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与BS系统结构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S与B/S系统结构分析
信息08-3 朱科 08060063
摘要:C/S系统模式即客户/服务器模式,B/S系统模式即浏览器/服务器模式。

它们都是
网络通信结构模式。

都有各自的优缺点,本文通过对C/S与B/S系统结构进行说明、分析、比较,明确了C/S与B/S系统模式的优缺点。

一、C/S系统模式与B/S系统模式简介
1、C/S系统模式;
C/S (Client/Server,客户机/服务器)模式又称C/S结构,是软件系统体系结构的一种。

C/S模式简单地讲就是基于企业内部网络的应用系统。

C/S模式的应用系统最大的好处是不依赖企业外网环境,即无论企业是否能够上网,都不影响应用。

服务器通常采用高性能的PC、工作站或小型机,并采用大型数据库系统,如ORA CLE、SYBASE、InfORMix或 SQL Server。

客户端需要安装专用的客户端软件。

传统的C/S体系结构虽然采用的是开放模式,但这只是系统开发一级的开放性,在特定的应用中无论是Client端还是Server端都还需要特定的软件支持。

由于没能提供用户真正期望的开放环境,C/S结构的软件需要针对不同的操作系统系统开发不同版本的软件,加之产品的更新换代十分快,已经很难适应百台电脑以上局域网用户同时使用。

而且代价高,效率低。

2、B/S系统模式:
B/S(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模式又称B/S结构。

它是随着Internet 技术的兴起,对C/S模式应用的扩展。

在这种结构下,用户工作界面是通过IE浏览器来实现的。

B/S模式最大特点是:用户可以通过WWW浏览器去访问Internet上的文本、数据、图像、动画、视频点播和声音信息,这些信息都是由许许多多的Web服务器产生的,而每一个Web服务器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与数据库服务器连接,大量的数据实际存放在数据库服务器中。

客户端除了WWW创览器,一般无须任何用户程序,只需从Web 服务器上下载程序到本地来执行,在下载过程中若遇到与数据库有关的指令,由Web 服务器交给数据库服务器来解释执行,并返回给Web服务器,Web服务器又返回给用户。

在这种结构中,将许许多多的网连接到一块,形成一个巨大的网,即全球网。

而各个企业可以在此结构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Intranet。

图1 B/S系统模式
二、C/S系统模式与B/S系统模式的优缺点比较:
1、C/S系统模式:
优点:C/S结构的优点是能充分发挥客户端PC的处理能力,很多工作可以在客户端处理后再提交给服务器。

对应的优点就是客户端响应速度快。

由于客户端实现与服务器的直接相连,没有中间环节,因此响应速度快。

操作界面漂亮、形式多样,可以充分满足客户自身的个性化要求。

C/S结构的管理信息系统具有较强的事务处理能力,能实现复杂的业务流程。

还有工作站平台无关性,数据库无关性等优点。

缺点:只适用于局域网。

而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移动办公和分布式办公越来越普及,这需要我们的系统具有扩展性。

这种方式远程访问需要专门的技术,同时要对系统进行专门的设计来处理分布式的数据。

客户端需要安装专用的客户端软件。

首先涉及到安装的工作量,其次任何一台电脑出问题,如病毒、硬件损坏,都需要进行安装或维护。

特别是有很多分部或专卖店的情况,不是工作量的问题,而是路程的问题。

还有,系统软件升级时,每一台客户机需要重新安装,其维护和升级成本非常高。

对客户端的操作系统一般也会有限制。

可能适应于Win98, 但不能用于win2000或Windows XP。

或者不适用于微软新的操作系统等等,更不用说Linux、Unix等。

需要专门的客户端安装程序,分布功能弱,针对点多面广且不具备网络条件的用户群体,不能够实现快速部署安装和配置。

兼容性差,对于不同的开发工具,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若采用不同工具,需要重新改写程序。

开发成本较高,需要具有一定专业水准的技术人员才能完成。

2、B/S系统模式:
优点:B/S结构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在任何地方进行操作而不用安装任何专门的软件。

只要有一台能上网的电脑就能使用,客户端零维护。

系统的扩展非常容易,只要能上网,再由系统管理员分配一个用户名和密码,就可以使用了。

甚至可以在线申请,通过公司内部的安全认证(如CA证书)后,不需要人的参与,系统可以自动分配给用户一个账号进入系统。

维护和升级方式简单。

在系统的性能方面,B/S占有优势的是其异地浏览和信息采集的灵活性。

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系统,只要可以使用浏览器上网,就可以使用B/S系统的终端。

缺点:采用B/S结构,客户端只能完成浏览、查询、数据输入等简单功能,绝大部分工作由服务器承担,这使得服务器的负担很重。

由于客户端使用浏览器,使得网上发布的信息必须是以HTML格式为主,其它格式文件多半是以附件的形式存放。

而HTML 格式文件(也就是Web页面)不便于编辑修改,给文件管理带来了许多不便。

比如说很多人每天上“新浪”网,只要安装了浏览器就可以了,并不需要了解“新浪”的服务器用的是什么操作系统,而事实上大部分网站确实没有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但用户的电脑本身安装的大部分是windows操作系统。

三、B/S、C/S结构软件技术上的比较
其实,无论是B/S还是C/S,他们都不新鲜。

C/S(Client rver,客户端/服务器)技术从上世纪90年代初出现至今已经相当成熟,并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其结构经历了二层C/S、三层C/S的更迭。

B/S(Browser rver,浏览器/服务器)技术则是伴
随着Internet的普及而来的。

有必要说明的是,B/S最早并不叫“B/S”,此类应用国外通常叫Web应用,是国内一些公司“创造”了“B/S”这个词。

应该说,B/S和C/S各有千秋,他们都是当前非常重要的计算架构。

在适用Inte rnet、维护工作量等方面,B/S比C/S要强得多;但在运行速度、数据安全、人机交互等方面,B/S远不如C/S。

综合起来可以发现,凡是C/S的强项,便是B/S的弱项,反之亦然。

因此,问题也就因此而产生了,我们的ERP产品到底该用B/S还是C/S架构呢?一场关于C/S与B/S的口水战也由此在ERP业界拉开了序幕。

在互联网泡沫盛行的2000年至2002年间,这场口水战达到了顶峰。

但直到现在,人们也没有辩出谁是谁非。

事实上,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这场口水战不可能有胜负出现,因为B/S与C /S具有不同的优势与特点,他们无法相互取代。

例如,对于以浏览为主、录入简单的应用程序,B/S技术有很大的优势,现在全球铺天盖地的Web网站就是明证;而对于交互复杂的ERP等企业级应用,B/S则很难胜任,从全球范围看,成熟的ERP产品大多采用二层或三层C/S架构,B/S的ERP产品并不多见。

“B/S还是C/S”也就由此成了ERP的技术之痛。

难道这个痛就无药可救了吗?是否有可能将B/S与C/S的优势融合呢?答案是肯定的,在这几年的发展中将B/S与C/S的优势完美地结合起来,就是说该平台的应用系统能以B/S的方式发布运行,同时又具有C/S方式的极强的可操作性。

这点从该平台生成的商品化的网络协同商务管理软件上得到充分的体现!
四、B/S、C/S结构软件商业运用上的比较
管理软件是为企业服务的,企业选用管理软件不仅要从技术上考虑,还要从商业运用方面来考虑,下文将从商业运用的角度对两种结构的软件进行比较。

1,投入成本比较。

B/S结构软件一般只有初期一次性投入成本。

对于集团来讲,有利于软件项目控制和避免IT黑洞,而C/S结构的软件则不同,随着应用范围的扩大,投资会连绵不绝。

2,硬件投资保护比较。

在对已有硬件投资的保护方面,两种结构也是完全不同的。

当应用范围扩大,系统负载上升时,C/S结构软件的一般解决方案是购买更高级的中央服务器,原服务器放弃不用,这是由于C/S软件的两层结构造成的,这类软件的服务器程序必须部署在一台计算机上;而B/S结构(如e通管理系列)则不同,随着服务器负载的增加,可以平滑地增加服务器的个数并建立集群服务器系统,然后在各个服务器之间做负载均衡。

有效地保护了原有硬件投资。

3,企业快速扩张支持上的比较。

对于成长中的企业,快速扩张是它的显著特点。

例如迪信通公司,每年都有新的配送中心成立,每月都有新的门店开张。

应用软件的快速部署,是企业快速扩张的必要保障。

对于C/S结构的软件来讲,由于必须同时安装服务器和客户端、建设机房、招聘专业管理人员等,所以无法适应企业快速扩张的特点。

而B/S结构软件,只需一次安装,以后只需设立账号、培训即可。

其次,随着软件应用的扩张,对系统维护人才的需求有可能成为企业快速扩张的制约瓶颈。

如果企业开店上百家,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就将是企业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

抛开人力成本不说,一个企业要招到这么多的专业人才并且留住他们也是不可能的。

所以,采用C/S结构软件必然会制约企业未来的发展。

另外,大多数C/S结构的软件都是通过ODBC直接连到数据库的,安全性差不说,其用户数也是受限的。

每个连到数据库的用户都会保持一个ODBC连接,都会一直占用中央服务器的资源,对中央服务器的要求非常高,使得用户扩充受到极大的限制。

而B/S结构软件则不同,所有的用户都是通过一个JDBC连接缓冲池连接到数据库的,用户并不保持对数据库的连接,用户数基本上是无限的。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B/S结构的管理软件和C/S结构软件各有各的的优势。

而从国外的发展趋势来看。

目前,国外大型企业管理软件要么已经是B/S结构的,要么正在经历从C/S到B/S结构的转变。

从国内诸多软件厂商积极投入开发B/S结构软件的趋势来看,B/S结构的大型管理软件可能在将来的几年内占据管理软件领域的主导地位。

五、结论:
对于企业的B/S系统模式应用,从当前的技术水平看,特别适用于系统同用户交互量不大的应用,对于需要大量频繁、高速互交的应用系统,采用这种模式并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择。

采用B/S系统模式并不一定要全部取代传统的C/S结构,它们往往是互相补充、相辅相成的。

事实上,企业MIS采用B/S模式并不是要求应用都转到Web Sever上来,而是要根据情况来选择,可以采用B/S系统模式同传统的C/S系统模式结合起来的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