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 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项目二)
参
赛
教
案
参赛课程:参赛内容:授课学时:
生理学基础
听觉器官及其保护
2 学时
《听觉器官及其保护》教案
授课教师/ 教学对象
总学时
授课学时2011级中职护理班
72学时
2学时
课程名称授课地点
人体生理功能
多媒体网络实验室
网络教学
授课人数教具准备
50人授课形式
讲-练结合
多媒体教学设备、课件、网络平台、耳的模型
1.内容处理:原教材是新课改教材,内容为《听觉器官功能》,删减了大量内容,主要内容包括外耳及中耳的功能、内耳的功能、前庭器官的功能及听觉测试实验。
根据行业的需求及发展,结合课程标准及以往课程、后续课程学习的需要,对教材进行处理。
扩充:1.耳的结构;2.听力的影响因素及保护措施关于耳的结构这部分内容,学生在解剖学中学过,但大部分遗忘,故增加进来;而听力的影响因素及保护措施是护士工作的职责,为培养符合社会及临床需要的护士,在教学中补充和拓展听力的影响因素及保护措施。
2.分解任务:教学内容严格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护理真实工作过程与工作任务为依据,将本次课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及工作岗位要求设计为三个任务。
内容安排
任务一了解耳的结构
任务二熟悉耳的功能
任务三掌握听力的影响因素及保护措施
本单元是护理专业核心基础课程《生理学基础》的核心模块,依据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结合职业岗位要求,确定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耳的结构并会能对模型进行拆装;
2.能复述声波传到的主要途径;
3.能进行声波传导途径的测定;
4.判断影响听力的因素及保护措施。
过程与方法:
教学目标1.通过查阅网页、书本,培养学生信息检索能力;
2.采用任务驱动法,以问题为中心,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其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3.通过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4.分组讨论、小组竞赛,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
能体会听觉异常病人的心理,同情并理解病人,社会实践过程中体现爱心、责任心。
重点为掌握听力的影响因素及保护措施。
由于听力的影响因素及保护措施对现实生活非常重要,学生今后在生活和临床工作应用广泛,故作为重点内容。
教学重点
及难点难点为熟悉耳的功能。
由于该内容非常抽想,学生很难理解,传统教学很难实现这一目标。
信息化教学的应用,如 3D仿真技术、视频等技术等突破了这一难点。
本次课的教学对象为 2011 级中职护理班学生(一年级),均为女生,十四五岁,初中毕业后进入我校,好奇心强,表现欲望强,善于模仿,喜
欢上网,喜欢参与性学习,但学习持续性不强,根据皮亚杰的青少年认知学情分析发展学说,她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她们在学习生活中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这些都是我们分组自主学习和小
组 P K奠定基础。
另外他们刚刚接触医学知识,对职业岗位没有概念;有很
强的同情心、爱心,这些都为培养其良好的职业素养奠定了基础。
根据学教材分析、情分析及教学重、难点分析,为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的最优化,课堂上设计教学任务,采用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等
多种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分组讨论,同时借助 3D仿真技术、WEB、FLEX在
线互动交流技术等信息化手段,实现教学目标。
课前:提前 1周通过班级 Q Q群,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明确教学目标,复习并查找相关资料。
另外指导学生异质分组,每组选出组长、记录员等,
确保每人都有分工。
课堂: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通过“爱耳日”视频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兴趣,自然导入新课。
采用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策略法等,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体现学中做、做中学,做学合一的教学理念。
教学中指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究、分组讨论、小组竞
赛等学习方法,使学生真正“动”起来,“活”起来;利用网络平台及在线
测评系统,及时对学生进行评价,以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并及
时调整教学进度。
课后:指导学生完成精品网课程站上的完成配套自测题,查漏补缺;
制作“爱耳”宣传海报;利用周末开展“微笑天使”志愿者活动。
针对听
觉器官“结构复杂看不见、功能抽象难理解、日常保护很重要”的特点引
导学生查资料,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并以小组为单位上传至网站上以利
于共享及评价。
1.校内资源:
(1)实训资源:在校内实训场所中,利用解剖实验室耳的标本、模型, 为生理学基础课程所用;
(2)信息资源:校园网络平台系统,将教学资源通过信息化手段整合
资源整合
后上传到校园网上的《人体生理学》精品课程平台上,将 3D 仿真技术、WEB 、 FLEX 在线互动交流技术等信息化手段,实现校内资源最大化共享。
2.行业资源:利用我校校院合作办学的资源与优势,学生教师到临床 采集相关病例,给学生进行案例教学,同时利用远程视频会议平台让学生 和临床医生在线交流,让专家给学生讲解常见耳聋的影响因素及护理措施。
按照异质分组的原则,参与指导小组的划分: 1.组长由成绩好、组织协调能力强的学生担任; 2.各小组均有一名技术操作能力较强的学生;
角色分配
3.各小组均有成绩优秀、中等和较差的学生;
每组选出组长、助手、发言人、记录员、后勤保障员等,确保每人都 有分工。
教师角色:引导者、协助者、管理者、参与者。
教学评价主要是系统给予及时评价,另外,还有以下评价方式: 1.对每一位学生的回答和演示给予及时鼓励评价(包括其他同学)。
2.对每一个任务的操作过程和完成结果进行点评与讲解。
3.展示学生设计宣传栏,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
4.结合学生完成的情况进行点评。
教学评价 设 计
5.展示各小组竞赛作品,自评,互评,教师评价,获胜者给予增加平
时分。
教学过程设计流程图
创设情景 明确任务:“爱耳日”视频
(5 分钟)
学生思考
动态模拟 实施任务 (65 分钟)
任务二: 熟悉耳的功能 (20 分钟)
任务三: 掌握影响因素 (25 分钟)
任务一: 了解耳的结构 (20 分钟)
教师巡视
Flash 动画
教师巡视
三维仿真 Flash 动画
Flash 交互动画 Flash 拼图游戏
WEB 在线互动交流
是
是
教师巡视答疑 观察分析结果
Flash 拼图游戏是否正确?
分析基本正确?
否
否
对对碰游戏闯关成功?
课后继续在线练习 巩固知识
学习 平台
否
课后继续在线练习 教师巡视答疑 巩固知识
观察分析结果
学习 平台
互动交流 总结评价 (10 分钟)
教师点评、解答 填写评价表
学生在线留言 填写自评表
在线学习 拓展提高 (10 分钟)
在线练习 健康宣教 志愿者活动 制定护理方案
否
教师指导
课后继续在线练习 巩固知识
精品课程网站
学习 平台
是
制定常见耳疾病的护理措施 完成“爱耳日”健康宣教海报的制作
开展“专业服务社会 学生走进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
-可编辑修改-
教学过程及方法应用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布置任务
设计意图 辅助手段
通过 Q Q 群发布学习
1.培养学生温故
1.复习旧知识
知新的良好习惯 使用班级 Q Q 群,布 2.明确学习任务,并提前 查阅资料 以及自主学习和 置学习任务,传递 信息检索能力; 信息。
3.进行异质分组
2.引导学生关注。
课前准备
1.课代表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每次上课前的早读、晚自习、及周末)复习、预习
2.教师准备好本次课要用的听觉器官标本、模型
3.课前 10分钟,课代表组织学生学生着护士服、护士帽、配套的手提袋排好队提前进入护理实训楼中的解剖生理实训室 (锻炼学生组织能力,强调护生的着装礼仪,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播放全国“爱耳日”的科教宣
引起学生学习的
传片
用 暴 风 影 音 播 放 “爱耳日”宣传片
观看全国“爱耳日”的科 思考,同时培养学 创设情境 确定任务 (5分钟)
创设情境 确定任务
教宣传片。
生学会分析问题
及解决问题的方 法。
30秒。
6
-可编辑修改-
教学过程及方法应用
学生活动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辅助手段
1探究耳的结构:以小组为单位通过 Flash 交互动画;
1.提供信息资源:Flash 交 互动画
任务一: 了解耳的结构 (20分钟)
1. Flash 交互动 画
2.PK 赛:分组拆装耳的模型;
1.培 养 学 生 自 主学习的能力;
2.培 养 学 生 的 团 队 合 作 能 力 和竞争意识。
1.Flash 交 互 动 画;
动态模拟 实施任务 2.Flash 拼 图 游 戏及在线评价系 统。
(65分钟)
2.巡视课堂
2. 分组拆装耳 的模型 P K 赛
3. Flash 拼图游 戏
3.观察学生自主学习情况
4.分析学生学习情况
3.拼图游戏:分组进行拼图游戏。
5.调整教学进度
7
-可编辑修改-
教学过程及方法应用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辅助手段
1.引导学生体验:声波是如何 传到内耳的?
1.探索并体验声波传
任务二:
入内耳的途径;
1.培养学生自主探 1.用三维仿真技术
展示声波传入内耳
引起听觉的主要过程。
2.培 养 学 总 结 能 的途径
力。
2.多媒体课件
动态模拟 实施任务
熟悉耳的听觉功能 2.写出声波传到内耳 究的能力;
(20分钟)
2.精讲点拨
(65分钟) ——声波传入内耳的 途径 8
-可编辑修改-
教学过程及方法应用
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1.提供信息资源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辅助手段
1.通过观看影响听 力因素的 Flash 动 画,让学生真实感 受不良习惯对听力 的危害;
(1)播放音频,引导学生感 受不同音量对听觉细胞的影
响;
1.感受不同频率的声 波刺激;
2.观看常见听力影响
2.分组讨论,对学 生进行头脑风暴锻 任务三:
因素的视频; 炼,代表总结发言 3.分组讨论影响听力 听力的影响因素及如
何保护耳
(2)播放听力影响因素的动
画,引导学生真实;
能增强学生的竞争 意识及及语言表达 能力;
1. Flash 动画;
2.在线交流系统
3.在线即时评价系 统。
的因素;
动态模拟 (25分钟)
实施任务 (3)连线临床专家 ;
4.代表总结发言如何 保护听觉器官; 1.播放音频 (65分钟)
2.引入实例
3.与“临床专家交 流”,克服了学生课 堂学习的局限性, 拓 展 了 学 习 的 空 间;
5.与临床专家交流;
6.分组进行对对碰闯 关小游戏。
3.连线专家
4.测试游戏
(4)提供对对碰小游戏。
2.查看后台 4.用学生喜闻乐见 的“对对碰闯关小 游戏”,活跃了课堂 气氛,增强了团队 合作能力,突出重 点。
评价,了解 学生掌握情 况。
9
教学过程及方法应用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辅助手段
1.在线了解评价系统对学生任 1.通过系统的及时 评价,克服了传统 教学过程中评价的
滞后性及难以保存 现象;
务完成情况的及时评价;
1.在线留言;
2.在线填写教学评价
表及学习评价表。
2.通过在线留言,
及时了解学生存在
的问题;
利用校园网《人体
生理学》精品课程
网络平台进行。
互动交流 总结评价 2.回复学生提出的问题;
总结评价
(10分钟)
3.通过填写在线教 学评价表及学习评 价表,及时了解学
生学习机教师教学 的情况,为今后更 好地开展教与学。
3.在线填写评价表。
10
教学过程及方法应用
教师活动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辅助手段
1.课堂/课后完成: (1)在线测试 (2)制定护理措施 (3)健康宣教
1.培 养 学 生 持 续
学习能力; 1.利用网络查找 相关资料; (4)志愿者活动
2.上传成果至人体生理 学精品课程网站上以共 享及评比所用。
1.布置课堂/课后拓展任 务: 2.培 养 学 生 实 际 应用能力;
课堂/课后完成:
1.在线测试
2.利用我校青年 志愿者服务队在 社会上的影响,到 各社区、特殊机构 服务;
(1)在线测试
(2)制定护理措施 (3)健康宣教 (4)志愿者活动 2.及时在网上查看拓展 任务完成情况,并给与评 价。
3.考 虑 学 生 个 体 之间的差异,让每 一 个 学 生 都 发 挥 特长,参与到教学 活动中来; 在线学习
拓展提高 2.制定护理措施 3.健康宣教 (10分钟)
4.志愿者活动
3校园网《人体生 理学》精品课程网 络平台进行。
4.培 养 学 生 竞 争 意识。
11
亮点之处:
1.充分发挥信息资源的优势:
整个教学过程由全国“爱耳日”视频创设情境,通过 3DMAX、Flash、WEB互动等多种技术,呈现了视频、动画、连线等多项信息资源,实现了学生递进、交互、自主、有趣地自主学习。
2.以生为本,突出岗位技能:整个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在专业基础教学过程中,密切联系临床,让学生以临床思维思考问题,通过查阅资料,最终能制定常见耳疾病的护理措
施,能走进社区进行健康宣教和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今后走向护理岗位奠定了基础。
整个教学效果得到了学生、
行业专家及社会的广泛认可
教学反思
3.发挥校院合作办学优势:通过远程视频会议平台,让临床一线的专家给学生讲解耳聋的影响因素及护理措施,
学生学习的时空得到拓展。
不足之处:
1.个别学生在分组游戏时,太过于自我为中心,没能兼顾组中的其他同学,造成同学之间的不满等。
2. 实训室内部的设计不利于小组活动的开展。
整改措施: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可针对上述情况进行及时调控与调整,以达到更好地教学效果。
12
[键入提要栏内容。
提要栏独立于主文档,是对主文档的补充。
提要栏通常放置在页面的左侧或右侧,也可以放置在页面的顶端或底端。
可使用“文本框工具”选项卡更改提要栏文本框的格式。
]
[键入提要栏内容。
提要栏独立于主文档,是对主文档的补充。
提要栏通常放置在页面的左侧或右侧,也可以放置在页面的顶端或底端。
可使用“文本框工具”选项卡更改提要栏文本框的格式。
]
[键入提要栏内容。
提要栏独立于主文档,是对主文档的补充。
提要栏通常放置在页面的左侧或右侧,也可以放置在页面的顶端或底端。
可使用“文本框工具”选项卡更改提要栏文本框的格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