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真素朴闲静不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6
养 心感 悟
2014.11
休
闲,是现今社会里人们为了避开都市中那种
紧张压抑的气氛,去寻找另一种轻松愉悦生活方式的体现。
随心所欲本是件很惬意的事,但凡事物极必反。
试想,在结束一天、一年,甚至是几十年的紧张、劳累的工作之后,是何等地需要享受一份理所当然的休闲生活呢!可是,这休闲却往往被误解或是曲解,给了一个错位的概念,一个偏颇的
定位,派生出种种不同的诠释,诸如不羁的休闲、前卫的休闲、嬉皮的休闲、赶潮的休闲、个性的休
闲……从而使休闲的内容和效果,难逐初衷,事与愿违。
其实,不论是谁都能够用自己独特的模式,解析出完全自我的
独特休闲方程。
可是休闲并不代表可以为所欲为,随心所欲。
休闲,也是我们这个世界的时髦,代表着一种思维模式、生活态度和文化素养,它能够帮助疲惫的人们脱离开喧嚣,将愉悦的心情灌注给每一个人的身心,这才应是它的本质所在。
休闲,原意指的是“农田在一定时间内不种作物,借以蓄养地力的措施”。
后来,用意逐渐拓宽,演绎成人在工作学习一段时间之后,进行休息、休养、休假的过程。
时限可长可短,只有到了离退休或是因故提前退休以后,那就要延伸至生命的终结了。
说到“闲”,主要意思就是空闲、安静,还含有平常涉及与正事或与自己无关的意思,如等闲、悠闲、偷闲、空闲、闲人、闲话、闲情、闲事等。
西晋文人左思在撰写
《三都赋》称:“闲居隘巷,室迩心遐”;唐代诗人李白作《独坐敬亭山》诗云:“众鸟高飞尽,孤云独
去闲。
”前者之“闲”指空闲,后者之“闲”指安静。
尚有元作家贡奎的诗句:“抚物空自嗟,白鸥亦闲
适。
”
闲适说的是清闲安适。
另外,《南史张讥使》又写道:“讥性恬
静,不求荣利,常慕闲逸。
”闲逸,指的就是闲情逸致。
现代人讲休闲,但是,在以往的一段历史时期,人们要谈休闲,可是要受到指责的。
记得鲁迅曾批评过“有闲阶级”,骂梁秋实是“有闲的资本家的走狗”;至于
文革中,休闲更是一种离经叛道的
“反动言行”。
可见只有在政治清明、国泰民安的时候,才有可能享受到休闲的情趣。
休闲是与紧张相对应的,有些放松的意思。
有些事情越是紧张,越是总做不好;放松一点,反倒有可能做好。
所以,休闲也可以说是一种心态,是让心灵得到尽量的放松,又是对过度物欲的回避和摒弃,是对身体的一种调试,更是对心灵的一种抚慰。
有了休闲的心情,才能感到生存的快乐。
英国哲学家伯特兰·罗素所作《悠闲颂》中讲:“一个人如没有充分的闲暇,就和许多最美好的事情无缘。
”诚然,人生如能随心所欲地支配时间,这是一笔最大的财富,但是即使是劳碌终
生的人,也并非不能淡泊清幽地活着。
因为休闲是一种生活理念,
一种生活态度,只要适时地将心灵之门对着世间美好的万物敞开,宁静地欣赏自然之美和人生历程中所触及的各种各样美丽的事物,就能使紧张的心情松弛下来,就能轻松地和宇宙万物对话,并且能聆听到自己心灵的声音,就能像李白面对敬亭山时感悟到“相看
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那样,还能汪宝树
质真素朴 闲静不躁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47
感 悟
养 心
2014.11像日本现代画家东山魁夷在构思名作《唐招提寺障壁画》所蕴含的意境“夜半静听自己心灵深处的鸣泉”一样。
面对大自然,置身于大自然之中,最能使人获得休闲的心情。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都有一种拥抱大自然的情怀,把自己融入大自然之中,与大自然共为一体,欣赏山
的青翠,聆听水的清音,品味大自然赋予人们的美好境界。
然而,享受体现在很大程度上与个人的性格密切相关。
对于
老年人来说,性格大致可以分为四种类型:较为传统的“清心保守型”,善良温淳的“安稳平和
型”,紧跟潮流的“自我挑战型”和永远朝气的“豁达乐观型”。
第一种人的性格比较孤僻,偏好静态,时常自责,消磨时光。
衣食简朴,生活严谨,喜谈往事,目光短浅,不会享受,难于休闲;第二种
人的性格坚持健身,乐于活动,关心时事,无视公益,喜欢购物,适时交友,学历较高,事业有成,懂得劳逸,维护平衡;第三种人的性
格热爱生活,衷情自然,一心向学,阅读广泛,关注科普,重视知识;最后一种人的性格乐观向上,追
求享受,勤于交往,好人为师,开朗活泼,紧跟潮流。
尽管如此,但是无论属于哪一种性格,在当今这样的时代,都要把握现实,珍惜自身价值,彻底转变挂念,安度休闲时光。
诚如东汉刘安撰《淮南子》所说:“质真而素朴,闲静而不躁。
”这可谓是休闲的真谛,与人养生自有裨益。
【编辑:木子】
世人都要经历爱人和被爱的过程,不同时期的人对爱理解也不尽相同。
应该说幸福是一种感觉,它不取决于人们的生活状态,而取决于人的心态,幸福的特征是心灵的平静,正所谓知足者常乐。
幸福是人们的渴求在被得到满足或部分被得到满足时的感觉,是一种精神上的愉悦。
人们获得的幸福感都是暂时性的,就像不幸一样,随着时间的流逝,幸福感以及不幸感都会逐渐淡化。
所以,如果我们想继续拥有幸福,过幸福的生活,就必须不断地满足更多的渴求。
人们得到一个幸福后,对同一个或同一类幸福的渴求度就会递减,当人们再次获得这个或这
类幸福时的幸福感就会逐渐递减,当达到足够多的时候,渴求度会变为零,幸福感也就变为零了。
当实现一个愿望、达到一个目的、爱一个人、被人爱,一时的心情愉悦、快乐等等都属于幸福。
幸福没
有距离、没有标准。
当心满意足时,就是幸福。
真正的爱是包容而不是放纵,是关怀而不是宠爱,是相互交融而不是单相思,是百味而不全是甜蜜,爱是一辈子的事,真爱是一种从内心发出的关心和照顾,没有华丽的言语,没有哗众取宠的行动,只有在点点滴滴一言一行中能感受得到。
一个只是陪着你的人,了解你吗?能像夫妻那样贴心吗?两个人
生活久了,生活习惯慢慢就一样了,两人之间就有了默契,老来伴不只是个伴而已,而是一个了解你并能够体贴你的人。
婚姻是爱情发展到了一定阶段成熟的过程,它是爱情收获的季节。
没有婚姻的爱情只是一个模糊的画面,而婚姻
是画中真实的美景。
有了婚姻才有了美好而充实的生活,才有了儿女
绕膝的天伦之乐。
如果爱情只是一种单的爱,不掺杂家庭的成分,很难体会爱在两个人心中的深爱程度,很难体会爱的真谛。
因为处在爱情中的两个人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一种不真实的美,两者面对对方的时候表现的都是各自的优点,都有虚伪的成分,很难真正的了解对方。
只有通过婚姻,在生活中体会爱情,才能体会到爱真正
的含意。
【编辑:木子】
墨 遥
爱是包容 不是放纵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