金运用提供有益借鉴和启示。
文/张景蝶
近几年,我国对保险资金运用的风险管控越来越严格,从偿二代到保险资金运用指引的颁布,再到保险资产负债管理监管规定的试行,都对保险公司资金运用的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然而,与国内寿险资金运用相比,国外寿险资金运用的历史更长,资金运用于市场风险管理的经验也更为丰富。
本文以日本的寿险业为例,总结其在寿险资金运用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为国内寿险公司资金运用提供有益借鉴和启示。
日本寿险公司破产危机及原因
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步入萎靡状态,在持续的经济低迷过程中,日本保险行业的问题不断出现。
在日本经济崩溃之前,日本保险资金大量投入于股市以及房地产等风险领域,以期获取高额的投资回报。
与此同时,市场销售保险产品的预期利率也不断增高。
然而伴随着经济泡沫的破灭,股市开始走低,债券难以兑付,房地产市场充斥巨额投资坏账和许多不良资产,参与了这些领域投资的保险公司投资收益不断下滑,投资回报率与较高的保险预定利率无法匹配。
巨额的利差损失以及其他损失,
严重影响了保险企业的偿付能力,从
而导致9家保险企业连续破产,其中
包括日产生命保险、东邦生命保险等
7家寿险公司(见表1)o
从投资收益率变化的情况来
看,1990年至1999年这10年期间,
日本寿险企业投资收益率逐年降低
(见表2)o
日本寿险企业的破产反映了保
险资金运用的决策错误,导致投资收
益降低,偿付能力被削弱,最终难以
维持运营的情况。
其主要有以下三种
原因:
仁严重的利差损。
当时,日本寿
险公司的保险产品预定利率较高,长
期寿险产品的预定利率普遍达到了
5.5%甚至更高。
但如表2所示,自
1990年开始,保险资金运用的投资
收益率却持续降低,日本10年期国
债的利率跌至1.7%左右。
寿险公司
2%左右的收益率远远没有达到前期
销售产品时的预期利率,这给部分
寿险公司带来了难以承受的利差损。
据统计,1999年,日本15家主要寿
险企业的总利差损失额超过1.5万亿
日元。
2.投资高风险领域比例较高。
1975年至1986年,日本寿险公司对
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的投资金额
不断上升,占总投资资产的比例由
21.7%±升至41.5%,有价证券在
各类投资资产中占比最高。
然而,
1990年经济步入低迷,股票市场严
重受挫,寿险企业持有的有价证券价
值跌落谷底。
与此同时,日本寿险企
业将大量保险资金投资在房地产领
域,房价的大幅下滑也令其损失惨
重。
例如,日产生命当时仅在有价
证券业务方面亏损就高达900多亿日
元,房地产领域亏损高达300多亿日
元,蒙受了巨大损失。
3.经营管理存在问题。
高预定利
率和“价格战”是日本寿险企业用于
获取消费者青睐的手段。
寿险产品
的结构极不合理,高利率的养老保
险和个人年金等传统保险占据了总保
费收入的90%以上。
寿险公司盲目
地进行扩张,内部管理制度混乱,缺
乏科学性决策手段,忽视了传统保险
产品和非传统保险产品的合理搭配,
忽视了企业的风险管理,导致公司亏
损,甚至破产。
在破产的7家寿险公
司中均出现了企业风险管理上的漏
O INSURANCE025表1日本破产的寿险企业的情况单位:亿日元
东京生命1895200110150325 4.20% 2.60%
千代田生命19042000350195950 3.70% 1.50%
大正生命191420002044365 4.05% 1.00%
第百生命19152000218853200 4.46% 1.00%
协荣生命19352000460996895 4.00% 1.75%
东邦生命18981999280466500 4.79% 1.50%
曰产生命19091997206093000 3.75%-5.5% 3.75%
数据来源:《中国寿险业资产负债研究》2002年
表2日本寿险业1990-1999年投资收益率变化情况
投资收益率 6.4%
J 5.0%
4.3%
3.8% 2.9% 3.0% 2.5%」 2.1%2
化
表32012-2017年日本寿险资金运用占比情况
现金及银行存款 1.04% 1.26% 1.53% 2.03% 2.01% 2.11%短期同业拆借0.80%0.76% 1.00%0.35%0.32%0.42%货币信托0.60%0.70%09% 1.0196 1.21% 1.47%有价证券80.65%81.30%81.53%81.85%82.48%82.29%国债43.12%42.73%40.51%40.46%39.56%38.65%政府债 4.04% 4.00% 3.78% 3.68% 3.46% 3.17%公司债7.29%7.10% 6.77% 6.91%&88% 6.87%股票 4.85% 5.14% 6.18% 5.40% 5.73% 6.08%海外证券16.23%17.53%19.95%21.42%22.69%23.34%其他有价证券 5.12% 4.80% 4.35% 3.98% 4.17% 4.18%贷款11.67%10.87%10.02%9.53%9.07%8.65%有形固定资产 1.87% 1.80% 1.7296 1.70% 1.63% 1.60%其他 3.38% 3.30% 3.29% 3.53% 3.28% 3.4796资产合计100^10096100^100%10096100%数据来源:Wind日本生命保险协会数据整理
洞。
例如,大正生命保险,导致其破产的导火线是该公司实际控制人前后3次总共挪用了公司408亿日元来获得大正生命的股份,从而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由此可见其公司经营管理
之混乱。
除此之外,引发日本寿险企业接
连破产的其他因素还包括日本执政党
对国家保险企业的过度保护以及体制
制度方面的缺陷等。
危机后日本寿险业资金运用情况
危机后的日本寿险业迅速从低
谷中走出,发达程度可见一斑,截至
2017年12月31H,日本寿险业资金
运用规模达到3812.7万亿日元。
从
2012^2017年日本寿险业资金运用
情况看,日本寿险资金集中在有价证
券的投资,占比达到80%左右,并
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在有价证券中,
债券占比最高,达到了总投资资产的
50%,并且以10年期以上的长期债
券为主导(见表3),这样的资产配置
比较有利于保证保险资金的安全。
对我国险资运用风险控制的启示
尽管寿险公司资金运用的投资
收益有利于提高经营利润,然而,错
误的投资决策可能导致保险企业亏损
甚至破产。
通过分析日本寿险企业的
问题以及倒闭的缘由,结合我国寿险
业的历史情况与现状,不难发现,
我国寿险公司目前也存在一些相似
问题。
比如1999年之前,国内人身
保险产品的合同利率基本达到7%左
右,其中保费收入排名前列的几家
大型保险公司的保单利率甚至达到
T8.5%以上。
较高的预定利率为寿
险公司带来了客户资源和充足的保费
收入,但也带来了高额的给付成本。
根据原保监会的统计数据,2000年
到2017年,我国保险公司的投资收
益率普遍处于6%以下,只有2007年
实现了12%的投资收益率。
但这与
之前销售的产品预定利率之间存在一
定差距,产生了利差损。
再如,在经
026INSURANCE O
济过分高涨期间,我国保险企业也曾经将资金运用于风险较高的项目,形成了不良资产,缺乏风险控制管理意识。
然而,与我国寿险业不同的是,日本保险深度和密度都较高,90%的家庭均配置了人身保险,寿险产品的覆盖面较广。
因此,当资金运用的问题暴露后,赔付的成本压力巨大,对个体寿险公司以及整个行业的影响也较大。
反观中国的社会保障体制还在逐步建立和完善中,目前寿险普及率只有36%,行业发展空间依然较大。
因此,在当下保险资金运用相关制度改革的有利时机,我国保险公司及保险资管公司应吸取日本寿险公司破产危机的教训,吸取日本寿险公司破产后进行调整的经验,发现存在的问题,寻找措施合理解决,不断完善投资决策和风险管理水平。
选择适合的投资组合策略。
目前,我国保险资金的投资渠道涉及银行存款、债券、股票、资产证券化产品、资管公司理财产品、信托投资计划等。
各保险公司应根据资金运用管理要求,抓住改革发展机遇,选择适合的风险类资产和无风险资产,确定比例分布,优化投资组合;在选择投资资产组合时,可借鉴日本寿险资金运用经验,以资金安全为第一原则,优先考虑企业风险防范能力,再追求收益回报的最大化。
由于各寿险公司资金负债情况、资金规模、投资水平以及风险承受能力都不相同,因此各公司应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科学投资决策,选择适合本企业的最优投资策略,不可盲目跟风。
2.优化资产负债匹配管理。
现阶
段,国内部分寿险企业呈现资产负债
不匹配的现象,由于寿险资金具有长
期性的特征,但是在具体投资运用过
程中呈现短期化的特征,两者不相匹
配。
因此,在运用资产组合提高收
益、分散风险的同时,寿险企业还应
该关注资产负债匹配管理。
主要关注
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资产规模与负债
规模相匹配,即保费净流入总量与资
金运用的总量大体匹配;二是资产负
债期限的匹配,通过进一步加强资产
负债期限匹配管理的研究,改进管理
技术,改善投资环境,拓宽长期投资
渠道,有效控制资产负债期限错配风
险;三是流动性需求和供给要达到动
态平衡;四是投资收益与资金成本要
相对应,避免出现利差损,使成本收
益倒挂。
3.完善投资分析工具和风险度量
工具。
改善寿险资金运用需要依赖科
学合理的投资分析工具和风险度量工
具,从欧美、日本等寿险发达国家经
验看,完善的资产负债管理模型、战
略资产配置模型和风险管理模型为寿
险资金运用效率的提高作出了很大
的贡献。
例如国内部分寿险公司在
资金运用过程中采用VmR方法度量
市场风险,但仅在每月测算单项权益
资产的X/mR值,没有反映投资组合
的情况,也没有考虑资产收益的相关
性。
建议可以増加组合VmR的计算
和VaR延伸指标的计算,进一步考
虑资产收益的相关性,更全面、明确
地掌握整体资金运用所面临的市场风
险,了解投资组合中的风险分布情
况,通过调整单项资产的比重,寻找
最佳投资组合。
4.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寿险
公司在资金运用过程中会面临利率风
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
险等诸多风险,这些风险都会对偿付
能力和公司经营造成影响。
因此,各
公司应结合自身经营特点,建立健全
风险导向的内控制度,进行全面风险
管理,做好风险预防,有效控制风险
发生的频率并降低对偿付能力的影响
程度。
同时,公司要对资金运用进行
绩效评估和考核管控,从事前到事后
全程关注和控制。
更需要关注的是,
不同投资渠道所面临的风险以及风险
程度并不相同,在评估和管控时要加
以区别,通过不同指标和不同模型进
行风险度量与管理。
5.完善资金运用的监管体系。
在
寿险公司的资金运用过程中,仅依靠
商业机构进行资产管理和防范风险是
不够的,需要相关监管机构进一步
完善监督治理体系,防范行业出现
系统性金融风险。
一是进一步完善
多层次监管体系,借鉴成熟市场经
验,充分利用协会平台,通过非行政
手段进行自我管理与调整,加强监管
与市场的联系,促使政府、市场、协
会三方有效沟通。
二是建立以风险导
向为重心的动态监管体系,对重要资
产投资进行动态比例监督。
三是实
行穿透监管和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在
对披露非标资产的信息监管中,以穿
透式监管制度监督资金运用中存在的
风险,缩短风险链条,降低相关风险
系数。
@
本文作者系建信保险资产管理有限公
司审计部经理,本文原载自《保险业
风险观察》2019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