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 一轮复习 4-1 细胞的增殖 新人教必修1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细胞。因此,细胞增殖是重要的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 _发__育__、繁殖、 遗传 的基础。
2.过程: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 分裂 整个连续的过程。 3.方式: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包括: 有丝分裂 、无丝分 裂、 减数分裂 三种。
三、有丝分裂 1.细胞周期 __连__续__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 完成 时开始,到下一次 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包括_分__裂__间__期__和__分__裂__期__。__ 2.分裂间期 主要变化:大约占细胞周期的 90%~95% 。本时期主要 完成 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同时细胞 有 适度生长 。
• A.DE阶段发生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 • B.BC阶段结束时DNA含量增加一倍 • C.CD阶段完成与DNA复制有关的蛋白质
的合成
• D.一个细胞周期(可表示为CD+DE)等于 17.3h
•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细胞周期的概念和识 图能力。通过图中给出的信息可以看出该 图包含了两个细胞周期,BC+CD和DE+ EF。分裂间期(BC或DE)主要完成DNA分子 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一个细胞周 期中时间较长。分裂期(CD或EF)主要完成 细胞分裂,在一个细胞周期中时间较短。
2N 引,着丝点排列在赤 的一个平面 道板上;染色体形态 ②观察染色体的 稳定,数目清晰 最佳时期
后期 末期
着丝点分裂,姐妹 纺锤丝缩短,分向两极的
染色单体变成子染 4N 色体,在纺锤丝牵 两套染色体形态和数目完
成相同 引下向两极运动
①核仁、核膜重新出现
②纺锤体消失
染色体变成丝状染 ③赤道板位置上出现细胞
热点透视
1.限制细胞无限长大的原因及探究 2.细胞周期的界定及各时期特点的分析 3.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染色体、DNA、染色单体、着 丝点与细胞两极距离的变化及分析
• 4.无丝分裂的特点及细胞举例 • 5.细胞分化的实质及其意义的理解 • 6.细胞全能性的原理及应用实例分析 • 7.细胞衰老与凋亡对生物体正常发育的意
2.染色体的形态及行为变化
(1)染色体形态变化
染色质 高度螺旋化、变短、变粗、
染色体
间期、末期 =解==螺==旋==成==为=细==丝==状== 前期、中期、后期
(2)染色体行为变化
• 3.数目变化规律(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DNA数(2C) 2C→4C 4C 4C 4C 2C
• 2.两个阶段
• (1)分裂间期在前,经历时间较长,占整个 细胞周期的90%~95%。
• (2)分裂期在后,经历时间较短,可划分为 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四个连续的时期。
• 3.细胞周期的表示方法 • (1)常规表示法(扇形图、直线图、曲线图)
(2)柱形图表示法
B组DNA含量在2C到4C之间,说明细胞正处于DNA复 制时期;C组细胞中DNA已经加倍说明细胞处在分裂期。
时间 间期
图象
染色体特点
数目
变化规律
其他特点
①合成了大量 呈细丝状染色质
的蛋白质 状态,每条染色
②时间比分裂 2N 体经复制后就含
期长得多 有2条姐妹染色单
③细胞有适度 体
的生长
前期 中期
①出现纺锤体
由细丝状染色质变成
2N
②核仁、核膜逐
染色体,排列散乱
渐消失
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 ①赤道板并非 两侧均有纺锤丝牵 板,是细胞中央
必考内容
必修一 分子与细胞
第 4 单元 细胞的生命历程
高考目标导航 考情考点探究 基础知识探究
核方心法考警点示探探究究 方法警示探究 课后强化作业
高考目标导航
最新考纲
一、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Ⅰ 2.细胞的无丝分裂Ⅰ 3.细胞的有丝分裂Ⅱ
二、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4.细胞的分化Ⅱ 5.细胞的全能性Ⅱ 6.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Ⅱ 7.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统治Ⅱ 三、实验 1.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2.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
感悟拓展
1.每个细胞周期必须以间期为起点。 2.不同生物、同一生物不同组织,其细胞周期长短不同。 影响细胞周期长短的外界因素是温度,温度影响酶的活性。 3.诱变育种以及控制肿瘤细胞增殖的时间是作用于分裂间 期。
典例导悟
典例1 科学家用32P标记的磷酸盐浸泡蚕豆幼苗,追踪 放射性元素的去向以研究蚕豆根尖细胞分裂情况,得到根尖 细胞连续分裂的时间(单位:h)数据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 的是( )
3.分裂期(以高等植物细胞为例) (1)前期:主要特点是 染色质 高度螺旋化变成_染__色__体___, 每条染色体含有两条染色单体; 核仁 逐渐解体, 核膜 逐 渐消失;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 纺锤体 。 (2)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两侧都有 纺锤体 附着, 并在纺锤丝的牵引下运动,最后 着丝点 排列在赤道板上;染 色体的 形态 比较稳定, 数目 比较清晰,便于观察。
• (2)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曲线图
• ①g→h的变化是因为有丝分裂的后期,着 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 目加倍;
三、有丝分裂 1.细胞周期 __连__续__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 完成 时开始,到下一次 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包括_分__裂__间__期__和__分__裂__期__。__ 2.分裂间期 主要变化:大约占细胞周期的 90%~95% 。本时期主要 完成 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同时细胞 有 适度生长 。
染色体数(2N) 2N 2N 2N 4N 2N
染色单体数 0→4N 4N 4N 0 0
同源染色体对 数
N
N N 2N N
染色体组数(个) 2
2242
• 4.曲线模型 • (1)DNA数目的变化曲线图
• ①a→b的变化是因为有丝分裂间期DNA的复制, 使DNA含量逐渐增加;
• ②d→e的变化是因为有丝分裂的末期子细胞形成, DNA数目恢复体细胞中的含量。
• (2)具有两条染色单体的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后,染 色单体消失,成为两条染色体,此时,染色体数: 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1:0:1。
• (1)染色体复制后,形成了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此 时的两条染色单体由一个着丝点相连,还是一条 染色体,此时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 =1:2:2。
• (2)具有两条染色单体的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后,染 色单体消失,成为两条染色体,此时,染色体数: 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1:0:1。
的变化,以及DNA数量的变化
高考回眸
1.(2011·天津高考,4)玉米花药培养的单倍体幼苗,经 秋水仙素处理后形成二倍体植株。下图是该过程中某时段 细胞核DNA含量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a~b过程中细胞内不会发生基因重组 • B.c~d过程中细胞内发生了染色体数加倍 • C.e点后细胞内各染色体组的基因组成相
义
• 8.细胞癌变的原因及防治探究 • 9.细胞分裂、分化和畸形分化特征、原因
和结果的理解
第一讲 细胞的增殖
考情考点探究
考点直击
项目
内容
要求
Hale Waihona Puke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Ⅱ
考点 2.细胞的有丝分裂
Ⅰ
3.细胞的无丝分裂
Ⅱ
1.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及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的
重难点
过程 2.真核细胞有丝分裂中各个时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
2N 色质
板,向四周扩展,形成新
的细胞壁,将一个细胞分
成2个子细胞
三、有丝分裂过程中相关生物和数据的规律性变化 1.染色体、染色单体、DNA三者之间的关系
• (1)染色体复制后,形成了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此 时的两条染色单体由一个着丝点相连,还是一条 染色体,此时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 =1:2:2。
同
• D.f~g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 减半
• 答案 D
•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秋水仙素的作用本质。 秋水仙素能导致细胞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丝 不能形成而染色体照样纵裂细胞不能一分 为二从而导致一个细胞内染色体数加倍。 而基因重组和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都是生殖 细胞形成过程时减数分裂中才有的现象。
基础知识探究
• 答案 B
• 变式训练1 下图A表示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一个 细胞周期所用的时间,图B表示连续分裂的细胞 相邻的两个细胞周期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A图中乙→甲可与B图中a段对应 • B.在高等植物细胞内,两组中心粒之间发
射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发生在甲→乙过程
• C.c、d两段中只有c段消耗ATP • D.b段的主要变化是DNA的复制及有关蛋
自主梳理
一、细胞不能无限长大
1.细胞体积越大,其
相对表面积 越小,细胞的
__物__质__运__输____的效率就越低,所以 细胞表面积 与体积的关系
限制了细胞的长大。
2. 细胞核 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其中的 DNA 不会随细胞
体积的扩大而增加,也限制了细胞体积不能无限增大。
二、细胞增殖
1.意义:单细胞生物体:通过细胞增殖而 繁衍 。多细胞 生物体:从受精卵开始,经过细胞的 增殖和分化 逐渐发育为成 体。同时还要通过 细胞增殖 产生新的细胞来补充已经衰老死亡
• 1.具有细胞周期的条件
• (1)只有连续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有些细胞 分裂结束后不再进行分裂,它们就没有周期性。
• (2)生物体有细胞周期的细胞有:受精卵、干细胞、 分生区细胞、形成层细胞、生发层细胞、癌细胞 (不正常分裂)。
• (3)减数分裂形成的细胞和已分化的细胞没有周期 性。细胞分裂能力与细胞分化程度成反比。
5.重要意义 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 平均 分配到两个子细胞 中,在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 遗传性状 的稳定性,对于生物的 __遗__传___具有重要意义。
四、无丝分裂 一般是 细胞核 先延长,核的中部向内凹进,缢裂成为两个 细胞核;接着,整个 细胞 从中部缢裂成两部分,形成两个子细 胞。因为在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 纺锤丝和染色体 的变化,所以 叫无丝分裂。例如, 蛙的红细胞 的无丝分裂。
(3)后期: 着丝点 分裂, 姐妹染色单体 分开,变成了 染色体,在纺锤体的牵引下向细胞的两极运动。分向两极的 两套染色体的 形态和数目 完全相同。
(4)末期:染色体到达细胞的两极后,变成细丝状的 __染__色__质___;纺锤体逐渐消失,出现了新的 核仁 和核膜,在 赤道板位置出现了 细胞板 ,最后形成新的 细胞壁 。
白质的合成
• 答案 A
• 解析 高等植物细胞内不存在中心粒;c、d 两段分别表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c段要消 耗ATP用于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d段消耗ATP用于染色体的移动;b段是分裂 期,不存在DNA的复制。
二、如何正确理解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特点 有丝分裂的主要特征是细胞内染色体经复制后,平均 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掌握有丝分裂各时期特征要以染 色体的变化为主线。 1.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比较(以植物细胞为例)
• 1.具有细胞周期的条件
• (1)只有连续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有些细胞 分裂结束后不再进行分裂,它们就没有周期性。
• (2)生物体有细胞周期的细胞有:受精卵、干细胞、 分生区细胞、形成层细胞、生发层细胞、癌细胞 (不正常分裂)。
• (3)减数分裂形成的细胞和已分化的细胞没有周期 性。细胞分裂能力与细胞分化程度成反比。
• 3.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是否 也能均等分配?
[提示] 不是均等分配,而是随机地、不均等地分配到 两个子细胞中。
核心考点探究
考点1 有丝分裂 要点归纳
一、细胞周期 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开始,到下一次分裂 完成时为止,称为一个细胞周期;它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 期。具体分析如下:
互动探究
• 1.细胞不能无限长大,能不能太小呢?
[提示] 不能,细胞核及各种细胞器具有一定的体积,细 胞进行生化反应需一定的场所,决定了细胞不能太小。
• 2.菠菜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能 进行复制的成分或结构有哪些?动物细胞 呢?
[提示] DNA分子和线粒体;动物细胞中除上述两者外
还有中心体在间期复制。
4.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异同 (1)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与植物细胞的 基本相同 。 (2)不同特点: ①纺锤体的形成:动物细胞中纺锤体是由两组 中心粒 之 间的 星射线 形成; ②子细胞的形成方式:动物细胞分裂的末期不形成细胞 板,而是 细胞膜 从细胞的中部向内 凹陷 ,最后把细胞缢 裂成两部分,每部分都含有一个细胞核。
2.过程: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 分裂 整个连续的过程。 3.方式: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包括: 有丝分裂 、无丝分 裂、 减数分裂 三种。
三、有丝分裂 1.细胞周期 __连__续__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 完成 时开始,到下一次 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包括_分__裂__间__期__和__分__裂__期__。__ 2.分裂间期 主要变化:大约占细胞周期的 90%~95% 。本时期主要 完成 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同时细胞 有 适度生长 。
• A.DE阶段发生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 • B.BC阶段结束时DNA含量增加一倍 • C.CD阶段完成与DNA复制有关的蛋白质
的合成
• D.一个细胞周期(可表示为CD+DE)等于 17.3h
•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细胞周期的概念和识 图能力。通过图中给出的信息可以看出该 图包含了两个细胞周期,BC+CD和DE+ EF。分裂间期(BC或DE)主要完成DNA分子 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一个细胞周 期中时间较长。分裂期(CD或EF)主要完成 细胞分裂,在一个细胞周期中时间较短。
2N 引,着丝点排列在赤 的一个平面 道板上;染色体形态 ②观察染色体的 稳定,数目清晰 最佳时期
后期 末期
着丝点分裂,姐妹 纺锤丝缩短,分向两极的
染色单体变成子染 4N 色体,在纺锤丝牵 两套染色体形态和数目完
成相同 引下向两极运动
①核仁、核膜重新出现
②纺锤体消失
染色体变成丝状染 ③赤道板位置上出现细胞
热点透视
1.限制细胞无限长大的原因及探究 2.细胞周期的界定及各时期特点的分析 3.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染色体、DNA、染色单体、着 丝点与细胞两极距离的变化及分析
• 4.无丝分裂的特点及细胞举例 • 5.细胞分化的实质及其意义的理解 • 6.细胞全能性的原理及应用实例分析 • 7.细胞衰老与凋亡对生物体正常发育的意
2.染色体的形态及行为变化
(1)染色体形态变化
染色质 高度螺旋化、变短、变粗、
染色体
间期、末期 =解==螺==旋==成==为=细==丝==状== 前期、中期、后期
(2)染色体行为变化
• 3.数目变化规律(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DNA数(2C) 2C→4C 4C 4C 4C 2C
• 2.两个阶段
• (1)分裂间期在前,经历时间较长,占整个 细胞周期的90%~95%。
• (2)分裂期在后,经历时间较短,可划分为 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四个连续的时期。
• 3.细胞周期的表示方法 • (1)常规表示法(扇形图、直线图、曲线图)
(2)柱形图表示法
B组DNA含量在2C到4C之间,说明细胞正处于DNA复 制时期;C组细胞中DNA已经加倍说明细胞处在分裂期。
时间 间期
图象
染色体特点
数目
变化规律
其他特点
①合成了大量 呈细丝状染色质
的蛋白质 状态,每条染色
②时间比分裂 2N 体经复制后就含
期长得多 有2条姐妹染色单
③细胞有适度 体
的生长
前期 中期
①出现纺锤体
由细丝状染色质变成
2N
②核仁、核膜逐
染色体,排列散乱
渐消失
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 ①赤道板并非 两侧均有纺锤丝牵 板,是细胞中央
必考内容
必修一 分子与细胞
第 4 单元 细胞的生命历程
高考目标导航 考情考点探究 基础知识探究
核方心法考警点示探探究究 方法警示探究 课后强化作业
高考目标导航
最新考纲
一、细胞的增殖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Ⅰ 2.细胞的无丝分裂Ⅰ 3.细胞的有丝分裂Ⅱ
二、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4.细胞的分化Ⅱ 5.细胞的全能性Ⅱ 6.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Ⅱ 7.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统治Ⅱ 三、实验 1.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2.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
感悟拓展
1.每个细胞周期必须以间期为起点。 2.不同生物、同一生物不同组织,其细胞周期长短不同。 影响细胞周期长短的外界因素是温度,温度影响酶的活性。 3.诱变育种以及控制肿瘤细胞增殖的时间是作用于分裂间 期。
典例导悟
典例1 科学家用32P标记的磷酸盐浸泡蚕豆幼苗,追踪 放射性元素的去向以研究蚕豆根尖细胞分裂情况,得到根尖 细胞连续分裂的时间(单位:h)数据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 的是( )
3.分裂期(以高等植物细胞为例) (1)前期:主要特点是 染色质 高度螺旋化变成_染__色__体___, 每条染色体含有两条染色单体; 核仁 逐渐解体, 核膜 逐 渐消失;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 纺锤体 。 (2)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两侧都有 纺锤体 附着, 并在纺锤丝的牵引下运动,最后 着丝点 排列在赤道板上;染 色体的 形态 比较稳定, 数目 比较清晰,便于观察。
• (2)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曲线图
• ①g→h的变化是因为有丝分裂的后期,着 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 目加倍;
三、有丝分裂 1.细胞周期 __连__续__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 完成 时开始,到下一次 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包括_分__裂__间__期__和__分__裂__期__。__ 2.分裂间期 主要变化:大约占细胞周期的 90%~95% 。本时期主要 完成 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同时细胞 有 适度生长 。
染色体数(2N) 2N 2N 2N 4N 2N
染色单体数 0→4N 4N 4N 0 0
同源染色体对 数
N
N N 2N N
染色体组数(个) 2
2242
• 4.曲线模型 • (1)DNA数目的变化曲线图
• ①a→b的变化是因为有丝分裂间期DNA的复制, 使DNA含量逐渐增加;
• ②d→e的变化是因为有丝分裂的末期子细胞形成, DNA数目恢复体细胞中的含量。
• (2)具有两条染色单体的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后,染 色单体消失,成为两条染色体,此时,染色体数: 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1:0:1。
• (1)染色体复制后,形成了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此 时的两条染色单体由一个着丝点相连,还是一条 染色体,此时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 =1:2:2。
• (2)具有两条染色单体的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后,染 色单体消失,成为两条染色体,此时,染色体数: 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1:0:1。
的变化,以及DNA数量的变化
高考回眸
1.(2011·天津高考,4)玉米花药培养的单倍体幼苗,经 秋水仙素处理后形成二倍体植株。下图是该过程中某时段 细胞核DNA含量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a~b过程中细胞内不会发生基因重组 • B.c~d过程中细胞内发生了染色体数加倍 • C.e点后细胞内各染色体组的基因组成相
义
• 8.细胞癌变的原因及防治探究 • 9.细胞分裂、分化和畸形分化特征、原因
和结果的理解
第一讲 细胞的增殖
考情考点探究
考点直击
项目
内容
要求
Hale Waihona Puke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Ⅱ
考点 2.细胞的有丝分裂
Ⅰ
3.细胞的无丝分裂
Ⅱ
1.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及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的
重难点
过程 2.真核细胞有丝分裂中各个时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
2N 色质
板,向四周扩展,形成新
的细胞壁,将一个细胞分
成2个子细胞
三、有丝分裂过程中相关生物和数据的规律性变化 1.染色体、染色单体、DNA三者之间的关系
• (1)染色体复制后,形成了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此 时的两条染色单体由一个着丝点相连,还是一条 染色体,此时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 =1:2:2。
同
• D.f~g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 减半
• 答案 D
•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秋水仙素的作用本质。 秋水仙素能导致细胞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丝 不能形成而染色体照样纵裂细胞不能一分 为二从而导致一个细胞内染色体数加倍。 而基因重组和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都是生殖 细胞形成过程时减数分裂中才有的现象。
基础知识探究
• 答案 B
• 变式训练1 下图A表示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一个 细胞周期所用的时间,图B表示连续分裂的细胞 相邻的两个细胞周期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A图中乙→甲可与B图中a段对应 • B.在高等植物细胞内,两组中心粒之间发
射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发生在甲→乙过程
• C.c、d两段中只有c段消耗ATP • D.b段的主要变化是DNA的复制及有关蛋
自主梳理
一、细胞不能无限长大
1.细胞体积越大,其
相对表面积 越小,细胞的
__物__质__运__输____的效率就越低,所以 细胞表面积 与体积的关系
限制了细胞的长大。
2. 细胞核 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其中的 DNA 不会随细胞
体积的扩大而增加,也限制了细胞体积不能无限增大。
二、细胞增殖
1.意义:单细胞生物体:通过细胞增殖而 繁衍 。多细胞 生物体:从受精卵开始,经过细胞的 增殖和分化 逐渐发育为成 体。同时还要通过 细胞增殖 产生新的细胞来补充已经衰老死亡
• 1.具有细胞周期的条件
• (1)只有连续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有些细胞 分裂结束后不再进行分裂,它们就没有周期性。
• (2)生物体有细胞周期的细胞有:受精卵、干细胞、 分生区细胞、形成层细胞、生发层细胞、癌细胞 (不正常分裂)。
• (3)减数分裂形成的细胞和已分化的细胞没有周期 性。细胞分裂能力与细胞分化程度成反比。
5.重要意义 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 平均 分配到两个子细胞 中,在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 遗传性状 的稳定性,对于生物的 __遗__传___具有重要意义。
四、无丝分裂 一般是 细胞核 先延长,核的中部向内凹进,缢裂成为两个 细胞核;接着,整个 细胞 从中部缢裂成两部分,形成两个子细 胞。因为在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 纺锤丝和染色体 的变化,所以 叫无丝分裂。例如, 蛙的红细胞 的无丝分裂。
(3)后期: 着丝点 分裂, 姐妹染色单体 分开,变成了 染色体,在纺锤体的牵引下向细胞的两极运动。分向两极的 两套染色体的 形态和数目 完全相同。
(4)末期:染色体到达细胞的两极后,变成细丝状的 __染__色__质___;纺锤体逐渐消失,出现了新的 核仁 和核膜,在 赤道板位置出现了 细胞板 ,最后形成新的 细胞壁 。
白质的合成
• 答案 A
• 解析 高等植物细胞内不存在中心粒;c、d 两段分别表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c段要消 耗ATP用于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d段消耗ATP用于染色体的移动;b段是分裂 期,不存在DNA的复制。
二、如何正确理解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特点 有丝分裂的主要特征是细胞内染色体经复制后,平均 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掌握有丝分裂各时期特征要以染 色体的变化为主线。 1.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比较(以植物细胞为例)
• 1.具有细胞周期的条件
• (1)只有连续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有些细胞 分裂结束后不再进行分裂,它们就没有周期性。
• (2)生物体有细胞周期的细胞有:受精卵、干细胞、 分生区细胞、形成层细胞、生发层细胞、癌细胞 (不正常分裂)。
• (3)减数分裂形成的细胞和已分化的细胞没有周期 性。细胞分裂能力与细胞分化程度成反比。
• 3.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是否 也能均等分配?
[提示] 不是均等分配,而是随机地、不均等地分配到 两个子细胞中。
核心考点探究
考点1 有丝分裂 要点归纳
一、细胞周期 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开始,到下一次分裂 完成时为止,称为一个细胞周期;它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 期。具体分析如下:
互动探究
• 1.细胞不能无限长大,能不能太小呢?
[提示] 不能,细胞核及各种细胞器具有一定的体积,细 胞进行生化反应需一定的场所,决定了细胞不能太小。
• 2.菠菜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能 进行复制的成分或结构有哪些?动物细胞 呢?
[提示] DNA分子和线粒体;动物细胞中除上述两者外
还有中心体在间期复制。
4.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异同 (1)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与植物细胞的 基本相同 。 (2)不同特点: ①纺锤体的形成:动物细胞中纺锤体是由两组 中心粒 之 间的 星射线 形成; ②子细胞的形成方式:动物细胞分裂的末期不形成细胞 板,而是 细胞膜 从细胞的中部向内 凹陷 ,最后把细胞缢 裂成两部分,每部分都含有一个细胞核。