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
贾鲁河综合治理范围为尖岗水库至中牟县大王庄弯道段,治理长度62.77km,综合治理工程实施后,沿线新建液压坝工程使河道形成连续性景观水面,因此,本文主要讨论了导流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标签:水利工程施工;导流施工技术;应用
水作为生命之源与人们的衣食住行以及工农业生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无论经济发展到何种地步,一个国家的水利工程建设永远都在其战略中有着一席之地。

水利工程建设除了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以及促进工农业发展外,还在防汛防洪中有着及其重要的战略作用,因此能够提升水利工程建设的技术都应该大力发展广泛应用,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实乃大势所趋。

1、项目概况
1.1、工程背景
千年古河贾鲁河,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是郑州人民的母亲河。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我们的母亲河河道萎缩、功能衰退、生态恶化、文化缺失,已经严重制约了郑州市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1.2工程概况
贾鲁河发源于新密市山区圣水峪一带,由郑州市西南部蜿蜒而下,经尖岗水库、西流湖、郑州市区北部,向东经中牟至周口市入沙颍河,最终汇入淮河,全长256km,流域面积5896km2。

贾鲁河郑州境内河段长137km,自西向东,汇集了金水河、索须河、七里河、熊耳河等河流,流经二七区、中原区、高新区、惠济区、金水区、郑东新区、中牟县七个行政区。

贾鲁河综合治理工程范围:治理长度62.77km,包括生态治理长度(尖岗水库至陇海铁路桥)49.67km,河道疏挖长度(陇海铁路桥至大王庄弯道)13.1km,打造两岸滨水景观工程;新开挖贾鲁湖、祥云湖、圃田泽3处湿地性湖泊,水面面积3672亩,对贾鲁河洪水进行滞洪、对水质进行净化。

1.3、工程目标
贾鲁河综合治理是践行“五大发展”理念、打造美丽郑州的迫切需要,是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是全市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

2016年,郑州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将贾鲁河打造成郑州市的“金腰带”、“绿珠链”,建成安全河、景观河、生态河、幸福河和文脉河,使之成为郑州市新的名片。

2、导流施工技术概述
导流施工技术是工程施工过程中一种重要的技术支持,尤其在水利工程中,导流施工技术是一项常用的重要技术。

导流施工技术主要就是对水利进行引导和控制,促进水利工程施工的顺利有效开展。

导流施工技术不仅能够为施工现场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同时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

目前,随着导流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提升,该施工技术已经成为水利工程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导流施工技术具体施工环节可以分为截流、基坑排水、下闸蓄水等子工程,只有做好了每一个子工程的施工技术,才能更好地保证导流施工技术的整体应用质量。

3、河道治理改造对水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分析
3.1、控污带来的影响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和工业发展的不断加快,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量与日俱增。

目前我国的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效率大多不能满足整体排放的要求,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升污水处理效率。

由于城市污水处理效果不好,排入河流后会污染河道水环境。

针对目前社会发展与水环境保护间的矛盾,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善。

政府应加强对污水处理厂的资金投入,建设大型的污水处理厂,采用先进的處理技术和设备,提升污水处理效率,降低城市污水对河流的污染。

3.2、河道截弯取直带来的影响
在河道治理实施过程中,主要强调“岸线顺直、减少排水流路”等,为遵守这一施工原则,在实施中,尽可能保证对河道进行截弯取直。

这样不仅能促使水流直泻而下,而且还能满足行洪排涝的根本要求。

这种方式在实施过程中,虽然能对防洪和航运带来一定的便利条件,但是对水生态环境却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弯曲流态有利于对生物多样性提供有效保障,与此同时,还能对一些突发性洪水的灾害性起到良好的缓解作用。

因此,针对这一现状,在施工中,对弯道处沿岸位置,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相对应保护措施,不仅不会对防洪功能、航运效果产生影响,而且还能对水环境提供有效保护。

3.4、生态护岸技术的影响
我国的河道治理理念较为落后,不符合现代化建设发展的需要,传统的河道治理措施的应用,制约了新型治理技术的发展。

目前我国河道治理中生态护岸技术还有待于提高,制约其技术发展的原因有:一是传统观念影响。

河道设计缺乏长远性和有效性,落后的护岸技术在实际工程中应用效果较差,新型生态护岸技术应用较少。

二是生态护岸技术的应用需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

4、导流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4.1、深井和轻型井点降水的应用
(1)轻型井点构造。

轻型井点沿基坑四周以一定间距埋入直径较细的井点管至地下蓄水层中,井点管的上端通过弯联管与总管相联接,利用抽水设备将地下水从井点管内不断抽出,使原有地下水位降至规定值,施工过程中不断抽水。

(2)井点布置。

井点按间距1~2m均匀布置,每个角增加一个,各井点水平方向采用滤管连接,利用离心泵抽至地面排水沟,再抽至运河。

(3)井点使用时,应保持连续不断抽水,并配用双电源以防断电。

(4)井点管沉设采用冲水管冲孔的方法,分为冲孔和沉管两个过程。

冲孔时,先用超重设备将冲管吊起并插在井点位置上,然后开动高压水泵,将土冲松,冲管则边冲边沉。

冲管采用直径40~50mm的钢管,长度较井点管长1.5m左右。

冲孔所需水压,根据土质不同,一般取为0.6~1.2MPa。

冲孔时注意冲管垂直插入土中,并作上下、左右摆动,以加剧土层松动。

冲孔深度比滤管深度深0.5m 以上,以保证滤管埋设深度,并防止被井孔中的沉淀泥砂所淤塞。

4.2、明渠导流法的应用研究
明渠导流法是现代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导流技术,其就是在河流的上下游分别建设围堰,来对河流的水流进行阻挡和控制,进而使水流对水利工程工程现场建设的影响压到最小,这样既保证了水利工程的正常建设,也不影响河流生态。

在淤泥过多的情况下不利于河流分流施工,在应用河渠引流技术时需要考虑到河岸长度以及以下四个方面因素:①水利工程建设工期较短,且没有开挖隧洞等专业施工设备,也没有相关的施工经验;②地质条件不符合开挖隧洞进行导流,导流的流量较大;③河岸存在垭口、较宽的台地以及古河道等;
④水利工程建设期间河道存在过排冰、过木以及通航等情况。

在实际应用明渠导流法过程中,明渠的布置是其核心工作,在布置明渠中需要考虑以下几点因素:①引导河心的方位要尽可能的布置在垭口或较宽的台面;②布置明渠时不能深挖,要即时减少河水流量;③要考虑到进出口的绝对高程;④明渠转弯的半径要高于3~5倍的河道宽度等;⑤在渠底为软土地基情况下还要做好防渗工作等。

4.3、围堰施工
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若要实现施工技术的合理应用,则要求施工单位将围堰法作为重要施工形式,根据水利工程不同要求,对其围堰方法进行相应划分,具体包括以下两种。

整个围堰,其主要是指合同进行围堰施工时,若要确保一次完成河道截断处理,需要在围堰建筑的作用下,使其形成分流,并实现倾泻的目的。

全段围堰方法的应用相对比较特殊,只有强化施工质量的控制,才能对其内容等影响因素进行掌握,以便于对放电结构具体情况进行衡量,在南水北调基础上,对施工工艺予以科学应用,确保水利施工过程导流技术得以应用。

分段围堰,对此种方法进行应用时,河道围堰和实际情况会存在较大联系,即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通常是利用多段围堰进行划分,在完成每段划分后,表明其水利工程可以正确运行。

若要确保导流技术尽可能发挥其作用,则应加强分段围堰方法的应用,即应该根据河流与河道等相关特点,对河床岸边展开妥善封堵。

按照其他工程的施工情况,以实现河道分期处理,保证河道均经过围堰,从而促进水利工程的顺利建设。

4.4、涵洞导流法
涵洞导流法在水利工程中是最为普遍的一种施工方法。

采用涵洞导流法的主要目的是实现修筑围堰下游的挡水作用,从而加强原来的河水对于通过涵洞往下游的一种引导。

在水利导流施工过程运用涵洞引水,不仅效果好,同时施工便利,具有一定的施工灵活性。

既实现了有效导流,又提高了施工效率,从其经济性上分析,还能够节省部分施工经济投入。

基于这些特点,相关工作人员要给予高度重视。

涵洞转移方法,在实时操作过程中,涵洞应该表现出直线状态,尽可能的保证水流的通畅,最大限度上避免水的渗漏问题。

4.5、坝差引水法
在目前,该方法作为先进的水利工程导流施工技术,是大坝施工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施工形式,相比于其他的操作,其具有价格便宜,结构单一,稳定性强等比较明显的优点,但如果引水系统原本的状态不能够承受突发急流,就会影响工程的正常施工与进度。

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对安全施工产生影响。

为了更好地提高认识与强化解决措施,大坝前期建设完成后,后续的工作仍然不会停止,会将其搁置在混凝土坝结构的导流缺口,与其引水的系统更好的结合,从而保证水利工程的正常施工。

5、导流施工技术提高措施探讨
5.1、培养专门的技术网人才
在进入新时代以来,知识对于技术和经济的进步发展起到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在逐渐转化为人才之间的竞争,很多企业也已经越来越重视人才的重要性,知道做好人才储备工作才能给自身下一步的发展做好准备,对于技术领域的工作来说尤其如此所以我们应该重视人才的培养才能保证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进而适应新时代的发展。

5.2、重视企业内的培养
作为施工单位来说可以加强对技术职工的培训力度,并且在每次培训结束之后开展考核,重视其技术水平的变化情况,希望他们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不僅可以实现自己,也能给企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同时施工单位也可以提高入职门槛,并且提高做好岗前培训工作、提高相关技术岗位的待遇水平,不
仅能够让招揽到的人才水平得到提高,还能做好人才的保留。

6、实例分析
6.1、工程概况
所选实例为我国某地水坝建设,坝底高程为210.62m,坝顶高程为218.34m,大坝属于5跨连拱坝,消力池位于连拱坝下游,连拱坝与厂房的冲砂底孔孔径为1.15m,底板高程210.62m,河道存在淤泥较多问题,底孔也被淤塞。

大坝船闸位于左岸,闸室长43.58m、宽7.96m。

工程目的是进行改造,建设为小型水电站,库容标准为2213*104m3,发电量预计为每年1520万kw·h,该地地形较为平坦,且周边不存在居民点和农田等,土质条件优良,适合于明渠导流施工。

6.2、施工过程
工程进行前,首先进行施工方案设计,人员了解了施工环境后,确定施工方法为明渠导流施工。

之后评估引水渠规模、用工数和工期,要求在汛期来临前完成施工。

主体工程建设时,首先对基础部位进行清淤作业,按30°边坡的标准建立临时石围堰进行挡水,水流被引导至下游,之后进行正式施工。

在石围堰后方建设混凝土围堰,应用分层开挖法进行岸坡施工,并通过爆破完成岩土结构打孔,之后抽出基坑中的残水,进行施工道路修建,要求道路修建在7个工作日内完成。

由于河道存在淤塞问题,施工过程中,水流并未完全进入引水渠,并渐渐泛溢,接近混凝土围堰的顶端,为避免水流流过围堰、造成施工破坏,人员进一步拓宽了引导渠的宽度和深度,将深度由2.2m增至2.6m,宽度由3.7m增至4.8m,引导渠施工过后,引水能力明显增加,水位在5h内下降15.3cm,施工得以继续进行。

船闸工程的施工包括下游导航墙、上闸首、上游导航墙、闸室、下闸首等,由于船闸工程各部位施工内容复杂,预计工期较长,施工人员采取分项施工的方式进行建设,确定原则为以主体结构施工为主,其余结构及时跟进,较预定工期提前14天完成施工。

结束语:
在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导流施工是其中比较重要的技术手段,不仅提高了工程效率,同时也保证了工程施工质量,对于优化工程成本与施工工艺具有积极作用。

为了促进相关工作的有效开展,必然要以此为基础,充分发挥其实际效果,从而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田雪岩,张笑宇.导流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吉林农业,2018(04):65.
[2]段俊成.浅谈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8
(03):111.
[3]梁伟东.导流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8(03):19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